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灭梁(上)

南国江山 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灭梁(上)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杨渥部署好各路军务后,第二天一大早便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六万步军,绕过开封,向洛阳进军。

不过在大军启程之前,杨渥又收到了两个好消息,第一个好消息就是高季昌、陆思铎二人已经在许州向李简投降,如今吴军已经进入许州城,接管了城防。

得到这个喜讯后,杨渥下令封陆思铎为建昌伯,以效义军都指挥使身份领兵继续为吴军征战。

至于高季昌,杨渥下令封他为沭阳伯,领池州刺史。

杨渥将他封为池州刺史,一来对他主动投降有所封赏,可安其他降将之心,二来池州距离金陵不远,而且上下官员都忠心于吴国,高季昌在这里就算有什么野心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至于另一件喜事则是汝州那边周本传来的,他在两天前率军攻占汝州,生擒汝州守将王瓒。

原来之前周本经过长期围攻,已经到了快要破城的时候,城中守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恰好那时候襄陵大胜的消息传来,吴军士气大振,周本趁机发兵猛攻,最终一举攻陷城池,斩杀守军三千多人,俘虏两万余人,缴获钱粮、军械等辎重无数。

而这时候杨渥派去准备进城劝降的使者才刚刚抵达吴军军营。

能够直接将汝州拿下,这个结果自然比劝降更好。

虽说直接攻城的过程中将会折损一些士卒,不过这样能够完全消除后患,又锻炼的将士的攻坚能力,同时能够震慑其他未降敌军,效果比劝降反而要好得多。

收到消息后,杨渥命周本留少量军队镇守汝州,其他大军则迅速从南方进军洛阳,与杨渥率领的大军在洛阳城下汇合。

大军尚未出征就收到两个好消息,杨渥更加相信接下来的战事将会无比顺利,而接下来的战事进展也的确非常顺利。

吴军从开封向洛阳进军,一路上所遇到的敌军皆望风而逃,各县守军更是纷纷开城门投降,没有任何一地敢于抵抗。

……

当汝州失守,及吴军重兵绕过开封,从东、南两面长驱直攻洛阳的消息传来时,洛阳城中一片大乱。

此时,洛阳城中除了四千控鹤军禁卫外,就只有五千多临时招募的新军,未经战阵,士气低落。

面对吴军的大军压境,整个洛阳城一片大乱,城中到处鸡飞狗跳,百姓脸色充满惊惶之色,朝廷上下完全失了主张,不知该如何应对。

那些早就与吴国暗中有勾结的官员,比如张全义等,他们在朝堂之上一言不发,回到家中后却是心思活泛起来,开始寻思自己以前有没有得罪吴国的地方,或者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为吴国效劳的。

那些之前没有勾连吴国的官员,比如此时已经意识到梁国大势已去,这些人在庙堂之上还是一副六神无主的模样,但晚上回到家中后脸色却是一变,开始寻思起该如何与吴军接上头。

皇宫之内,朱友贞同样慌了手脚。

前些天襄陵之战消息传来时,朱友贞便将宗室族人召集起来,对他们痛哭流涕道:“国朝运祚尽矣!”

到了此时,朱友贞更是慌忙召集群臣询问对策,可惜且不说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此时已经不愿为梁国出主意了,就算那些依旧忠心之臣到了此时也已经无计可施,只能沉默以对。

朱友贞举目四望,见众臣脸上都带着惶恐,不由得有些失望。

他将目光最后看向敬翔,对他说道:“朕以前经常忽视爱卿所言,以至于此。如今局势危急,还请爱卿心中不要有什么怨恨。请问爱卿,如今将如何是好?”

敬翔老泪纵横道:“臣受先帝厚恩,至今已经三十余年,名为宰相,实乃朱氏奴仆,侍奉陛下如同奴仆侍奉公子一般。”

“臣前后向陛下所献之言,莫不是尽心竭诚之策。陛下当初不顾退守关中之策,以精兵南下与吴决战,臣极言不可,奈何陛下不听,以至于如今精锐尽丧,洛阳危急。”

“陛下当初用段凝为招讨使,臣同样极力反对,然而陛下依旧不听,致有今日之危急。”

虽说敬翔对朱友贞的确忠心耿耿,但到了如今,要说他心中没有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朱友贞听着他满是怨气的话,却是一句话也不能反驳。

若是按照之前的计划,直接将中原尽数交给吴国,以精兵保守洛阳,或许就不会有如今的危急了。

再或者若是他继续信任王彦章等老将,而不是用段凝这个无能之辈为将,或许即便依旧会败给吴军,但也绝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

回想起过往的种种,朱友贞心中满是悔恨。

敬翔却是没有停下,他继续说道:“若是臣请陛下此时立即放弃洛阳,退守关中,或许有一丝保命之机,然而臣担心陛下必定不肯这么做。”

“若是臣劝陛下出奇计与敌一战,陛下又没有那份果决。如今的局势,便是张良、陈平复生,只怕也不能挽回局势!”

朱友贞听了默然沉吟,让他退守关中,这个计划他的确不怎么情愿。

再怎么说他也是梁国的皇帝,代表着中原的正统,怎能抛弃宗庙逃到关中那种边鄙之地做一个不伦不类的“正统皇帝”呢?那比杀了他更加难受。

更何况,这么多年劳心劳累,为国事操劳,虽然结果不怎么样,但朱友贞本身对朝政还算勤恳,而且性情温恭,既不荒淫,也不奢靡,最终却是国势日蹙,至今日更是有亡国之相,他本人早已经深感疲倦,不愿再逃到关中去,反而想着与社稷共存亡。

这才是他始终不愿退守关中,反而寄希望于与吴军决一死战的原因。

不过退守关中虽然不怎么情愿,但对敬翔所说的“出奇计以退敌”他却来了兴趣。

“爱卿所说的奇计,不知是何计策?”

敬翔摇头不语,朱友贞再三催问,他才开口道:“臣所言之计策,无非就是东据武牢关,南扼伊阙关,以地利来暂时挡住吴军,同时急遣使向岐王甚至是晋王请求援兵罢了。”

“不过岐王势弱,加之岐王本人年老,已无进取之心,而吴国势大,只怕岐王未必敢出兵救援我国;而晋国乃我世仇,若向其求援,或许陛下需要放下身段,向其请降。臣只怕陛下不甘受此之辱!”

敬翔的计策其实就是向晋国这个老仇家请降,引晋军前来抵挡吴军。

这种策略在唐末藩镇混战的时代极为常见,根本不算什么妙计,不过很明显,朱友贞做皇帝做惯了,他是不可能放下身段向李存勖这个仇人请降的。

见朱友贞默然不语,敬翔当即叹息道:“陛下,臣愿陛下先赐臣一死,不忍见国家宗庙之亡也。”说完,敬翔与朱友文等人相向恸哭,朝堂之上满是悲戚之色。

商议到最后,朱友贞只能采纳敬翔建议中的另外一点建议:向岐王李茂贞求援。

在吴军北伐之前,梁国一度有退守关中的打算,所以派遣使者与岐王交好,两家关系迅速变得亲密起来,甚至梁军还向岐王购买了不少战马来扩充骑兵。

所以此时朱友贞决定派遣张汉杰的弟弟张汉伦以最快速度赶往凤翔寻求援军。

不过且不说岐王会不会派出援兵前来,即便岐王同意派兵,那也要梁国能坚持到那个时候才行。

洛阳自古就是一座大城,城墙周长数十里,这在和平时期固然显得极为雄伟壮丽,能凸显大国国都的威仪,但在如今却暴露出不好防守的缺点。

以城中那几千控鹤军,再加上数千临时招募的乌合之众,光靠这点兵力想要守住洛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吴军挡在洛阳外围。

所以朱友贞又下令,命朱圭统率两千控鹤军南下伊阙,抵挡周本大军;同时命控鹤都指挥使皇甫麟统领两千控鹤军急速赶往武牢关,以抵抗东面吴王亲自统领的大军。

对此安排,敬翔提出反对,他认为如今梁军士气低落,若是仅仅分兵前往抵抗,尚不足以挡住吴军,必须朱友贞御驾亲征鼓舞士气,才有一丝可能。

可惜对此建议朱友贞依旧拒绝了,他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离开洛阳的。

为了增加洛阳守军的兵力,朱友贞下令打开府库,广募兵勇,让他们登上城墙,习练守城之法。

然而守城的计议虽然定下来了,但城中的惶恐依旧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流言四起,到处都有不利的消息传来,一会儿说吴军已经占领了哪里哪里,一会儿又说哪处地方已经投降吴国。

更是有传言说,洛阳城中有几个宗室子弟打算趁乱造反,让朱友贞深感忌惮。

原来,当初陕州节度使邵王朱友诲,乃是朱温兄长朱全昱的儿子,此人极为聪颖,梁国上下不少人都心向于他。

所以朱友贞在几年前就将其召还洛阳,与其兄朱友谅同时幽禁在宫中。

如今吴军大军将至,再加上城中流言四起,朱友贞疑心更重,担心宗室的几个兄弟会乘危谋乱,于是将朱友诲以及贺王朱友雍、建王朱友徽等尽数杀光。

至此,吴军尚未兵临城下,而城中朱氏子弟已经被朱友文杀掉大半。

……

吴军这边,杨渥领兵向西的当天晚上,大军便抵达郑州,郑州守军不过千人,而且他们同样已经失去斗志,在吴军大军逼境的时候选择了开城投降。

在洛阳郑州休整了一个晚上后,大军继续向西进兵,当天中午抵达荥阳,荥阳守军率军投降。

杨渥没有在荥阳停留,甚至都没有进城,仅仅派了一千人进城把持住城门,至于其他大军则继续向西,于当天下午天黑之前赶到荥阳西面的武牢关。

武牢关其实便是著名的虎牢关,唐朝时因为要避李虎的讳,所以改称为武牢关。

这里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地势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自古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西汉初年刘邦与项羽在这里大战经年,最终汉军成功挡住楚军的攻势,并不断反攻,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唐朝初年时,秦王李世民更是在这里以三千精兵大破夏主窦建德的十万大军,为唐朝统一天下赢得了最为关键的一场大胜。

不过武牢关虽然地势险要,但在一般情况下这里是没有守军长期驻守的;如今关内只有连夜赶到此地的皇甫麟率领的两千控鹤军防守。

这个皇甫麟倒是个忠义之人,在面对吴军大军时不仅坚决拒绝投降,反而不顾疲劳,连夜亲自组织守军守关。

他的兵力虽然不多多,但占据绝对地利优势,再加上当时天色已黑,不利于攻城,所以杨渥没有急着攻城,命大军暂且安营扎寨。

第二天,杨渥一面命大军从正面攻打关隘,一面派出小股兵力准备从小路绕道敌军后方发动进攻。

不过让杨渥没想到的是,那支绕道敌军后方的军队刚刚出发没多久,大军就已经从正面攻破了武牢关。

原来控鹤军虽然是梁国禁军,当初也算得上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不过最近几年控鹤军的精锐将士基本上都被调往黄河沿线在与晋军的交战中消耗掉了。

如今的控鹤军反而是以新兵为主,没什么实际经验,再加上士气低落将士们在来武牢关的路上就有不少人逃亡。

昨天夜里天黑时还好,今天大战将起,当那些惶恐不安的守军将士踏上城墙向关外望去,发现关外密密麻麻全是吴军时,这些梁军顿时彻底失去斗志,结果开战没多久就被吴军攻破关隘,皇甫麟带着少数侍卫匆忙逃离。

见此杨渥也没什么好说的,下令大军休整一会,继续向西进发。

与此同时,伊阙关外的周本也发动大军,费了半天时间将关隘拿下,顺利向北进军。

伊阙关虽然号称关隘,在古时就是通往洛阳的险要之地,不过这里的地利优势毕竟比不上武牢关,再加上守军兵少,结果被吴军成功绕道后方,前后夹击,迅速失守。

至此朱友文所依赖的两处重要关隘迅速落入吴国手中,东、南两个方面近十万吴军同时向洛阳逼近,兵临城下之日就在眼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