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351章 善与恶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351章 善与恶

作者:一剑绯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0:21 来源:笔趣阁

房门外,喧嚣的马蹄声徐徐靠近,随着勒马声与脚步落地之声响起,这茅草屋的房门被粗暴地推开。

身形壮硕披坚执锐的羽林骑们,最先进入屋内,一见到楚云,顿时大喜,回头向外喊道:“大公子!找到车骑将军了!”

“车骑将军”四个字,听得李儒浑身一震,那本就**不离十的猜测,顿时尘埃落定。

李儒实在是想不到,前一刻还被他吹捧上天的“天下奇人”,居然一直就站在与他咫尺之间的距离。

这当真是有种“有眼不识泰山”的感觉。

门外面色沉重的曹昂和陆真真随后也踏入本就空间狭窄的拥挤屋内。

一见到楚云除了右臂上有轻微的擦伤之外并无异样,曹昂和陆真真明显松了一口气。

“师弟,你没事吧?”

曹昂瞥了眼楚云的伤势,又将目光在李儒身上,如蜻蜓点水般看了一眼,最后直视楚云。

陆真真更是赶紧取出随身处理伤口的伤药,直接上前为楚云进行包扎处理。

“云哥哥,我们在山腰下找到一只老虎的尸体,子脩哥哥说那老虎身上的致命伤口,是你的青锋剑造成的,我们就立刻四处寻你的下落!”

看着陆真真受惊而关切的模样,楚云知道这丫头是真的把自己当亲人,顿时心头一暖,伸手在她柔顺的秀发下抚摸了一把,安慰道:“放心吧,我没事的。”

这时,曹昂又看向李儒,问道:“不知这位是……?”

楚云冲曹昂意味深长地一笑,却只字不答。

见楚云不做回答,曹昂也是笑了笑,竟真的就没再追问下去。

目睹着一幕的李儒,更是当场被吓得头皮发麻!

在他听到陆真真提起“子脩”二字时,他就已然猜到了曹昂的身份。

李儒猜到眼前的少年人就是楚云,也知道楚云在曹氏宗族地位崇高。

但他还是没想到,楚云对于曹昂这位曹氏大公子,都可以做到对其问题避而不答。

更可怕的是,曹昂居然非但不生气,还一点儿也不在意!

这只能说明,二人的关系早已亲如兄弟,而且相互信任!

要知道在曹氏宗族这样的大家族里,一母同胞的兄弟,都可能是相互提防,明争暗斗。

可曹昂和楚云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做到兄友弟恭,这如何能不叫人感到恐怖?!

楚云自然是良臣,可曹操以及其未来继承人曹昂,又何尝不是明主?!

这良臣侍明主,曹氏焉有不夺得天下的道理?!

曹昂干笑着转换话题,笑道:“看样子,今天的比试,不用想也知道,是真真获胜了吧?”

看楚云的状况,曹昂也猜到这家伙今天是一无所获。

当然,如果那只老虎也算在狩猎成果内的话,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陆真真狩猎再多的兔子、野猪、麋鹿,也比不上一只老虎的有分量。

只不过,曹昂也早就看出楚云有意哄着陆真真让这丫头获胜,所以才配合楚云唱起双簧。

闻言,陆真真自是大喜过望,众人商议过后,决定带着满满的收获,趁着天色未晚,尽快离开这深山返回许都。

也许是有意给楚云留出空间,曹昂下令让众人先行去准备,就连他自己也带着陆真真离开。

最后,这残破的小茅屋内,又恢复沉寂,只剩下楚云与李儒二人。

也许二人之间还可以再畅谈天下大势,聊上个三天三夜。

但此时此刻,楚云对李儒只有一句话。

“你是留下,还是跟我走?”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已然在李儒心中,掀起一阵惊涛骇浪!

“你……我是个罪人……你当真要收留一个罪人么?”

李儒心中已熄灭多年的希望之火,被楚云的一句话,重新点燃!

可他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就好像一个人,在吃饱喝足时,会有更多的**、追求。

有的人追求财富,有的人追求权势,有的人则追求美人。

但是当一个人饥寒交迫,命在旦夕时,他已不敢去想的那么长远,只盼望下一顿能吃饱,有一件衣服能御寒。

而李儒现在,就是这已不敢有更多奢望的状态。

“‘罪人’么……?”

楚云俊俏的脸上,浮现出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

“我想我没资格去定义你是否是‘罪人’,但是……

倘若你当真认为自己背负着‘罪孽’的话,就用余生助我一起,让这天下再度一统,让百姓们从战乱之苦中解放出来吧!

这样一来,也许多少能为你过去的所作所为恕罪,怎么样?”

李儒此刻心中仿佛有道不尽的千言万语。

但他最后只说了一句字。

“好。”

楚云莞尔一笑,像是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似的。

“还有什么要带走的东西么?”

“我身无长物,也没什么值得纪念的东西。

至于其他的东西,你会替我准备好的,不是么?”

李儒笑了。

那张看似阴刻的脸上,露出的笑容,就算是有意恭维,也很很难让人说出“好看”二字。

但这却是楚云第一次见到这人笑。

“原来你也会笑。”

“我当然会笑。”

李儒说完,只觉得两人之间的对话实在太滑稽,脸上也笑得更欢。

——

当楚云带着李儒一起离开时,曹昂还是没有多问一句,只是命人将一匹骏马送给李儒。

李儒道了声谢,欣然收下。

倒是陆真真在路上不停旁敲侧击地询问着李儒的身份。

姑娘家本就好奇,而且在陆真真看来,能让楚云这般重视的人,放眼天下并不多。

这让她对这看似面相阴刻的中年男人的身份大感兴趣。

不过楚云并不打算过早暴露李儒的身份,所以即使陆真真软磨硬泡地问了一路,他还是来回打太极,就是不肯告诉她答案。

最后陆真真见自己撒娇都不起作用,只得无奈放弃。

因为她虽然想胡闹一下,但也知道事情的轻重大小。

既然楚云无论如何都要掩盖这人的身份,那就证明楚云一定有不为人知的重要理由。

到头来,陆真真也只能悻悻作罢,提醒楚云,不要忘了这次狩猎的赌约。

当日黄昏时分,楚云等人顺利抵达许都,曹昂、楚云、陆真真三兄妹就此分别。

曹昂打算负责交还兵马,陆真真打算返回丞相府休息。

至于楚云,则最先带着李儒,驾马驱车,回到楚府。

回到府上,楚云也只是让乔紫青向下交代,说李儒以后就是府上的门客之首。

还好按照李儒的说法,当初见过李儒,能认出他容貌的人,绝大多都已不在人世了。

二人踏进一间干净舒适的宽敞房间,楚云笑道:“以后你就是这间房的主人了,吃穿用度都尽管找账房,我如今也算得上家大业大,吃不穷的。”

“车骑将军再造之恩,在下没齿难忘!”

李儒俯下身子作揖,动容的险些流泪道。

“先生别这么客气,我既带你重回这滚滚红尘,自然也会负起责任。

你的身份,我不会轻易透露给外人的。”

李儒毕竟曾经助董为虐,不知有多少还记恨着他,若是被人知道他还活着,一来会有无数仇家想方设法要害他,二来收容了他的楚云也会名誉扫地,甚至连累曹操的声誉。

对于自己的声名狼藉,李儒自己比谁都清楚,他微微颔首,道:“谢过车骑将军,只是您莫非打算连丞相也瞒着么?”

“许都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是瞒不住我叔父他老人家的。

眼下他虽然在外带兵,可早晚是要回来的。到时,我会对他如实相告。”

闻言,李儒本就尖刻的脸顿时露出苦瓜色。

楚云见他的脸色,就忍俊不禁。

也难怪李儒会这么担忧,要知道过去他和董卓、曹操等人都在朝为官时,可谓“一肚子坏水”的李儒给董卓出了太多阴狠之策,这别人不知道,曹操可是一清二楚。

甚至,二人之间也算稍有恩怨。

万一曹操知道李儒尚在人间,还成了楚云府上的门客,这还得了?

看透李儒忧虑之处的楚云笑道:“先生不必多虑,我叔父他老人家的心胸,还没有那么狭隘。

也许您当初做过一些与他老人家相对的事,但当初彼此立场不同。

如今岁月荏苒,时过境迁,董卓已死多年,他老人家看在我的面子上,一定不会与你为难的。”

听楚云这般笃定的保证,李儒脸色才缓下来,再次道:“那就全仰仗太子太傅了。”

他知道,楚云说得没错,以楚云为曹操所立下的功勋,还有曹操对楚云的倚重和信任,要放下昔日与李儒之间那点小小的恩怨,实在算不上什么。

说到底,李儒虽然干过不少缺德事,但其实没做过任何针对曹操本人的事。

“无妨,先生就在我府上安生住下,有什么需要,尽管找我或者府上的管家吴夫人都可以,只是有一点,先生若是没有必要,还是尽量少在外抛头露面的好。”

“多谢车骑将军,将军请放心,我也不想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李儒深知自己身份的敏感程度,因此对楚云的收留格外感激。

二人聊了几句,楚云命人带李儒在府上熟悉一下环境,自己则去陪伴乔紫青。

“你带回来的那位先生,是什么来头?”

将新研制的药液装入瓶中,乔紫青见楚云前来,也倍感好奇地问道。

“就算我说了,你也不知道,总之是一个很厉害,曾经很危险,或许现在也很危险的人物。”

“既然很危险,你又何必把他留在府上?”

“他虽然危险,但我相信,他不会害我的。”

“你这么说,我就安心了,只是我师父和华老先生年事已高,我希望能看着他们长命百岁。”

“我明白,你放心吧,他不会害我们自己人的。”

看来,楚云错把李儒当成是什么贼匪或者刺客之流。

显然,她想得太简单了。

李儒这种人,当初是杀人不见血,一句话就祸国殃民,贻害苍生。

楚云之所以决意带李儒回来,不仅仅是因为二人能在这种时候相逢的奇妙缘分。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楚云知道,李儒曾经是怎样的人。

楚云很清楚自己性格上的优点和缺点。

他重视“善”,做事无法泯灭良心,总是下意识地从善良的一面去考虑事情。

在“恶”与“狠”这方面,他的造诣远远不够,这是一种天性使然。

说得严重一些,这些都是楚云的弱点。

楚云也知道,凭借一己之力,他很难攻克这些弱点,所以,他需要借助李儒来弥补他这方面的缺陷。

此后,如果有需要用一些“毒计”来达成目的,在无从选择的情况下,楚云会让李儒出马,帮自己一把。

虽然楚云希望永远不会有这一天出现,但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楚云还是将李儒带了回来。

——

又过了七日,当曹操率大军抵达许都以南的西平城这一消息传到冀州时,袁谭、袁尚这对兄弟,终于按捺不住了。

当初曹操从邺城撤兵时,袁谭见曹操战败,本打算率军乘胜追击,但被袁尚极力制止,这件事,就已经让二人再度生出隔阂。

袁谭觉得袁尚信不过自己,这才阻止自己追击曹军,给了曹操安然撤回中原的机会,这种放虎归山的行径,让袁谭对袁尚极为不满。

而袁尚则觉得袁谭贪功冒进,且有借机拥兵自重,反叛夺其大位的意图。

近来,袁谭见自家将士们的盔甲在经历连番艰难的守城战后,早已破旧不堪,而袁尚手中掌握着不少新式盔甲,因而向袁尚请求给他手下的将士们更换一批新铠甲。

结果不出所料,袁尚拒绝得干脆利落,还一点儿面子都不给袁谭。

袁谭本就气得大怒,在也城外的自家营帐里又摔又砸,而问清楚缘由的谋士辛毗也向袁谭煽风点火,说:“当初大将军将主公您过继给袁基,就是收刘夫人和袁尚母子二人的挑唆!”

这一句话,顿时将袁谭心中的火药桶彻底点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