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六百四十三章袭营

南国江山 第六百四十三章袭营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相比于底层将士们的慌乱,董璋等主要将领的表现丝毫不比他们好多少。

在那些底层将士的口中,吴军光是前锋就有铁骑上万,而董璋他们得到的消息就要具体得多,不仅知道吴军前锋骑兵并没有传言中的上万人,而是五千骑兵,同时也得知王彦章已经被吴军俘虏的消息。

原来头一天吴军俘虏王彦章后,继续向前攻占寿张;过了寿张之后又行军二十多里这才停下休整。

杨渥命人将之前与王彦章交战中俘虏的一些梁军将士释放回去,并且告诉这些俘虏吴军大军即将来攻的消息,恐吓他们说吴军兵力多达十万,光是前锋就有上万骑兵,势不可挡。

杨渥的目的明显达成了,今天一大早,当这些俘虏抵达梁军营地之后,很快就将传言传遍整个军营,让梁军将士显然一片恐慌之中。

而这时候,休整了一个晚上的吴军则以最快速度向梁军营地杀来,不给梁军任何准备的时间。

狠,实在是太狠了!

董璋在心怀恐惧的同时,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仔细回想之后才想起来,这不就是当初李存审用来吓唬朱温时用的招数吗?

当初李存审在攻打梁军营地之前也是先将俘虏释放回去,让他们散布谣言恐吓梁军,然后在梁军惊疑不定的时候突然发起进攻,最终大获全胜,用一个假消息就将朱温吓得连夜遁逃一百五十里,最终在羞怒之中得了重病。

而如今吴军同样是在进攻之前先释放俘虏用来吓唬梁军。

当然,现在的情况和当初还是不同的,当初李存审完全是吓唬人,而现在吴军却是真的有强大的实力,至少作为先锋的五千骑兵是可以确定的。

有这五千骑兵在,他手中这六千多士气低落的残兵败将就绝非其敌手。

打是打不过的,逃跑的话,郓城附近地势平坦,没什么起伏,这样的地势最适合骑兵驰骋,再加上敌军距离他们这里已经只有十多里路程,以骑兵的速度要不了多久就能赶到。

他们这群双脚走路的步兵如何能从四条腿走路的骑兵手中逃脱?

打,打不过;逃,也逃不掉。

剩下的唯一一种选择就只有坚守待援了。

不过坚守待援的话,虽说附近就是郓城,但考虑到郓城中粮草储备缺乏,最多只能供应大军五天之用,若是五天之内援兵不能赶到,他们就插翅难飞了。

问题是,五天内援兵能够到达吗?

董璋心中充满怀疑,不过此时他已经无从选择了,因为敌军即将到来。

“传令各部,立即向郓城转移,速度一定要快,务必要赶在敌军抵达之前!”董璋来不及多想,连忙下达命令。

不过很明显他的命令还是下达得太晚了一点,当各部将领刚刚将他的命令传达下去,部分将士正在整队离开营地,准备依照命令前往郓城的时候,远处已经有马蹄声传来。

“轰!”

“杀!”

在震天动地的马蹄声中,不时有喊杀声传来,数不清的骑兵策马飞奔,以极快的速度向营地靠近,显然他们已经在做最后的冲锋。

这种数千骑兵飞速奔驰造成的场面,让梁军将士顿时更加慌乱起来。

“不好,快撤回来!”

“哎呀,赶紧逃回城内!”

“前面的不要挡住道路,赶紧散开!”

……

众多将领慌了神,各种命令蜂拥而至,让将士们更加慌乱。

一时间,整个营地里的梁军一片大乱,有想要返回营地固守的,有打算逃到郓城依托城池坚守的,有翻越寨墙准备直接当逃兵的,当然也有少数人已经放弃抵抗,准备投降吴军的。

唯独就没有准备在此时站出来抵抗吴军的,即便是身为主将的董璋在此时也只想着如何逃回郓城,而不是如何抵挡吴军。

此时大军一片混乱,留下来抵抗就如同送死一般,董璋可没有那么傻。

此外,放弃大军单独逃跑的话也不是不行,虽说他的麾下主要是步兵,不过他还有他的侍卫却是有马可骑的。

若是放弃大军在侍卫的护卫下直接逃离,他还是有信心逃回去的。

只不过,在放弃了大军之后,他即便逃回去又能如何呢?没有了军队的支持后,他在梁国的地位同样堪忧,。

上次解围宋州兵败,朝中就有不少非议,认为他在关键时刻抛下大军独自逃跑的行为严重失职;这次若是他再抛下大军独自逃亡,等回到洛阳后谁知道将会面临什么。

眼见敌军已经杀过来了,董璋一咬牙道:“传令下去,将寨墙推倒,大家以最快速度逃回郓城,坚守待援。”

……

远处,亲自带兵冲锋的史弘毅眼看前方敌军一片大乱,当即毫不客气的朝着混乱的敌营直冲过去。

“兄弟们随本将冲啊。”他一边狂叫着,一边带头冲了上去。

“冲啊!”伴随着震天的喊杀声,两千骑兵排成两排密集队列,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入敌营。

“轰!”奔腾的战马与梁军混乱的士卒相互撞击,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仅仅这一瞬间,就不知道有多少梁军士卒死于非命。

呼啸而来的骑兵根本不与混乱的梁军多纠缠,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向前突进,手中挥舞的钢刀犹如死神降临一般,不断收割着梁军士卒的生命。

在这一波冲锋的骑兵后面,还有另一波骑兵尾随着,同样以极快的速度冲杀进来,对刚才从第一波骑兵冲锋中侥幸活了下来的梁军发起新一轮的冲锋。

……

远处,杨渥带着上前骑兵停驻观战,身旁一人须发皆已发白,身上满是包裹着的伤口,此人正是受伤未愈的王彦章。

“王将军,你觉得,董璋接下来会如何选择?他会不会直接投降呢?还是说抛下大军独自逃离?”杨渥满怀笑意的问道。

“大王,董璋骁勇善战,为人忠义,他是不可能投降的,大王若是想要他投降,这是不可能的。”王彦章沉声答道。

昨天被俘以后,他因为伤重,再加上疲倦脱力,很快就昏迷过去,所以杨渥命人给他好好包扎伤口,同时让人带着他前行。

休息了一晚上后,如今王彦章虽然还没有彻底恢复元气,不过毕竟是武将出生,身体底子厚,骑马随大军前行却是没问题的。

今日在他醒来之后,杨渥也曾派郭崇韬去劝降他,以“良禽择木而栖”之语加以劝说,但王彦章却道:“我王彦章不知书,却也知道‘‘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的道理,如今我已经老迈不堪,不可能再为吴王效力的。”

这个结果丝毫没有出乎杨渥预料,唯一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接下来他亲自召见王彦章的时候,发现王彦章对他的态度还是非常客气的,至少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对李存勖他们。

不过转念一想杨渥便明白过来,王彦章一生大多数时间都与晋国征战,当然对晋王等人没有好感,而对吴国的观感反而要好一些。

这让杨渥不禁有升起了劝降他的想法,可惜一番尝试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王将军觉得董璋不会投降,在下却不这么认为。”这时,郭崇韬接口道:“董璋此人当年作战虽然算得上骁勇,不过那都是当年的事情了,这些年他做了刺史之后,可曾有像当年那样身先士卒过?上次他救援宋州兵败,要不是因为他独自抛下大军逃跑,梁军的损失也不会有那么大。”

“不错,董璋此人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之人,他是不会有什么忠义之心的,若是他这一次立即带着侍卫逃跑的话,或许还能逃回洛阳;若是他选择留下来的话,只怕要不了几天他就会投降我军。而且他选择留下来的可能性更大。”杨渥判断道。

“哼!”王彦章冷哼一声,没有回答。

杨渥笑了笑,有些不以为意的继续观战。

在俘虏了王彦章之后,关于他为什么会独自带着五百人向郓州进军的原因也算搞明白了;所以如今杨渥知道,梁国内部的倾轧远比他想象的要严重。

有张汉杰和赵岩这两人在,梁国如今已经基本上被一群无能之辈所把持,那些有能力的人很难受到重用;像王彦章这种人更是直接被排斥到只能带着五百骑兵向吴军发起进攻的地步,这实在让人感慨。

“大王请看那边,敌军似乎在往郓城方向逃离……”这时,程勋指着远处战场向杨渥等人道。

梁军的大营距离郓城并不远,只有一里多路程。

之所以在这里建立营地而不是停驻在郓城之内,说起来这与王彦章也脱离不了关系。

当初他们得到的命令是救援郓州,设法解除郓州之围,所以王彦章带兵来到郓城之后,没有选择进城,而是在城外就地筑营,以方便大军快速行动。

之后虽然因为董璋的原因,大军并没有按照之前的计划向郓州进击,但营地依旧是在城外,没有转移。

如今吴军突然杀到,顿时就打了梁军一个措手不及。

“一里路程,即便是步军也要不了多久就能赶到,看来董璋最后还是选择了坚守城池了?”杨渥淡淡的道。

“不过郓城城小粮乏,难以坚守;董璋这么做唯一的希望就是援军能很快抵达;不过在现在的情形下,只怕梁军不会再派援兵过来了。”郭崇韬道。

如今梁军的主力都集中在段凝手中,按照宋州那边在今天早上刚刚发过来的消息说,段凝目前正在尝试南下解围许州,同时又不断派兵攻打亳州等地,这种安排实在是让人费解。

不管是解围许州也好,还是攻打亳州也好,实际上都不能威胁到吴军根本,而且受到宋州吴军的牵制,段凝能够分兵用于解围许州或者攻取亳州的兵力都不多,这么除了声势浩大外,没多少用处。

所以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杨渥便决定等消灭董璋之后,大军先休整一段时间,等待东面战局彻底结束后,再集中兵力向西进军,一举消灭段凝。

在众人说话间,大营里面的战事渐渐平息下来,除了一部分人随董璋逃入郓城外,大部分梁军不是被消灭,就是做了俘虏。

很快,史弘毅对战果进行简单统计后,便满脸笑容的前来汇报:“大王,末将刚刚粗略进行了一番统计,敌军被消灭共有一千三百多人,被我军俘虏的有三千四百多,剩下的大概有一千多人逃入郓城坚守。至于缴获的钱粮物资等目前尚未进行统计。”

“嗯,我军伤亡如何?”杨渥脸上露出笑容。

“我军伤亡甚微,除了十七人阵亡外,另外还有七十六人受伤,损失战马二十多匹。”

杨渥点了点头,毕竟是一场消灭了数千敌军的大战,只有十七人阵亡,这么一点伤亡还是能够接受的。

他面带得意的看向身旁王彦章,见他脸色铁青,顿时知道他心中肯定对此结果感到恼怒。

“看来王彦章心中还是放在梁国那边,没有任何投降的想法啊。”杨渥叹了口气。

这样的结果按理说应该在他预计之中,不过不能将王彦章劝降还是让他感到有些可惜。

“也罢,暂时留他一命,反正对孤没什么损失。或许等到将来梁国灭亡之后他就会投降了。”

忠臣良将谁都喜欢,杨渥自然也不例外,既然成功将其生擒,自然要做一番努力,看能否将其劝降。

“大王,接下来该如何,要不要派人去劝降董璋?”这时,郭崇韬询问道。

杨渥沉吟片刻,道:“暂时不必,现在董璋刚刚遭逢大败,只怕心中充满怒火与不甘,现在的他是不会考虑投降之事的;等他冷静下来后,对自己的处境有了一番了解,那时候咱们再派人劝降就方便多了。”

“是,大王英明。”

“传令下去,大军寻找合适地方扎营,派人将缴获的辎重运到新营地去;另外,史将军,你现在就去安排,将各路要道都占领了,以防董璋逃亡。”杨渥下令道。

“末将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