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383章 孙权的失算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383章 孙权的失算

作者:一剑绯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0:21 来源:笔趣阁

“嗯,言之有理,这倒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以天子的名义强迫孙权对孙绍放手,确实是个可行之策。

孙权只怕做梦也想不到,曹操此举是助孙绍金蝉脱壳,回到周瑜身边。

“这么说你是答应了?”

周瑜脸上古井不波,仿佛早就料到楚云会同意。

“不然呢?事已至此,我们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没好气地瞪了周瑜一眼之后,林飞又问道:“你大老远跑过来,就为了这事?”

“我又不像您,车骑将军,日理万机!庐江一郡之地,我还管得过来。

再说对您来说是小事,对我们江东而言,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事!”

周瑜苦笑着说道。

就是许久不见周瑜的乔紫青,也替他帮腔,责备楚云道:“别欺负姐夫!”

闻言,周瑜乐得哈哈大笑,欣慰道:“都说这姑娘家胳膊肘往外拐,嫁了人就变了!

难得紫青丫头还记得替姐夫说句话,也不枉姐夫我过去那么宠着你……”

说着,周瑜不自觉地陷入对往事的回忆,进而想起孙策还在世时,江东兄弟姐妹齐聚一堂的热闹。

“哎……”

他叹了口气,楚云与乔紫青大抵也猜到他的心思,变得神色黯然,不再多言。

不过,孙策之死毕竟已经距今过了很久,周瑜也早已接受了这个事实。

消沉了没多一会儿,他就一笑而过,惭愧道:“不好意思,让你们见笑了。”

周瑜难过,乔紫青的心情自然也不好受。

“姐夫,您不如在许都多留几天,我陪你在这儿四处转转,也让楚云给你做几道他拿手的好菜尝尝,如何?”

乔紫青是个有智慧的姑娘,她很清楚天下大势风云变幻,像楚云与周瑜这样身处这旋涡之中的男人,今天还是朋友,明天或许就会生死大敌。

像眼下这样,能与周瑜如兄妹般相处的时间,也许对她,对周瑜,都已不多了。

周瑜眼中有心动之意,笑道:“也好反正总要与我的好妹夫见证一下,仲谋的选择。”

看来,周瑜对自己的计策以及他对孙权的判断还是很有信心的。

“公瑾是认定孙权回把孙绍送来了?”

“当然,话说回来,车骑将军也懂得庖丁之术?”

周瑜可从没想过,像楚云这样沙场征伐所向无敌的男儿,居然会懂得烹调做菜的手艺。

“不过是闲暇时的小爱好罢了,远不比公瑾你的喜好那般高雅。”

人人皆知周瑜雅好音律,楚云也曾听过相关于此的不少传言。

“抚琴虽妙,却填不饱肚子,我倒是很期待妹夫你的手艺。”

周瑜厚着脸皮,仿佛对楚云亲手做得菜志在必得。

“好吧,既然姐夫有兴趣,不妨就在我府上暂留几日。”

就算不给他周公瑾面子,楚云也总要给自己身怀六甲的夫人一个面子不是?

——

楚云将周瑜的诉求告知曹操后,曹操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以天子的名义,向江东发出通告,要求孙策之子孙绍,入许都面圣。

至于周瑜,则如同度假似的,留在楚府,整日与乔紫青一起品尝着楚云的菜肴,除了感叹许都的繁华,就是赞誉楚云的厨艺天下无双。

三日后。

江东,建业城,县衙。

孙权斯斯文文地默读着从许都发来的文书,随后,阴沉着脸将文书递给刚被自己召见来的张昭、张纮二人。

张昭、张纮见孙权脸色难看,分外谨慎地相继将文书上的内容阅读一边,而后面面相觑。

“二位,此事你们怎么看?”

见二人阅读完毕,孙权先开口征询着他们的意见。

“这……”张昭想了想,最先道:“主公,伯符将军毕竟与曹操有不错的交情,如今伯符将军病故,曹操想召见孙绍公子,对其安抚一番,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显然,张昭并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更深层的诡计。

孙权没有说话,两眼飘到张纮身上。

张纮叹了口气,摇头道:“事情恐怕未必这么简单啊。”

“子纲先生此话怎讲?”

“主公请试想,车骑将军楚云,被我们骗到江东,软禁数日!

如今,楚云必然已回到许都,将此事告知曹操。

以曹操对楚云的爱护和器重,他怎能不对主公心怀怨念?

因此,曹操如今的一举一动,都很可能暗藏对主公您的敌意,不可将之想得太简单啊!”

“先生莫非是觉得,曹操此举,另有深意?而且是对我们不利?”

孙权脸色苍白,心中也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在下不敢断言,但世人皆知,孙绍公子年纪尚小,曹操又岂会在百忙之中特地召见一个孩童?

另外,有句话,在下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纮踌躇地搓了搓手,眼中隐有不安之色。

“先生但说无妨。”

因张昭、张纮在江东地位崇高,而且他们二人也是最早选择支持自己的重臣,所以孙权对他们二人是格外信任。

“主公,伯符将军的遗书虽已被毁,遗命之事也被清理得看似滴水不漏,但这世上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留着孙绍公子在,迟早是个祸患,不如……”

说到最后,张纮的语气变得阴森可怕,眼中凶芒毕露。

孙权明白张纮的意思。

即使现在江东的局势已经几乎是一面倒的倾向于孙权,但还是有个别忠于孙策的老臣,看似不站队,实则不愿接受孙权接任江东之主的事实。

尤其是一些在孙权还是孩提时,就随孙坚征战沙场的老将,他们不但手握兵权,而且在军中威望甚高。

而只要孙绍还在,他们的心思就不会断绝。

若是孙绍现在突然“意外”身亡,那么不但无需将他送到许都面见圣上,更能扼杀那些摇摆不定的老将,加快孙权完全掌控江东的进度。

“可是,他毕竟是我的亲侄儿……况且,在这个节骨眼上,孙绍出了任何意外,我都无法脱离干系,曹操若是为此追究下来,反而给了他一个针对我们江东的好机会。”

现在的孙权,面对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内忧外患,举步维艰。

内部,有着不愿臣服的老将,他们不奉孙权为主,拥兵自重,孙权担心处理得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规模内乱,既不敢对他们用强,又生怕他们联合起来与自己抗衡。

外部,北方有强大的曹操,西方是稳坐荆州,与自己有着不共戴天杀父之仇的刘表。

孙权很清楚,以现在江东的情况,是一定不能轻易与外敌发生争斗的。

但明摆着曹操现在有鲸吞天下之势,下一个攻打的目标,不是荆州,就是庐江。

孙权不知道周瑜已经与自己离心离德,还默认庐江是自己的领地。

他野心极大,深知庐江对他日后进军中原,扩展版图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所以他希望曹操下一步攻打的目标是荆州,而不是庐江。

这样,他就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趁此机会将江东彻底掌控。

处于这些原因,孙权眼下针对曹操的外交方针,只能是尽量顺从,而不是做出惹恼对方的打算。

否则,孙策已故,万一曹操不顾念旧情,直接攻下庐江,不但自己进军中原的美梦幻灭,还会对孙权在江东的威信造成巨大打击。

这也是孙权不愿杀孙绍的根本原因。

再说将孙绍送到曹操手中,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这不仅讨好了曹操,也能让孙绍远离江东。

若是曹操将孙绍扣下,自以为能对他孙权有所牵制,那就更好了。

因为孙权实际上并不在乎孙绍的死活,而且还能让那些怀有二心的老将,被逼到自己的旗下。

越想,孙权越是觉得,不如就顺了曹操的心意,将孙绍趁早给曹操送过去。

沉思了好久,孙权终于下定决心,道:“我意已决,明日就派人护送绍儿过江去许都面见天子吧!”

“主公,您真的不再考虑一下了么?”

张纮还是有些不放心地向孙权问道。

“子纲啊,我们现在还不是与朝廷翻脸的时候,曹操势大,若是得罪了他,他兴兵来犯,庐江随时都是他嘴边的一块肥肉啊!”

对着明人不说暗花,孙权直接向张纮道出了自己内心的顾虑。

闻言,张纮一怔,叹了口气,也不再多劝了。

孙权的顾虑确实有道理,现在的曹操声势滔天,之前诱骗楚云夫妇来江东还将他们软禁,兴许已经引起了曹操的不满,若是再三去挑衅对方的底线,难保曹操的大军不会对庐江下手。

而庐江既是江东向中原进军的起点,更是守卫江东的屏障。

张纮自然也不希望庐江落到曹操的手里。

“子布你还有其他看法么?”

见张纮似乎也已经认同自己的观点,孙权便看向张昭问道。

张昭还是坚持自己先前的看法,笑道:“主公明鉴,在下也以为,眼下最重要的,就是稳住曹操,以免江东成为他下一个战略上的目标!”

“好,既然我们达成一致,明日我就派人送绍儿过去,也算了去一桩烦心事。”

说完这句话,孙权的心里还真就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

七日后,对自己处境十分了解的孙绍,被平安送到许都。

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在许都居然能见到朝思暮想的周瑜。

楚府。

“叔叔!公瑾叔叔!”

被一路护送到楚府的孙绍一见到周瑜,便是当场声泪俱下,放声大哭!

周瑜见状,内心一阵动容,将孙绍抱入怀中,柔声赶赴:“绍儿放心,以后有叔叔在,没人能欺负你了!”

就连一旁的楚云与乔紫青,见此一幕,心中也是一阵动容。

尤其是他们二人都即将升级为人父母,对这不过几岁大的孩子的境遇,更能感同身受。

无需多问,单凭想象,也知道自孙策死后,在孙权手底下,孙绍过得是怎样如履薄冰、担惊受怕的日子。

所谓的“面见天子”本就是个幌子,楚云也没有真的让孙绍去见刘协,而是把他交给孙策,将其好生安顿。

之后,周瑜一直询问孙绍有关孙策之死的具体始末细节,果然,孙绍能证明孙策死前的遗命,确实是让周瑜辅佐他继承江东之位,而非让孙权继承大位。

这样一来,周瑜彻底打消了残留在心底的疑虑,坚决地走上“匡扶幼主”的道路。

所幸有楚云夫妻的照料和陪伴,孙绍的心情日渐好转。

周瑜与孙绍二人在许都多留了几日,直到孙绍摆脱了这段时日在内心深处留下的阴影,这才与楚云夫妻二人依依惜别,返回江东。

楚云则是请曹操出手,依照先前商议好的计策,继续履行对孙策的承诺,将答应给孙绍的官职爵位一一兑现。

翌日,曹操以天子之名义,公告天下,奉孙绍为扬州牧,世袭其父吴侯的爵位!

如此爆炸性的新闻,引得天下震动,孙权更是在收到消息时,险些气得当场昏厥过去。

他着实是没有想到,自己处心积虑想要讨好的曹操,正是想要把他从江东大位上拉下去的人!

孙权赶紧派人查探孙绍的下落,在得知孙绍已经留在庐江,在周瑜的庇护下,他终于什么都明白了!

周瑜根本没有被自己蒙在鼓里,相反,他要遵照孙策的遗命,拥立孙绍,与自己争夺江东大位!

“曹贼!欺我太甚!”

当天,孙权气得不知砸碎了多少陶瓷,若是这些东西能流传到楚云的时代,恐怕每个价值都是天文数字。

——

荆州,新野。

夏初时分,城内的气候分外宜人。

刘备自宅之内。

同样听闻此讯的刘备与诸葛亮,正在一起一边饮茶,一边谈论此事。

“军师,不知你如何看待此事?”

经过与诸葛亮更频繁的交流,刘备对诸葛亮的钦佩与依赖,是一日更胜一日。

诸葛亮慢悠悠地呷了口茶,笑道:“此事是孙权的难事,却也是主公的好机会!”

“好机会?此事与我们有何干系?”

刘备一愣,完全没能领会诸葛亮的意思。

“主公别急,且容我细细道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