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

南国江山 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从本心上来讲,王审知肯定也不希望福建出现动乱,毕竟他自己都已经到了金陵,若是那边再出什么乱子,谁能保证杨渥不会在恼羞成怒之下将他给砍了?

所以王审知最多只是有失察之罪,换言之,就是王审知所托非人,没有将投降之事给办妥当。

杨渥虽然对此的确很是恼怒,不过他还不会因此就将全部罪过推到王审知身上,从而将其一刀砍了。

那样的话,最终只会有利于那些发动变乱之人。

毕竟王审知若是还在的话,福建的各路将领还需要考虑一下他的态度,若是让他去劝降,说不定还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若是将王审知给砍了之后,其他福建将领没了退路反而会与吴军死战到底,这显然不符合吴国的利益。

不过对于王审知要不要惩罚,这一点就要好好商议了。

杨渥不久之前才刚刚答应过王审知的各种优厚条件,若是这么快就全部废除,传出去只怕对杨渥的信誉造成影响。

但若是一点惩罚都不做的话,似乎又有些说不过去。

福州的动乱虽然不是王审知有意为之,但他身为福建之主,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杨渥给他惩罚也是应有之义。

“大王,以臣之见,若是确定福州出现了动乱,我军被迫动兵的话,那么王审知一定要受到惩罚。具体的,臣以为至少他的闽国公之爵位是不能再获得了,此外他的几个儿子中凡是参与了此次变乱的,一律应当废掉他们的优待!”在这一点上,高勖还是非常强硬的。

要知道如今的吴国包括追封的在内,总共也就那么八个国公,连杨渥的岳父周本和战功卓著的王茂章等人如今都没有被册封为国公,王审知如今没了献土之功的话,他又何德何能被封为国公?

至于他的几个子嗣也是一样,之前乃是看在王审知纳土归降的份上给他们优待,如今既然需要用武力夺取福建了,这些优待自然是没有了。

“臣附议,而且不光是王审知和他的几个儿子,他的部属中有获得优待的,也必须视他们接下来的所作所为重新审定他们的待遇才行!”周隐等人的观点也都差不多,基本上都认为应该对王审知等人一定的惩罚。

见此,杨渥也就不再多说,转而商议起其他问题。

到了最后众臣商议完后准备离开时,杨渥突然又道:“殷尚书,前段时间你经常与王审知打交道,想必也是你对他最为熟悉。等会儿你和范遇二人一起去见一见他,向他询问福州那边的具体情况以及其他各地的详细情报,但暂时不要提起今日之事!”

“是,臣遵旨!”殷文圭连忙答道。

遣散了众臣之后,杨渥同样回后宫休息。

几天之后,新的确切消息传来,李承鼎不仅在建阳伏击了来犯的敌军,更是通过俘虏彻底搞清楚了福州之变的经过和内幕。

支持,众臣中再也没有谁觉得李承鼎的决断有错误。

而杨渥则在第一时间将众臣招来向他们宣布将会出兵平叛。

是的,是出兵平乱,而不是出兵夺取福建。

不管怎么说,在此之前王审知都已经公开宣布投效杨渥了,也就是说福建已经是吴国的领地了,所以如今对福建出兵自然就是平乱了。

除了宣布将要平定叛乱之外,杨渥同时又宣布将王审知的爵位降低为琅琊郡公,以示惩戒。

“闽国公王审知,你身为之前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却是连一点小事都安排不好,以至于如今坏了大事。孤准备将你的爵位降低为琅琊郡公,你可心服?”朝堂之上,杨渥沉声问道。

自从前几天殷文圭和范遇二人突然来访之后,虽然他们没有明说,但王审知自然明白肯定是福州那边出了问题,这让他不由得感到心惊胆战。

他在离开前可是做过精心安排的,不仅留下了长子王延翰代替他执掌大局,同时还留下了不少支持投降吴国的心腹将领来辅佐王延翰。

此外,那些之前反对投降的将领很多都被暂时剥夺了兵权,反对得尤为激烈的王延均更是被直接软禁起来。

在他看来,有这些措施在,福州的局势应该固若金汤,不会出任何问题才是。

所以他甚至一度还猜测是不是杨渥自己派人弄出来的事端,又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但仔细一想便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他这个福建之主都已到金陵来觐见了,投降之事也差不多定下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杨渥根本没必要节外生枝。

既然不是杨渥节外生枝,那么肯定还是福州出了问题。

而一旦福州真出了问题,使得之前约定的投降之事全部化作徒劳,那么他自己接下来将要面临什么命运都是难说之事,因此这段时间他没少为此感到担忧过。

所以如今听说杨渥只是将他的闽国公爵位降低为琅琊郡公,没有对他做其他处理,这简直宽宏得不能再宽宏了,所以王审知心中大喜,连忙答道:“臣多谢大王厚恩,不敢有任何异议!”

见了他的态度,杨渥的脸色总算好了许多。

不管怎么说,王审知也是执掌福建十多年的人物,在福建还是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整个天下同样有不小的名望,将来占领福建之后,也可以用他来暂时稳定福建的局势。

所以能安抚住王审知的话对吴国来说依旧有好处的。

这时,王审知突然小心翼翼的问道:“大王,臣之逆子在福州叛乱,妄图与大王的天军相抗衡,这实属罪大恶极。不过臣之部众中定然有不少只是迫于形势而投靠他的。若是大王同意的话,臣愿意亲自前往福建前线,为大王劝说福建诸将来降!”

他这句话是冒着一定风险的,一个搞不好不仅不能立功,反而还会引起杨渥的猜忌,使他觉得自己是不是打算与自己的旧部联络,准备图谋复兴。。

不过他在仔细考虑之后觉得,自己提不提是自己的事情,但用不用却是杨渥的事情。

他若是一句话都不提,只怕反而会让杨渥猜忌;而如今大大方方的提出来,或许杨渥反而不会有别的想法。

他的判断是准确的,杨渥听了之后,果然没有想到其他方面去。

不过对杨渥来说,既然已经开战了,那就要以雷霆手段来震慑他人,所以他并不打算再劝降任何人,一切都用武力来解决。

当然,若是有人主动来投降他也不会拒绝。

“琅琊郡公有心了!不过机会只有一次,对于福州的那些人,孤已经给过他们机会了,他们却没有把握,难道孤还要求着他们不成?至于那些诚心想要投靠孤的,即便孤不再派人去劝降,难道他们就不能主动来降吗?所以此事不必再提!”

“是,臣莽撞了!”王审知连忙答道。

此时的他除了骂一骂自己那个不争气的长子和那个更加不孝的次子外,已经顾不上其他的了。

他连自己的性命能保住就不错了,至于他的几个儿子倒也不必担心,他最小的几个儿子年纪都还小,不可能参与到这次叛乱中来,所以保住性命想必是没问题的,只是之前应该有的那些优待此时自然是没有了。

杨渥宣布了对王审知等人的处置后,接着又下令,以周本为福建招讨使,刘存为福建招讨副使,自浙江进兵,会同已经在建州的李承鼎一同进攻福州,平定叛乱。

……

建州城外,望着眼前略有一些熟悉感觉的城墙,王延禀深感世事之无常。

就在前几天他从建州出兵准备攻取建阳时,那时的他还是信心满满,想要建立一番事业。

然而仅仅几天之后,他就在建阳城南不到十里的地方遭到了迎头痛击,伤亡惨重。

那些以前的建州守军的伤亡倒也罢了,不过是临时收编的军队,战力后忠心都没有保障;但他从福州带来的三千军队,其中大部分却是他的旧部,战斗力和忠心程度都有充足保证。

而在那场伏击战中,他带去的五千人里面有两千人就是他的旧部,结果成功逃回到建州的却只剩下不到三百人。

这个损失实在有些大,以至于回到建州后他当即就部将陈铭回去收拢溃兵,希望能尽量减少损失。

这几天时间下来,倒也让他们收拢了近千人的溃兵,不过相比于出征时的五千人,依旧是损失太多。

除了军队的损失外,更加受到打击的却是他的信心。

他自认为已经很小心了,那么吴军又是怎样突然到达建阳的,又为何能准确在那片小树林里面设下伏兵的?

难道说吴军真的就这么强,连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够预料到吗?

若真是如此,那么他们还有一点获胜的希望吗?

王延禀在心中感慨着,这时远处却有斥候飞奔而来:“将军,不好了,大队吴军已经打过来了,人数有上万人!”

“什么?这么快就打过来了?”王延禀顿时脸色一变,惊声呼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