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

南国江山 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顾全武自从钱镠死后,如今虽然名义上乃是杨渥的部属,但实际上他却是处于半隐居的状态,若不是杨渥亲自去请,他也不会答应教导杨隆演等人。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现在心中无所求、无所畏,所以他才能以更加超脱的心态去观察一个人。

所以他对杨隆演四人的评价也更加公平和准确。

四人之中一个能成名将,一个能成优秀将领,剩下两个却只能算合格将领,这个评价其实已经让杨渥感到满意了。

像他的弟弟杨隆演,虽说按照顾全武的说法,将来只能做一个合格的将领,但杨渥本来就没打算让他长期领兵,所以能够合格就不错了。

至于程宗也是一样,作为杨渥亲自培养出来的,将来只要他有忠心,能够统领羽林军,负责保护王宫的安全就行,真正的领兵能力相对并不重要。

此时,杨隆演听了杨渥的问话后,连忙答道:“王兄当初是指挥军队上战场,而小弟只不过是去见识一下而已,最多就是留在朱将军身边,没什么危险的!”

一旁,杨濛同样说道:“是啊,小弟只是去见识一下,定然不会让朱将军为难的。”

“只留在朱将军身边?”杨渥微微有些犹豫。

这次出征湖南,按照李承嗣最终制定的计划,一共只出动两个军四万人,分别攻打潭州和衡州两地。

这两个军分别是以刘信为都督的右镇**和以朱思勍为都督的右腾骧军,他们二人将是平级的关系,没有设立大都督。

从这个安排上讲,杨渥显然是在任用那些相对年轻的将领,以培养他们的领兵能力。

至于在鄂州的王茂章,他自然是需要留下来继续镇守鄂州,以防备高季昌或者他身后的梁军的干涉。

“是啊,王兄,我们几个都只留在朱将军身边,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杨隆演二人见杨渥似乎有些同意的意思,连忙劝说道。

一旁,杨溥、杨浔等其他几个弟弟也大声说道:“王兄,小弟也要去见识一下战场,将来为王兄分忧!”

“我也要去见识一下!”这时,杨舒这个才一岁多的小丫头也奶声奶气的说道,却是将众人给逗了了。

倒是杨炅这个杨渥的长子,如今吴国的王太子,看上去却像是对打仗的事一点兴趣都没有。

“你们几个小家伙瞎掺合什么?”史夫人不满的瞪了几人一眼,吓得几人连忙低头吃饭去了。

杨渥的几个弟弟中,除了杨隆演和杨溥二人如今年满十岁外,其他几个弟弟连十岁都不到,自然不可能有去战场上见识的机会。

不过让杨隆演和杨濛二人出去见识一下其实也是好事,虽说不需要他们领兵打仗,但至少也要让他们知道真正的战场是怎样的。

而且不仅是他们两个,还有刘仁赡和程宗两个也可以一起去见识一番。

这一次对湖南的进攻,虽说只投入了四万兵力,但一来马殷刚刚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肯定会削弱他对湖南的掌控力度,二来他打下来的西南之地,如今刚刚平定,肯定需要留下不少兵力镇压。

所以马殷应该不会在湖南投入太多的兵力,最多也就是在潭州可能有一场大战。

毕竟潭州历来都是湖南最重要的城池,马殷应该不会轻易放弃。

不过朱思勍的主攻方向衡州,马殷应该不会集中太多兵力去防守。

不管怎么说,杨隆演等人若是只留在朱思勍的身边的话,他们的安全却是没有问题的。

想到这,杨渥便点头笑道:“好吧,让你们去见识一下倒也无妨,不过你们必须答应一直跟在朱思勍身边,而且你们只能听,只能看,却不能说,更不能干涉到朱思勍将军的指挥,若是你们能答应这两点,为兄就同意你们去湖南!”

“多谢王兄!小弟定然会留在朱将军的身边,并且保证只听只看,绝不会打扰到朱将军指挥的!”杨隆演二人满脸都是兴奋,连忙保证道。

“嗯,快吃饭吧,饭都要凉了!”杨渥点头道。

一旁史夫人见杨渥答应了让二人去湖南,她本来心中还有些不满,但在杨渥反复保证他们的安全之后,最后也是无奈点头答应了。

说到底,史夫人也只是一个见识不怎么多的妇人,如今能够得享富贵,一身尊荣,这已经让她心满意足了。

所以她平日里除了和其他几个太妃以及杨渥的几个妃子聊聊家常,或者看看戏文打发一下时间等,对于国家大事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平时也基本不过问政务。

吃过饭后,杨渥正准备回自己的寝宫休息一下,这时范遇上前来躬身道:“大王,这是长剑都刚刚从开封传来的消息,是关于梁军最近调动的一些情报!”

说着,他将手中一张密封好的文书递给杨渥。

随着历史上柏乡之战的时间逐渐来临,杨渥自然是极为关注这一场大战的发展经过,所以在两个多月前就下令让长剑都收集这方面的消息。

杨渥打开文书仔细观看,只见上面写着的,乃是朱温下令以右龙骧军使王彦章为北面行营招讨使,以潞州副招讨使韩勍为其副手,以李思安为先锋将,屯相州,声称将要再次攻打潞州。

同时,朱温又命供奉官杜延隐、丁延徽二人统领魏博军队以帮助赵王王镕抵御燕王刘守光为名义,进驻王镕麾下的深、冀二州。

看到这个情报后,杨渥不由笑了起来。

“没想到没有了王茂章之后,朱温竟然准备用一个王彦章来代替,倒是出人意料!”

是的,从朱温的安排来看,他明显是在图谋赵王王镕的地盘。

在几个月前,魏博节度使、邺王罗绍威突然病逝,时年才三十四岁,他的节度使位置最后被他的次子罗周翰继承。

在罗绍威活着的时候都只能勉强控制住魏博,而如今罗绍威病逝,他的继承人罗周翰又尚未成年,更加无力控制局面。

如今的魏博,从上到下的大权可以说完全被朱温控制了,罗周翰只不过拥有一个魏博节度使的名义而已。

在控制了魏博之后,朱温自然会想到进一步图谋成德节度使王镕麾下的五州之地。

而王镕不管怎么说毕竟已经统领成德近二十年时间,自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朱温既然想要打他的主意,这肯定会导致他投入晋王李存勖一方,这就不可避免的会使得晋军和梁军再一次发生大战!

而这,就是历史上引起柏乡之战的根源所在!

“虽然朱温这一次选择用王彦章来领兵,不过王彦章虽然在历史上的名气很大,但更多的却是他的忠义,领兵能力到底如何却是难说!”

“更重要的是,梁军想要图谋赵王的领地,那么就必须深入其境。

在此之前的几年里,梁军与晋军争夺的地区都是在潞州、晋州等地,那里地处相对崎岖的太行山脉,不利于晋军骑兵的发挥。

而王镕的领地却是处在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那里将是最为适合骑兵发挥的地方。不知道王彦章有没有办法遏制晋军强大的骑兵发挥呢?”

想到这里,杨渥不由得笑了起来。

接下来这一战,不管是梁军像历史上那样遭受惨败,还是王彦章表现突出,一举击败了晋军,又或者两军相持,谁也无法奈何谁,这三种结果杨渥都能接受。

不管如何,两国之间的实力和现状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对峙不是段时间内能够结束的。

只要能给杨渥留下足够的时间来统一南方就行了。

“北方的战事务必要盯紧了,一有新的消息就立刻传来,不要耽搁了!”将文书递回给范遇后,杨渥吩咐道。

“是,臣一定会好好盯着这件事的。”范遇连忙道。

“嗯,对了,上次让你设法在晋国发展密探,如今此事可有进展?”杨渥想起了什么,接着又问道。

“回禀大王,此时如今还在全力安排,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不过想要取得较大成就,只怕还需要一些时间!”范遇道。

如果说南方各大势力都是吴国目前的目标的话,那么北方的朱温和李存勖等就是吴国长期的敌人。

而且相比于南方这些势力,北方那两个势力的总体实力可是不比吴国差,将来必然是吴国的生死大敌。

所以对梁国和晋国的情报打探才是长剑都的重点任务。

即便如今与梁国相对和平,但情报这种事情,不提前很多年就布下棋子,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做准备,那样是很难取得成果的。

经过这么些年的各种收买或者离间等手段,尤其是如今梁国实力大不如前,从上到下都有些人心浮动的情况下,长剑都在梁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打探消息的能力有了不小的提升。

不过对梁国的密探布置如今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对晋国的消息打探却迟迟没有进展。

没办法,在这个人心浮动的年代,想要铺设一张可靠的密探网络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别的不说,光是密探的可靠信就难以得到充分保证。

虽说可以将这些密探的家人留在金陵来作为人质,但一来并不是人人都那么在意他们的家人。

在这个时代许多人为了富贵连自己的子女、父母都可以背叛,又有谁能保证他们这些密探不会为了自己的富贵而做出背叛吴国的事呢?

更何况,在距离遥远,而且被不同势力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即便是消息的传播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就算有密探在外面背叛了,想要去核实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而要想在晋国发展密探那就更加困难,双方的距离如此遥远,那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金陵这边都难以干涉。

再加上晋国如今正日渐兴盛,在战场上接连不断的胜利,不仅极大的振奋了晋国的人心,更是极大提高了其内部凝聚力,想要进行收买和离间的难度比在梁国要更加困难。

杨渥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难度,所以他也没指望现在就取得成效,能够在十年内将密探网建立起来,并且发挥作用,他就心满意足了。

“这件事对我们的重要性你是知道的,不必孤多说,总之最多十年之后,孤要看到成效!”

“是,臣定会努力将此事办妥!”范遇连忙答道。

杨渥点点头,接着又问道:“除了北方来的消息之外,还有其他别的消息吗?孤记得你有一段时间没有集中汇报消息了!”

一般相对不是紧急的消息,范遇都不会及时来汇报,而是等到一定的时间后集中来向杨渥汇报,这样也能够更加准确的对消息进行核实。

“其他别的倒是没有什么重要的消息,不过有两个目前还没有完全核实的消息,一个是说虔州刺史卢光稠最近似乎病了,而且病情较为严重!”

杨渥双眼一亮,连忙问道:“病得有多严重?”

范遇沉声道:“臣不敢确定,不过有一定可能会病亡!”

杨渥点点头,他也知道像卢光稠这种身份的人,他们若是是病了,那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消息,而且一般都会保密,尽量不让外人知道。

当初杨行密病重的时候就是如此,甚至于若不是杨渥有绝对的自信和把握掌控住局势,只怕杨行密病故之后淮南都会选择秘不发丧,等到大局已定后再透露消息。

所以范遇难以确定卢光稠的病情倒也正常。

当初周本在象牙潭一战一举击败危全讽统领的江西联军,并且趁机攻占了信州、袁州、吉州和抚州这四州之地,不过卢光稠统领的虔州当时因为没有派兵参加危全讽一方,所以在象牙潭一战中躲过了一劫。

后来卢光稠见吴军势大,自知难以抵挡,所以派遣使者向杨渥请降。

虽然这种请降只是名义上的投降,不过那时候考虑到卢光稠当时就已经六十七岁了,随时都有可能病死,所以杨渥答应了卢光稠的请降,想要等到他死去之后再图谋虔州。

如今几年时间过去,看来卢光稠的大限应该也快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