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541章 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541章 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作者:一剑绯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3:34:20 来源:笔趣阁

刘备摆出一副极具威严的架势,吓得那名刚从地上爬起来的小兵浑身直打颤。

“主公恕罪!可是,有紧急军情!”

“废话!我又没瞎,难道看不到有紧急军情?!”

刘备像是抓住这个小兵当出气筒一样,自始至终没给过对方好脸色。

意识到刘备表现得太过失态,诸葛亮只好干咳了一声,以此来提醒刘备。

听到诸葛亮的咳嗽声,刘备才算突然缓过神来。

“咳……”

见刘备的脸色好看一些,小兵才颤颤巍巍地继续解释起来:“主公误会了,在下要汇报的,并非是眼下的战局……”

“那是什么?”

感到十分出乎意料的刘备立刻反问道。

“额……”小兵迟疑了一下,然后将有些皱巴巴的书信毕恭毕敬地递交到刘备的手上。

刘备迟疑地接过书信,一眼下去很快就把信上的内容扫了一遍。

“什么?!”

只见刘备腾地一下猛然跺脚,别说是小兵吓得赶紧跪了回去,就连诸葛亮都被惊得浑身一震。

“主公,究竟发生何事了?!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刘备一言不发,脸色铁青地把书信交到诸葛亮手上。

“军师自个儿看看吧。”

诸葛亮纳闷地接过书信,将上面的内容看完后,完整看了一遍。

“这……这怎么会……?!刘琦公子竟要独自突围逃走?!”

“真是关键时刻,人心离散啊!”

刘备恨铁不成钢地说了这么一句。

“主公,亮建议还是不要抱怨,先派人拦住刘琦公子吧!”

“所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要走就随他好了,反正他留下了三分之二的兵马,也没有什么对不起我们的。”

事实上,刘备打一开始就把刘琦当成一面用来名正言顺在荆州立足的大旗帜。

现在刘琦走了,还只带走了麾下三分之一的兵马,这在刘备看来,对他自己非但不是坏事,而且还是值得庆祝的好事。

因为这样,他就能名正言顺地接管更多的荆州兵马了。

当然,前提还是他得能守得住此次曹军的进攻才行。

然而诸葛亮可不这么看。

眼下局势如此不妙,将士们已经有十分之一左右开始倒戈相向,这种危急关头,应该团结任何有生力量,先想办法度过这次的难关。

说白了,现在还没到考虑在荆州内部争权夺利的时候,外患还没解除,想争夺兵权未免太提前了些。

“军师当真觉得没有刘琦公子不行?”

刘备甚至还有些不服气地这么反问。

“主公啊,眼下这个节骨眼上,恐怕是没了谁都不行。”

诸葛亮的意思是,这种危急时刻,任何人都是重要的。

“好吧,时间紧迫,眼下也容不得你多想了,就按照你的意思,咱们先派人去把刘琦公子请回来!”

诸葛亮赶紧道:“主公,派人恐怕是请不回来!还请主公在此坐镇!亮亲自去劝说公子留下!”

本来,刘备是真心不想接受诸葛亮的这个建议。

眼下大敌当前,将士们无缘无故叛乱,他正是需要诸葛亮留在身边替自己分忧的时候。

这个时候,诸葛亮却偏偏要去理会那个工具人刘琦,这让刘备着实有些郁闷。

同样还有一件事,刘备非常清楚。

那就是不能让诸葛亮失望,特别是在这个非常时期。

另外,挽留刘琦的好处对于刘备本人而言,也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硬要说的话,其实他只是不愿意这么做而已。

“好吧,军师,那此事就全托付给你了。”

“主公放心,亮定当竭尽所能,留下刘琦公子!”

诸葛亮没有察觉到刘备心中的真实所想,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送走了诸葛亮,刘备开始认真地派人打听其他城墙将士们向敌倒戈相向的原因。

而他自己,则亲自到阵前,以强大的气场压制所有人,以免有人再效仿之前那些将士们投敌。

亲身压阵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处刘备抵达最前线,那些正心猿意马的将士们收敛心神,不敢再继续胡思乱想。

勉强控制住面前这一片的情况以后,刘备开始进一步整顿周围的军纪,加派人手看管第一线的情况。

如果再有任何人在交战时与敌人搭话,一律严惩不贷!

立下这样的规矩,使得刘备总算能够勉强控制住西城门的整体局面。

——

襄阳东城门。

乔装打扮成普通士兵混入队列中的刘琦,此刻正鼓足勇气,准备随同样伪装过的徐庶一起,大开城门,而后顺着东方一路杀出一条血路,逃亡江夏暂时歇脚,再乘船一路赶往江东。

说起来容易,可实际上,这是非常了不得的惊天计划。

“公子!刘琦公子——”

就在刘琦准备下令开城门的一刹那,后方传来如海浪板此起彼伏的呼喊声。

有人在呼喊自己的名字。

刘琦确信自己没有听错。

他看向徐庶,得到的却是一个坚决的答案。

“公子,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听声音,是诸葛先生。”

刘琦有些于心不忍置这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年轻谋士于不顾。

“公子!诸葛亮此次定是要规劝公子,诱使公子留在城内,给刘备陪葬!”

徐庶一语道破诸葛亮的用心,却点不醒宛若身在梦中的刘琦。

见刘琦不愿听从自己的建议,而是最后决定先见一面诸葛亮再说后,徐庶仰天长叹道:“天奈其何!”

诸葛亮的套路也很简单,无非是不停强调刘琦的重要性,言语之中再三极力肯定刘琦的能力,甚至有意无意地将刘琦称作襄阳的救星。

任何人经由诸葛亮这样一灌**汤都会忘了自己的斤两,更何况刘琦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公子哥。

被诸葛亮忽悠得五迷三道后,他只是象征性地与徐庶商量了一下,就打消了离开襄阳的念头,决定和刘备一起,保证“誓与襄阳共存亡”的信念坚守下去。

已经绝望的徐庶,也懒得再跟刘琦多费口舌了。

该说的话,早在最初他就跟刘琦说得一清二楚,可最终,还是要看刘琦自己的选择。

而相信诸葛亮的一己之见,就是刘琦做出的选择,至于这个选择是对是错……

徐庶相信,很快就会得到答案。

——

攻城如火如荼地持续着,即使是已经步入严冬,这紧张的气氛还是难免让人产生一种“酷暑仍未结束”的幻觉。

“云儿,看到了么?”

曹操站在瞭望塔上,用手指着远处城墙上的攻伐之景。

楚云顺着曹操手指的方向眺望过去。

这一次,负责攻打北城门的许褚、甘宁二人近战得十分顺利,巨型投石车、半途更换飞爪攀登墙壁的特殊亲卫部队,还有正面将士们的猛攻,以及荆州本地各郡县将士们利用人际关系和出身的特殊性,对敌人士气造成的毁灭性打击。

善用各种优势的甘宁、许褚,已然开始掌控城墙上的空间。

越来越多的襄阳守军,开始难以招架他们二人进攻的速度。

在城墙上如入无人之境的甘宁,以手中两把短戟,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已经不知道取走了多少敌人的性命。

不甘示弱的许褚,也用他的巨阙锤,一次又一次让襄阳守军中的校尉脑袋开花。

虽然赵云、张飞也被安排在其他城门负责指挥防御,但这一次,即使是武艺卓绝的他们,也无能为力。

因为这回曹军不再是试探,也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举进攻。

投入的兵力数倍于曹军不说,就是善战之将的数量,刘备和刘琦二人的将才加到一起,也比不上曹军的五分之一!

若论单打独斗,赵云和张飞还能在参与此战的双方将领中拔得头筹。

然而,真正开战以后,曹军将领们根本不会给他们二人单打独斗的机会。

最初,张飞还想依仗个人勇武,带着一小队亲卫充当突击队,意图直插敌人心脏,击杀对方的领军将领——陈昭、吴尘等。

然而,经验老到的吴尘、陈昭明知单打独斗并非张飞的对手,便索性避其锋芒,让身手了得的全旭等将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结果张飞自然是弄巧成拙,非但折损了不少跟随他多年的亲卫,而且若非亲卫们以死相护,恐怕张飞自己都要折在敌人的包围之中。

吃了这么大的亏,张飞总算是老实下来,不敢再妄自行动了。

进攻一直持续到了黄昏,曹操见天都快完全黑下来,便决定鸣金收兵。

虽说还是没有那一道城门被攻破,但是这一次,曹军一整日的攻击下来,绝对是收获颇丰。

首先,在战损上,曹军虽然是攻城一方,但是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再者,有荆州各地而来的士兵们向敌人拉拢劝降,竟导致军中整体的数量几乎越打越多。

襄阳守军一整天下了,人数减少了足足五分之一,但其中有一大半的都不是战死的,而是选择临阵叛变到了曹军这一方。

唯一让人感到可惜的,就是在刘备、诸葛亮还有刘琦三人的精诚合作下,叛变的势头已经被压制住,明日攻城之时,如果还想故技重施,恐怕很难能再一次得逞。

当晚,曹操大肆犒赏将士们,当然,除了不能饮酒以外。

打了胜仗再加上有所犒赏,直接把曹军以及荆州兵们的士气推到了最高峰。

翌日,曹操一声令下,将士们再度向襄阳展开进攻。

巨型投石机的狂轰滥炸,如火炮般倾泻在襄阳的城墙上。

尽管襄阳城防坚实,高度也远非一般的城池可以比拟,但是时间一长,随着一块又一块巨石砸来,各处城墙以及城门都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云儿依你看来,今日我军能否破城而入?”

如今,曹操正请楚云、郭嘉还有曹昂三人一起,在瞭望塔上观摩战况。

远处,两军将士们已经小到几乎肉眼难以确认的程度。

“叔父,侄儿认为,恐怕今日还是难以一举决出胜负。”

楚云对战局的判断和预估,还是比较偏向于保守的。

诚然昨天曹军已经占足了便宜,今日交战是也能明显感受到我军将士们的士气非常高涨。

但作为防守方,襄阳守军的客观优势并没有完全失去,严格来说是非但没有动摇,而且仍然牢牢掌控在手中。

这样的情况下,曹军想要一举攻克城池,还是很难的。

再加上劝降的方法刘备、诸葛亮等人必定已有所方法,曹军无法故技重施,很可能今日的结果不会如预想的那么好。

襄阳是块难啃的骨头,这一点早在开战前,所有人就都很清楚了。

曹操点了点头,也不失望,而是看向郭嘉和曹昂道:“奉孝,子脩,你们二人怎么看?”

“回禀主公,在下与车骑将军的看法一致。”

“父王,儿也觉得师弟说得没错。”

“嗯,实话跟你们仨说,我也不认为今天就能攻克襄阳。”

难得的是,他们四人竟然也会有意见完全一致的时候。

攻城是残酷而无趣的事,即使是古往今来诸多文人经过文学气息渲染后得出的各种奇谋诡计,也很少有用在攻城战中的。

尤其是在已经开战之后,能动用的诡计就更是少得可怜的。

当奇谋诡计无处可使时,曹军能做的,就唯有利用将士们的尸体,作为强行砸开襄阳城门的利器。

曾几何时,楚云看到有人战死沙场,心中就会生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感觉。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楚云逐渐融入这个时代后,如今再看到类似的情景,也只会觉得“麻木不仁”。

——

枯燥而残酷的攻城战再度持续了足有一天的时间。

渐渐地,襄阳城内的守军,开始浮现出各种先前潜藏着的问题。

随着战死士兵数量的上升,百姓们对刘备、刘琦的支持度也几局下滑。

谩骂,抱怨,还有各种各样的谣言再一次从被打压中崛起。

尤其是经过前两日与荆州各郡县兵马的交战,流言蜚语已经渗透进城中的每一个角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