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五百一十章抵达鄂州

南国江山 第五百一十章抵达鄂州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当蜀国和梁国都在为救援江陵做着准备时,荆南节度使高季昌这个正主自然也没有闲着。

首先,高季昌在江陵城外接连修建了六座坚固的卫城,环绕在江陵城外,作为城池屏障。

这也是从许德勋防守潭州中学到的办法。

许德勋防守潭州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不过他修建坚固卫城的办法却是十分有效的抵挡住了吴军的进攻。

在一段时间之内,吴军都只能不断的投入兵力与楚军争夺卫城;直到后来吴军大举增兵之后,才彻底占得上风,最终将城池拿下。

而江陵作为一座大城,其坚固程度甚至还在潭州之上,再加上这些卫城的防守,高季昌相信,即便是吴军大举来攻,他们也能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除了修建卫城,加固城防,以及扩招军队之外,高季昌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将归州、峡州两地交给蜀国来防守。

高季昌之所以如此,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能够守住一个江陵就极为艰难了,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去防守归州和峡州这两地。

更何况,要让蜀国来千里来援,至少也要给他们一些好处不是?

既然归州和峡州自己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那还不如送给蜀国来做个人情。

当然,这两州高季昌并不是全都放弃了。

归州的位置距离江陵较远,平时就难以有效管理,所以高季昌很大方的就送给了蜀国;不过峡州与江陵的距离较近,高季昌却没有将其送出去,而是“请”蜀国前来协助他守城。

也就是说,在名义上高季昌依旧拥有峡州的管辖权。

而蜀军在有了归州和峡州两地后作为前进基地后,蜀军东出荆襄也就容易了许多,后勤补给上也不必太依赖从遥远的后方进行运送或者来自梁国的支援,可以提前向归、峡两州囤积粮草,以供军用。

除了做好防守的各项准备以外,高季昌还在积极的打探消息,尤其是吴军即将动用的兵力的消息。

可惜他能够得到的消息都很模糊,有的说吴国即将动用六万大军,有的说是八万,还有的说是十二万大军,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

可惜他之前发展的刘崇景如今级别还是太低了,许多重要的消息都难以提前获得;更重要的是,如今刘崇景正随着刘信大军南下虔州,准备讨伐黎求,并不会参加即将展开的对江陵的进攻。

这么远的距离限制,也就决定了高季昌难以从刘崇景这里获得什么有用的消息。

当然,不管吴军的兵力将是六万、八万,还是十二万,高季昌都没有一开始时那么紧张不安了。

在得到梁国和蜀国两家的联手救援之后,高季昌觉得三家联军的实力若是用来主动进攻吴国或许还有所不足,但若是仅仅用来守住江陵,高季昌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三家联军多达十万以上,再加上江陵城池坚固,若是还不能守住,那么吴军的实力就有些逆天了。

吴国武义五年正月,初春时节,天气开始转暖。

金陵城中,经过吴国上下各部官吏一个多月的忙碌,出兵江陵的各项准备都已经筹备完毕。

初五这天,在告别了家人之后,杨渥在三千羽林军的护卫下,率部向鄂州进发。

这次出兵江陵,总共出动禁军八万三千人,其中王茂章、柴再用和吕师周这三人已经率部在鄂州、朗州、岳州等地集结;而从金陵出动的则是由秦裴统领的右腾骧军两万人,以及由侯瓒统领的骁骑军三千人。

若是再加上鄂州、岳州等地驻守的厢军,以及杨渥身边的三千羽林军,总兵力将高达十万以上。

当然,那些厢军主要承担的任务还是在后方运输粮草辎重等,不到紧急时刻,杨渥是不会将他们派上战场的。

但光是禁军和羽林军的精锐就多达八万六千人,这也是第二次北伐之战后动用兵力最多的一次。

最为重要的是,这一次随军出征的还有三千骁骑军的骑兵,这也是之前历次征战时没有动用的力量。

江陵虽然也是河流较多的地区,但江北之地,还是有不少地区可以让骑兵得到发挥的;同时,最近几年通过耽罗岛那边的马场,吴国的马匹数量有了大幅的提高,尤其是骑兵的战马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当年淮南军缺乏骑兵,在与南方势力作战时还没什么问题,但与北方势力交战时,就会出现缺乏骑兵的困境;后来李承嗣、朱瑾、史俨三人率部南下投靠淮南,给淮南带来了三千沙沱精骑,在不久之后的清口之战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然而,那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淮南虽然竭尽全力的收集马匹,但依旧难以弥补骑兵战马的损耗,那些剩下来的战马更是老迈不堪征战。

直到这几年,在得到耽罗岛牧场的支援后,骑兵缺马的困境才得到缓减。

同时,当年那一批随李承嗣南下的精骑,如今也是垂垂老矣,许多将士不是年老,就是伤病缠身,无法继续征战;所以这几年,在改善骑兵战马的同时,骑兵将士也招募了大量新人。

这一次出征江陵,之所以带上这三千骑兵,也是为了让这些新训练的骑兵上战场经受实战的考验。

因为到了鄂州之后就要发动对江陵的进攻,所以这一次行军并没有走陆路,而是选择了乘船逆着长江而行,虽然速度会慢上一点,但可以节省将士们的体力。

这样在船上慢悠悠的航行了二十多天后,杨渥一行人终于抵达了鄂州。

“臣王茂章拜见大王!”杨渥的座船尚未停靠在鄂州码头上,便听到外面传来一声宏亮的声音。

杨渥连忙从房间里走出来一看,原来王茂章已经乘坐一艘小船先行登上了他的座船来拜见他。

“原来是王将军,将军别来无恙!”杨渥脸上布满喜意。

王茂章却是有些愣愣的看着杨渥,片刻之后才叹道:“大王越发有威仪了,臣却是垂垂老矣!”

杨渥有些惊讶,但随即他也有些感叹起来。

是的,看到王茂章以后,他也没有想到,当年那位沙场猛将,如今竟然头上已经有了不少白发,脸上有了不少垂暮之气,这让他感到十分惊讶。

回想起来,他来到这个时代刚好十年时间,或者严格来说,是再过一个多月才是十年。

十年前,天复二年(90年)三月,他穿越到这个时代,如今转眼便是武义五年(91年)的二月,再过上一个月就是整整十年。

他还记得当初,他第一次进入军营时,便是杨行密任命他为衙内诸军使,可以统领一千亲军。

而那时候,杨行密给他安排的就是从王茂章的军营中去挑选一千精壮;结果王茂章暗中使了点手段,最后交给杨渥的不过是五百精壮士兵。

可以说杨渥第一次进军营,就是与王茂章打交道;后来征伐越王钱镠,他与王茂章二人更是相互合作,他负责牵制两浙军的主力,王茂章负责席卷钱镠麾下其他兵力空虚的城池。

结果王茂章圆满完成任务,在大半年的时间里面就夺取了两浙的大部分城池,为彻底消灭钱镠立下大功。

那时候的王茂章,先是在青州之战里名扬天下,接着又通过平定两浙的战争,更是巩固了他的赫赫声威;那时的他,何等意气风发?然而转眼十年过去,如今的他竟然也年老了吗?

杨渥心中有些感叹,脸上却是笑着说道:“王将军年方四十,如何说得上垂垂老矣?”

王茂章愣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却是笑了起来道:“不错,臣才四十岁,还远远说不上年老,这次攻打江陵,臣可是要做先锋大将的,大王可不能将这个任务交给别人!”

一旁秦裴却是笑道:“有本将在,王将军还是跟在大王身边坐镇指挥吧,这先锋的任务怎么能轮到你呢?”

王茂章怒道:“你常年呆在金陵,只怕都不会带兵打仗了吧?还想当先锋将,等某家什么时候提不动手中大刀了再说!”

杨渥哑然笑道:“两位将军不要再争了,你们两个都是一军都督了,这先锋将的职位怎么能让你们两个去做?还是让给年轻将领吧!”

他有些哭笑不得,近十万大军,显然不可能让杨渥一个人指挥,必须分成几个部分,而王茂章和秦裴这种大将,必然要担当起独当一方的重任。

至于剩下来的两个都督,柴再用和吕师周二人,他们的资历和威望等都远远比不上秦裴、王茂章二人,自然只能屈居二人之下。

而先锋将领,最多也就统领个三四千人在前头开路,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指挥使就能完成的任务,自然不可能让秦裴、王茂章这种大将去做。

这次进攻江陵,也是一次锻炼年轻将领的机会,杨渥自然会将这些任务交给那些年轻的将领来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