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五百八十章燕国灭亡

南国江山 第五百八十章燕国灭亡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十一月二十二日这天,李存勖单骑抵达幽州城下,朝着城上的刘守光大声喊话。

“燕王,当初朱温篡唐叛逆,孤本想与尔一起,再会合河朔其他三个藩镇的力量,一共五镇的军队共同去兴复大唐的国运。”

“然而尔却图谋不轨,竟然效法朱温狂妄僭越,妄加尊号;镇州的赵王、定州北平王这两位节帅,他们当初都驯服恭顺地侍奉你,然而你却从来不去体恤他们,反而发兵相向,所以才有今天一年的大战。”

“孤以为,大丈夫行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必须尽早决定去向,一味拖延不断,反而自误。如今尔等局势如此,到底何去何从,尔还是痛快拿一个主意吧。”

幽州城下,李存勖那高亢威严的声音传遍四野,不断有回声从周围传来,让城中守军听了不由得感到慑服。

望着城外那身材健壮,年轻威武,骑着一匹白色宝马的年轻将军,刘守光神情极为复杂。

同样是年纪轻轻就成为一方节度使,而且一个称晋王,一个称燕王,两人不管是身份地位原本都应该差不多才是。

甚至在刘守光的心中,他梦想中的情景应该是自己站在晋阳城墙下面,威风凛凛的向城墙上的晋国守军以及晋王李存勖劝降才对;可惜现在的事实却是刚好相反。

“孤到底是怎么了?原本事情不是好好的吗?当初孤称帝之前,有甲兵三十万众,府库中的存留的钱粮足够数年所用,麾下的大将谋臣众多,以孤的如此实力,原本应该横行天下才是,怎么这一年多时间里,孤接连兵败,以至如此?”

刘守光心中极为不解,他反思过许久,一直想搞明白自己为什么落得如今的下场,可惜他再怎么想都想不清楚原因,最后只能归结于天命如此。

既然是天命让自己不能成就大业,而且如今燕国的局势也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内部完全无法继续坚守,外部又看不到任何援兵前来,在这种情况下他早就做好了投降的打算。

然而此时,面对城墙下面不远处的晋王李存勖,刘守光却是有些犹豫起来。

他上前一步,扶着已经被苏州炮炸平了的墙垣,大声向李存勖喊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下如今不过是任凭大王处置罢了。”

他声音沙哑,神情憔悴,再加上这些天因为内外局势的困扰而长期处于颓废状态,整个人的精神都显得极为颓丧,那披散的头发很长时间没有经过打理的胡须等,都让他看上去不像是一方大帅,反而更像是刚刚从牢房里面放出来的一般。

见了他这么一番样子,李存勖回想起此人虽然品行不堪,但说到底也是一方藩镇,身份地位原本应该和自己一样,如今却落到这么一番地步,不由得有些感怀起来。

“若是将来孤有一日兵败将亡,是不是也是这样一番样子呢?”

李存勖心中起了一点同情,当即从挂在马上的箭壶里取出一支箭矢,双手将其握住,只听“啪”的一声,那箭矢已经被他折成两断。

“燕王,孤在此立下誓言,只要你出城来降,孤一定会保证你的安全!”

折箭立誓,这可是极为庄重的礼节,誓言一旦发出,就绝不会轻易违反;再加上晋王李存勖又是当着城墙内外两军这么多人的面当场立下的誓言,可以说几乎不可能违反。

而且李存勖原本就是一个极为注重誓言的人,即便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他也不可能去违反。

所以他所说的只要刘守光投降,他就保证其安全的话,的确是非常有诚意的;若是刘守光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果断出城投降的话,虽然依旧会从高高在上的一方节帅,变成他人的阶下之囚,但至少性命能够保住。

可惜即便是到了此时,他依旧非常犹豫,始终下不了投降的决定。

就在这时,他身边最为信任的心腹李小喜开口劝道:“陛下,咱们城中的守军兵力众多,城中积蓄的钱粮也足够,就算再坚守一两年时间也没有问题,何必在现在就投降呢?”

“嗯?你的意思是,现在还不急着投降?可是若是继续坚守下去的话,只怕也难以有什么转机啊?”刘守光顿时犹豫起来。

眼前这个李小喜,便是他往日里最为宠信之人,当初劝说他称帝、讨伐定州王处直等决定,都是在此人的劝说下做出的决定,可以说对此人时言听计从。

即便是如今燕国的局势到了现在的地步,他也没有任何责怪此人的意思,反而继续对其信重。

“陛下,原本小的也是觉得局势险峻,继续坚守也没有任何的希望,所以陛下若是想要投降的话,小的原本也不敢劝阻;不过刚才小的灵光一现,突然发现其实咱们还有一个援兵!”李小喜神色有些激动的道。

“还有援兵?在哪里?”刘守光顿时神色一振,连忙问道。

“陛下难道忘了,当今世上除了契丹人和梁国以外,不是还有一个大国能与晋国相抗衡吗?若是能劝说此国派兵来援,咱们岂不是还有机会?”李小喜笑言。

“能与晋国相抗衡的大国?难道你说的是南方的吴国吗?”刘守光疑惑道。

“不错,正是吴国。若是吴王愿意出兵来援,咱们里应外合,未必就不能击败晋军,收复失地。”

“吴国?但吴国远在江南,又素来与咱们没有什么交情,反而听说当年淮南与河东乃是盟友,他们如何愿意出兵来帮咱们解围?更何况即便吴王愿意出兵来援,这中间还隔着梁国,他们的军队又如何能够到达?”

刘守光本能的就觉得不靠谱,顿时感到极为失望。

“陛下,吴国与咱们之间的确是隔得太远,不过吴军的水师极为强大,若是吴王真的愿意来援的话,他们只要出兵从水路走就行,根本不需要通过梁国的地盘。陛下难道忘了吴军当初是怎样救援青州王师范的吗?”李小喜道。

刘守光眼神一亮,重新振奋起来。

是啊,当初王师范与淮南之间也是距离遥远,中间被梁国的地盘给隔断了,但淮南大将王茂章却率领七千大军从海上直接在青州登岸,帮助青州军队大败梁军,斩杀朱温的侄儿朱友宁,从而名震天下。

如今燕国虽然与吴国也是距离遥远,不过对于水军发达的吴国来说,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想到这,刘守光顿时有些激动起来。

只听李小喜接着又道:“至于说如何说动吴王派兵来援的问题,当初智氏、魏氏、韩氏三家将赵氏包围在晋阳城中,其局势与咱们如今相比只怕更加艰难,但赵氏谋臣却成功说服魏氏和韩氏两家,让他们反戈一击,最终不仅解除了晋阳之围,更是一举反败为胜,最终三家分晋,位列诸侯。”

“大王若是派人去劝说吴王出兵来援,谁敢说就没有机会反败为胜呢?”

李小喜和刘守光二人在城墙上商议着,城墙下方的李存勖却是有些不耐烦起来。

他亲自到城墙下面来劝降,为的就是尽早结束战争,减少晋军的损失;为此,他不仅亲自开口劝降,更是立下誓言,保证刘守光的安全。

但他没想到刘守光到了现在这种时候了居然还在犹豫不决,甚至连个说法都没有,这不禁让他感到鄙视。

“燕王,何去何从,还不速速做出决定?”他再一次大声喊道,语气已经有些不耐起来。

不过刘守光却已经被李小喜一番劝说,重新燃起了希望,如何愿意在这种时候投降?所以犹豫一下后,他大声喊道:“大王远道而来,想必也很辛苦,何不先去休息一下,也好让在下再考虑一两天。”

李存勖大怒,自己之所以亲自跑过来劝降,就是因为当初刘守光不断向周德威求降,又对监军张承业说只要自己亲自前来,他就会立即投降。

但如今自己已经到了城下,甚至还立下誓言,保证对方的安全,但最终对方却说什么还没想好,这岂不是笑话吗?

李存勖恼羞成怒,当即发一言便打马离去,只留下刘守光等人继续在城墙上商议着。

然而刘守光没有想到的是,李小喜在这个时候劝阻其投降,其原本的目的也不是想寄希望于吴军前来救援,毕竟那种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即便是他自己也不怎么相信,也就是用来忽悠一下刘守光,让他不要立即投降而已。

那么李小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是为了功劳!

他心中原本就存了投降晋国的想法,但若是刘守光直接投降的话,他不过是跟着刘守光投降,那样一来自己就什么功劳都没有,而且失去了刘守光这个靠山后,自己将来的日子只怕也不好过。

但若是刘守光不急着投降的话,那么他就能主动出城去向晋军投降,那自然就是大功一件,这也是刚刚见到李存勖后,他心中忽然闪过的想法。

当天晚上,李小喜翻越城墙,出城去晋军营地里投降,并且将城中的局势完完整整的向李存勖等人交代清楚。

过了两天,凭借李小喜提供的详细情报,晋军再度发起猛攻,终于一举拿下幽州,将刘守光以及早就被刘守光幽禁起来的刘仁恭等人全部俘虏。

至此,称帝仅仅两年时间的燕国便宣告覆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