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五十八章 施恩于民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五十八章 施恩于民

作者:一剑绯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0:21 来源:笔趣阁

“喏!”

“公子,那我呢?”吴尘急忙问道。

“老吴你明日与路老哥一起,招募兵勇,我的要求是,招来的新兵必须具备能够在短时间内培养成弓弩手的潜质。”

说着,楚云脑中灵光一闪,喜道:“对了老吴,你可是凉州旧将,想必也是弓马娴熟,箭术超群吧?对于训练弓弩手,你应当是行家,不妨讲来听听?”

吴尘冷不防地被楚云夸了一番,老脸一红,一个大男人竟害羞道:“箭术超群可不敢当,不过弓箭这方面,我确实略懂一二。”

“公子若要训练弓弩手,首先须知弓手与弩手之间,区别很大。”

“弓便于携带,装填速度也快,可使用起来,对于将士的臂力、耐力以及目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就算将士的体能达标,不经过两、三年的训练,也难以成为合格的弓手。”

“而弩手就不同了,装填弩矢只需臂力足够即可,若臂力不足,也可以手足并用,装填弩矢后,便可集中注意力在瞄准之上。”

楚云听罢,摸了摸本不存在半根胡须的光滑下巴,沉吟道:“那也就是说,培养弓手比培养弩手要难得多了?”

吴尘点头道:“正是如此,而且恕我直言,眼下招募新兵,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将他们培养成弓手。”

“明白了。”楚云托腮想了一会儿,道:“那征兵之事就交给路招老哥,老吴你负责在主公留给我们的五千将士们中间,挑选出擅用弓箭,或有潜力在短期内培养成合格弓手的将士,并将他们集中训练,操练期间你只管放手去做,我绝不干涉过问,但有一点,必须尽快训练出一批合格的弓手!”

“喏!”被委以重任,吴尘既感激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楚云将操练一事办好。

楚云点点头,又看向路招:“路老哥,你负责招募三千名体质过关的新兵,至少要能短期内培养成弩手的那种。”

“遵命。”路招抱拳应下,又道:“不过老弟,以我们现有的粮草钱财,招募五千兵士绰绰有余,为何只募三千?还有为何着重培养弓弩手?莫非你真觉得刘表会助张绣重夺宛城?”

“兵在精不在多,三千新兵已然不少了。若能将八千将士大半培养成精射手,我们宛城短期内自保便不成问题。”

“至于刘表是否会助张绣攻打我们,我也说不准。众所周知刘表年迈,已失雄心壮志。可即便如此,他仍是雄踞荆襄九郡的一方诸侯。

为了保证治下荆州的安全,张绣能夺回宛城继续为他看门护院,对刘表而言是最理想的情况。

而以贾诩的惊世才智再加之能言善辩,一定会尽全力劝说刘表相助张绣,由此看来,刘表最终会如何决定,还不好说。

可我们决不能抱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否则很可能等同于坐以待毙,唯有及时招募新兵,把将士们尽快训练成弓弩手,届时张绣若真卷土重来,只需将士们万箭齐发,即可将之击退。”

“老弟高瞻远瞩,老哥佩服!我这就亲自去挑选几位经验丰富的细作前往荆州刺探情报,然后再派人去各郡县发布征兵告示。”路招心领神会,起身准备离去。

吴尘撸起衣袖,干劲十足地道:“好,那我也即刻动身,前去营中视探一番,挑选能参与弓术训练的将士。”

楚云却是纵声一笑,拦住二人:“二位莫要操之过急。”

“路老哥,眼下我们初掌宛城,未施加半点恩德于百姓,便开始招募兵士,百姓们如何愿意投军?你安排好细作后,不必急于征兵,且先自粮仓中取五千石粮草接济城中难民,再向城中以及各郡县颁布一条消息。”

“什么消息?”路招追问道。

“今年秋收时,以官牛耕种的百姓,只需上缴四成田租即可,其余六成粮食可自留之,至于用自家私牛耕种的百姓,只需上缴三成,可自留七成。”

正要离去的路招顿时身形一震,扭头道:“老弟,这不好吧?主公先前颁布《置屯田令》后,明确规定‘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

“也就是说,用官牛耕种的百姓理应上缴六成谷物,而用私牛的百姓也该上缴五成谷物。如今宛城已被朝廷收复,理应遵循此制度缴纳田租。”

“况且,就算我们不按照《置屯田令》的规矩来,这用官牛百姓们的田租,总不能比用私牛的百姓高吧?这种不公之举,会引起百姓们不满的。”

路招并不想顶撞楚云,可要他违背曹操制定的法令行事,他还没这个胆子。

吴尘也觉得路招的话有道理,附和道:“公子,曹公虽将宛城权力尽托于你,可我们还是不应罔顾曹公先前制定的法令。”

楚云谈笑自若地解释道:“你们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置屯田令》的法令本就是针对已经实施屯田的郡县,宛城虽已被朝廷收复,可毕竟还没有实施屯田政策。

再者,不施恩于百姓,如何令百姓们心甘情愿的入伍为朝廷效力?征募不到新兵,张绣一旦大举进犯,倘若宛城有失,我们即便严格遵守主公法令,又有何用?

主公做事向来主张灵活善变,我们作为属下,也不应拘泥于这些无意义的规矩,只管放心按照我说的去办,若主公真的怪罪下来,我一力承担。

至于为何使用官牛的百姓田租更低,这个道理更是简单不过。宛城近几年动荡不安,百姓们清苦已久,时至今日,但凡日子过不下去的人家,早已将家中耕牛变卖,眼下仍有私牛的人家,就算不是士族,也是家中富裕略有余财。

而那些不得已用官牛耕种的百姓,他们才是最穷苦的,所以既然要令百姓们感恩戴德,自然要着重减免他们的田租。

至于担心用私牛的百姓们会心怀不满?我看不会,因为他们清楚自家的日子本就比用官牛的百姓们强出太多,而且我们同样减了他们两成田租,如此一来,无论百姓们用得是官牛还是私牛,都理应感激我们。”

楚云的一番长篇大论,总算将事情解释清楚。

幡然醒悟的路招面露喜色,深行一礼道:“老弟真是将百姓们的心思洞察得一清二楚!我这就去按照你说的办,主公若真的怪罪下来,我与你一并扛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