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五百一十三章进兵

南国江山 第五百一十三章进兵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中军大帐之内,此时众将纷纷看向郭崇韬,听他细细讲述着自己的观点。

只听郭崇韬声音沉稳,不急不躁的说道:“臣以为,荆襄之地,首要就在江陵和襄州这两地之上;若是两地只得其一,那么荆襄就不是完整的;必须两地都夺取了,才能算是夺取了整个荆襄!”

“所以,臣以为我军在夺取江陵之后,必须继续向北夺取襄州才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接下来我军应当将梁军当做首要的打击目标,以利于接下来对襄州的进攻!”

“至于蜀军,即便这一次放任蜀军回去,也难以影响到大局,要对付他们何必急于一时?”

郭崇韬并没有从军事的角度来回答应该先攻打哪一路敌军,反而是说起来整个荆襄的局势。

实际上这也是杨渥最为欣赏他的一点,看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从军事上来看,而是考虑到全局,这才是一个合格的谋士应该起的作用。

听了他的分析后,杨渥顿时作出了决定,先集中兵力对付梁军,再对付蜀军,最后才是轮到攻城的时候。

不过即便是确定了整体作战方针,但具体要完成这一方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梁军再怎么弱,那也只是相对的,其兵力同样会高达四到五万人。

而梁军的将领寇彦卿,此人在梁军之中也能算一名将,虽然他的名气和能力等都远远比不上杨师厚这种顶尖名将,不过他的基本素养还是足够的。

有四五万军队,又有寇彦卿这种大将统领,吴军想要赶在蜀军与他们汇合之前将其消灭,却也没有那么容易。

当寇彦卿发现了吴军的企图之后,只要他不傻,他肯定不会贸然与吴军交战,而应该会选择坚守以等待蜀军的到来。

当然,如今吴军都还没有从鄂州出动,梁军也还呆在襄州,现在各方的具体部署都没有确定,现在就讨论具体的战术运用显然有些早了,至少也要等到大军抵达江陵,而梁军也出动了之后再来说。

目前吴军主要集中在鄂州、岳州、澧州和朗州这四州,其中柴再用和吕师周分别在澧州和朗州集结,而王茂章部平时就集中在岳州和鄂州两地。

所以在鄂州休整一天之后,吴军没有多停留,便拔营出征,第一个目标就是位于汉水上游复州,这是吴军进攻江陵的侧翼,不能不先行将其夺取。

这次进军极为顺利,梁军显然也知道吴军的进攻就在眼前,而复州靠近吴国,又位置极为重要,不可能挡住吴军的进攻,所以实际上在吴军抵达之前,复州就成了一座空城。

等到吴军到达时,城中留守的几个九品小官便乖乖的打开城门投降了。

在复州休整一天后,杨渥留下五千禁军守城,便率领其余大军继续向江陵进发。

与此同时,柴再用和吕师周也各自率部渡江,向江陵进发。

……

吴军大举进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江陵、襄州和归州三地,高季昌、寇彦卿和王宗寿三人很快就作出了应对措施。

其中高季昌所能做的最少,毕竟他手中的兵力极为有限,而守城的一些准备工作在这之前就一定做完了。

所以此时他能做的就只有两件事,第一件就是对城中进行大规模的清理,从各地而来的商旅不管来自哪国的,都一律被赶出城外,以免其中夹杂有吴国细作。

当然,那些商旅在得知江陵即将遭遇兵乱的消息后,其实大部分人都已经开始往别的地方逃往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兵乱可不是闹着玩的,若是被围困在城中,谁知道会不会遭了兵灾。

除了清理细作外,高季昌能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趁着如今江陵对外的联系尚未被切断之前,不断派人去襄州和归州两地求援。

除此之外,他也就只能暗自祈祷胜利了。

相比于高季昌,王宗寿和寇彦卿两人要考虑的问题就多得多。

虽说梁国和蜀国已经结成联盟,但两家的军队并没有会聚在一起,而是准备各自向江陵进发。

好在,在出兵的时机上,两家还是做了一些商议,那就是没有必要现在就出兵救援。

毕竟江陵也是一座坚固的城池,高季昌的守军并不少,面对吴军的进攻坚守一段时间是没有问题的。

寇彦卿二人的打算就是用江陵坚城先消耗一下来势汹汹的吴军,以挫败其锐气。

尤其是在得知吴王杨渥率军亲征之后,他们二人就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了。

吴王杨渥在早些年也是一位号称百战百胜的名将,他指挥的最为让人称道的一次大战,便是当年朱温渡淮河南下而引发的大战,以及紧随其后的淮南北伐之战。

在那一次大战中,淮南军前后消灭的梁军总数高达十万,杨渥本人的名字也随着那次北伐之战而真正的名震天下,其声势丝毫不比如今的晋王李存勖要低。

不过之后的这几年里,杨渥一直留在金陵“深居简出”,对外的战事都是由部将领兵,他本人则没有指挥过什么战事。

相比之下,晋王李存勖却在这几年里大出风头,尤其是在潞州之战和高邑之战中,他统领的晋军接连击败梁军,取得大胜,使得李存勖的名声在这几年里盖过了杨渥,成为天下间最值得瞩目的人物。

不过即便是杨渥在金陵“宅”了几年,但谁也不敢小瞧这位当年有过诸多辉煌战绩的人物。

这一次杨渥亲自领兵征讨江陵,更是使得吴军士气大振,声势惊人。

在这种情况下,寇彦卿和王宗寿二人自然想要避开吴军的锋芒,让高季昌去面对吴军气势最盛的时期。

等到吴军最初的锐气被消耗,士气下降了一些之后,接下来援军再出兵,取胜的难度自然就下降了很多。

当然,不管是寇彦卿还是王宗寿,在心中都存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念头,那就是用吴军消耗一下高季昌的实力。

高季昌的野心不管是王建还是朱温都是心知肚明的,若不是要用他来抵御吴军,只怕朱温很早之前就对高季昌下手了;而王建更是对高季昌的野望知之甚深。

高季昌的实力太弱固然不好,但他的实力太强了也同样不是好事,容易威胁到两家。

所以寇彦卿和王宗寿二人在暗地里都存了心思准备借吴军的手削弱一下高季昌。

当然,这一切都是以抵抗吴军为前提的,二人也不会真的让江陵陷入危局。

二月十八日,吴军各部在江陵城外汇合,八万大军分成两个营地分别驻扎。

其中王茂章为左大都督,与柴再用一同驻扎在城北营地;而秦裴为右大都督,与吕师周一同驻扎在城东营地;江陵之南乃是滚滚长江,由水师负责封锁;至于城西则没有围城。

毕竟总体作战方针早已确定,击败梁军援兵才是首要任务,所以没必要将江陵彻底围困起来,还不如留一个通道给高季昌,让他不断派人催促敌军援兵早点前来。

至于杨渥本人,自然是作为全军的统帅,进行全局指挥。

他将自己的王帐设立在了城东秦裴的大营里面,周围便是三千羽林军护卫着,自然是安全无比。

而吴军在包围江陵之后,很快就与江陵军队发生了大战。

不过两军之间的第一场交战,却并不是发生在陆地上,而是发生在长江中两军的水军之间。

江陵附近水路纵横,尤其是临近长江,自然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军才行。

高季昌的水军建立于两年多以前,那时候吴军还在对付福建的王审知,对于江陵的威胁还不算太大。

不过如今随着吴军进攻的日益逼近,高季昌也就没有投入更多的兵力在水军之中,毕竟建立水军的消耗较大,而且他的兵力本来就不足,全部用来守城都有些不够,自然不会在水军上投入更多的兵力。

这一次吴军围城后,高季昌更是让大部分的水军将士弃船登岸,进城坚守。

留下的小部分水军面对吴军水军从江面上的封锁,自然不敢出来交战,只能坚守在水寨里面。

而吴军水军却不能放任敌军的水军不管,毕竟若是不将敌军水军消灭掉,那么敌军随时都有可能通过水路冲出来,给吴军制造麻烦,还不如主动进攻,先将敌军消灭在水寨之中。

(感谢书16041711181769的打赏,作者君深表感谢。另外,这个月剩下的这十多天争取每天都更新四章,将之前欠下的章节补上。最后,请大家支持正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