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171章 公瑾来访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171章 公瑾来访

作者:一剑绯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3:34:20 来源:笔趣阁

通过详细询问后,曹操得知这些军民都是来探望楚云病情的。

原来,有不少百姓的亲戚被隔离,先前原是陈宫麾下的守军们,也有亲人、朋友被隔绝在城中大营之内。

古人相对更重视情义,听闻楚云是为了查清疫症源头不顾危险,入营与疫症们解除,这些出自下邳本地,对下邳有感情的军民们对楚云感恩戴德,一听说楚云病倒,就纷纷带上各自家中仅存的鸡蛋、酒肉等平日自己舍不得享用的稀罕之物,前来探望楚云。

这些东西对曹操等人而言算不得什么,但对于这些刚从战乱中解脱,又摊上疫症之险的普通军民来说,皆是最珍贵的东西。

由此可见,楚云此举,已甚得军民之心。

曹操感动且感慨之余,借机与曹昂一同收获人心,不仅让军民们收回自己带来的东西,还保证会开仓救济因家中男丁被隔离而生活艰难的家庭。

楚云做的事确实值得军民们尊敬,但将处理疫症之事全权交由楚云负责的人正是曹操,此事下邳城内人尽皆知,算不得是秘密。

因此,将士们、百姓们对楚云感激之余,同样也对曹操另眼相看,敬重有加。

甚至那些先前对曹操还颇为抵触的士人们,也对曹操刮目相看,感叹曾对徐州发动大肆屠杀的曹操,如今在危难之际,竟没有抛弃下邳百姓离去,而是选择留在下邳为下邳城内数十万生灵与疫症抗争到底。

民间开始隐隐有传言、歌谣,为曹公义举歌功颂德,只是究竟是曹操借势而为,还是确实有世家子弟对曹操另眼相看才有感而发,就不得而知了。

实际上,不提曹操、曹昂、夏侯惇这些自家人,包括典韦、远在许都的老大哥董昭,孤身在宛城镇守的路招,还有羽林内的吴尘、许褚、甘宁、陈昭、高顺等,甚至与楚云没见过几次,却承过楚云人情的张辽、乐进等将领,在听闻楚云患病后,都为之忧心忡忡。

这正是楚云处世一向与人为善的结果。

不过他们有职责在身,而且曹操也三令五申不允许任何在城外的将士擅自离营入城。

而这些偷偷入城的初降士卒,曹操也并不打算惩罚他们,只是严令他们不得再入城,如有下次,两罪并罚。

安抚着军民们离去后,曹操向曹昂喟然长叹:“儿啊,你我父子又欠了云儿一笔债啊,他拿命搏来的民心,到头来却是被你我收走……”

曹昂眼中含泪,呜咽道:“父亲……请父亲快想想办法救救师弟吧!”

这几天曹昂想破脑袋也没能想到救治楚云的办法,他知道若是任由楚云这样下去,病情一旦恶化,就回天乏术了。

曹操颓然点头,突然大喝一声:“来人!”

几位整装待命的甲士顿时恭敬地单膝跪伏在曹操身前,随时候命。

“传我命令!搜找张仲景的赏钱全部加倍!加十倍……不!二十倍!谁能助我找到张仲景,赐爵封侯!”

“喏!”伴随着一阵盔甲晃动的“吱嘎”声,贴身甲士们分头前去传达曹操的新命令。

对于目前只能尽人事听天命的境况,曹操既气愤又无可奈何,只得拉着曹昂父子二人一起喝闷酒,以图暂时忘却这伤寒疫症带来的巨大影响。

又过了一日,城中的疫症情况既未恶化,也不曾好转,军医、医者们忙着为隔离大营之外,附近的军民们进行预防,却对治愈病患们这一事依旧束手无策。

但是经过昨日一事,他们也看出曹操的态度,心知曹操绝不会轻言放弃病患们,所以才无人敢擅自提出将病患们进行特殊“处理”。

时节分明已至秋季,命曹昂、夏侯惇二人替自己坐镇城外大营后,躺在州牧府内的曹操感到一阵闷热,正打算褪去身上那与身份不符的简朴外衣时,一位近侍在外连连敲打起房门。

“什么事?”曹操将褪到一半的衣物重新穿上,一边整理衣冠一边问道。

“司空大人,有您的信。”近侍恭敬地回应道。

“信?从哪儿来的信?许都吗?”曹操惊喜地拉开两扇门,一从正伏着身子的近侍双手中,接过其前呈的信件。

“是从庐江来的,信使说此信是一个叫周瑜的人亲笔写给司空大人您的。”近侍仔细地回答道。

“周瑜?”曹操将这个名字在口中喃喃重复了一遍,“莫不是那洛阳令周异的儿子周瑜,周公瑾?”

“正是。”近侍答道。

曹操陷入沉思,据前几日他收到的情报中,得知这周公瑾投奔孙策后,二人合力在江东建立基业,还趁袁术被刘备消灭之际,不仅攻破皖城击败庐江太守刘勋,更一举侵吞整个庐江。

孙策大军本来与刘备南北相望,刘备也知晓孙策之勇,正忙着命分兵屯驻于合肥,曹操还估计着孙策会先一步北上,在合肥与关羽大战一场,不曾想双方迟迟没有动静。

周瑜亲笔致书自己,定是有要事相商,虽说曹操眼下对其他事属实没什么心情关注,但念在周瑜肯想方设法命人穿过寿春之境,将此信送至下邳,曹操最终还是决定看一看信件中的内容再说。

曹操摆手屏退近侍后,关上房门独自回坐到榻上,将信封小心翼翼地拆开后,耐着性子阅读起来。

令曹操难以预料的是,信上的内容,居然令曹操大喜过望。

周瑜在书信中,先是称颂曹操一番,而后表示黄祖虽死,但孙策杀父仇人刘表仍尚在人间,孙策一方想攻打荆州为亡父报仇雪恨,希望与曹操联手,由曹操制衡刘备,以免刘备趁势南下攻伐庐江。

这些战略上的外交事宜,曹操并不在意,真正吸引曹操眼球的,是周瑜表示自己听说了下邳城中的困难,并表示自己或许有能力助曹操渡过此劫。

书信中,周瑜的话说得不算满,但对于心中满是绝望的曹操而言,这封信件属实为曹操重新带来了希望。

周瑜在信中表示,如果曹操愿意联合,周瑜将从东北方向沿江走水路亲自来下邳与曹操相会。

“嗯……姑且不说这周公瑾究竟在谋划些什么,就冲他有可能掌握治愈伤寒的法子,为了云儿,也总该与他见上一面。”

自说自话过后,曹操当即写下一封书信,并亲自重新抄录数十份,楚云的病情不能再拖延下去,曹操将仅有的几艘好船派给信使们使用,命他们携带信件务必尽快赶至庐江。

三日后,在下邳心急如焚的曹操盼星星盼月亮,总算将这位周郎给盼来了。

此时的周瑜虽尚未誉满天下,可单论其庐江周氏这二世三公的名门出身,就足以让曹操对其以礼相待。

亲自率众将在城门外十里相迎的曹操,终于亲眼见到了苦盼数日的周瑜。

“在下周瑜,拜见曹公。”

那是一位正值二十出头的青年,端正的五官,用英俊秀美已不足以形容的俊俏面容上,挂着自信的微笑,使得那份别样镇静在旁人看来,好像面对任何困境,他都能够面不改色地泰然处之。

此前,曹操也见过不少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例如伟美留香的荀彧荀令君,因病弱而更加面如冠玉的郭嘉,还有年纪尚轻却已足以迷倒无数少年的楚云。

但是,曹操不得不承认,与面前这位姿貌冠绝天下的“美周郎”相比,无论是荀彧、郭嘉还是楚云,都要逊色一筹。

然而,令曹操愣神的并非周瑜的英俊面容,而是周瑜身旁,站着的一位姑娘。

与周瑜同行至此的,还有几位贴身侍从,但女眷,却只有这姑娘一位。

那是一位年纪绝不超过十八岁的姑娘,如凝脂般的胜雪肌肤吹弹可破,蕴含着少女独有的鲜活之气。

若说周瑜是天下第一美男子,这位姑娘便是能与周瑜相提并论的女中绝色。

出落得出尘仙女般,足以令众生倾倒的惊世容颜,让看遍人间绝色的曹操也免不得为之震惊。

她身上的衣物虽过于平凡,但那几乎与寻常百姓所穿无异的白衣,仍无法遮掩那份璀璨耀眼的惊艳一分一毫。

她头上本该盘起的青丝却被梳理得很短,反而使得她的美艳更为独特。

更让曹操吃惊的,还是她的神情。

明明身旁站着的是当朝司空,一句话既可令风云变色的枭雄曹操,她却流露出这个年纪的女子绝不该有的淡定。

面对曹操端详自己的眼神,少女只是冲曹操微微颔首,甚至不曾开口打声招呼。

那清冷若霜的面容,使得她本就端庄的气质更加圣洁不容侵犯。

在曹操面前,这幅做派严格来说,这未免有些失礼,可被其绝艳之容所震慑的曹操,竟生不出半点怪罪的心思。

打过招呼的周瑜,见始终不曾出言回礼的曹操,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身旁的少女瞧个不停,心中暗笑,表面却不动声色地再次开口道:“司空大人,这位是我夫人的妹妹,尚未婚嫁……”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周瑜将“尚未婚嫁”四个字的语气加重了几分。

回过神来的曹操尴尬地咳嗽一声,赶忙将视线从绝美少女的身上移开,向周瑜回礼道:“周郎远道而来,辛苦了,来,请。”

说着,曹操亲自为周瑜接风洗尘,请周瑜一行人前往下邳,城中早已为其布置好了酒宴。

原本下邳城内已有伤寒疫症,曹操打算在盱台接待周瑜,但周瑜在回信中强烈要求要入下邳一探究竟,曹操作为主人,也就顺了这位来客的心意。

毕竟是有求于人嘛。

也许正是因为周瑜那句“尚未婚嫁”,在回城的一路上,曹操没再去看过那位绝艳少女哪怕一眼。

途中曹操将身边随行的曹昂、夏侯惇、郭嘉等人向周瑜一一引荐,其他人并无异常,唯有郭嘉与周瑜相识之际,曹操隐约间感觉到二人的视线中不知为何迸发出肉眼不见的火花。

令曹操不解的是,周瑜竟带着他那位绝色无双的小姨子一起赴宴,不过曹操做事也离经叛道,不拘一格,没有过问或提出反对,而是命人专门为这位姑娘添加席位。

宴会之上,周瑜向曹操敬酒后,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曹公,正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我义兄伯符与那刘表势不两立。

近日,我义兄已整军备战,做好攻伐荆襄的打算,但唯恐进攻之时,那刘玄德趁庐江军力空虚,攻伐庐江。

所以,义兄特遣在下为使,前来拜谒曹公,商议两家交好结盟之事。”

看着一口气说完自己需求的周瑜,曹操晃了晃酒水见底的铜杯,笑道:“我与文台兄算是故交,文台兄为奸人所害,我也深感遗憾。

如今孙郎有志为父报仇,我本该支持,只不过嘛……这下邳城中的境况,公瑾你也知道,如今我自顾不暇,又如何能出兵与刘备交手?”

曹操的意思是明白:你不替我解决伤寒疫症,我就不会出兵为你孙家牵制刘备。

周瑜似乎料到曹操会如此答复,又笑道:“曹公之忧,在下明白,故而在下携小妹随我一同拜见曹公。”

说着,周瑜淡然向那位正端坐在席间,未曾饮酒动筷的少女递去一个眼神。

少女落落大方地向曹操施了一礼,总算是打招呼道:“小女子见过曹公。”

曹操停下摇晃酒杯的手,瞥了眼少女后,重新看向周瑜,问道:“公瑾此话是何意?”

周瑜狡黠一笑,问道:“在下听闻,曹公近日求贤若渴,正四处打探张机张仲景先生的下落?”

“正是!莫非令妹知道张仲景的下落?”曹操的眼中流露出难以掩盖的期待之色。

“张仲景先生行踪飘渺不定,这天下只怕除了他自己,无人再知晓其下落。”

见曹操大失所望,周瑜话锋一转,又笑道:“不过嘛,我这位小妹,在医道上颇具天赋,又在年幼时与张仲景老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张先生惜其才华,收她为徒,并将一身医术倾囊相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