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战书

南国江山 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战书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安排好各项准备后,第二天一大早,各部开始拔营离去。

八万多人的大军,一旦行动起来,其动静是何等之大?即便是要拔营离去,也不是短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整个营地上上下下忙碌了好几个时辰,这才离开营地,向北或者向西边行去。

曾经巨大的营地,连绵十多里,然而如今却是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的,只留下一些残留的东西,表明这里曾经有一支庞大的军队驻扎过。

等大军主力离去之后,杨渥当即便下令,一面将营地向南移动,寻了一处易守难攻之地重新建立营地;同时,他又下令将自己的王旗给降下来,升起了一面“李”字将旗。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不想让高季昌等人摸清楚自己的动向,让敌军以为自己已经率领主力去拦截敌军援兵去了。

而在具体的营地修建上,杨渥又下令将营地尽量修建得小一些,使得从外表看上去,营地里面只能容纳下两三千人的兵力。

这样做的目的却是为了迷惑敌军,让敌军搞不清楚自己的实际兵力。

除此之外,杨渥又直接将城北攻占的那处卫城直接放弃,只留下城东和城南的两处卫城,以方便防守。

杨渥在这两座卫城里面各自安排了一千兵力防守,又给他们留下了足够的箭矢,相信短时间内敌军不可能将卫城拿下。

做好了这一切后,杨渥这才召集留下来的众将前来议事。

这次留在这里的吴军总共是七千兵力,其中两千羽林军分别由张诚和李禅二人统领,而那五千禁军却是由指挥使李章统领,杨渥打的“李”字将旗,便是此人的旗号。

张诚和李禅二人,都是功勋之后,其中李禅乃是李承嗣之子,而张诚则是张训的儿子,继承了张训的职位,可惜能力相对有些平庸,所以未能得到大用。

至于李章,这人今年已经六十岁了,乃是实实在在的一位老将,当初在杨行密麾下担任骑兵将领,可惜未能建立什么大功,所以资历虽然老,但职务却只是一个指挥使。

杨渥之所以将他留下来,却是因为朱瑾与他有些交情,对他比较了解。

所以当杨渥打算选择一位指挥使留下来时,朱瑾就推荐了李章,说此人为人稳重,善于安抚士卒,又勤于职务,是一个优秀的将领。

杨渥当即便召见了他,一番交谈之后,杨渥发现这个李章年岁虽然老,却是依旧心怀壮志,渴望建功立业,这让杨渥当即就来了兴趣:难道此人是一位“老黄忠”不成?

所以杨渥最后决定听从朱瑾的建议,给此人一个立功表现的机会。

此时,营帐里面只有朱瑾、李章、李禅、张诚、周宗等寥寥数人,与之前那济济一堂的众将人数完全不能比。

“虽然说在主力大军离去之后,咱们已经做好了防守的准备,但孤可不打算一心防守下去,高季昌的兵力比咱们要多得多,若是一心防守,无疑太过被动,更是难以起到牵制敌军的作用。”杨渥沙哑着嗓子,缓缓向众将说道。

一旁,朱瑾听了之后连忙问道:“不知大王打算如何掌握主动?大王不会准备主动发起攻城战吧?”

“主动攻城?怎么可能?孤还没有狂妄到以七千人去攻打江陵这种大城的地步!”杨渥顿时笑了起来。

若是一般的敌人,或者一般的城池,杨渥有七千人的话就可以放手去攻城了,但江陵城显然不是那么好攻打的。

高季昌这人虽然不擅长军务,但历史上的他能在各国的夹缝里面生存,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实力才行,否则光是依靠其他国家的扶持,或者是依靠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都不可能让他长久生存下去。

在一开始,杨渥就没有打算轻松夺取江陵,而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才开始出兵的。

“孤虽然不打算主动攻城,不过可以与敌军约战嘛!孤直接派个人进城去向高季昌挑战,让他出城来与我军一战,这样一来,高季昌必然搞不清楚我军的虚实,反而不敢轻易出城来!”杨渥接着说道。

朱瑾点了点头,接着又道:“大王此计可行,不过万一高季昌真的出城来与我军交战,那又该如何?”

杨渥笑道:“若是他真的敢出城来与我军交战,那么自然要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才行!”

朱瑾神色一亮,连忙问道:“难道大王有击败敌军的绝对把握?”

其他将领也一个个目光灼灼的看向杨渥,想听听他有什么妙策。

杨渥刚才的声音显得极为自信,所以众人都面带着期望看向他。

“绝对的把握自然说不上,不过八层把握却是有的!”杨渥沉声道。

他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打算,反而直接派周宗进城去向高季昌发挑战书,当然不是以杨渥本人的名义,而是以指挥使李章的名义,同时周宗的身份也由通事舍人变成了李章身边的一个小小幕僚。

……

江陵城中,吴军的大规模调动,自然是瞒不过城内的守军的。

高季昌在得知消息之后,立即便下令召集众将和幕僚们前来节度使府议事。

“吴军的调动,想必大家也知道了,若是所料不错的话,应该是吴王得知我军的援兵出动之后,开始派兵去拦截去了。如今留在营地里的敌军数量应该不多,最多不会超过一万人!”高季昌首先向众将通报着情况。

倪可福听了眼神一亮,当即提议道:“节帅,既然敌军主力都已经离去,那么我军何不趁着这个机会一举击败城外的敌军,并且将失陷的卫城都夺回来呢?”

高季昌道:“不急,如今还不能完全确定敌军的动向,而且敌军留下来的兵力到底有多少也难以确定,还是先商议一番再说吧!”

一旁梁震也说道:“节帅所言甚是,既然敌军打算先去拦截我军的援军,那就说明在击败我军的援军之前,敌军应该都不会再发起攻城。而敌军要击败我军的援军,这显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到的,咱们大可不必急切。”

倪可福也知道自己刚才的提议有些过于急切了,当即冲高季昌行了一礼,随即便坐下来静听。

“前辈,吴军的总兵力应该是比不上我军的援军的,又要留下一部分兵力来牵制我军,这样一来,他们的兵力应该更加不够才对。前辈觉得,他们有可能达成目的吗?”高季昌转而向梁震问道。

梁震摇摇头道:“这个只怕谁也说不准,毕竟兵家之事,向来是胜败无常的,更何况,兵力的多与寡虽然很重要,但从来都不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以寡敌众的战例难道还少了吗?别的不说,前段时间陛下那边传来的消息……”

朱温兵败的消息连杨渥都收到了,高季昌他们自然也能收到,毕竟江陵对外的联系从来都没有被彻底切断过。

朱温带着十多万大军,一路向赵国发起猛攻,声势何等浩大;而晋国的军队却只有符存审统领的八百骑兵,再加上万余步军而已;实力与梁军相比显然差了太远。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朱温被一个假的消息就吓得连夜遁逃一百五十里路程,最终搞清楚情况后更是病得不浅。

如今吴国出动大军前去拦截江陵的援军,最终能否取得胜利,又有谁能说得准呢?

高季昌听了之后默然不语,他能否继续据有江陵以及他自己的命运,从来都不是由他自己来决定的,而是由接下来这一战来决定的,至于他,除了守在江陵城中等待消息以外,却是没法改变大局。

想到这里,高季昌的心情不由得十分恶劣。

梁震见了他的脸色,自然知道他心情沮丧的缘由,当即说道:“节帅,其实我军也未必什么都不能做。就如同倪将军刚才说的,敌军主力已经离开,留下来牵制我军的兵力必然不多,或许我军能够将其击败!”

高季昌道:“便是将其击败了又能如何?咱们这边即便是取得了胜利,那也改变不了大局面,除非援军那边能够击败吴军主力才行!”

梁震笑了笑,开口劝道:“节帅,若是我军能够击败城外的吴军,说不定吴王在得知消息之后就要分兵回援呢?到时候去对付我军援军的兵力减少了,这怎么能说是对大局没有好处呢?”

高季昌神色一亮,这才点头道:“前辈说的不错,本帅刚才有些糊涂了!”

不过随即,他又问道:“听说此时将领城外的吴军打的将旗乃是一面‘李’字将旗,不知这是何人?吴王居然会将留守的重任交给此人?”

吴军之中,姓李的将领并不少,然而身居高位的,却只有李简、李承鼎、李承嗣等少数几个。

而按照消息,这三人都不可能在江陵领兵,所以到底这个姓李的将领是谁,大家都有些好奇。

正当众将心中回想着吴军之中姓李的将领时,有侍卫前来汇报说,有一个吴国使者前来,说是要下战书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