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六十章原因

南国江山 第四百六十章原因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什么?本将不是已经提醒过王捻吗?他怎么还会被楚军偷袭?难道他将本将的将令当做了耳边风吗?”

潭州城下,得知消息后,刘信怒不可遏。

要说之前发过去的军令中还只是提醒王捻要保持警惕,那么最近一份军令中可是特别提醒了他,不要光注意前方,其他方向也要注意,不能给敌军可乘之机。

结果没想到还是被敌军夜袭了。

好在王捻应该也没有彻底放松警惕,所以在遭到突袭后,将士们并没有彻底混乱,敌军组织死士奋勇突击,激战了一晚上才最终彻底击溃楚军。

从伤亡上讲,楚军一开始的伤亡不比吴军要少,只不过吴军被击溃后,不少将士在逃亡的时候慌不择路,结果落入涟水中淹死了,这才使得吴军伤亡远大于楚军。

“都督,现在讨论王捻的事情还早,毕竟王捻现在在哪里都不知道,还是来说说当晚一战的情形吧。”李承鼎有些担忧的道。

“战局已经很清楚了,还有什么好说的?王捻根本没管本将的提醒,结果警备松弛,给了敌军可乘之机。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还要讨论什么?”刘信不以为然反问道。

“不然,以末将之见,从当晚战局来看,楚军应该分兵了!”李承鼎摇摇头。

“分兵了?你是说楚军并没有投入全部兵力?”李德诚皱眉问道。

“嗯,你说的有道理,若不是你提醒,本将几乎忽略了!”相比于李德诚,刘信听李承鼎这么一说,当即就醒悟过来。

的确,楚军乃是暗中偷袭,而且从一些逃回来的溃兵口中可以知道,楚军在战斗过程中一直表现得较为勇猛,甚至有些士兵如同死士一般不顾生死的向吴军进攻。

从这一点来看,楚军如果投入了全部兵力的话,那么他们就不应该打得那么辛苦,更不应该花费了一晚上时间才最终击败王捻。

楚军的战力虽然比不上吴军,但也相差不远,若是有两倍的兵力优势,再加上偷袭的便利,相信只要敌军将领不是傻子,肯定不会需要那么长时间才取得胜利。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楚军分兵了,在湘乡的楚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楚军没有分兵,不过为了某些目的故意只投入了部分兵力。

但这种说法显然有些说不过去,因为楚军即便那样做也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造成更多伤亡。

“敌军分兵两路,目前却只暴露了一路,那么另一路敌军又在哪里呢?”刘信自言自语。

接着,众人的目光一起投向了衡州。

“楚军的目标是朱思勍!”

王环自然不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未能干净利落的击溃王捻,这一点本来算不上什么破绽。

不过他很倒霉的却是被李承鼎看出来了,发现了其中的漏洞,这样一来,他的谋划想要成功就难了。

刘信二话不说便下达了两个命令,第一个就是全军营地向南方移动二十里,以避免遭到楚军内外夹击。

这也是对湘乡防线失守的必要应对措施。

另一个命令则是迅速派信使前往衡州通知朱思勍,让他务必小心防备,不可有丝毫懈怠。

为了保证信使能安全抵达,刘信甚至接连派出了三个信使,并派出不少骑兵护送。

结果在半路中果然遭到了楚军的拦截,三个信使有两个被杀,还有一个见机不妙立即躲入了大山之中。

不过他最终能否及时将消息传递到衡州去就不得而知了。

对此,刘信也没有更多的办法了,只能希朱思勍不要放松警惕才好。

……

衡州城外。

又是一场攻城战结束,城中守军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可惜每次眼见要破城之时,最终楚军又挺了过来。

这让朱思勍都差点忍不住动用更多的军队来攻城。

虽说他和杨隆演等四人提到过,说衡州只是一座小城,太多的兵力施展不开,没有必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投入更多兵力就没有效果。

现在这种时候,更多的兵力就意味着给敌军更大的压力,也很容易攻破城池。

好在最终朱思勍还是忍住了。

谨慎,稳重,这才是杨渥最为看中他的地方。

一个稳重的将领,或许难以成为名将,难以打出让人振奋的大胜来,不过敌军想要击败他也很困难。

对于如今的吴国来说,以禁军的实力,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计谋就足够碾压天下大多数军队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谨慎沉稳,很少犯错的将领,就是一员优秀的将领;若是他还能偶尔灵光一闪,做出优异表现来,那么他就能算一员名将了。

朱思勍差不多就是这样一员将领,所以杨渥对他的重用,不仅是因为他的忠心,同时也是因为他本身具有担任都督的能力。

“罢了,反正又不赶时间,即便衡州晚几天攻破也没什么,大势在我一方,只要不犯错误,以我军堂堂正正之师,足以击败任何敌人!”朱思勍在心中想着。

敌暗我明,所以他必须留下足够实力;衡州的局势又恰好让他有机会这么做。

否则衡州如果局势吃紧,需要投入更多兵力的话,他就不是现在这么个打法了,说不得有时候就必须冒一定的风险了。

“将军,我听顾全武老师说过,我们吴军有火药,可以炸开城墙。当年攻打润州、杭州等地时就曾用过,王兄当初在平定田頵之乱时也用它来炸死了田頵。”这时杨隆演突然发问道。

“你说的不错,我军的确有火药可以用来攻城,听说这还是大王当年首先想出来的办法,让王茂章在润州率先使用的。”朱思勍点头道。

“那么为什么现在不用呢?而且这几年似乎也没听说用过?”杨隆演眼神一亮,连忙追问道。

这也是其他三人心中的疑惑,既然吴军有更好的攻城利器,那么为何不用?为何一定要用最原始的办法来攻城?

“之所以不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火药炸城墙可不是万能的,它有很多限制条件,比如说在敌军士气没有崩溃之前,就算炸开了城墙,敌军也能坚决抵抗,甚至再度将缺口堵上!”朱思勍解释道。

“当年攻打杭州时,我军成功炸开了城墙,不过两浙军队顽强抵抗,最终就堵住了缺口。”

是的,炸开城墙并不意味着城池就会陷落。

这个时代的军队都是募兵制度,尤其是那些大势力的军队,士气一般都比较高,而且因为战斗频繁的缘故,士兵们通常都较为精锐,将领的统兵能力也不差,所以想要炸开城墙就攻克城池那是不可能的。

后世洪秀全的太平军一开始的确用这一手办法夺取了不少城池,不过那是在初期,面临的敌人都是腐朽不堪的绿营兵的时候才能如摧枯拉朽一般。

等到湘军、淮军等地主武装兴起后,他们就难以再那么轻松的夺取城池了。

而那些地主武装,毕竟只是临时组建,论战力应该是比不上如今天下那些久经战乱的大**队的。

这一点从几个月前晋军攻打晋州时的遭遇就能看出来。

朱思勍接着又解释道:“除了敌军可以堵住缺口外,用火药炸城墙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准备条件太多,比如火药受潮,比如地下水问题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用火药炸开城墙的!”

杨隆演四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过随即刘仁赡又问道:“将军,虽然你说了两个原因,不过学生觉得这依旧不是不用火药的原因吧?就算弊端再多,可是用起来也比不用要好吧?”

朱思勍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你说得不错,用总比不用要强!不过之所以不用,这可是大王亲自下达的命令。”

“王兄的命令?”杨隆演有些惊讶。

“不错,正是大王下的命令。至于原因嘛,那就要你们自己去想了,或者你们自己去向大王询问了!”朱思勍摇头笑道。

在他的心中却是暗暗想着:“不是我不告诉你们,就算是我也不知道大王的真实目的,只能在心中做一个猜测!”

当初杨渥下令在对湖南等地发起进攻时禁止使用火药,这一点刚提出来就遭到众将质疑,不过杨渥却是态度坚决,而且没有给出解释,让众将一个个都极为困惑。

在朱思勍的心中,他自然对此有一些猜测。

在他看来,不外乎就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钱的问题。

每次炸城墙,能否起到作用不说,但每次都需要使用上千斤火药,甚至是更多的火药,即便吴国家大业大,又哪里经得起这种消耗?

至于第二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练兵。

吴军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里,规模就迅速扩充了一倍不止,大量的新兵都需要战火淬炼才能成为百战精锐。

如果不趁着现在对付实力较弱的南方势力时就大力练兵,难道还要等到将来北伐时再练兵吗?

不用火药,让士兵们在正常的攻城血战中得到淬炼,这虽然很血腥残酷,但效果一定很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