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八十四章条件

南国江山 第四百八十四章条件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见杨渥答应了不给刘志超封爵,而且在刘龑继承清海军节度使的问题上表现得也很爽快,王定保的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一大半。

这次出使金陵他原本没想着轻松,按照他之前预估的最坏的情形,便是杨渥直接拒绝承认刘龑继承节度使之位,甚至坚持要让刘隐之子刘志超来继任。

若是那样的话,刘龑要么就只能选择奉刘志超为主,他以叔叔的名义来辅佐朝政,要么就只能与吴国翻脸,自己强行登位。

虽说以如今岭南的局势,就算与吴国翻脸,杨渥暂时也奈何不了岭南,不过那样一来,他们之前所做的努力就全废了,而且也算断了自己的后路。

但要是奉刘志超为主的话,刘龑的统治就有些言不正名不顺,容易让某些有野心之人暗中闹出事端来。

如今杨渥没有纠缠这一点就直接承认了刘龑为新的节度使,这就让王定保省下了口舌之力。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杨渥刚才还表现得态度温和,没有提出太过份的要求,让他感到放松不少;但随即,杨渥便提出了一个让他感到心惊肉跳的要求。

“什么,割让贺、富、梧等六州之地?这怎么可以?”

面对杨渥的要求,王定保有些失态的大声道。

杨渥提出的要求不是其他,而是要刘龑割让昭州、贺州、富州、梧州、蒙州以及龚州这六州之地,他的理由是这六州并不属于清海镇管辖,所以应该收归朝廷管辖。

清海军节度使这个藩镇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仅仅是二十多年前唐朝朝廷才设置,其管辖的范围也就是广州及其附近的一些州县。

不过广州附近毕竟是岭南开发程度最高的地方,清海军自然也是岭南最强的藩镇。

所以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清海军接连扩张,地盘迅速扩大,昭、富、梧等六州就是在此期间被刘隐吞并的。

虽说按照唐朝朝廷当初的规定,清海镇自然不能管辖如今这么大的地盘,不过在这个乱世,哪个藩镇不是有实力的就扩张地盘,没实力的就被人吞并。

像朱温当初的宣武节度使,本来只有包括汴州在内的四州之地,如今却扩张到整个中原,并且最终取代唐朝,也没见谁说与唐朝制度不合的事。

还有如今的吴国,当年也是从淮南节度使发展而来的,若是按照唐朝的规定来,那么吴国的领地不知道要缩水多少才行。

此外还有江西的镇南节度使,两浙的镇海节度使、镇东节度使等,不就是因为实力不足所以被吴国吞并的吗?也没见杨渥出来讲唐朝的规定。

王定保在心中腹诽不已,面上却是丝毫不敢提这些事,只能据理力争。

“……大王,这些领地都是我家郡王昔日从那些地方盗匪手中夺取来的,期间损兵折将难以计数,粮草辎重更是消耗无算,还请大王看在彭城郡王昔日功劳份上,收回此要求!”

且不说杨渥提出的要求没多少道理,便是有足够的理由,这割地的条件也是他绝不敢答应的,不然回到广州后他的人头只怕就要落地了。

杨渥或许也是觉得自己提出的要求有些缺乏理由,所以在王定保苦苦哀求之下,最终答应只要求处于北方的贺州、昭州、富州、蒙州这四州之地,对其他两州不再做要求。

这个条件虽然比之前的那个要宽松了许多,不过依旧是个割地的条件,王定保自然不敢答应。

可惜不管他再怎么讲道理,摆事实,或者痛哭求情,或者以死相逼的耍赖,但杨渥始终不肯再退让,最终王定保只能带着满脸的忧愁暂时告退。

没有圆满完成任务,王定保自然不敢就这样回去,他只好一边派人回广州将杨渥的要求向刘龑提及,一边留在金陵想要寻找机会求情。

……

“大王,之前突然提及割地之事,可是担心刘龑趁着马殷势力衰微而出兵湖南?”

朝会散去后,陈彦谦等内阁大臣都很自觉的留了下来。

他们之前都看到了杨渥在朝会时突然收到消息,并且表现出极为惊讶的神色,所以他们都明白,一定是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了,需要他们留下来商议。

此时,刚刚来到距离中极殿不远的华盖殿,陈彦谦便有些好奇的问道。

“不错,马殷去年为了准备潭州之战,将湖南其他地方的兵力基本都抽调一空。”

“之前刘隐心中还存着让马殷来阻挡我军的目的,所以没有对湖南出兵趁火打劫。”

“不过现在马殷在潭州兵败,已然无力阻挡我军的进攻,在这种情况下,难保刘龑不会趁机出兵湖南。”杨渥解释道。

虽然说刘龑就算出兵湖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将来总能夺回来;但刘龑毕竟在名义上是臣服于吴国,若是他打着帮助吴军对付马殷的名义出兵,杨渥在短时间还真不能拿他怎么样。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杨渥就需要提前下手,先提出一个刘龑难以接受的条件。

若是刘龑不答应,相信他也不敢因为这点事情与吴国翻脸,那么接下来双方就只能就此事来不断扯皮,这期间刘龑自然就不好再出兵湖南了。

而只要时间拖延个一年半载,那时只怕吴军早就夺取整个湖南了。

若是刘龑真的答应割让昭、贺等四州,那就更好了,因为失去这四州之后,岭南与湖南之间的道路就被隔断了,刘龑自然不能出兵湖南。

说到底,不过是要给刘龑制造点麻烦,增加一点压力,不能让他感到清闲。

解释了一句关于岭南的事情后,众臣的心思却更多放在杨渥之前收到的消息上面。

“这是从潭州军前刚刚发过来的,诸位都看看吧!”

不等众臣询问,杨渥便取出之前收到的那份文书,让程勋呈递给众臣轮流阅读。

文书中的内容并不多,也就是关于马殷的使者节度判官高郁将要出使金陵,并且向吴国提出两国议和之事。

不过众臣看了之后都有些惊讶。

要知道这个时代两大势力之间相互争锋,若是其中有一方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想要议和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像当初朱温在占据绝对上风的情况下,之所以答应李茂贞的议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梁军围困凤翔城长达一年时间,始终不能攻破城池,梁军将士早就人困马乏了;

在外部又有河东、淮南等势力正在大肆扩张,再加上那次出兵关中朱温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将唐昭宗控制在手中,所以在目的达成之后就同意了李茂贞的求和。

但如今吴国占据的优势更大,而且还没有什么外部忧患,吴军将士更是采用轮休制,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整,不存在将士疲惫的情况;而且马殷也没把握像李茂贞那样守住城池而不被吴军攻破。

所以马殷想要议和,显然很难,除非他能提出足够优厚的条件,让杨渥等人难以拒绝。

“大王,诚如许德勋所言,马殷麾下那些征战了数十年的沙场宿将如今尚在,而且楚军的兵力也有不少,若是将马殷逼急了,只怕我军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臣以为,若是马殷提出的条件合适的话,大王不妨暂时和他停战,先对付其他势力再说!”

当众臣还在思考之时,工部尚书杨信首先站出来道。

“合适的条件?那你说,怎样的条件才算合适的条件?”杨渥笑问道。

“若是马殷愿意割让整个湖南,这就是合适的条件!”

“不可!”

“不能这么轻易就同意议和!”

杨信话音刚落,便有人站出来反对。

杨渥转头看去,见站出来反对的正是刘威和陶雅二人,不由得笑了起来。

随着淮南那些老将接连病逝,如今还经历过当年与孙儒鏖战的老将已经不多了,而位列中枢的也就眼前两人而已。

其他的不是级别不够,就是在担任都督,未能参加内阁会议。

便是李承嗣这位如今的军中第一人,他当初投靠淮南的时候,孙儒都已经被斩杀多年,自然没有经历过于孙儒军的惨烈交战。

而刘威和陶雅二人却是不同,他们两个作为杨行密的心腹大将,当初就是抗击孙儒的主要将领,在与孙儒交战的过程中没少被虐,麾下将士更是损失不少,仇怨可谓极大。

再加上后来淮南军乃至吴军在与马殷交战的过程中损失的那些将士,刘威二人自然不愿意就这么简单的放过马殷。

“马殷这么多年来一直与我军为敌,给我军造成了那么多的伤亡,如今势微力薄了才想起议和,这只怕也太晚了吧?”刘威冷笑道。

“马殷要想议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手中虽然还有些实力,不过与我军相比差的太远。大王,此人与我国为敌多年,必须将他彻底消灭,不然其他势力也会效仿马殷的!”陶雅的语气同样有些激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