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六百零三章张文礼

南国江山 第六百零三章张文礼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此时,行宫之内,晋国上下文武官员济济一堂,正在商议着最近的军情。

晋王李存勖高坐于上首,下方则是李嗣昭、李存章、李嗣源、李存进、阎宝、元行钦、孟知祥等诸多将领环侍在侧。

今日议事的重点问题,自然就是对张文礼之乱的处置问题。

当初张文礼刚刚发动兵变杀掉赵王王镕一家的时候,立即就派人来魏州向李存勖进表,一来表达自己的臣服之意,二来请求册封,三来则是劝李存勖称帝。

那时候,李存勖虽然有心起兵讨伐张文礼,但众将却认为,如今晋梁争霸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晋国一方虽然竭尽全力,但也只能勉强压制住梁国,在这种情况下,实在不宜与赵国闹翻。

所以众将认为应该承认张文礼的地位,只要张文礼能继续保持与晋国联盟就行。

那时候李存勖心中虽然不甘心,但为了大局着想,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认了,派人去册封张文礼为承德军节度留后。

然而如今一个多月时间下来,李存勖发现自己之前的忍让似乎并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因为张文礼暗中依旧在和梁国乃至契丹人勾连。

杀赵王一家,李存勖能忍;但与契丹人以及梁国勾结,这就不能忍了。

“当初诸位将军都劝我说,张文礼作乱固然可杀,不过只要他能继续保持与孤联盟,那么就应该承认他的地位。如今孤册封他为承德军节度留后,但他却不知感恩,反而暗中勾连契丹人和梁人,诸位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存勖指了指桌子上放着的几张白绢,那是黄河岸边巡视的将士截获的张文礼给梁国的信,清楚明白的证明了张文礼与梁国之间正在勾结。

至于与契丹人那边,虽然目前还没有抓到实际证据,但从各方面的迹象都能感觉到,张文礼同样在勾结契丹人。

众将脸色有些不好看,显然也没有想到这个结果。

过了一会儿后,李嗣昭开口道:“大王,末将以为,当初之所以要册封张文礼为节度留后,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他倒向梁国一方。但如今既然张文礼已经倒向了梁国一方,大王不如立即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消灭。”

李存勖点了点头,有些意动。

不过随后阎宝却道:“大王,末将觉得立即出兵突袭张文礼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李存勖皱眉问道。

“一来,大王刚刚册封张文礼为承德军节度留后,现在立即就出兵讨伐,这未免会让人诟病。二来,大王试想,那张文礼自从变乱之后,一直心中惴惴,时刻都在防备着大王,我军仓促派兵突袭,只怕不仅难以成功,而且还会彻底将其逼入梁国一方。”闫宝道。

“难道说此人现在还没有彻底投入梁国一方吗?”李嗣昭有些不满的反问道。

“末将以为,他现在虽然有投入梁国一方的想法,但尚未完全做出决定,若是大王再争取一番,未必不能让其回心转意。”

李存勖听到这,总算来了点兴趣。

如今晋国的敌人已经够多了,南方的梁国就牵制了晋军大量的军力,还有北方的契丹人更是虎视眈眈,随时都想着南下劫掠。

在这种情况下,晋军的兵力虽多,实力虽强,但真正能用来机动的兵力其实也不多。

所以若是不需要动兵就能继续维持与赵国的联盟,这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他沉声问道:“你说的再争取一番,不知你打算如何做?”

闫宝连忙道:“大王,张文礼之所以要勾结梁国人和契丹人,想来其中原因就是畏惧大王派兵讨伐。如今大王既然截获了张文礼给梁国人的信,不妨派人将这信送给张文礼。若是此人知道好歹,自然就会派人来向大王请罪。”

“那若是张文礼不知好歹,还要继续与梁国勾结呢?”

“大王,刚才末将已经说过,出兵突袭的办法并不可取,张文礼定有防备。所以即便是要动兵讨伐张文礼,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准备。大王不妨一边派人送信给张文礼,看他作何反应;一边则为动兵做准备,如此两边都不耽误。”

“好,就依照你说的办。”李存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不久,镇州城中,被晋军拦截下来的信很快就被送回给了张文礼。

“什么?竟然被晋军拦截下来了?”一见到这些书信之后,张文礼顿时大惊失色。

这些信都是写在白绢上,用蜡密封起来,由张文礼的心腹亲自携带前往梁国,不想竟然还是被晋军拦截下来了,这甚至让他怀疑是不是他麾下有人向晋国走露消息。

“父亲,晋王既然已经拦截了给梁主的信,那他将这信送还给父亲,这又是什么意思?”说话之人乃是张文礼的长子张处瑾,今年不到三十岁,却是年轻有为,经常随父出征,深受张文礼喜爱。

“嗯,或许晋王是想以此来向我提出警告吧?”张文礼心中惴惴,有些不确定的道。

“那父亲打算怎样做?”张处瑾接着问道。

张文礼沉吟半晌,不知该如何回答。

张处瑾接着又道:“父亲,既然晋王派人将截获的信送回来,想必晋王也没有下定决心对父亲用兵,否则他早就开始调动大军了,又何必多此一举?所以孩儿觉得,父亲为什么不继续保持和晋国的联合呢?想来晋王所求者,也不过如此了。”

“哪有你想的那么容易?”张文礼苦笑起来。

他当然知道李存勖目前没有下定决心对付他,这从当初李存勖派人来册封他为承德军节度留后就能看出来。

不过张文礼之所以还要去勾连梁国人和契丹人,却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首先一个方面就是为了彻底掌控赵国。

如今王镕一家虽然已经被杀光,但这并不意味着张文礼就完全掌控了赵国,许多王镕的旧部如今依旧想着杀张文礼为王镕报仇。

只不过目前张文礼得到了李存勖的正式册封,再加上他控制了赵国大部分的军队,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王镕的旧部暂时不敢随意出头。

但这些王镕的旧部如今基本上都在向晋王靠拢,张文礼想要彻底掌控赵国,就必须设法除掉这些王镕的旧部,而这样一来也就与李存勖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除了要铲除王镕的旧部外,张文礼所担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李存勖将来会不会秋后算账。

毕竟当初赵王王镕与李存勖之间的关系极为亲近,两人乃是儿女亲家;不仅如此,自从王镕背梁而转投晋国之后,他就一直与李存勖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每一次晋军出征,赵王都会派兵随同一起出征,两家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家人。

可以说王镕和李存勖之间的关系既是盟友,同时又是朋友。

所以在王镕被杀的消息传到魏州之后,李存勖当即就痛哭流泪,想要起兵为王镕报仇,虽然最终为了大局着想,勉强忍下了这口气,但他心中报仇的想法却是依旧存在。

对于这一点,张文礼自然也很清楚,所以即便是获得了李存勖的册封,有了掌控成德军的正统名义,但他依旧不敢与李存勖走得太近,反而想着与梁国勾结。

“所以说,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并非为父不想保持与晋国联盟,而是晋王他根本就不可能放过我,所以我只能寄希望于利用梁国来牵制晋国。”张文礼苦笑。

当初发动兵变的时候,他还是将问题考虑得太简单了,以为只要将王镕一家全部杀掉,接下来就能借助天下局势,慢慢想办法统合赵国,并且成为一方诸侯。

然而等大事做成之后,诸多事情纷涌而来,那时候他才明白要想掌控赵国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现在的他,颇有些骑虎难下的感觉。

“父亲,那梁国人到底靠得住吗?他们不是连年战败吗?如今还有多少实力能帮助我们?”张处瑾却对梁国不怎么看好。

“梁国人不管靠不靠得住那也没办法,咱们只能去联络他们。”张文礼摇了摇头,接着又道:“对了,契丹人那边联络得怎么样了?”

若是梁国人靠不住,那么他能依赖的就只有契丹人了。

早在五年之前,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如愿以偿的改变了契丹族的传统,正式成立契丹国,建立起了一个类似于汉人王朝的帝国。

自那以后,契丹人时常南下劫掠幽州等地,成为李存勖的心腹大患。

四年前,耶律阿保机出兵围攻幽州,结果被晋军大将李存审给打得大败;这两年来阿保机无一日不想着再次南下报当年之仇。

若是张文礼能够劝说契丹人南下,说不定还能自保;若是梁国人最终靠不住,而契丹人也不愿意南下的话,那么他就真的大事休矣。

张处瑾连忙答道:“父亲,咱们的使者如今只怕刚刚抵达契丹那边,即便有什么好消息,只怕也不能这么快就传过来。不过那卢文进对于咱们却是极为友好,似乎愿意帮咱们劝说契丹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