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501章 力挫鲜卑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501章 力挫鲜卑

作者:一剑绯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3:34:20 来源:笔趣阁

不过这些只是轲比能一个人的如意算盘,此地距离犷平虽然不算远,但纵使快马疾驰也至少要超过三、四个时辰的时间才能到达。

以现在轲比能胯下这匹战马所剩的体能,就算是让它敞开了跑,也未必能一口气就跑到犷平,更不要说身后还要楚云带着一帮饿狼般的曹军精骑们在穷追不舍。

“真是一帮疯子!”

看着身后的楚云还有扬起无数灰尘的马蹄,轲比能在心中已经不止暗骂过都多少次了。

恨不得跟楚云大战三百回合的轲比能,此时除了怪自己最后在比拼耐性的时候没能沉住气以外,便是回天乏术,再也想不出别的办法扭转局势。

现在的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跑!

在后面绞尽脑汁追不上的楚云,这会儿是干着急,看着手上的青锋剑,很是无奈。

“哎,早知道要是抽空让其他将军们教教我射箭的本事,也不至于这个时候只能在后面干瞪眼啊!”

要知道曹营中善骑射的将领还真不在少数,不过楚云平日里本就时间不宽裕,闲暇时还想多陪陪孩子,所以明知道射箭这个本领是不错的技艺,但平日里还是没有去请将军们指点并练习。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武艺也同样是如此。

如果楚云有精湛的骑射本领,现在就算一箭射不死轲比能,只要把他胯下的坐骑射死,也能结束这场追逐。

关键时刻,楚云眼看着轲比能有逃走的迹象,情急之下,回忆起先前将士们练习投矛时的情景,脑海中闪过一个似乎有些疯狂的念头!

他反握手中的青锋剑,将其高高举在头顶上,左眼闭右眼睁,瞄准轲比能胯下的战马,用力猛地将青锋剑朝着轲比能坐骑一丢!

“嗖——”

青锋剑仿佛划破长空一般,一下子精致蹿出十米开外,也不知是楚云天赋异禀,还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青锋剑居然精准地刺在轲比能坐骑的腰部!

青锋剑何其锋利?即便是轻轻一划,也能让战马皮开肉绽,更别说这直接扎进身体,当场轲比能的坐骑就血液横流,没跑两步,就跟秋后的蚂蚱一样,最终瘫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了。

完全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的轲比能,差点儿被坐骑的变故摔了个狗啃泥,直到坐骑都咽气了,他尝试着用力甩了甩缰绳,发现战马一动不动,这才意识到它已经气绝。

瞬间,轲比能只觉得大脑嗡嗡直响,这坐骑一死,意味着他最后逃生的希望,也被断送了。

看着坐骑背上的伤口,还有深入骨髓的青锋剑,他一切都明白了。

第一个追上来的人自然是楚云,此时的轲比能站在原地闭上眼,似乎已经放弃了挣扎抵抗的**。

但楚云觉得这种蛮夷之辈,无论任何时候做出什么都不足为奇,所以在手无寸铁的前提下,不愿上前冒险,于是坐等后面的弟兄追赶上来。

很快,曹休和其他曹军精骑们陆陆续续跟上,见此情形,把轲比能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见轲比能还是无动于衷,连眼睛也不曾睁开,楚云这才确信,这轲比能是彻底放弃抵抗了。

“动手!”

既然这样,楚云也不打算留轲比能一条生路,毕竟此人不除,终究是大患,而且这些异族不懂天朝几千年来的文明传承,此时指望教化对方,难度太大,还不如杀了一了百了。

见楚云下令,将士们也不含糊,当即冲上去将轲比能乱刀分尸,其首级更是被割下呈到了楚云面前。

独自把插在轲比能坐骑身体内的青锋剑抽出,将之擦拭一番之后,楚云亲自接过轲比能的首级,喊着让弟兄们随他杀回去,聚歼敌军。

折返回主力战场以后,楚云高举轲比能的首级,鲜卑骑兵们无不魂飞胆丧,再无半点战意。

本想着对这帮异族斩尽杀绝,但楚云考虑到这样做实在不利于后续稳定鲜卑全族的计划,所以他还是决定招降这些鲜卑骑兵。

结果不用多说,无论羌氐、鲜卑还是乌桓人,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首领在的时候,各个打仗悍不畏死,然而首领一死,就各个怂的像兔子。

将还活着的近两万鲜卑骑兵都俘虏以后,楚云并不打算将他们正式收编作为骑兵用于以后的战事。

因为这些鲜卑骑兵虽然善于征战,尤其是骑射水准高出绝大多数骑兵至少两个档次,但考虑到楚云麾下根本没有鲜卑人将领,而要这些鲜卑骑兵们听命于一个汉将,时间长了早晚出乱子。

再精锐的部队,如果忠诚上得不到保障,那么用他们打仗不但起不到多少效果,还很容易反受其害。

因此楚云思来想去,决定回头把他们送到那些近年来屯田的郡县,让他们充当一下苦力做农活,并保证只要做苦力为期三年,就允许给他们一笔费用,放他们回家乡。

这样一来,既打消了鲜卑士兵们强烈的反抗情绪,也能人尽其才,不至于浪费粮食白养着他们。

想好这个决定,楚云就让弟兄们着手打扫战场,准备到居庸城门外入城,看看被闷在城里的曹洪情况如何了。

“张燕将军,此次能有这般大胜,你与黑山军的弟兄们可谓居功至伟!我替全军将士,谢谢你和黑山军的弟兄们了!”

楚云知道,这一仗虽然大获全胜,但损失最大的,就是黑山军的人马,那些阵亡将士们,有不少是跟随张燕多年的老弟兄,现在张燕的心里肯定不大好受。

故而他特地亲自策马赶到张燕面前,一见张燕脸色黯然,心中也愈发不是滋味,立刻开口加以安抚并表示感谢。

“多谢将军谬赞,我跟黑山军的弟兄们只是奉命行事,但是将军,末将说句实话,这一战,不少跟随我征战多年的弟兄不在了,末将这心里,确实是不大好受……”

说完,张燕就忍不住发出一声长叹,按说打仗没有不死人的道理,楚云这次虽然把黑山军安排在一个有些炮灰味道的位置,也是无奈之举。

这些道理,张燕都明白,但就算再明白,他毕竟也是个人,有血有肉有感情,要他做到古井不波,是不可能的。

“放心,张燕将军,等这次战事结束,我定请魏王将将军你还有黑山军弟兄们的功绩,全部如实上奏天子!

将军与黑山军的弟兄们自然要加官进爵,至于那些不幸阵亡的弟兄们,朝廷也会拨放银两,让他们得以好生安葬,家小们能过上像样的生活!”

对此时此刻的张燕来说,没有什么比楚云的这番话更能安抚他千疮百孔的心灵了,他眼眶泛红,只是低声念叨着一声“将军”,便不再多说。

猜到大概张燕不愿意让自己看到他这副过分伤感的失态模样,楚云拍了拍他的肩膀作为安慰,就即使回避,之后张燕是放声大哭还是悄然落泪,楚云都是看不到了。

然而,等张燕平静后,楚云带众人顺利进城,却没想到还有一位情绪比张燕还要激动的人,在等着他。

“贤侄!好侄儿啊!”

头上隐约生出几根白头发的曹洪亲自在城门等着,迎接入城的楚云还有将士们。

一见到楚云,曹洪就夸张地一把抱着下马的楚云,死活不肯撒手,涕泪横流。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在乎所谓的面子和军中的威信了,他心中唯一所想,就是向楚云表示自己的感激。

之前吃了败仗,被轲比能一路穷追猛打,曹洪这段日子算是把这辈子最煎熬的时光给经历了一遍。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就在这个最危难最绝望的时刻,是楚云挺身而出,统帅三军,将他给救了下来。

当然,他也同样感激不计前嫌向楚云伸出援手的张燕,特别是在得知黑山军的将士们伤亡严重以后,更加得泣不成声。

“张燕兄弟,你放心,以后你就是我兄弟,我曹子廉会永远记住你和我贤侄今日的恩情!

等我回邺城,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这会儿的曹洪,再没有任何摆架子的**了,每一句话都是肺腑之言。

要知道,之前他克扣黑山军的粮草,让黑山军的将士们长时间饿肚子,那个时候张燕肯定是恨不得一刀活劈了曹洪,一泄心头之恨。

可到头来,张燕能摒弃昔日的恩怨,顾全大局立刻率军来支援楚云,若非两军合力,今日如何能击败鲜卑大军?

所以曹洪对张燕的胸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于楚云的高瞻远瞩,更是彻底没话说了!

曹洪甚至不敢想象,如果当初楚云没有逼着他赔偿黑山军二十万石粮草,张燕还能出兵相助么?

如果没有黑山军,单靠楚云一己之力,真的能这么顺利大败轲比能么?

这么一想,楚云简直是有着如神仙一般的先见之明!

曹洪现在对楚云是彻底服了,以后也会坚决对楚云马首是瞻,谁要是敢当着他的面说楚云任何坏话,曹洪保证会自己亲自动手灭了他。

哄着曹洪把负面情绪统统发泄完,楚云下令让将士们一层一层地传达命令,前往营中休整,并为俘虏们安排住宿。

关于这些战俘们的安排,楚云还象征性地征求了一下曹洪的意见,果不其然,曹洪直接表示请楚云定夺就行。

最后,将这些琐事全部收拾利索,楚云命大军在居庸休整三天,然后和曹洪一起,带上弟兄们,返回邺城。

至于张燕,则是率军与楚云分道扬镳,准备回到自己的大本营常山。

这一次,张燕与楚云、曹洪真可谓是依依惜别,楚云也意识到经过这一战,可以确定张燕是值得信任的得力大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向曹操好生举荐他一番。

——

轲比能一死,鲜卑主力除了战死就是被俘,被留在犷平以及幽州个郡县的残余鲜卑势力,都非常识相地及时撤出了幽州的疆土。

虽然鲜卑人给幽州本土的百姓们造成的伤害,不可能这么快就得以平复,但楚云已经在返程的途中,就派人传信给荀彧,让他拨调钱粮物资,用以重新建设幽州边境,并帮助收到劫掠的百姓们,早日恢复以往的生活状态。

如果换做一年前,曹氏集团还没有这样的家底任由楚云这般挥霍,也没能力体恤民情,百姓别说被劫掠,就是被灭门,也无人问津。

但是现在,随着北方的局面稳定,朝廷累积了一定的财富和资源,像这种小场面,轻易就可以镇得住。

这也是为什么楚云之前,一直将辅佐曹操平定天下作为首要目标,就是因为只有天下安宁没有战事,百姓们才能有真正的好日子过,否则一打起仗来,实质上与军阀无异的各路诸侯们,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哪里还有心思管黎民百姓们的死活。

这一次,回到邺城的楚云,终于能过上安生日子了。

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楚云除了陪乔紫青和楚怀枫在家过温馨生活,就是练练剑法骑术,偶尔抽空去军营里看一趟,监督一下将军们对将士们的训练,日子好生惬意。

不过快乐的时光往往给人感觉十分短暂,不久之后,楚云就收到了曹操的来信。

书信之中的内容,若是将前面很长一段篇幅的嘘寒问暖略去,真正的用意,就是请楚云率军前往南阳,与曹操会合。

曹操最需要的,并非楚云近来收编和操练的兵马,而是需要再度借助楚云高深莫测的智慧,来应对眼下的局势。

原来在楚云忙于北方战事的这段时日里,南方的局势已然再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本来向朝廷表示臣服的张鲁,不知为何,突然打起了反抗曹操的旗号。

更离奇的是,一向与张鲁不和的刘璋,不知为什么,居然与张鲁进行联手,两家兵合一处,大有集结兵马,进犯曹操所统御的中原疆土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