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

南国江山 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第六十七章出兵(下)

宣州,这里曾经是杨行密对抗孙儒的基地。

十多年前,杨行密在庐州起兵,经过一年的苦战终于击败了秦彦、毕师铎的联军,攻占扬州;然而没等杨行密在扬州站稳脚跟,一个可怕的敌人出现了,这就是孙儒带领的“吃人军队”蔡州军。

蔡州军虽然残暴有如禽兽,但战力惊人,根本不是杨行密能够抵挡的。于是杨行密只好退守老家庐州。

在庐州,焦头烂额的杨行密自感敌不过孙儒,打算带兵袭击江西钟传的地盘,然而他的谋士袁袭却说宣州之地民户极多,钱粮充足,十分富庶,足以做他成就大事的根基之地。杨行密听从了他的建议,渡江攻取了宣州,又以宣州为根基,占领了周围常州、润州、池州、和州等地,实力迅速壮大。

盘踞在扬州的孙儒听说后立即率领大军来攻。数年之间杨行密多次大败,之前占领的各州全部丢失了,甚至连起家之地庐州都丢失了,只留下宣州一地还在他的手中。

然而依靠宣州充足的钱粮,他在一次次大败中坚持下来,最终一举击败孙儒。可以说,没有宣州,就没有现在的杨行密。

后来,杨行密将宣州交给了田覠,任命他为宣州刺史。

而田覠这个人不仅刚猛善战,而且很有雅量,又能够礼贤下士,招募了一大批的文士为他治理宣州,经过田覠的多年治理,这里得到进一步开发,不仅钱粮充足,而且兵多将广,实力极为强大。

有充足的钱粮,有强大的军队,加上田覠上马能统领千军,下马能治理一方,可以说杨行密对他忌惮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城内宁**节度使府,田覠正与他的亲信沈文昌、杜荀鹤、殷文圭等共同商议刚刚得到的消息。

沈文昌乃是湖州人,他文思敏捷,做起文章来就好像提前写好了一样,平时宣州有什么文案都是由他负责写。

杜荀鹤就是当初做了一首咏雪诗,结果被朱广德在宴会上冒用了的那个诗人。据说此人乃是杜牧的幼子,当初杜牧有一个小妾怀孕了他却不知道,被杜牧的正室夫人逐出家门,后来生下一子,便是此人。

不过这种传言毕竟没有证据,但杜荀鹤的确很有诗才,仿佛真的继承了杜牧的才气一般,是这个时代最有名的诗人之一。

至于殷文圭,他自幼刻苦于学,所用墨砚的底都被磨穿了,同样是当世有名的才子。

这些文士或者爱好名利,或者有感于田覠的厚遇,纷纷投效田覠手下,为他出谋划策。

三天前杭州武勇都之乱的消息早就传到这里了,不算什么秘密。而如今刚得到的消息却是吴王杨行密派周本率军攻打苏州的消息。

“节帅,大王派周本攻苏州,却对杭州置之不理,这是对节帅不信任的缘故啊!”幕僚沈文昌说道。

一旁殷文圭、杜荀鹤等文士也纷纷点头认可。

按照常理,杭州发生叛乱,武勇都的叛军攻占了外城,只有内城还掌握在钱镠手中,此时正是大举出兵攻占杭州的大好时机,偏偏杨行密却出兵去攻打苏州,对杭州不闻不问,这显然是担心攻下杭州会便宜了田覠。

田覠一脸阴沉,自从上次在广陵向杨行密求取升州遭到拒绝后,他已经对杨行密彻底失望了。回到宣州后,他一方面积极扩张军队,搜罗人才,另一方面又不断派人去联络安仁义,暗中结成同盟。然而他也知道自己的实力还远远不是杨行密的对手,所以他虽然准备多年,却不敢贸然发动。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武勇都之乱这种机会,他自感扩张势力的时机到了,本来想上书广陵,希望出兵杭州。哪知道他还没来得急想好措辞,杨行密发兵攻打苏州的消息就传来了。

与这个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各种猜忌田覠的流言。什么“宣州田覠才是淮南大敌,此时应该防备田覠趁机扩大势力”,什么“武勇都就是田覠在暗中挑拨才起兵造反的”……

总之各种流言都有,意思却都是说田覠暗中图谋不轨之类的。这些流言也不知道是谁散布的,但却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差直说田覠要造反了。

“大王对本帅的猜忌由来已久,这也没什么稀奇的!”田覠淡淡的说道。

自从朝廷封他为宁国节度使后,他就以朝廷册封的节度使自居,暗中有不听杨行密号令的企图。

“如今要讨论的是,广陵那边肯定不会给咱们出兵的指令,甚至会派人来阻止咱们出兵。没有了合法的出兵名义,到时候咱们还要不要坚持出兵呢?”对于这个问题,田覠心里其实早就有了答案,不过他还是想知道手下幕僚的看法。

“节帅,自从大王任命您为宣州刺史一来,您开始几年一直都兢兢业业为大王效力;后来冯弘铎造反,又是节帅率军打败他的,然而大王却偏偏让李神福为升州刺史,可见大王那里是指望不上的。在下以为,节帅想要扩张势力就决不能放过如今的机会!”殷文圭开口说道。

“是啊,如今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即便没有大王的命令,难道节帅就不能出兵了?”一旁杜荀鹤说道,“要知道节帅您虽然是宣州刺史,但也是宁国节度使,自然有出兵的权利!”

田覠点点头,“那么出兵的时间呢?是现在就出兵,还是先观望一下?”他早就作出了决定,不管杨行密那边什么反应他都会出兵。不过如今能够得到幕僚们的认可,他还是很高兴的。

沈文昌沉吟了一下,开口答道,“在下觉得,虽然节帅可以不顾大王的命令出兵,但现在杭州的徐绾、许再思还处在上风,咱们如果现在就出兵的话,只怕他们都会敌视咱们。所以不如等一等。”

“等一等?等到什么时候?”杜荀鹤疑惑的问道。

“等到徐绾他们主动邀请我们出兵的时候。”

“这,沈兄怎么就能断定他们一定会邀请我们呢?”

沈文昌一脸自信的说道,“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初徐绾他们没能一举攻下杭州,之后就没有攻下杭州的可能了。而造反之事一旦发动了就没有退缩的道理;他们既然有失败的可能,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援军。”

“不错,周围能够作为徐绾援军的只有我们宣州或者淮南的军队,但淮南势大,他们肯定担心投靠过去得不到重用,所以必然是投靠我们。”一旁田覠接着说道,“所以,本帅已经决定了,暂时不出兵,等徐绾他们邀请咱们后在发兵杭州。”

ps:求收藏,求推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