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三百九十三章兵败与连锁反应

南国江山 第三百九十三章兵败与连锁反应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如果说吴军之中,最有名的智将乃是李神福的话,那么楚军之中最有名的智将就应该是王环。

或许在整个天下的众多武将之中,王环根本算不上什么名将,比起吴国的李神福、周本、王茂章等将领来,名气要差了很多,但他在楚军之中却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将领,他取得的战绩同样非常耀眼。

这一次马殷让他负责领兵,便是希望他能不负众望,趁着这次吴军轮换引发的混乱,获取一次胜利,以报去年高安之战的失利之仇。

若是能够趁机再夺取几座城池,那就是更好的事情。

王环生性谨慎,他率军到了萍乡之后,并没有立即发动进攻,而是多方派出斥候打探消息。

不仅是通往袁州的道路上布置了斥候,其他方向,甚至是楚军身后的方向都没有放过侦查。

此外,王环还迅速派兵扼守周边要道,在许多险要之地都派兵驻守,以防止敌军援兵的突袭。

等到这些准备做好后,王环才不紧不慢的开始攻城。

萍乡只是一个小县城,城中虽然只有三千厢军驻守,但因为县城较小的缘故,三千人也足够守住所有城墙了。

唯一的缺陷就是城墙的高度不够,楚军可以修建大型的攻城器械,然后居高临下对吴军发起进攻。

当然,这种大型器械的修建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李德诚的判断是没有问题的,楚军想要在短时间内攻破城池的确难以做到。

不过王环显然不是一般的人,他并没有按部就班的发起攻城战,而是将大军分成多个部分轮流攻城,已达到让守军疲于奔命,最终筋疲力尽而无力抵挡的目的。

这种车轮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王环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的车轮战安排得非常紧凑,在两次攻城部队的衔接上做得非常精准,往往上一轮攻城刚刚结束,下一轮攻城就已经开始了,不给守军任何休整的机会。

这样一来,虽然守军将领同样将部队进行轮换,以保证士兵得到休整,不过守军将领的能力显然比不上王环,在轮换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漏洞,差点就让楚军攻破了城池。

虽然守军将士在援军即将赶到的激励之下奋起抵抗,但仅仅三天时间守军便已经被打得疲惫不堪了了。

这些吴军守军毕竟只是没经过多少训练的厢军,而且基本都是从当初袁州刺史彭彦章的降兵中挑选出来的士兵,而不是骁勇善战的禁军将士,所以在王环的这种战法下,很快就有些坚持不下去。

这天,王环正在指挥大军进行攻城,突然间,却有斥候前来汇报。

“启禀将军,我军在东南方向十里的萍南寨附近发现有敌军斥候活动的迹象,不过我们没有与之交手,所以目前还不知道敌军斥候的来源以及他们的目的!”

“东南方向?为何是东南方向?”王环听了之后当即皱起了眉头。

若是一般人,即便听说东南方向出现敌军斥候的踪迹,一般也不会引起足够的注意。

这是因为萍乡位于袁州的西南方向,按理说敌军即便会派出援兵,那也应该是从东北方向的袁州而来才对,而不应该是来自东南方向的吉州那边。

所以一般人在吉州方向即便发现了敌军斥候,只怕也会觉得那是敌军斥候迷路了或者出现了别的原因才到那里去的,从而忽视了这个消息。

不过王环显然不会忽视这条消息。

在经过进一步的分析之后,他觉得,应该有一支敌军从吉州方向向他们这边潜伏过来了,敌军之所以从吉州出兵救援,而不是从袁州出兵,应该是为了达到突袭效果,所以故意舍近求远。

“吉州的军队,却极速赶到这里来,这是想要突袭本将啊,不过这也要看看本将答应不答应!”王环不由得冷笑起来。

……

王环仅仅凭借吴军斥候的活动就判断出敌军可能对他们发起突袭,这显然是他谨慎的性格和优异的智谋在起作用,不过作为他的对手的刘崇景可就遭殃了。

刘崇景一心想要建立功劳,所以在率军成功潜伏到萍乡后,却是没有立即突破敌军围困入城与守军汇合,而是选择了继续留在这里等待突袭敌军的机会。

他的野心极大,不仅想要一举解除萍乡之围,更是想要一举击败两万楚军,建立像周本象牙潭大捷那样的不世之功,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冒险潜伏,并且等待时机。

若是他一到达萍乡便开始全力突击,以吴军禁军的骁勇,再加上王环在猝不及防之下没有来得及作出部署,只怕真的只能看着他突入城中去与守军汇合。

但刘崇景这么一停下来等待时机,并且向楚军派出斥候以打探消息寻找机会,最终反而给了楚军发现他们并且做好准备可能。

于是王环当即做出布置,他一面派兵继续攻城,以迷惑吴军的斥候;一面又暗中设下伏兵,等待吴军来攻。

刘崇景既然想要独自建立大功,自然不能等待太久,不然若是等到李德诚的袁州守军抵达,楚军见破城机会已经失去,只怕就会撤兵而去,到时候他这次出兵就徒劳无功了。

所以在焦虑不安的等待了两天多后,当楚军因为做出调整而出现了一些混乱时,刘崇景当机立断,决定率军突击,结果不出意外的一头撞进了敌军的包围之中,损失非常惨重。

好在刘崇景也并非完全是无能之将,在危机时候他见机不妙,当机立断选择突围。

而王环虽然成功伏击了刘崇景,不过他的包围圈此时尚未完全成型,所以让吴军最终成功逃出了包围。

不过吴军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损失了一千三百多人,另外还有五百多人被楚军俘虏,而且逃出去的吴军还有不少士兵与主力失散。

最终当刘崇景收拾残兵时,却只有八百多人跟在身边,而且其中很多人都带着伤势。

望着周围的残兵,刘崇景不禁欲哭无泪,他本来以为自己能够获得一次像象牙潭之战那样的大胜,但事实却是如此残酷!

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在没有得到上级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出兵的,若是他能够取胜那也就罢了,如今惨败而归,他不能想象回去之后会受到何等待遇。

是罢官免职?还是被押送金陵问罪?亦或者杨渥看在他父亲刘威的面子上赦免他的罪行?

有些失魂落魄的刘崇景一边后悔着自己这次为什么要不听劝告出兵,一边又感叹着上天不公,时运不济。

在这种感伤之下,刘崇景浑浑噩噩的带着八百残兵开始返回他的驻地永兴。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王环在俘虏了五百多吴军将士之后,当即下令将这些俘虏押送到萍乡城下去,在守军面前游行示众;并且派人告诉守军,他们的援兵已经被击败了,萍乡已经成了一座孤城,让他们赶紧投降!

城中的那些守军,本来就是从以前的袁州军队中选出来的,对吴国的忠心自然不足;其领兵将领也是一个在象牙潭之战后主动投降的袁州将领,同样不是吴国的旧将。

当他们见到几百名禁军俘虏被带到城下时,顿时便以为他们的援军真的被击败了,萍乡已经没了援军。

结果,七月中旬,当李德诚率领援军从袁州出兵时,萍乡这边的守军却已经向楚军投降了!

更为可怕的是,此时的李德诚还不知道萍乡守军已经投降的消息,还在按照原定的救援计划迅速向萍乡进发,结果还在行军途中的吴军,在距离萍乡十五里的地方遭到楚军伏击,损失三千多人才得以逃脱!

李德诚当即率领残兵退守袁州,士气大振的楚军得胜不饶人,又趁机进围袁州,并且做出一副准备攻城的架势。

如此惨重的损失,可以说给刚刚立国不久的吴国以当头棒喝!

而此时的刘崇景,却早就在兵败之后便逃回永兴去了。

消息传到洪州后,刘信不敢怠慢。

袁州不比萍乡,这可是一座州城。

若是萍乡失陷了,那不过是一座小小县城,算不了什么,以后再夺回来就是了。

但若是袁州失陷,那事情就大了,那可是吴国乃至之前的淮南很多年都没有过的州城失陷的事情,将会造成的震动可不是一个萍乡县城能比。

所以刘信当即从洪州亲自领兵救援袁州。

至于刘崇景,关于他私自出兵的消息在多日之前就已经由陶敬昭汇报到刘信这里了。

刘崇景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宋国公刘威的长子,所以当初刘信得知刘崇景私自出兵的消息后也是非常为难,最后决定静等消息,等这一战的结果出来之后再做处置。

没想到最终等到的却是这么个结果。

以刘崇景特殊的身份,再加上他以临机应变为理由进行申辩,刘信不敢随意处置他,只好派人飞速将刘崇景私自出兵以至于兵败的消息传回金陵,准备由杨渥亲自决断这件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