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队

南国江山 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队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看完蒋延徽的策论之后,考试的时间也就结束了。

众多考生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走出大殿,准备离开王宫。

而负责监管考场的几个考官着忙着将众多考生的答卷收起来。

因为是杨渥亲自阅卷的缘故,所以这些考卷并不需要经过誊抄和糊名,可以直接进行阅卷。

杨渥已经看过了蒋延徽的答卷,剩下的考生中,杨渥也就对徐知诰的答卷比较感兴趣一点。

他见此时时间还早,当即将徐知诰的答卷抽出来翻看,而作为主考官的陈彦谦自然是陪在一旁看其他人的答卷。

相比于蒋延徽的答卷,徐知诰的策论观点就要沉稳多了。

虽然其中也提到了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的主张,但考虑到他的父亲徐温身为福建巡抚,同样是知道这一计划的少数几个大臣之一,所以不能排除他提前就知道这一计划的可能性。

除了设立泉州市舶司外,徐知诰另外还认为可以在苏州也建立一个市舶司,至于其他的观点相对就要沉稳得多,许多建议都属于蒋延徽口中那些被他批得一文不值的老生常谈。

当然,徐知诰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即便是一些老生常谈,但在他的策论中也写出了许多新意,有许多地方都论述得很有独到见解,再加上其文采更加出众,让杨渥看了感到极为赞赏。

说实话,若是没有历史上那些事情的潜在影响的话,从公平的角度来看,似乎徐知诰的策论还要更胜一筹。

但杨渥本来在心中就对徐知诰有一些抵触心理,再加上蒋延徽的建议也给了他许多启发,所以杨渥在心中已经决定将蒋延徽的答卷排在徐知诰的前面。

看完徐知诰的答卷后,杨渥又接连看了两份其他考生的答卷,此时时间也不早了,所以杨渥当即起身离去。

“大王,如今殿试也已经结束了,你看那个蒋延徽这次能不能考中状元啊?”回到后宫,周梦洁连忙迎上来问道。

在此之前,杨渥已经派人去调查过蒋延徽的家世情况,确认过此人的样貌品行等,再加上他在会试中的不错表现,可以说杨渥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将此人招为驸马。

而这一次经过他的直接观察之后,这种想法就更加浓厚了。

“能不能考中状元还不好说,不过考中前三名却是没有问题的。”杨渥笑道:“怎么,是五妹让你来问的?”

“可不是吗?这些天五妹经常往妾身这里跑,时不时的想打听一些科举的事情,除了想更多的了解那个蒋延徽外,还能有什么心思?”周梦洁笑了起来。

“是吗?既然如此,那过段时间孤在宫中准备宴席时,就让五妹在暗中亲自查看一下就是,若是她满意的话,孤就给她定下来。”

“这……”周梦洁顿时呆住了,没想到杨渥竟然会让自己的妹妹暗中去看自己将来的驸马,这也是在太胡闹了,若是传出去只怕会让人笑话的。

她本能的想要提出反对,不过转念一想,这也只是一件小事而已,没必要小题大做,所以又将准备出口的话吞了回去。

“炅儿最近如何了?他跟着太师学习可有顽劣胡闹的地方?”杨渥接着又问道。

“其他都还好,就是记性不够好,其他人很快就能记住的东西,他却要更多时间才能记下。”一提起自己的儿子,周梦洁就有些担忧的说道。

如今高勗基本处于半退休的状态,基本不再过问公务,倒是对杨炅的教导极为上心,便是如今的杨炅年纪还小,还处在读书识字阶段,他都极有耐心的亲自教导他读书识字。

杨渥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

不仅如此,杨渥的几个弟弟妹妹里面杨浔、杨宁和杨澈如今同样正处在识字的阶段,杨渥干脆让高勖一并教导他们。

“记性差点不要紧,就算不够聪颖同样不要紧,只要他勤奋肯学,品行上佳就行。孤也不指望他将来做一个开拓之主,只要他能守住孤给他打下的基业就行!”

对于杨渥来说,他需要的太子即便能力欠缺一点都没什么大问题,他自己作为开拓之君,如今又还年轻,若是没有意外的话,将来足以为自己的儿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接班人并不一定需要有多么的英明神武,在能力上只要能够守住基业就行。

但他性格一定要宽厚爱民,心中要有宽容之心,不能有任何的暴虐情绪。

这个时代的君主性格暴虐的实在太多了,他们总是觉得部将们桀骜不驯,所以他们就要比部将们更加暴虐,才能以强力手段震慑住手下人。

然而在杨渥看来,这种强力手段最多只能震慑一时,却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去年刘知俊背叛朱温的事件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用怀柔的手段去安抚将领,让他们放心为杨氏效忠,同时对那些特别骄纵的将领以抓典型的办法来进行打击,以达到震慑他人的作用,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应该做的。

杨炅现在的年纪还小,除了有些活泼好动以外,目前还看不出什么来,让高勖这位温厚长者去教导他,正好可以让他培养出宽厚的性格。

当然,这也不是说能力就不重要,若是杨炅将来一点手段都没有,完全不足以震慑群臣,那么杨渥也只能换一个继承人了。

如今他虽然只有一个杨炅这么一个儿子,不过几个月前何依依终于怀上了孩子,而且经过太医诊断,这一次怀上的很有可能是一个男孩,这意味着杨渥可能会多一个王子。

不管最终她生下来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总之他将来是不可能只有杨炅这么一个王子的。

若是杨炅真的不看造就,那么杨渥也只能忍痛将其废掉了。

几天之后,经过紧张的阅卷,杨渥最终确定了这一次殿试的前十名考生的名单,至于后面的名次因为相对不那么重要,所以直接由主考官陈彦谦来确定。

这次殿试杨渥最后还是点了蒋延徽为状元,徐知诰为榜眼,至于第三名探花则是一名来自福州的考生。

如今福建刚刚并入吴国,杨渥自然要设法笼络一二。

因为时间仓促的原因,今年来金陵参加殿试的考生并不多;在众多福建考生中,杨渥见这名考生的才学还算不错,于是就点了此人为探花。

这一点与两年前吴国立国后的第一次科举时,政策专门向江西考生倾斜是一样的道理,都是为了迅速安抚人心,消除各地之间的隔阂。

确定了名次之后,杨渥在宫中赐宴,特意招待这些新科进士们。

宴席之上,作为新科状元的蒋延徽自然是最受到瞩目的一个,场中一百多个新科进士们很多人都在注意着他。

当然在席间杨渥自然少不得安排他的五妹杨沁在暗中观察给她选定的驸马,经过她本人的观察之后也欣然应允,所以在蒋延徽还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就已经被确定为吴国的驸马了。

华盖殿中。

“蒋延徽的策论中提到的由朝廷出面来组建商船队的建议,大家想必也看到了吧?都有什么看法不妨说说看?”

在看了蒋延徽的提出的建议后,杨渥不仅想到了商船队,更是想到了其他一些可以由国家出面来发展的项目。

在后世,那些西方国家通过私人经济几百年的自然发展才达成的状态,在许多国家却通过国家手段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这显然是通过自然发展所不能达到的速度。

这就好比如今的海上贸易,如果任由百姓自发的去发展贸易,那么这种发展速度或许将非常缓慢。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不仅要考虑海上贸易的巨大风险,同时建造海船的巨大成本同样不是一般人能够负担得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去购买几亩地,正好这个时代经过了战乱之后,人口相对较少,土地却相对较多,价格较为便宜。

换句话说就是,即便杨渥在泉州设立市舶司,但在短期内因为海贸还不够发达,想要见效也要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之后的事情。

历史上的泉州就是在王审知时代开始逐渐发展,但直到南宋时才进入最繁华的时期。

但朝廷如果出面的话,这一切都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起来,或许要不了多少年时间,泉州的海上贸易就能达到南宋时的那种程度。

这必然会给国家经济的繁荣带来巨大的机遇。

至于说国家垄断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一点也很好解决,只需要过上十几年,等到海上贸易达到一定程度,一些富裕百姓也看到了海外贸易的巨大利润后,就可以将商船队逐渐出售给私人。

这一点就仿佛后世日本的明治维新一般,先以国家出面建立企业,将市场建立起来,等到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然后进行全盘私有化,以增强其竞争力和减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