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

南国江山 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攻占兴唐府后,吴军没有就此停手,而是趁着大胜继续向北进攻。

接下来的三个多月里,吴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占横海、镇州、定州三大藩镇,符习、任圜、王都三人先后向吴国投降。

不过在这三个月的战争里,吴军同样有较大折损,且士卒疲惫,再加上此时冬季已经到来,以南方人为主的吴军对于北方寒冷的冬天感到不适应,所以吴军的攻势暂时停止。

而李存勖的长子魏王李继岌则趁此机会在孟知祥等人的拥护下于太原登基称帝,建立北唐。

可惜此时人心纷乱,北唐能够掌控的地盘也就太原周边的十个州而已,其实力与之前的后唐完全没法相比。

第二年二月,寒冷的冬季过去后,春天再次到来。

吴军再次向北进攻,目标便是盘踞幽州的卢龙节度使石敬瑭。

面对吴军的大举进攻,石敬瑭自知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抵挡,于是派人向契丹人求援,并称臣纳贡。

此时的契丹,耶律倍与耶律德光二人之间的争夺已经处在关键时期,不愿旁生枝节,但实际掌控契丹大权的述律后却意识到,若是让吴国夺取幽州,完成统一,那么将来契丹的日子将不好过。

所以述律后力排众议,派遣三万精骑入幽州救援。

当契丹精骑抵达幽州时,吴军已经在幽州城下猛攻了一个多月,士卒早已疲惫,而敌军援军又至,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吴军统帅李承鼎下令退军。

对于李承鼎的命令,杨渥并没有感到不满。

他不是宋太宗,不会搞出坐镇洛阳遥控指挥的事情,对于前方的战事他向来只把控大局,具体实施则托付给前方的将领。

既然李承鼎认为要退兵,那肯定是局势所迫,不得不退。

当然,吴军虽然撤退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放过石敬瑭。

就在这年七月,一万吴军水军,载着五千禁军将士在辽西走廊渝关附近登陆,并且在旧城的基础上修筑新的城池。

这榆关北倚崇山,南临大海,相距不过数里,地势非常险要,隋开皇三年时就在此修筑渝关关城,此后一直都是边关重镇,有重兵驻防。

不过到了晋国时期,李存勖夺取幽州后,负责镇守幽州的老将周德威凭恃勇力,不修边备,导致榆关就此遭到废弃,而契丹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年年入寇。

此时吴军在这里登陆,并且修筑新城,消息传开,立即就引起了石敬瑭的极大恐慌。

意识到吴军的行动将给自己带来极大威胁后,石敬瑭一面调集兵力,一面派人向契丹人求援,并陈述利害关系。

这年八月,石敬瑭派出三万大军,联合五万契丹军队,抵达榆关。

然而此时的榆关早就修建起一座全新的坚城,城中储备了大批粮草辎重,更重要的是,在城墙上还列置了数十门火炮,防御之坚固,足以令人胆寒。

而负责镇守榆关的,乃是吴军大将刘仁赡统领的五千步军,兵力虽然不多,但全都是最精锐的士卒。

面对石敬瑭军和契丹联军的进攻,刘仁赡不慌不忙,依托坚固城池进行抵抗。

在此后的十个月时间里,石敬瑭与契丹的联军将榆关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军日夜攻城。

然而吴军却依靠海船,可以不断得到补给;而且刘仁赡深得守城之道,虽然身处敌军重围,却沉心静气,将城池守得稳如泰山。

石敬瑭和契丹人的联军非但没能攻破榆关,反而在关城下损兵折将无数。

一直到第二年的六月,两万吴军精锐从海上而来,直接在石敬瑭和契丹联军的身后登陆,并与城中守军里应外合,大败敌军。

接着吴军又追击敌军至柳城,在此与敌军交战,再次大获全胜,并向北夺取了平州。

等到联军残部终于逃回幽州时,兵力已经不足五千人。

经过这一次的惨败,石敬瑭元气大伤,而契丹人更是损失惨重,耶律倍趁此机会在国中大肆抨击,指着述律平贸然干涉中原战事,给契丹带来灾祸。

七月,李承鼎再一次统领大军讨伐石敬瑭,这一次,契丹人刚刚经历惨败,所以没有派出援军。

而石敬瑭的主力在此之前已经被消灭,所以此次出兵吴军一路上打得极为顺利,到九月份时就已经将石敬瑭的地盘全部夺取,只有幽州还在石敬瑭手中。

不过到了此时,石敬瑭也明白大势已去,于是向吴军请降,但杨渥却以石敬瑭勾结契丹人为祸中原为理由,拒绝了他的请降,并下令吴军攻城。

十月,吴军攻破幽州,石敬瑭带着全家人在府中**而亡。

接着,吴军继续向西,对大同、代州、蔚州等地发起进攻,这些地方的势力包括府州折家、麟州杨家在内,先后都向吴军投降。

至此,历史上原本落入契丹手中,并对中原造成极大影响的燕云十六州彻底被吴军占领,而吴军在北方的防线就此形成。

接下来,吴军将目标放在了盘踞太原的北唐政权。

北唐的实力远远无法与后唐相比,面对吴军的进攻很快就招架不住,到武义二十三年八月,李继岌见大势已去,最终向吴国投降。

至此,自中唐以来,天下藩镇割据,混战不休的局面,在杨渥的手中终于走向一统。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杨渥坚持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同时致力于消除藩镇割据带来的影响。

朔方节度使韩洙和凤翔节度使李从儼,都在吴国统一天下后自发上书,请求内迁,并交出手中大权;唯有夏州的定难节度使李仁福却没有任何动作。

武义二十六年(9年),李仁福在夏州病逝,其子李彝超继承大权,同时派遣使者到洛阳,希望能得到杨渥的册封。

然而杨渥原本就对夏州虎视眈眈,如今哪里愿意再放任李彝超继位?所以杨渥下诏要求李彝超亲自来洛阳朝见。

李彝超担心自己到了洛阳后会被囚禁,回不了夏州,所以不敢亲自前来,只派遣其子前来,同时在洛阳大肆结交收买朝中权贵,希望他们帮忙说项,好让李彝超顺利继位。

然而此事却被新任长剑都指挥使程宗打探到,并将其上报给杨渥。

得知消息后,杨渥当即大怒,一面下令彻查此事,一面下令由刘仁赡统领六万大军征讨夏州。

夏州城池极为坚固,故老传言说是当年赫连勃勃所修筑的;且党项拓跋氏在夏州时日已久,早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这一次征战,吴军打得并不顺利,甚至整个过程还显得非常的艰险。

李彝超一面依托坚城进行抵抗,一面招募党项部族,日夜抄掠吴军粮道,吴军的军粮从关中运到夏州,一路上都要遭到袭扰,损失极大,钱粮更是消耗无算。

面对如此情形,杨渥依旧不依不饶,再次下令派遣六万精兵,征集十万民众,专门负责转运粮草,并派人传诏给刘仁赡,要他不要以后方为念,务必攻破夏州,将拓跋氏剿灭。

这一次的围城大战,比之当年围攻杨刘也不遑多让,前后持续了半年多时间。

李彝超虽然手段用尽,然而在吴国的绝对力量面前,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武义二十七年,吴军攻破夏州,将党项拓跋氏悉数擒拿至洛阳枭首示众。

接下来,为了进一步消除拓跋氏的影响,杨渥命刘仁赡为西北经略,继续率军清理在围城期间曾经相助过李彝超的党项部族,经过一番血腥屠杀后,终于将拓跋氏的根基彻底断绝。

除了削平藩镇之外,吴国在内政治理上更是取得极大成就,到武义三十年的时候,吴国的人口就超过四千万,每年国库的收入都超过三千万贯。

充裕的财政收入保证了吴国有足够的国力进行对外扩张。

在消灭夏州定难节度使后,吴国继续向西进攻,收复了河西走廊,张议潮后人执掌的归义军向吴国投降。

接下来,吴军继续向西,将势力重新伸展到西域、青海,西域诸国纷纷派遣使者来洛阳朝见,一如当年大唐盛世之时。

除了向西扩张外,吴国同样没有忘记海外的领地,虽然这些年吴国并没有继续在海外开疆拓地,但原有的地盘却在这二十多年里得到极大发展。

许多新兴海港城池出现在海外,进一步促使海外贸易的兴旺发达,海关税收成为吴国的一项重要财政来源。

当然,在对外方面,吴国最重要的战事还是与契丹人的交战。

为了消除契丹的威胁,吴国先后五次发动大规模的征讨,动用的兵力最多达到二十万大军,就是兵力少的情况下也有五六万人。

这五次大战,吴军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有过失败,甚至是惨败,其中折损最大的就要数第三次出兵。

武义三十三年,杨渥命李承鼎、刘仁赡各自统领六万大军出榆关,进讨契丹,结果却遭到契丹人的伏击,两路大军都大败而归,折损士卒近两万人。

如此大败,对于吴国来说完全无法接受,仅仅过了三个月时间,恼羞成怒的杨渥便下令再次征讨契丹,这便是第四次征契丹。

而这一次,杨渥不仅出动了规模空前的二十万大军,更是决定亲自统领大军。

二十万大军从榆关出发后,深入敌后八百余里,斥候终于打探到契丹主耶律德光此时正在松漠府。

于是杨渥下令让李承鼎继续率领步军向松漠府进发,他自己则率领两万骑兵,人不卸甲,马不离鞍,一路潜行。

此时契丹军队在几个月前刚刚大败吴军,所以上至耶律德光,下至普通士卒,都没有料到吴军这么快就会卷土重来,所以对吴军的行动没有任何防备。

几天后,杨渥统领的骑兵悄然出现在契丹大军的身后,并发起突袭,耶律德光猝不及防之下,带着数千骑兵仓促逃命,却又一头撞进了李承鼎部的伏击之中,最终仅带着数十人狼狈逃得性命。

这一次的决战吴军大获全胜,俘虏契丹贵族二百余人,俘获普通士卒八万余人,缴获马牛驼羊近百万,自身的伤亡却微乎其微。

如此华丽的胜利,让杨渥的声威进一步震动宇内,而遭受惨败的契丹却元气大伤,至此之后再也无力在正面与吴国为敌。

而契丹人对于中原的袭扰也停歇了好几年时间,一直到几年后才重新出现,不过那时候,吴军又发动了第五次征讨契丹的战争,并且同样取得了大胜,继续保持着对契丹人的强大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