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164章 陈宫求援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164章 陈宫求援

作者:一剑绯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0:21 来源:笔趣阁

“我再问你一次,你确定这封密信是从下邳的信使手中弄来的?”曹操将手中被拆开的书信在帅案上摔打一番后,盯着一位身穿精致轻便皮甲的哨骑目光凛然肃穆地质问道。

这位哨骑楚云、郭嘉等人也曾见过,正是先前因立功受曹操封赏,破格提拔为斥候营伯长的小斥候。

虽说上次这位伯长弄巧成拙,被陈宫利用带回了假情报,但他确实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曹操保留了对他的赏赐,并未将曹昂兵败一事归咎到他的身上。

斥候伯长鞠了一躬,正色道:“回禀司空大人,这正是末将在下邳附近巡视侦查时,从一位自下邳南门而出,向南急奔的信使手中截获的。”

曹操狐疑地看着这位伯长,又道:“细细道来。”

伯长不敢怠慢,应道:“遵命,昨夜属下在下邳附近侦察敌情,有数十轻骑自南门悄声出城,分散开来从不用的方向,向西南方疾驰,属下不敢轻举妄动,便暗中跟随其中一位轻骑,待他们分散后,属下趁其不备,一箭射翻敌人,从他的手中截获此信。”

曹操闻言,脸色阴晴不定,沉吟片刻后,方才摆手道:“知道了,你又立一大功,暂且记下,待班师回许都后,一并封赏。”

“属下写过司空大人!”恭敬有礼地抱拳鞠了一躬,斥候伯长乖乖退出帅营,回归属于自己的岗位。

眼看着伯长离去,曹操冲着众人环视一圈后,问道:“这封信的内容,你们都看过了,议一议吧!”

这封信似乎是陈宫写给刘备的求援信,信中的内容大致是陈宫得知吕布身死后,愿意献下邳于刘备,只求刘备得到下邳后,善待下邳守军将士,并与曹操对抗到底,为吕布报仇,夺回小沛。

郭嘉率先作揖道:“主公,既然您认得陈宫的字迹,那么属下斗胆一问,这封信可是陈宫亲笔所写?”

曹操点头道:“确实是他亲笔所写。”

“既是如此,属下觉得,此信恐怕十有**是真的!”郭嘉知道曹操又犯了多疑的老毛病,生怕这是陈宫的奸计。

“此话怎讲?”曹操心里也偏向于这个答案,但还是本着兼听则明的态度,让郭嘉将自己的看法说清楚。

郭嘉笑道:“主公请试想,以陈宫现在的处境,只有三条路走,一是负隅顽抗,据城死守,但凭借下邳城中仅有不足两万的兵力,我军一旦兵临城下,下邳定然是朝不保夕。

其二,则是陈宫献城投降,以主公您的胸怀,定然肯不计前嫌,接纳他的投诚,但属下觉得,陈宫对主公您的成见颇深,恐怕他是宁死也不肯归降主公。

如此一来,他陈公台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也就是向据此最近的诸侯,也就是刚击败袁术,占领寿春军力大涨的刘备求援,与刘备合力妄图抗衡主公!”

楚云听得郭嘉行云流水的分析,心中暗自赞叹,也附和道:“叔父,侄儿也赞成奉孝的看法!”

曹昂、夏侯惇二人虽不言语,但听着郭嘉的分析,也止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

作为曹氏集团核心成员,大家心如明镜,都知道陈宫跟曹操以往那些复杂的恩怨情仇,对于陈宫势单力孤,无力凭借一己之力守住下邳,以及断然不会投降这两点,众人自然是轻易达成共识。

那么在此基础上,陈宫能做的最后挣扎,理所当然就是向刘备求援,这是他最后的一条路。

虽说当初吕布趁刘备出兵援助曹操对付袁术之际,背后捅刀夺徐州时,他陈宫也有所参与,但此一时彼一时,一来现在吕布已死,领土接壤的刘备与曹操之间,已势如水火,必互相视对方为大敌。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就已经足够说服刘备与陈宫合作,更何况能兵不血刃地拿回下邳,更是让刘备没有拒绝陈宫的理由。

见众人意见一致,曹操也认同郭嘉的说法,颔首道:“奉孝确实言之有理,可据那斥候所言,陈宫派出负责传信的信使有数十人,也就是说,此时此刻他们正马不停蹄地赶向寿春,向刘备传递同样的书信!”

曹昂向前一步,气势如虹地建议道:“父亲,儿建议立刻整顿三军,全力攻打下邳,力求在刘备大军赶到下邳支援之前,抢下拿下下邳!”

夏侯惇也同意道:“子脩所言甚是!兄长,若是让刘备率军进驻下邳,我们再想拿下下邳,就那么容易了!”

“叔父!不仅如此,若是刘备当真与陈宫兵合一处,进驻下邳,那么以刘备先前在徐州积累的名望和民心,侄儿担心非但他能凭借这些条件,得到下邳军民支持坚守下邳,甚至连同小沛附近各郡县的士族、百姓,也会立场动摇!”

楚云这番话,算是说到曹操的心坎了。

自从诛杀名士边让后,曹操在天下诸多士族眼中的形象变得十分恶劣,徐州的士族们如果有得选择,恐怕他们最不希望成为徐州之主的人,就是曹操。

情况摆在眼前,已无需再多做犹豫,曹操当机立断,拍案起身高声道:“好!既然如此,传令三军,拔营东进,务必抢在刘备大军到来之前,攻下下邳!”

楚云似乎恍然间想起什么,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又道:“叔父!进攻下邳确实是当务之急,但有件事更加刻不容缓,我们必须立刻处理!”

“嗯?还有何事?”

楚云神情严肃地压低声音,被帅帐外的将士听到,微声道:“叔父,前些日子自陈留运至小沛的粮草辎重为张飞所劫,如今小沛城中粮草空虚,我十二万大军的粮草,已所剩不多,最多只够维系三天……”

先前,吕布占据徐州时,未免小沛一旦有失再无退路,便将大多粮草屯于下邳,经由彭城调至小沛,因此当曹军攻陷小沛后,并未缴获到多少军粮,反倒是收编了不少降卒,以致粮草开支剧增。

楚云这几天闲暇之余,除了遵照恩师夏侯恩的嘱咐勤加练剑,就干起老本行视察营中谷仓情形,在得知余粮数量后,楚云就一直为此苦恼。

也是在这期间,楚云才了解到,原来包括曹操在内,很多人都多少听过有关“求仙者”的传闻,对夏侯恩的离去,众人似乎一点也不感到意外,甚至看他们的反应,夏侯恩肯出手对付吕布,已经算是极为难得。

“只能再维持三天?”曹操口中喃喃念叨着,不只是他,就连郭嘉、曹昂、夏侯恩三人的脸色也变得格外凝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粮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眼下营中的粮草只够吃三天,也就意味着如果想不出其他解决的办法,曹军就必须在三天之内攻克下邳,不然的话,即使刘备像袁绍一样脑子犯糊涂不肯发兵援救陈宫,曹军也会因断粮引起内乱而分崩离析。

不过曹操的脸色最先由凝重转为镇定,随即竟面带笑意地向楚云道:“你早知此事,却现在才向叔父汇报,云儿,恐怕你已经想出应对之策了吧?”

楚云害羞地挠头道:“叔父,一时之间,侄儿也并未想到太好的办法,侄儿觉得为今之计,只有向小沛附近各郡县的士族百姓们购置粮草,解一时之急。”

“嗯……”曹操托腮拉长话音略做思考后,皱眉道:“倒也是个办法,可如今军中并无多少财帛,如何购置得了足以支撑十二万大军用度的粮草?”

说着,曹操眉头皱得更深,追问道:“侄儿,你总不会是想借买卖之名,压榨那些士族百姓吧?”

放在平时,曹操肯定愿意干这样的事,毕竟这种“恶行”曹操先前依靠,也没少鱼肉士族百姓。

但现在是特殊时期,小沛刚被曹操收复不久,民心尚未依附,那些士族们更是对曹操阳奉阴违,各个心怀鬼胎,如果在这个时候去触碰他们的利益,风险太大。

楚云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摇头道:“叔父误会了,侄儿的意思,是请叔父将攻下小沛后,用自小沛府库中所得的钱财,以高价向士族百姓们购置足以应急的粮草。”

“可是,那些钱财大多本该用来赏赐三军将士的……”夏侯惇在一旁忍不住插言道。

楚云向夏侯惇拱手道:“元让叔,事分轻重缓急,如今粮草之事性命攸关,乃我军当务之急,侄儿以为我们当随机应变,以粮草之事优先。

且若肯依此计行事,一来我们借此多少可以收获小沛附近各郡县士族百姓们的好感,让他们知道叔父并非巧取豪夺之主,并增加出身徐州本地的降卒们的归属感,缓和他们与军中老兵们的矛盾,提升我军总体士气;

二来,我们虽消耗了大量财物,但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只要能渡过这一难关,待我军攻克下邳,叔父还愁没有钱财赏赐给将士们么?”

郭嘉在旁已经忍不住拍着大腿,起身道:“主公,中郎将所言字字珠玑!属下建议立刻按照此计划收购粮草,待粮草整备完毕后,即刻东进攻伐下邳!”

曹昂跟夏侯惇听楚云分析后,也觉得有理,纷纷表示同意。

做事风格一向标新立异,喜好剑走偏锋的曹操也很喜欢楚云这一方法,见众人再度达成共识,即刻安排人手去操办购置粮草之事。

耗时整整一日,幸亏上百名干吏们不眠不休地忙碌,曹军总算借助自小沛府库中所得的钱财,以高价自小沛附近的士族百姓们手中,购置整整六万石军粮。

尽管几乎将钱财挥霍一空,但这些粮草足够十二万大军再支撑近十日,如此一来,曹军要攻伐下邳,至少在粮草方面已无需苦恼。

准备工作完全就绪,为保证万无一失,以及避免再出什么差池,曹操专程命曹仁、李典二将率两万兵马在小沛死守,并增派斥候前往寿春附近仔细打探刘备军的动向,确保如果刘备的兵马有异动,曹仁、李典还有曹操大军都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终于十万大军出彭城,声势浩大地拔营东进,由于即将展开的是攻坚战,且如此庞大的士兵数量,根本无法藏匿行踪,故而曹操一改往日“兵贵神速”的策略,名将士们正常行军,以免提前消耗过多体力,在攻城时影响发挥。

曹军在下邳以西十五里处安营扎寨后,曹操只是简单地在帅帐中与楚云、郭嘉等人稍作商议,就下令众将,各引本部人马准备攻城。

倒不是曹操、楚云、郭嘉他们麻痹大意,而是一场兵力碾压的攻城战,只需按部就班的正常指挥,通常情况下不会生出变故。

然而令曹操意想不到的是,大军刚向前推进至下邳西城门附近,将士们还未架设云梯车,陈宫就在城门上高呼曹操大名,还要求与曹操单独交流。

在前方亲自督战的曹操、楚云、郭嘉,还有正准备与高顺一同率陷阵营正面攻打西门的曹昂,都为之一愣,纷纷朝城门上望去。

只见陈宫正向曹操不停挥手,身旁的将士们也似乎未曾装备弓弩等远程武器,作为提出谈判的一方,倒也算得上是拿出了诚意。

郭嘉见曹操心动,不禁提醒道:“主公,陈宫诡计多端,此番必另有用意,不可轻易以身犯险啊!”

“哎……”曹操轻叹一声,道:“奉孝你说得有道理,可你要知道,当初是陈公台出面,为我从鲍信那儿争取来兖州牧一职,尽管他后来背我弃我,可终归算是与我有旧,如今他诚心邀谈,我若是胆怯不从,岂不是让他笑话我曹操怕了他?”

曹操说这番话,在楚云看来不过都是借口,真正让曹操悸动的,是陈宫存在投降的可能性,也就是曹操又犯了老毛病:爱才!惜才!

楚云见曹操似乎主意已定,只好嘱咐道:“主公若执意上前,请允许末将麾下的羽林亲卫们同行。”

经过楚云调校多日的羽林亲卫们对于保护重要人物的战术配合,已练习得炉火纯青,一旦陈宫另有埋伏,至少也能保护曹操平安归来。

“好,我倒要看看,这位陈公台是打算归降于我,还是别有用心计划着什么阴谋诡计!”说着,曹操自己哈哈直笑,左手轻甩缰绳,胯下绝影便载着他在羽林亲卫们的陪同下,靠近城关。

“公台兄!近日可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