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381章 讨价还价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381章 讨价还价

作者:一剑绯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0:21 来源:笔趣阁

楚云这番话,算是打开天窗说出的大实话。

孙权都走到这一步,篡夺江东大位的心思昭然若揭,那些愿意跟随他的江东文武,除了个别人是被蒙在鼓里外,更多的是被孙权许以重利,现在单凭一纸遗书,远不足以把孙权拉下台。

这个道理,楚云懂,周瑜更懂。

“你明知是这样,那还要来找我做什么?难不成你指望我带着庐江这区区两、三万兵马,与江东的八万精锐水师抗衡?”

周瑜坏笑着看向楚云,仿佛又把难题抛还给他一样。

近几年来,孙策在江东发展得很快,尤其是在招募与操练士卒上,一向是格外用心。

在他的努力之下,江东已经有超过十万的兵马,善战水师更是有八万之多。

当然,这只是一种用来威慑他人的噱头,不可能真的八万人都是能征善战的精锐。

周瑜的意思,楚云听明白了。

他就算是想遵照孙策的遗命,辅佐孙绍继承大位,以他现在手中的兵力,也不可能明目张胆地与已经独揽大权的孙权叫板。

他这是在与楚云讨价还价呢。

“让我跟孙权斗?没问题,但是这就要看你能给我提供多大的帮助了。”

这就是周瑜心中的真实想法。

楚云也不和周瑜废话,直接问道:“你想让我怎么办你?”

顿时,周瑜的脸上就露出显而易见的奸计得逞的表情。

楚云苦笑不语,心想你小子也够直白的,在我面前干脆连装都不装一下!

“首先,你要让丞相以天子的名义,正式授予孙绍扬州牧,世袭吴侯!”

周瑜不开口则已,这一开口,便是狮子大张口!

自刘繇病逝之后,扬州牧这个让无数人为之眼红的位子,就始终无人接替。

尽管江东,也就是扬州的绝大部分郡县,都已经正式归入孙策的统治之下。

但朝廷一日不开口,这扬州牧的官爵,就不可能落到孙策的头上。

有名无实固然可怕,但有实无名的感觉,也未必好受到哪里去。

别的不说,如果孙策在生前能被朝廷正式授予扬州牧,他在江东的治理上,尤其是与士人们打交道的时候,就不会困难重重了。

如今周瑜替亡兄给自己的侄儿讨要扬州牧,既是为了在政治上获得名正言顺与孙权对立的优势,也有替孙策完成意愿的成分。

至于世袭吴侯,道理上大同小异。

“吴侯”这个爵位,在朝廷看来不是个多了不得的名号,但在江东文武和士族眼中,同样极具分量。

毕竟,只要是朝廷正式认证过的,在士族的眼中,那就都是好东西!

当初的曹操,也正是因此,在奉迎天子后,成功从“阉宦之后”摇身一变成了“大汉栋梁”,对诸如荀攸、郭嘉等名士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这些,我都可以替叔父做主,答应你。”

楚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是个极其简单的道理。

楚云相信,以曹操的英明,连刘备那样两面三刀之人,都能以“豫州牧”这样的官职进行拉拢,绝不可能舍不得这两个名号,来做如此有利于曹氏的事。

“好,有你这句话,我信你。”

同样,周瑜也不交情地说道。

“还有呢?”

既然是讨价还价,楚云知道周瑜不可能只有这么小的胃口。

“我要两万精兵,或者二十万石粮草用来招募兵勇!”

楚云一听,差点儿没当场吐血。

“周公瑾啊周公瑾,你怎么不去抢啊?!”

他瞪着周瑜,一改往日谦逊有礼的君子做派,笑骂道。

“话可不能这么说啊,车骑将军!

你看现在孙权手中有八万精兵,良将数十,你要我以庐江这一郡,对抗他一州之地,难道还不肯给我点实质性的援助?”

周瑜像是吃定楚云般,嬉皮笑脸地将起“道理”。

这二人此刻,哪里还有什么智绝天下的贤士模样?

简直一个比一个更像是市侩的奸猾商人!只知道趋利避害,盘算着自己心中的小九九!

“这么大的事,我做不了主,容我回许都与叔父商量一番,再做决定。”

事实上,楚云倒也不是做不了主,如果他现在答应了周瑜,回去要劝得曹操同意,并非难事。

只是周瑜这一手坐地起价实在太过分,让楚云不愿这么轻易就答应他的条件。

否则,楚云就算痛快应承下来,也难保周瑜不会贪念再起,没完没了下去。

明知这是楚云的缓兵之计,周瑜也不急,反而笑眯眯地狡黠道:“行,你可以慢慢考虑,不过想来你也知道,这每拖延一分,孙权对江东的掌控力也就更强一分,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彻底执掌江东大业,到时候,你就算再给我十万大军,咱们也未必能把他从江东之主的位子上给拽下来!”

对于周瑜近乎无耻的反客为主,楚云倍感头疼。

“周公瑾,你真不该带兵打仗,你就该去经商营生,真是锱铢必较,无商不奸!”

周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扬长笑道:“多谢车骑将军夸奖,能得将军您的真心夸赞,公瑾三生有幸!”

这时候,楚云才知道自己算是上了周瑜的当了。

以周瑜在江东的崇高地位,怎么可能不知道孙策病逝前的真正遗命?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孙权搞得那些动作?

只不过,他是明知真相,却势单力孤。

这意味着,周瑜一直在等,等的就是楚云前来,向他提供帮助。

因为他知道,楚云希望看到的,就是他周瑜出面与孙权相争,无论胜负如何,江东一场内斗,曹操都能从中获益。

所以在这之前,周瑜才会待价而沽,借楚云之口,狠狠敲诈曹操一笔。

偏偏这一次,无论楚云还是曹操,都只能认命接受。

毕竟周瑜要得东西虽然不少,但就算满足他的要求,只要周瑜能与孙权相争,对于如今家大业大的曹操而言,还是赚的。

转念一想占便宜的一方还是自己,楚云心里才平衡许多,再度问道:“好,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吗?”

“还有最后一事。”

“不是,我就客气一句,随口问问,你还真没完没了了?”

自从双方卸下伪装后,楚云说话也变得不再拘谨,当真不知彼此关系是拉近了,还是有所疏远。

“我只想得到你一句承诺。”

周瑜没再嬉皮笑脸,而是恢复先前君子如风的模样,一本正经地说道。

“好吧,那你不妨先说来听听。”

楚云没法子,只能如此说道。

“我知道与仲谋相斗意味着什么,我希望无论结果如何,我侄儿孙绍能在江东有一席之地。”

说完,周瑜的眼中隐隐有哀伤之色。

他知道,从此以后,江东再不可能恢复如孙策在世那般,与其他诸侯的领土并立于世。

但他不希望最后为曹操徒做嫁衣,至少要让孙绍得到他应有的地位。

楚云叹了口气,道:“我不能向你许诺太多,但至少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会尽全力孙绍成为实至名归的扬州牧,不会剥夺孙氏在江东的权利,但前提是,你们必须忠于我叔父!”

“分而治之”的治理方式并非长久之计,但以曹操目前的心胸,要接受这一结果,还是能够做到的。

就连当初降而复叛的张绣和贾诩,曹操都能任用他们继续镇守一方,何况是一直与曹氏合作关系密切的孙氏呢?

“好,车骑将军一言九鼎,天下皆知!有你这番话,我可以放心了。”

奸计得逞的周瑜一本满足地开始拍起楚云的马屁。

“行了,省省吧,希望你能斗得过孙权,万一江东落入他的手里,以他的野心勃勃,以后江东军民,统统别想有好日子过!”

楚云几乎毫不遮掩地点出,孙权有割据一方,甚至是裂土封王,僭越称帝的野心。

与周瑜又闲扯了几句,楚云便前往周瑜为其安排的客馆住了一日。

翌日,楚云一大早便在甘宁与许褚的保护下,带着三千羽林骑离开庐江,返回许都。

——

三日后。

楚云在没有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便率军抵达许都。

因为楚云如今在朝中拥有极大的权利,即使是调动兵马,也无需请示曹操。

再加上将军们都知道,楚云将亲自去面见曹操。

所以,一时之间,也没人赶着去将此事汇报上去。

楚云在回家见过乔紫青后,与爱妻寒暄了几句,便匆匆离府而去。

五月,夏至,天气变得宜人,时不时吹过的暖风,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一辆精致高档的马车在许都的官道上急速飞驰着,过往的行人、兵士,皆是主动为其退避三舍。

楚云在车厢内慵懒地倚靠着,哈欠连连。

“这样的天气,若是能躲在家里睡午觉,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像是自嘲般笑了笑,楚云用神拍打着脸颊,企图通过这一行为,保持着清醒,驱赶睡意。

过了一会儿,马车停靠在丞相府外,楚云纵身跳下,便朝着丞相府内径直走去。

负责看守府门的将士们一看清来人的身份,立刻躬身行礼。

“参见车骑将军!”

这是曹操立下的规矩,本来丞相府前的卫士,只负责守卫丞相府内的安全,不需要向任何文武官员行礼。

就连同包括曹昂在内的四位曹操亲生儿子,也不例外。

唯有楚云一人有所不同。

如此特殊照顾,也让楚云感慨曹操对自己的信任和偏爱。

踏入府内,楚云直奔曹操寝室而去。

还未进门,他就在门外听到了谈论之声。

“丞相,在下听说,您有意称王,不知这传言是否属实……?”

这声音楚云认得,正是荀彧荀令君!

“哈哈哈,文若,这不过是文武们妄加猜测后,人云亦云的谣言罢了!你怎么也会听信这种市井谣言啊?”

曹操那熟悉的声音响起,听他的语气,说得跟真的似的。

如果不是楚云知道曹操真实想法,兴许都会相信曹操的这番话。

然而,荀彧跟随曹操多年,对他可谓极其了解。

“主公,在下追随主公多年,深知主公行事,此事若非主公暗中授意,旁人岂敢无中生有,颠倒是非?”

荀彧似乎是一定要刨根问底得知真相,为此竟不惜顶撞曹操。

对于荀彧这番针锋相对的较真之言,曹操沉默了一会儿,不知该如何应对荀彧才好。

显然,曹操还不想把称王的意思分享跟荀彧。

因为他知道,一向忠于汉室的荀彧,是决然不会赞同曹操称王的。

一旦曹操道出实情,荀彧必然会一劝再劝,竭力阻止曹操称王之举。

但曹操既不愿为称王之事与荀彧翻脸,更不愿意为了自己与荀彧的私情,而放弃自己的称王大业。

称王,是曹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乃至最终君临天下的必经之路,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如今,势在必行的曹操,除了楚云之外,天下只怕没有第二个人能阻止曹操迈出这一步。

似是听出了曹操的为难,楚云知道这正是轮到自己出场替曹操解围的时候。

“当!当!当!”

楚云不轻不重地在房门上用力敲打了几下。

“谁啊?”

“叔父,是侄儿回来了。”

楚云如实答道。

“是云儿?!你怎么突然不声不响就回来了呢!也不提前通知叔父一声!门没锁,快进来吧!”

仿佛是救星赶来一般,曹操内心狂喜。

推门而入后,楚云故作惊讶地看了一眼荀彧,装模作样地惊呼道:“哦?原来荀令君也在啊!”

“车骑将军。”

荀彧知道今时今日楚云位高权重,不同以往,赶紧向楚云作揖行礼。

见此,楚云立即还礼,向曹操挤眉弄眼道:“叔父,侄儿此次自江东赶回,有要事相商!”

说完,楚云还看了一眼荀彧。

荀彧作为君子,当然明白楚云的意思,只得叹了口气,选择避嫌道:“既如此,请主公与车骑将军慢慢聊,在下先行一步……”

尽管知道荀彧以后一定会另择机会,旧事重提,曹操还是得过且过般长长出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