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

南国江山 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入夜。

金陵城中,宋国公府上。

刘威端坐在书房之中,身前书案上平放着几份书信,都是已经被拆开看过的。

他今年已经五十四岁,身材中等,头发微白,身经百战的他,脸上总是充满着一股浓厚的英气和刚毅,让人见了不由得心生好感。

此时,刘威正仔细的看着手中的书信,看完后,他将书信放下,皱眉沉思起来。

在他的身旁坐着的,乃是他曾经的幕僚,如今官居金陵府长史之职的黄讷。

黄讷当初在刘威府上做幕僚,后来经过高勖的推荐,作为杨信的副手担负起了修筑捍海堰的工程任务,因为表现突出而受到重用。

如今虽然出仕了,但黄讷依旧保持着当年为刘威做幕僚时的习惯,经常来他府上为他筹谋。

过了一会儿后,刘威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摇头说道:“唉,都和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如今已经在朝中做官了,就不要经常来老夫这里了,这样传扬出去影响不好!”

黄讷笑道:“国公多虑了,下官本来就是从国公府中出去的,如今与国公多走动一些,没人会说闲话的!”

刘威闻言苦笑一声,也就由得他去了。

他也知道,一般人还真不会说闲话的,他真正所担心的人,除了王宫中的那位外,也没有别人了。

但他同样也知道,以杨渥的心胸,对这点小事还是不会介怀的。

堂堂一个国公,而且还是当年为吴国建立立下了卓越功勋的老臣,若是手下一个为他奔走的部下都没有,那才是不正常。

所以刘威才对黄讷的做法并不强求。

“不知道这一次世子来信中都说了些什么?前些日子听说他在鄂州那边接连立了几个功劳呢!”黄讷接着问道。

“哼!还能有什么?无非是立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功劳之后,就想着老夫帮他在朝堂中说话,让他调回禁军中来!”

“那么国公的打算呢?世子再怎么说也是国公的长子啊!”黄讷一边询问,一边小声提醒着。

身处这个朝堂之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就会遇到派系之争。

这种派系之间的区别,根本不是黄讷想不参与就不参与的;尤其是他曾经作过刘威的幕僚,天然就带上了刘威的印记,就算他想要摆脱也是摆脱不了。

更何况,以刘威在朝中的威望,即便他现在不领兵了,但他依旧有不少人脉在,依旧有崇高的威信。

所以黄讷也没有必要去摆脱与刘威之间的关系。

这样一来,他自然是无比关心刘威这一系的实力发展。

而刘崇景作为刘威的世子,将来也会是刘家的掌权人,现在却只是一个厢军的指挥使,这显然不足以支撑起一股能影响到朝堂的势力。

若是他将来只能以厢军指挥使的身份终老,那么刘家这个派系自然就只能解散或者另外寻找一个带头人了。

“让他回禁军中来?不,老夫可不觉得这对他是一件好事。崇景这人我最清楚不过,争强好胜不说,偏偏眼高手低,没有那个能力,却又想身居高位,那只会害人害己的!像如今好好在厢军里面呆着也没什么不好的!”刘威摇摇头叹息道。

黄讷连忙劝道:“可是国公,世子毕竟是你的长子,将来也会继承你的爵位。但他若是一直在厢军里面呆着,得不到多少立功机会,将来只怕……”

“只怕什么?怕他继承了爵位后因为官职太低而丢脸吗?”刘威冷笑问道。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刘威对自己儿子当然是最了解不过的,知道他表面上看有些能力,但实际上却没有带兵打仗的才能,再加上他的心性又是个功名心太强的人,继续留在禁军之中只会坏了大事的。

“可是国公,世子有上进之心,想要回到禁军中来,总不好不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吧?”黄讷道。

刘威听了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即又沉思半晌,这才坚定的说道:“你不必劝了,老夫之意已决,崇景还是继续留在厢军中的好!”

黄讷听了之后只好作罢,开始商议别的事情,不久之后才告辞离去。

书房中,最后只剩下刘威一人独自沉思。

他反对刘崇景回禁军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知道杨渥对他与陶雅这两个老臣的态度极为复杂。

一方面,他们两人都是杨行密的同乡好友,在杨行密还没起兵之前就追随在左右了;换句话说,他们的地位就好比刘备身边的关羽张飞一般,都是最早的元从老臣;便是李神福都要比他们二人资历浅一些。

而在之后杨行密创业的过程中,二人更是立下了极大的功劳,在如今的吴国朝堂之中具有极高的威望。

甚至于,历史上杨行密病重时,就有不少人认为应该将淮南节度使的位置传给刘威。

可以说,现在的吴国朝堂中,也只有这两人的声望最高了。

所以杨渥对他们二人心怀忌惮就可以理解了。

而在另一方面,杨渥又想着给这些功勋老臣一个善终,不希望做出诛杀功臣的事来,尤其是在刘威二人没有犯错的情况下。

所以杨渥在忌惮二人的同时,又对二人极为礼敬。

在刘威看来,现在的情况就是最好的,他自己在朝堂之上担任要职,长子则在厢军中担任闲职,如此恰到好处。

而一旦刘崇景转入禁军,以他那么强的功名心和对权利的渴望,再加上他本身又缺乏能力,极有可能会打破如今的平衡,将刘家带入深渊之中。

这才是刘威反对帮他在朝堂中说话的原因。

可惜的是,有些事不是由他一人说了算的,即便是刘威打定主意不帮其子说话,但他耐不住许多门生故旧、亲朋好友的劝说。

在黄讷告辞离去之后,接着又有一些以前的故旧上门拜访,说的也基本是刘崇景的事。

后来甚至连好友陶雅都亲自登门了,在这些人的劝说下,刘威无奈中也只能同意了众人的心意。

当然,他作为刘崇景的父亲自然不好亲自出面上书,但只要他点头同意,朝堂中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卖他一个面子帮刘崇景说话的。

没过多久,朝堂之中陆续有人上书向杨渥求情。

“啪!”

华盖殿中,杨渥将手中刚刚看过的奏章扔在了书案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么多人为刘崇景说话,这是刘威点头了啊!看来这老家伙也不是那么的淡然嘛!”回想着奏章中的内容,杨渥心中若有所思。

“大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刘崇景昔日虽然因为立功心切而擅自出兵,以至于兵败,理应受到严惩;不过如今他已经认识到了错误,还请大王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一旁,周隐见杨渥已经看完了奏章,当即站起来一脸肃然的说着。

在朝中众臣为刘崇景求情的同时,刘崇景本人也上书杨渥,自承昔日之过,认错的态度极为诚恳,所以即便是周隐这个素来刚直之人也会为他说话。

“大王,臣以为周阁老所言甚是,刘崇景此人还是有些能力的,而且他现在毕竟还年轻,不应当为了一次错误而将一生都浪费在厢军之中!”在周隐身旁,陈彦谦也开口道。

其他内阁大臣,除了刘威作为刘崇景的父亲不好开口外,其他大臣基本上都已经开口为刘崇景说话。

“既然诸位都觉得孤应该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孤若是再不答应,倒是显得不近人情了!也罢,既然刘崇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加上他当初攻伐洪州时立下的功劳,孤便给他一个机会,恢复他禁军指挥使的职务就是。”杨渥心中沉吟,最终还是决定。

对他来说,当初惩罚刘崇景,更多的目的还是为了整饬军纪,避免更多的擅自出兵的事件发生,倒不是刻意针对刘威的。

他也没有这个必要去针对刘威,毕竟刘威如今都没有兵权在手了,就算让他刘家世代富贵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能重用李神福的儿子李承鼎,能重用李承嗣的儿子李禅,还有陶雅的儿子陶敬昭等等,自然就不会去刻意针对刘崇景。

如今既然以儆效尤的作用已经起到了,其他各部将领已经没有擅自出兵的情况了,再加上刘崇景本人又诚恳认错,杨渥自然不好继续纠缠此事,所以决定卖刘威等人一个面子。

“老臣多谢大王厚恩!”刘威连忙躬身说道。

“罢了!另外,虽说孤已经同意了他回到禁军中来,不过如今禁军各卫都已经有了指挥使,短时间内我军也不会扩充军队,所以刘崇景暂时只能来当一个副手,这一点可要记下!”杨渥接着补充道。

“这个理当如此!”

“嗯,此事就这样定了,接下来还是商议一下我军下一步的计划吧!从去年夺取福建至今,我军也已经休整了大半年时间了,如今也是时候动一下了!”杨渥并没有在刘崇景的事情上多纠缠,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如今真正的大事还是统一南方的大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