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贞

南国江山 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贞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让杨琰和杨煜二人随军出征,这是杨渥经过考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说实话,对于性格太过“偏文”的太子杨炅,杨渥心中是有些不满意的;不过一来太子如今毕竟年纪还不大,这些缺陷都可以慢慢弥补;二来在其他方面,太子的表现还算不错,所以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杨渥目前还没有半点换太子的身份。

不仅如此,他现在还在想着如何帮太子弥补缺陷,提升他的势力。

所以这次让他留在金陵镇守后方就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只要他表现得好,自然能够得到朝中上下的认同。

至于杨琰和杨煜二人,他们目前算是备选,杨渥同样想好好培养他们,让他们多经些事情,将来万一太子出了什么问题,他也不至于慌了手脚。

当然,除了培养二人外,将他们两个带在身边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杨炅在金陵放开手脚做事,免得他们之间争权,闹出什么事来。

安排好留守金陵的事宜后,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杨渥什么动作都没做,整天按时上朝,按时退朝,朝堂上下一片安稳,没有露出半点即将北伐的迹象。

凤翔城中,岐王府。

“梁主朱友贞居然也会派人来向孤求和吗?”李茂贞放下手中的文书,有些惊讶的对自己的长子李从儼说道。

“求和?父王的意思是说朱友贞主动来求和?这倒是奇怪了。”李从儼同样满脸惊讶之色。

此时已经是六月底,梁国派遣的使者尚未抵达凤翔,不过朱友贞已经提前派人将他的意思用白绢写好,飞马送了过来。

梁国和岐国之间也是很多年的老仇家了,自从当初朱温讨伐李茂贞,从他手中夺走唐昭宗之后,两家之间的仇隙就从来没有弥合过。

虽然岐王的势力远远不如朱温,但李茂贞这人毕竟是武夫出生,为人桀骜不驯,就算明知道打不过梁国,但李茂贞还是一次次的出兵讨伐朱温,从来没想过和朱温议和的问题。

而梁国一方向来以中原正统自居,对李茂贞这种割据地方的势力一向都视为地方叛逆,再加上梁国的实力远远比岐国强,所以更加不可能主动派人来和李茂贞议和。

所以两家虽然这几年实际上已经很少发生战事,但正式的议和却是没有,更别说派遣使者相互交好的事。

而如今,朱友贞竟然会派使者前来议和,这实在是让李茂贞等人感到惊讶。

岐王李茂贞作为与朱温、杨行密、李克用、王建等一个时代的人物,当其他人都先后亡故时,他却依旧身体健朗,精力充沛。

可惜岐国的国势却如梁国一般,目前也是江河日下的局面。

当年李茂贞势力鼎盛时期,与朱温正面大战一年多时间,这才被迫交出唐昭宗,向朱温服软;不过在朱温大军退去之后,李茂贞很快就卷土重来,重新占据了关中的大片领地,并不断的找朱温的麻烦。

可惜那时候梁国镇守关中的大将刘知俊实在太猛,多次以少胜多,击溃李茂贞的大军,,将岐军死死的挡在长安以西。

后来虽然刘知俊投降岐国,让李茂贞凭空得了一员大将,但那时候岐国的地盘并不多,所以没有多余的地盘来安置刘知俊;再加上李茂贞对刘知俊也不怎么信任,所以刘知俊在岐国待了几年后,又转而投降蜀国。

结果后来王建死的时候,担心刘知俊太过骁勇,王衍难以驾驭,所以在死前下令将刘知俊处死。

不管怎么说,在刘知俊转投岐国之后,李茂贞的实力一度大为扩张,但随着中原和河北局势发生变化,晋国势力逐渐上升,而梁国局势逐渐衰落,李茂贞却放弃了向东扩张的打算,这就不可避免的与蜀国产生了冲突。

恰好王建那时候也有向关中扩张的打算,所以两家的战争再度爆发。

当北方晋梁争霸愈演愈烈的时候,蜀国和岐国之间的战争同样打得极为激烈。

不过相对来说实力较弱的岐国始终落在下风,最终被蜀国接连夺取了秦州等大片领地,势力衰微,如今仅剩下七州之地,处境不比梁国好多少。

唯一让李茂贞松口气的是,随着王建的病故和王衍的上台,这两年来自南方蜀国的压力已经大为缓解。

“父亲,梁主朱友贞派使者突然派使者前来交好,这其中会不会有诈啊?”李从儼皱眉问道。

与他的父亲完全是个粗鲁武夫不同,李从儼却是面相文雅,喜好文事,尤其对吟诗作画很感兴趣,这一点却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

不过相应的,或许正是因为对这些文事太感兴趣,所以李从儼对国家大事反而不擅长,在得知朱友贞居然会主动求和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梁国有诈。

李茂贞却是转念间就想明白了其中问题所在:“有诈倒不至于,想来朱友贞不过是担心四面受敌罢了。北方的晋国就足够让朱友贞头痛了,若是吴国也发起北伐的话,那么梁国势必难以抵挡。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担心孤趁火打劫。”

“原来如此。”李从儼这才明白过来。

李茂贞有些幸灾乐祸的道:“想当年朱温南征北战,天下诸侯无不避其锋芒,那时候的朱温何等不可一世,没想到如今居然也有求上门来的一天。”

当年的朱温的确强大,各方藩镇没有哪一家能与之相比的,便是李茂贞都被打得被迫请降,乖乖的交出唐昭宗,让朱温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如今仅仅二十年时间,梁国的局势就已经衰败到现在这副模样,这的确让李茂贞没有想到。

李从儼却没有他父亲那么多的感慨,他直接问道:“那么父亲要拒绝与他议和吗?”

“拒绝议和?不!孤为什么要拒绝?”李茂贞想都没想就否决道。

“这……”李从儼有些惊讶:“父亲不是一向以复兴大唐为己任吗?梁国得位不正,乃是朱温篡位而来,父亲难道要放弃复兴大唐的立场,与伪朝议和吗?”

李茂贞听了顿时不以为然的笑道:“复兴大唐?那不过是一个口号罢了。你看晋王李存勖、吴王杨渥,他们虽然都打着复兴大唐的口号,但他们哪一个不想着自己称帝?至于说恢复大唐,那更是一个笑话。”

复兴大唐,这个口号或许也就是像李从儼这种人会相信,其他人却没有一个相信的。

毕竟大唐立国三百年,宗室子弟多的就是,虽然唐昭宗的皇子都被朱温杀光了,但要找到一个大唐的宗室却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不管是晋国、岐国,还是南方的吴国,他们虽然口中喊着恢复大唐,但却没有一个人去寻访大唐宗室,将其奉为皇帝;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吴国和晋国没有半点恢复大唐的想法。

此外,听说晋王李存勖如今也在派人收购玉石,准备刻制玉玺,这就是即将称帝的前奏;而吴国虽然没有为称帝做准备,但吴国开国称王的时间却更早,在十多年前就把年号都改了,而晋国和岐国至少目前还保留了大唐天佑的年号。

“所谓讨伐朱温,恢复大唐,那不过是为父当初迫于形势打出来的口号罢了,毕竟那时候为父的主要敌人就是朱温,所以为了争取更多支持,自然要提复兴大唐了。”李茂贞不愧是武夫出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是与自家长子交谈,所以对这些话都丝毫不避讳,有什么想法都直接说出来。

接着,他有些自嘲笑了笑,道:“可惜口号喊得再好也没用,为父的军队打不过朱温也是白瞎。所以你也不要整天看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那些都是虚的,一点用处都没有,只有实打实的军队才是最重要的。”

“是,父亲教训的是,孩儿明白了。”李从儼唯唯诺诺的答道。

李茂贞从他的神色中就知道他肯定没有听进去,不过这也不是第一次教导李从儼要重视军队了,每次虽然提点他的时候都答应的好,一转身却是我行我素,这让杀人如麻的李茂贞也只能徒呼奈何。

李茂贞心中无奈,过了一会儿又叹息道:“其实不管是蜀国还是梁国,目前都不可能奈何孤,孤目前最担忧的不是梁国强盛,反而是梁国实力衰微啊。”

李从儼有些奇怪道:“担心梁国实力衰微?父亲不是与梁国征战多年吗?若是梁国的实力强大,岂不是又要图谋我关中之地了?”

“你说的不错,不过那是梁国实力太强的情况;而现在的局势却是梁国实力太弱了。晋国和吴国这两个大国已经在南方和北方分别崛起,一旦他们两家一起出手,梁国灭亡几乎是必然的事情,最多有些残余力量逃到关中这边来。”

李茂贞解释道:“而不管是晋国夺取了中原,还是吴国夺取了中原,他们都将成为天下间最强的势力,到了那时候,天下间的均衡将被彻底打破。我岐国到时候只怕也难以维续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