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548章 大结局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548章 大结局

作者:一剑绯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3:34:20 来源:笔趣阁

结果不出孙权所料,刘备虽然闷在屋子里许多时日,但宝刀未老,对付一些无胆匪类,还是手拿把攥的。

不出七天,刘备就带着张飞、赵云一鼓作气剿灭贼匪。

孙权为凯旋的刘备大肆摆宴庆贺,还要对刘备委以重任。

当然,说的虽然好听,但孙权做起来没那么漂亮,只是给了刘备一些兵马钱粮上的支援,而且还愿意让刘备参与江东内部的军政议事。

孙权此举,相当于在无形之中,拉拢刘备,最后将其势力完全吞并,让刘备成为他在江东的属臣。

可惜刘备虽然看出孙权的用心,可现在只能委身服从,别无他法。

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在人家的地盘上想要混饭吃,人家想要怎么对你,你都得受着。

很快,严冬就彻底来临,即使是在四季如春的江东,刘备也能感受到偶尔会刮起一阵凛冽的寒风。

经过与徐庶之间的商量,刘备决定继续这样韬光养晦下去,静待一个能够东山再起的时机。

而孙权也知道刘备的雄心不会轻易覆灭,所以还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既用刘备又防刘备的方式,二人在江东也算暂时相安无事。

至于曹操,则是即使在冬季,也要下令催促楚云和蔡瑁加紧操练水军。

不过值得庆幸的一点是,在楚云和郭嘉的劝说下,眼睁睁看着长江的江面在逐渐结冰,曹操最后还是愿意暂时放弃进攻江东的计划,转而将日期定在明年开春。

于是,楚云有充足的时间,继续来操练水师。

在与蔡瑁的交流和学习中,楚云愈发意识到,操练水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懂得水性,只是作为水军将士最基本的门槛,划船,掌舵,适应风浪和船上生活,这些都需要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做好。

还好岸边的江面并没有大规模结冰,还有足够的空间给楚云和蔡瑁用来训练还没成熟的水军们。

一整个冬天,楚云都在寻阳附近的江岸和营寨中,与蔡瑁一起训练水师,从最初的一万人,乃至两万人,三万人,直到最后严冬已过,春暖花开大地回春之时,楚云也不过训练出十万之众。

按理说,十万水师是不足以与孙权的二十万江东水师抗衡的,不止是数量上相差了近一倍,还有单兵质量上的问题。

曹军的十万水师虽然是经过楚云的严格训练,但毕竟都是只操练了一个季度,根江东水师那些常年操练并且有丰富水战经验的将士相比,还是存在着客观的差距的。

然而即使这个道理楚云已经跟曹操说了很多次,曹操还是不愿意再拖延进攻江东的时机。

按照他的说法,虽然自家水师精锐只有十万,但其他将士们也同样乘坐战船在周围辅助水师与江东水师展开决战。

为了这一战,曹操特地筹备了三万艘战船,除了十万水师以外,他还从各地抽调兵马,准备五十万步军精锐,共计六十万大军准备对江东发动总攻。

这一次,楚云左思右想,决定也没有必要强行劝说曹操放弃进攻。

毕竟诸葛亮都死了,周瑜如今又在自家这一边,区区鲁肃一人并不擅长领兵作战,陆逊又还是个孩子。

现在的江东,没有能站出来胜任指挥千军万马与曹军一战的将才。

至于孙权?如果他敢亲自率军迎战,那这仗曹操就是闭着眼睛打也能赢。

所以当曹操最后一次向楚云问该如何攻打江东时,楚云干脆改变了先前的想法。

“叔父,侄儿有上、中、下三策。”

“都说来听听。”

“上策是,如今天下大半已归叔父掌控,四海诸侯多已臣服,叔父无需急于攻打江东,只需在韬光养晦个一年半载,待我们再积累更多的水军数量,定能以泰山压顶之势,摧枯拉朽般摧毁江东水师,一举拿下江东,生擒孙权、刘备!”

曹操不假思索地继续问道:“那中策呢?”

“先联系周瑜,向他许诺只要他肯派出所有的庐江水师,帮助我军一起攻克江东,待事成之后,便让孙策之子承袭吴侯之位,再把三公之一的位子留给他周瑜,只要周瑜能尽心尽力辅佐叔父攻打江东,则孙权必败!因为最了解江东水师的人,正是周瑜!那些江东将领,大多都是昔日周瑜亲手教过的。”

“嗯,不错,那下策呢?”

楚云皱眉道:“下策,则是不与周瑜联手,只以我们现有的兵力,竭尽所能,与孙权决一死战!”

“知道了。”

曹操思考了好一阵子,下定决心道:“云儿,孤已经决定,就按照你的中策来执行!”

“叔父明鉴!”

本来,楚云也不知道曹操会选择上策。

毕竟之前他都劝曹操多次不必心急,但曹操太想尽快动手,以确保在有生之年完成一统天下的雄心霸业。

于是,曹操亲自写下书信命人送到庐江。

周瑜收到曹操的书信后,自是欣然接受了曹操的提议。

高官厚禄位列三公什么的,周瑜都不是非常在意,他真正希望的,就是能击败孙权,出这口恶气,也算替孙策的儿子谋一个富贵终生。

既然彼此一拍即合,曹军和庐江水师很快就进入备战状态。

历时不到半个月,曹操就大举挥军南下,与周瑜亲自率领的庐江水师,一个自西面进攻,一个自东面进攻。

两军以钳形攻势,包抄向江东最靠北面的港口。

不过孙权也不是吃素的,早在曹军和庐江水师刚开始意动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着手布置战前准备了。

曹军和庐江水师一动,江东水师就开始向江岸行进,准备放手。

结果,两军在江岸上是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型水战!

那一日,冲天的火光近乎要将整个长江染红。

曹操与楚云等谋臣亲自在后方的大船上坐镇,此役太过重要,曹操此举,就是保证只需胜不许败的心态。

起初,曹军还是吃了大亏的,不仅是水师在各方面的应对都不如江东水师那么娴熟出色,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曹军步军精锐们,在战船上发生大规模的晕船、呕吐等现象,还有不少倒霉蛋在船上站不稳,竟一不小心失足坠落入江水之中。

但江东水师,也只是在初期占了一点儿便宜。

之后,如潮水般不断涌来,并自两翼不断依靠战船数量优势发动包抄的曹军,让江东水师疲于来回防备。

再加上周瑜的七万庐江水师也不断从侧翼袭扰,使得江东水师那本就不够稳定的防线,开始溃败。

只要开始溃败,那就是一溃再溃。

历时七日,称雄长江一时无两的江东水师,终于露出败相。

这下,整个江东震动,孙权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有多危险!

一旦曹军大举乘船踏足江东的地界,即使是守城战,江东的士兵也根本抵挡不住如虎狼之师一般的曹军!

到那个时候,他距离沦为曹操的阶下囚,也就不远了!

孙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开始四处询问应对之策。

尽管刘备好徐庶一再恳请孙权布防死守,并从其他安全的内陆港口派出战船,袭扰曹军用来运输粮草辎重的运输船。

待曹操粮尽,必然退兵,江东即可转危为安。

但周瑜根本就不相信刘备和徐庶的鬼话!

因为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他们二人的计策有用的话,他们又怎么会连襄阳那样的坚城都没能守住,最后落得个夹着尾巴逃到江东的下场?!

最后,孙权还是请教鲁肃,希望能从鲁肃口中,得到靠谱的建议。

而鲁肃没有多说,只是强烈建议孙权赶紧想办法投降,只是在投降之前,还要想方设法跟曹操争取到更多的利益,与此同时,还要拿出足够的诚意。

什么叫足够的诚意?鲁肃却欲言又止,只是让孙权自己去琢磨。

很快,孙权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想到了对曹操表达诚意的方法。

当夜,他暗中有所布置,命令麾下的兵马大举包围刘备、徐庶、赵云还有张飞等人的府邸。

刘备等人根本没想到,孙权到了最后关头,居然会做出这种背信弃义的事。

没错,孙权想到的唯一表达诚意的方法,就是把刘备等人全部作为礼物绑起来,派人送到曹操那里。

——

“哈哈哈哈哈——”

翌日清晨,起了个大早刚吃过饭的曹操,在船上听闻孙权送来了礼物,就好奇地去看了一眼。

结果看到刘备等人如同螃蟹一样,一个个被绑着动弹不得,当即是忍不住如此大笑起来。

“刘玄德啊刘玄德,你也有今天!”

“魏王,孙权小儿无义,还请魏王看在以往的情面上,饶过玄德一命!”

死到临头,刘备当然要忍不住向曹操求饶。

这倒是也不能怪他贪生怕死,毕竟我们这位刘皇叔是要成大事的人,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为了活命低头求饶,也不寒碜。

不过嘛,曹操根本就不可能答应留他一命就是了。

“玄德啊,机会,孤早就给过你了,而且给了你不止一两次,可你是怎么回报我的?”

“你还有脸说人家孙权背信弃义?依我看,这天底下最擅长背信弃义的人,就要数你刘玄德了!”

“我当初对你那么好,就是做梦都没想过你会背叛过!结果你呢?你还记得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吗?!”

“拖下去,斩了!”

曹操对刘备那可真是恨得牙根痒痒,就连把他抛到江水里任由他自生自灭都不肯,一定要亲眼看到他人头落地才算罢休。

结果行刑时,楚云、郭嘉等人都来围观。

不止是曹操,相比之下,楚云更是要亲眼看到刘备的脑袋搬家才能按下。

好在这一次,任凭刘备有再好的运气,也终究如孙猴子逃不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一样。

只见刽子手手起刀落,一刀下去,刘备刘玄德终于人首分离,彻底死了!

“主公!”

“大哥!”

同样被绑着的赵云和张飞见此情形,悲痛欲绝。

虽然他们二人都是汉末最顶尖的将才,但曹操可没有留他们一条生路,或者劝降他们的打算。

杀了刘备,就意味着与他们已经建立了不共戴天之仇。

这个仇恨永远无法化解,而且曹军之中如今人才济济,也不差他们俩。

不过念在他们也是忠心护主的良将,曹操没有下令对他们斩首,而是将他们抛进滚滚长江之中,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这倒是应了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唯有徐庶在被处死前,因为楚云替他求情,才免除一死。

因为楚云知道,徐庶并不像张飞、赵云那样死忠于刘备,刘备一死,也犯不上杀了徐庶这个人才。

徐庶感念楚云的饶命之恩,当即向曹操跪地宣誓效忠,曹操则笑呵呵地命人替徐庶松绑,还下令摆宴庆贺徐庶的加入。

三日后,曹操彻底接受了孙权的降表,离开江东前往许都挂着豫州牧的虚职,也算能安享一世荣华富贵了。

曹操攻克江东的消息不胫而走,如张鲁、刘璋、马腾、韩遂等辈,自知天下迟早会落入曹操之手,全部主动归顺曹操换取富贵一生,以免曹军大军一到,他们步了刘备的后尘。

一年后,天下平定,曹操胁迫天子刘协禅让。

公元二百年,曹操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大魏政权,号魏武帝,定都长安,并册立曹昂为太子。

文武百官自是得到大肆封赏,对于功劳最大的楚云,曹操本想像封其他的子嗣一样,封楚云为大魏开国以来的第一位异姓王。

然而,楚云不但拒绝了封赏,还表示要离开长安,与妻子、儿子云游四方。

曹操本想阻止,可某夜间,据巡逻将士所描述,有一位踏月色而来的剑仙,亲自来与楚云见面,并御剑带楚云一家离开了许都。

听闻此讯的曹操只能一声长叹,就此作罢。

如无意外,本书的故事,就此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