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

南国江山 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高郁的主张,场中众人有不少都表示赞同,毕竟明知道打不过吴国,没有谁愿意继续和吴国硬拼。

如果两家能够相安无事的话自然最好。

不过要想相安无事,很显然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湖南各州因为开发程度较高,又是以汉人百姓为主的地区,而且其所处的位置也极为重要,所以这里必须让给吴国,不然两家想要和平显然是不可能的。

第二,马殷也要表现出自己的实力,必须不然的话吴国觉得轻易间就能消灭他,自然也不会同意。

这两点非常准确的说明了如今他们面临的局势和应该做出的应对。

即便是马賨心中亲近吴国,希望两家能够和平共处,但他也知道没有高郁说的这两点想要和平是很难的。

而马存虽然心中反对投靠吴国,主张继续死抗到底,但听了高郁之言后,也只能在心中冷哼一声,却没有出言反驳。

至于马殷,他心中此时也颇为动心,当即向众人问道:“诸位将军觉得高判官之言如何?”

楚国可与吴国不同,甚至与梁、晋等国也有不同。

在吴国,随着各项制度走向正规,如今吴国的权利可以说是高度集中在中枢手中;而杨渥本人更是有着极大的话语权,对于许多重要的事情都能一人独断。

而梁国、晋国虽然地方节度使的和各个将领手中的权利较大,但一来两国都建立了很长时间,根基已深。

二来两国的君主都有极大权威,尤其是威压天下近三十年的朱温,更是权利极大,对手下各将控制极严。

而马殷成为湖南节度使的时间都只有十多年时间,兵权很多都被掌控在众将手中,他自己完全能掌控的兵权并不多。

如今因为有外部吴国的压力在,各个将领都只能紧密围绕在马殷身边,严格服从他的命令。

但反过来,马殷也没有时间和条件去像吴国那样搞军政分离,更不可能在如今这种条件下去收拢部将手中的权利。

他若是敢那样做,若是一不小心激得手下人投降吴国,那就亏大了。

所以只要是那些相对比较重要的事情,马殷一般都会一个个的征求部将的意见,不会独自做决定。

“末将以为,高判官之谋可行,大王可以试一试!”

“末将附议!”

……

众将纷纷点头。

“好,既然如此,那孤就集中兵力在潭州与吴国人好好战上一场,也要让吴国人知道我军不是好惹的!”马殷沉声道。

“许德勋,孤命你为潭州守将,现在就赶往潭州,务必要设法坚守住潭州至少两个月。到时候孤会亲自领兵前去救援的!”马殷下令。

“末将遵命,末将定当全力以赴,坚守潭州,为大王争取时间!”许德勋大声应道。

许德勋本来就是马殷的心腹之将,以前负责镇守岳州,直面鄂州的吴军,如今镇守潭州的众人马殷自然也是交给他来做。

潭州城自从两年前吴军攻城之后,虽说后来马殷转而向西南发展,但对于潭州的城防不仅没有落下,反而更加重视。

这两年里不仅城墙被多次加固,城池外面的树木、房屋等更是被推倒一空。

这些东西都是有可能在将来被吴军利用来攻城的,那些树木可以用来云梯等攻城器械,房屋可以给攻城的吴军提供掩护等。

但这些东西同样可以被用来守城,所以楚军很早将其收集进城内,为将来做准备。

此外,楚军做的最重要的一点准备就是在城外修筑了三座卫城,仅仅呈品字形排列在城南。

潭州之地,三面环水,而且是难以截断的活水,加上城墙距离河流不远,城外难以展开大军,所以吴军要攻城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城南发起进攻。

上一次吴军攻打时,因为对吴军兵力估计不足,一开始还以为吴军只是想要占领岳州,所以潭州这边基本没多少准备,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依靠临时征召的字霸都来守城。

这一次楚军自然不会毫无准备。

在城南不远处新修建的三座卫城,不仅能相互支援,更是能够得到城中守军的迅速增援。

这样一来,若是吴军想要进攻潭州,就必须先拿下三座卫城,这自然能极大的拖延吴军攻城的速度。

在许德勋领命之后,马殷又下令以姚彦章为北面应援使,负责从益阳方向救援潭州;以秦彦辉为南面应援使,负责从邵州方向救援潭州。

之所以不一开始就集中兵力防守潭州,主要还是为了避免吴军像当年对付钱镠时一样,先将楚军主力困在潭州城中,然后派大军绕过潭州席卷其他兵力各州。

而将兵力分散开来,虽然有被敌军各个击破的危险,但同时也能灵活部署兵力,根据敌情做出应变。

当然,马殷也没有彻底晕头,他虽说决定投入主力在潭州与吴军再来一次大战,但他并没有将全部兵力都投入进去,而是在溆州留下了两万大军,以防备最坏的局势发生。

如今楚军全部兵力也不过是七万人不到,除了留守各地的军队外,真正用来守潭州的不过是两万人,给姚彦章和秦彦辉二人的兵力也各自只有一万人。

整个潭州一战马殷最终打算投入四万大军,不管是获得胜利还是最终兵败,他都不会再增加一兵一卒了。

……

转眼一个月时间过去。

这一个月里面,许德勋率领潭州守军疯狂的在加强城防,以应对吴军的再一次进攻。

而吴军方面,随着朱思勍率领的右腾骧军从金陵出发,开赴江西前线,吴楚之间的又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虔州城中。

“茂唏啊,当年你我二人见天下纷乱,民失其所,故而在虔州起兵,这一转眼就是二十五年时间过去了。你我都老了,你的年岁比我还小几岁,如今连你都坚持不住了,看来我也没几年好活的!”

一间敞亮简朴的房屋内,满头白发的谭全播望着卧病床上,面容枯槁的挚友卢光稠,不仅长叹着。

茂唏就是卢光稠的字。

随着卢光稠成为虔州刺史,并且攻占韶州等地,他的身份地位也迅速提升,虽然还比不上那些名震天下的藩镇,但在虔州这一亩三分地上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

所以一般人见了卢光稠的面也只敢称他为卢使君或者使君等,唯有谭全播才会称呼他的字。

此时的卢光稠的确是病得不轻,虽然头脑还很清醒,但他说话都很艰难,平时一般都是谭全播在说,他在听。

“如今回想起来,当年起事的时候还是太过想当然了,那时候我以为只要我们一心为了百姓,就一定能取得百姓支持。而有了百姓的支持,我们就能迅速扩大实力,甚至席卷南方都不在话下。可惜我们还是小看天下英雄了……”

谭全播用他那苍老的声音低声感慨着,病床上的卢光稠虽然听他说的都是一些细小的事情,但他却没有一点不耐烦,反而凝神倾听着,仿佛谭全播所讲的是一个个动听的故事。

正当谭全播讲到他当年领兵在韶州城外击败岭南刘隐的三万大军的时候,房门突然被打开。

“父亲,父亲!”随着一声欣喜的喊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闯了进来。

这男子身材高大,容貌俊朗,脸上却满是喜色,正是卢光稠的儿子,如今担任韶州刺史的卢延昌。

几年前象牙潭一战后,卢光稠和谭全播二人审时度势,向吴国投诚以换取吴国对卢家统治虔州的认可。

那时候卢光稠手中不仅控制了虔州,韶州同样在他的控制之下,而卢延昌作为卢光稠的长子就被任命为韶州刺史。

这一切在卢光稠投靠吴国后也没有任何的改变。

不过卢延昌虽然是卢光稠的长子,但如今的虔州甚至连一方节度使都不是,想要父子相继,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听说卢光稠病重后,他自然是马不停蹄的赶到了虔州。

“你来了?什么事情这么高兴?”病床上,卢光稠咳嗽了几声后,艰难的问道。

“父亲,是吴国派使者前来,说是听说父亲病重,所以吴王特意派了一个御医来给父亲看病!父亲,听说那使节是在听说父亲病了后就从金陵马不停蹄的赶过来的,如今快要进城了!”卢延昌连忙回道。

“吴王派来使者?御医?”谭全播在一旁听了后连连皱眉。

“是啊,谭伯,我们虔州没有什么好的医者,但吴王的宫中肯定有名医,说不定就能治好父亲的病情!”卢延昌喜道。

“你就是为这件事而高兴的?”谭全播听了更加皱眉。

他如今虽然年老,不过思路依旧很清晰,考虑问题非常迅速,一谈起正事来很快就想明白了关键点。

“那吴王派使者前来可未必安了什么好心啊!他是想要看一看我虔州的局势,他对虔州的觊觎之心可是一点都没有变啊!”

当然这一点也很正常,吴国的野心可以说早就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了,如今卢光稠病重,若是杨渥一点动作都没有,那才是怪事。

“谭伯,这?我们虔州不是已经臣服于吴国了吗?吴王怎么还会觊觎我虔州?而且听说最近吴军正在集结,似乎又要和楚军打仗,他们应该不会再来攻打我们吧?”卢延昌听了大惊道。

“咳咳……”病床上,卢光稠差点没被气得吐血。

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儿子生性愚笨,不是什么可造之材,但他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会笨到相信吴国的地步。

吴国和虔州之间的关系,只要稍微有见识的人都会明白。

“看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勇卿来执掌虔州啊!可是勇卿的年纪比我还大,就算他愿意出来执掌,但他又能执掌多久呢?”卢光稠在心中想着。

除了卢延昌外,卢光稠还有其他两个儿子,不过那两个儿子比卢延昌更加不堪造就,相对来说卢延昌还算好的,至少这几年他担任韶州刺史期间没有出什么乱子,还将那里治理得不错。

听说当地百姓也很拥戴他,可惜他居然连吴国的用意都看不出来,只怕将来虔州的基业就要葬送在他手中了。

谭全播自然不好出言斥责,他耐心的给卢延昌解释道:“吴国人绝不可信!他们当初虽说同意了虔州归降,甚至还同意将虔州交给卢家,但那只是暂时的。”

“以吴国的制度,以及吴王的野心,他是不可能眼看着虔州之地在卢家手中的。你看当初江西钟家,那钟匡时还是吴王的姻亲,但吴王对江西下手时可是一点都没有手软。”

“还有福建,当初王审知手中有五州之地,为了劝他主动投降,那吴王开出来的条件就是一个国公爵位和世享富贵,对于福建五州却是坚持要完全掌控。”

“所以你若是相信吴国人,相信他们不会觊觎虔州那就是太天真了!”谭全播缓缓说道。

卢延昌听了后不由得脸色一红,小声说道:“不管怎么说,吴王派来使者探病,还派了一个御医前来,父亲总要见一见吧?”

“见当然是要见,毕竟在名义上我们还是臣属于吴国的。”谭全播点头道。

“延昌,你去迎接吴王的使者,一定要好生接待,要让对方感到满意。就算吴王的使者提出什么要求,但只要不是太过分,那么你就都答应了吧!咳咳!”这时,卢光稠难得的一连串说几句话。

“是,父亲,孩儿一定会让吴王的使者感到满意的!”卢延昌连忙答道,脸上却是带着一丝疑惑。

谭全播见了顿时明白他心中所想,小声解释道:“那吴王的使者代表的就是吴王,我们虔州的实力毕竟远远无法和吴国相比,即便知道吴王不安好意,但也不能轻易得罪,更不能给他借口。”

“吴王怎么说都是胸怀天下之人,我虔州既然已经是他的臣属了,那么他就不能在没有足够理由的情况下前来讨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