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408章 过家门而不入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408章 过家门而不入

作者:一剑绯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0:21 来源:笔趣阁

到了这个时候,虞翻才算完全明白,眼前这两位大人物,是有意在编排他,来报复他先前的无礼态度。

他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不过短暂的功夫,已经来回变换过不知多少次。

将他神色变化收入眼底的楚云与曹昂没有再说话,而是玩味地看着虞翻,就像是在欣赏一只小动物。

在绝对实力的差距面前,如果对方表露出不善的态度,强者又何须客气呢?

意识到曹昂绝不可能替自己周旋说话,虞翻在心中暗叹一声,知道再僵持下去,自己只会更无地之容,只得投降认输。

“方才是在下失言,失礼之处,万望子脩公子与车骑将军恕罪。”

看在周瑜的面子上,楚云也不想太过为难虞翻,见对方服软认怂,索性道:“仲翔先生太言重了,戏谑之言何以言罪?

只不过我方才所言也并非全是戏言,先生远道而来,若是不请先生品尝一下上好的牛肉,岂不是太失礼了,先生不妨去驿馆稍加歇息,今晚我与师兄,定与先生把酒言欢。”

“可是车骑将军,这……公瑾将军派在下来此,并非为了享受……”

“我明白……”

看着虞翻一脸紧张的神色,楚云压了压手,打断道:“关于出兵支援一事,先生总该让我和师兄商议一下吧?”

“额……是在下失礼了……”

先前还以为楚云是想继续刁难自己的虞翻闻言,才明白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无妨,先生且去稍作歇息就是。”

曹昂也跟着说道。

见二人的态度总算变得和善不少,虞翻心里松了口气,压下阵阵后怕之意,向二人告辞,然后在侍卫的保护之下,前往驿馆稍事休息。

目送着虞翻离去,曹昂不禁向楚云淡笑道:“师弟,你这可是把这位大名人给刁难得够呛。”

“作茧自缚罢了,若不是他自己无礼在先,我岂能这么对他?”

“这倒也是,你待人和善,最不喜欢这种性子尖锐之人。”

曹昂理解地点着头,对于楚云的性格,这普天之下也没几人比他更了解了。

“不说他了,师兄,还是先说说江东与庐江之间的战事,咱们该如何应对吧?”

“哎,这事,咱们只能出手帮周瑜不是么?且不说朝廷已经将吴侯的爵位封给孙绍,就算是为了防止孙权将手伸到中原,也决计不能让他得到庐江。”

刚吃过败仗,曹昂当然想与楚云兄弟齐心,攻克南阳,击败刘备、诸葛亮报仇雪恨。

不过他也明白刘备、诸葛亮对他们的威胁是长期的。

而孙权挥军进攻庐江,是告急之事,如果不尽快解决,孙权很快就会直接对许都造成巨大的威胁。

因此曹昂心里有千万般不愿意,也清楚必须先把刘备、诸葛亮放一放,专心先替周瑜守住庐江,将孙权打回江东。

“师兄说得是,不过就算要发兵驰援庐江,也总要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镇守昆阳,不知师兄你的意思是?”

接下来他们师兄弟又必须分道扬镳,其中一人领兵镇守昆阳,另一人领兵赶赴庐江驰援周瑜。

只是楚云不知道曹昂希望如何分工,所以才把决定权交到他的手上。

“昆阳虽然算不上易守难攻,却也算得上是一座坚城,不如还是由我在此镇守,而师弟你就率主力去支援公瑾将军吧。”

曹昂知道相比于镇守昆阳,驰援周瑜明显要艰难得多,怕是不知要打多少场硬仗,才能击退来势汹汹的江东大军。

如果楚云此时此刻知道曹昂心中所想,怕是又要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因为曹昂只是通过刘备与孙权之间的兵力对比,去判断这两方的实力强弱。

事实上,尽管刘备手上的兵力不多,但他和诸葛亮所掌控的实质战力要远在孙权的十万大军之上。

原因很简单,孙权是完全不懂行军打仗,空有兵力,根本不足为惧。

楚云闻言,反而有些担心如果曹昂再次被刘备和诸葛亮给算计,会有性命之危。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一人,放下心来,淡笑道:“也好,不过师兄,有一事我想我是时候向你说明了。”

“什么事?”

见挂着笑容的脸上有几分正经,曹昂也来了兴致。

“你还记得,前几日你问我,究竟是谁与我兵分两路,独自领兵攻克舞阴,击退刘备解了昆阳之围?”

“当然记得,可你小子到现在也没告诉我,怎么?现在终于肯说了?”

曹昂佯装有几分怨气地调侃道。

“我先前只是怕说出来,会吓到师兄。”

“笑话,这普天之下有几人的名号能吓得到我,你但说无妨!”

别的不说,曹昂对于自己的胆量还是颇为自信的。

“那好,此人其实就是……”

说着,楚云突然凑近曹昂,附耳低声道:“李儒,李文优!”

曹昂登时瞠目结舌,倒吸一口凉气,过了好一会儿,面色才缓和了几分。

“看来你不是在说笑……”

苦笑着说了这么一句,曹昂心中五味杂陈。

难怪楚云瞒了他这么久,他先前还不大理解,虽然不会因此对楚云有什么怨言,但心里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不大舒服。

他信任楚云,觉得楚云也该对他毫无保留地信任,而不是隐瞒着什么。

可现在看来,楚云瞒得不无道理,毕竟李儒过去恶名昭彰,但是提及他的名字,已经足够让天下不知多少人色变。

见楚云同样以苦笑回应,曹昂长叹道:“这就难怪了,此人虽曾助纣为虐,作恶多端,却确有其才,此次若非有他,我说不定早已活生生饿死,哪里还能在这与师弟谈天说地?说起来,倒是我欠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闻言楚云心中轻松不少,同时心里也是一阵温暖。

他最担心的莫过于曹昂会因为李儒的名声,对其抱有太深的成见。

可曹昂既然这么说,就说明一来他看在楚云的面子上,不打算敌视李儒,而且还愿意认下李儒对自己的救命之恩。

“我代文优先生,先谢过师兄了。”

得到曹昂的认可,李儒以后的日子,也就不会太难过了。

见楚云这么在乎李儒,曹昂还是略吃一惊,好奇地问道:“师弟,说起来,你究竟是何时将其收入你帐下的,恐怕天下人都以为他早已身死不知多少年……”

“这事就说来话长了,不过师兄想听的话,那就容我细细道来……”

足足讲了小半个时辰,楚云才把与李儒间从相识到相处甚至合作的经过,一清二楚地完整讲述给曹昂,直听得曹昂不禁啧啧称奇。

“真想不到,过去以一杯鸩酒毒杀少帝的弑君之人,如今居然也会有洗心革面的一天!”

在古人心目中,恐怕没什么比弑君更大逆不道的事了,毕竟“先有国后有家”的观念根深蒂固不知多少年,对臣民而言,君主是比亲生父母还要重要的存在。

“师兄也无需惊讶,我此次驰援公瑾将军,希望你能多多依仗李儒的才智,如此一来,我也可放心了。”

自从李儒成功攻克舞阴使得昆阳战况转危为安之后,楚云对李儒的信任就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如果曹昂能善用李儒,就算李儒的才智做不到与诸葛亮分庭抗礼,但是要协助曹昂保全昆阳、舞阴两城不失,还是可以做到的。

“你就这么信得过他李儒?”

曹昂没想到一向小心谨慎的楚云,会轻易把这么重大的责任交到一个昔日罪徒的手上。

“信得过。”

楚云没有解释,三个字飘然道出口。

“好!你信得过他,那我也信得过他!这样,师弟,你把他召回昆阳,我派吴尘和陈昭他们俩去镇守舞阴。”

本来曹昂的身边只有刘晔一人负责出谋划策,他这一句话,算是直接把李儒提升到了“自家亲信”的行列之中。

“好,那我这就派人传信给他。”

“就这么定了,走吧,是时候安排晚宴了,你我都不喜欢那个虞翻,但来者是客,还是不能失了礼数才是。”

二人无奈地耸肩离开帅帐,将今晚的宴席吩咐下去之后,派人召虞翻参见晚宴,并向宴席开始的地点,也就是县府漫步而去。

当晚的宴席气氛没有想象中那样糟糕,也许是经过短暂的冷静,让虞翻认清自己的立场和身份,不敢再在曹昂和楚云面前造次。

而楚云与曹昂也将商量过后的决定告知虞翻,答案自然是他们二人会支援周瑜,协助其防守庐江,击退来犯的江东大军。

从无趣的地理文化到武艺的循序渐进,曹昂在席间与虞翻几乎是无话不谈,让双方的关系得到极大的缓和。

算是欢快的酒席结束时,夜色已深,楚云当晚早早睡下,准备明日就率军动身前往庐江,与周瑜合力抵抗孙权大军的进攻。

翌日,楚云起了个大早,对剑术稍加练习后,吃过早饭,便前去寻找曹昂,商量具体的事宜。

因为大概方针昨天都已经订好,很快二人就决定了最后的细节。

楚云决定与曹昂平均分兵,各率五万大军,曹昂只负责镇守昆阳、舞阴两城,而楚云则率领另外五万大军,带着虞翻尽快赶到庐江。

至于中原战事的经过,楚云则事无巨细地全部写入信中,派人一路跋山涉水,送到远在河北忙于梳理各州郡军政大事的曹操手里。

在得知楚云这一决定的时候,曹昂还有些不大放心,觉得万一曹操得知曹昂先前的败绩,会对曹昂感到失望。

楚云却以“天下难有常胜将军,就是叔父他老人家也曾败于徐荣、吕布之手,些许败绩不必太过在意”为由,劝得曹昂释怀。

至于将领,楚云本来只打算带上使起来最顺手的甘宁、许褚二人,因为他们俩不但武艺高强,甘宁还远比一般的将领做事要机敏灵活许多。

不过,已经养好伤势的全旭,为报答楚云将他从刘备军营中救出的这份大恩,强烈要求此役随楚云同行,考虑到他一身武艺不说登峰造极,也是相当了得,楚云就没有强行给他泼冷水,同意把他一并带上了。

此次分兵,实质上曹昂手上不止有五万兵马,还有李儒留在舞阴的三万大军供其驱使,所以楚云其实在临行前,已经替曹昂留好了充足的后手,确保万无一失。

楚云还特地留下另一封书信专门给李儒一样,嘱咐他一定要保护好曹昂的安全。

带着浩浩荡荡的五万兵马离城北上时,曹昂亲自出城相送,将军、将士们同样是送出十里之外。

这下,从没亲眼目睹过楚云领兵的虞翻才大开眼界,此前他从未见过什么人,能在军中有这么高的威望,到达如此一呼百应的境界。

——

五日后,当楚云率军途径许都时,许褚和甘宁都凑近楚云,相继劝言。

“将军,不如回许都休整两、三日再去庐江吧?”

“将军,再多补充些粮草如何?”

楚云心中一阵温暖,笑道:“多谢你们俩的好意,我知道你们是觉得,我离家多日,应该回家看看夫人和孩子,不过这次驰援庐江时间紧迫,我怕是只能效仿大禹,过家门而不入了。”

自知自己那点小心思不可能瞒得过楚云的甘宁、许褚二人尴尬地嘿嘿直笑。

“将军都这么说,末将除了‘佩服’二字,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将军深明大义,因公废私,末将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们俩还是饶了我吧,那些溜须拍马之人的奉承话我都听得耳朵生茧了,怎么连你们也要效仿那些庸碌之人不成?”

楚云的这句玩笑话,终于把甘宁、许褚二人给逗乐了。

——

又过了三日,楚云大军终于来到庐江治所舒县。

兵临城下时,仰望着城墙上有新加固不久的砖石,楚云就看得出周瑜似乎对此次防守战下足了功夫。

旋即,城门大开,前来亲自迎接楚云的,正是周瑜本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