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三百四十九章对王审知的态度

南国江山 第三百四十九章对王审知的态度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在场的淮南将领,基本都是真正的高层将领,再加上严可求和郭崇韬这两个对军务比较熟悉的人,他们在听了杨渥的询问后,当即思考起来。

李神福毕竟实战经验丰富,又是足智多谋之人,所以他是第一个想明白杨渥的计谋之人;在他之后,严可求和郭崇韬这两人智谋出众,所以也随之想到了;接着周本和朱瑾两人也想到了,最后剩下的秦裴、李简等人却还是一头雾水。

杨渥命李神福等人不要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是让他们用笔写下来,然后一起揭开。

杨渥当然也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等到众人都写好后,杨渥让众人一同打开自己写的内容查看。

这一看,众人便笑了起来,这几人写的都是一个意思,倒是没人猜错杨渥的计谋。

杨渥的策略其实很简单,虽然淮南的攻城手段很多,但攻城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洪州的驻军有四万多人,这么多兵力若是全力防守,淮南军想要在短期内攻破洪州只怕有难度。

所以若是能不攻城,那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而根据目前得到的情报,刘楚这人极为骁勇,却是失之沉稳;而且从此人的过往所为来看,他更喜欢进攻,而不是防守。

若是淮南军一到洪州就占据最有利的地形的话,刘楚就不得不选择全力守城;但如果淮南军放弃那个最适合安营扎寨的地点,刘楚必然以为这是淮南军的重大失误,从而选择率领大军出城占领那个地点,以进攻的手段来击败淮南军。

而这个地点虽然适合安营扎寨,但相比于洪州城池,在防守上显然又有所不如。

淮南军只要把握住机会,完全可以在野外一举击败刘楚。

等到刘楚率领的主力被击败了,接下来不管是劝钟匡时投降还是直接攻城,淮南都占有主动权。

这个计谋说起来简单,却是针对了洪州如今的实际局势,以及刘楚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做出来的,若是换了一种场景只怕就要失效了。

不管如何,李神福等人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想明白自己的计谋,这一点杨渥还是很欣慰的。

这些淮南的将领都是身经百战之人,不仅骁勇敢战,而且经验丰富,这是淮南能够屡战屡胜的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其他南方势力的军队除了士兵战斗力低下外,将领能力不足乃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比如虔州刺史卢光稠,他麾下的谭全播就是一个不错的人才,虔州士兵也算不错,可惜其他虔州将领太过无能,使得虔州的地盘始终无法扩大,只能困守如今的两州之地。

确定了用兵方略后,第二天,秦裴统领大军从广陵出征。

这一次,与远征济州岛的领兵将领差不多,除了秦裴等少数几个老将外,多数将领都是从各军中抽调出来的年轻将领,这也是为了给更多的年轻将领以磨练和立功的机会。

至于说因为用了较多的年轻将领而导致攻打洪州的行动失败的可能,杨渥却是一点都不担心,要是同等兵力下淮南军还被江西军队击败了,那就说明淮南军队的问题有些大了。

更何况,这些年轻将领即便再怎么缺少实战经验,但相比于江西军队却是要好很多的,至少这几年南征北战,上战场的机会可不少;而洪州军队除了几年前攻打歙州的那一次外,这些年就很少与其他藩镇打仗过。

在这种情况下,杨渥自然选择了将此战作为给年轻将领刷经验的机会。

不过杨渥的得意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不久之后就有消息传来,他派去福州的使者被王审知杀了!

“王审知这是吃了熊心豹子吗?连孤派过去的使者他都敢杀,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杨渥怒不可遏,在书房中大声怒吼着。

“大王,听说是咱们派去的这个使者张知远在福州太过傲慢无礼,那王审知忍无可忍才将其杀了,这么看的话倒也不完全是想与我淮南交恶啊!”一旁,高勖连忙提醒道。

张知远到底在福州做了什么事情才使得王审知不顾淮南的愤怒将其杀死,这一点杨渥等人都不知道,不过有一些流传出来的消息却表明,这个张知远乃是自己找死。

从道理上来看,王审知之前对淮南的态度应该是比较亲近的,至少王审知并没有与淮南交恶的打算。

刁彦能从江西打探到的消息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王审知并没有加入马殷组建的那个反对淮南的联盟,而是直接拒绝了马殷的使者。

从这些迹象来看,流言中张知远是因为太过倨傲无礼才被王审知所杀,这一点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所以高勖的态度明显是不主张因为这件事就与福建交恶,既然之前那个使者没有好好履行他应有的职责,那么就换一个合适的使者,向王审知表明之前张知远所为只是他自己的私下所为,与淮南无关,更不应该因为此人而坏了淮南与福建的交情。

想必王审知见到淮南的举动后自然会明白何种选择对对他最为有利。

殷文圭更是表示,当初选择张知远出使乃是他一力推荐的,如今张知远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他也应该负起主要责任。

所以他主动提出愿意充当使者,再次出使福州,以弥补自己的过错。

听了两人的话,杨渥有些哭笑不得。

张知远固然有错在先,但他毕竟是淮南派去的使者,被王审知给杀了后,难道淮南不仅不报复回去,反而派人去跟王审知说,“那个张知远肆意妄为,你们把他杀了这一点做得很好”吗?

“看来这些读儒家经典读多了的人,脑子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儒家的那一套给洗礼了。这高勖和殷文圭还是比较重视实务的人,他们尚且都是这么一种想法,由此可见,那些满脑子都是仁义道德的读书人的思想该有多迂腐!”杨渥暗自感叹。

“事情的关键不在于张知远有没有该杀的理由,而在于他是我淮南的使者,代表着大王和我淮南的脸面!”周本却是不干了,直接反驳道:“那张知远即便该杀,那也应该由我淮南来杀!他王审知直接将我方使者杀了,这就是与我淮南决裂,如今不想着如何给王审知一个教训,却再次派人去出使,如此迂腐之举,岂是我淮南所为?”

“不错,我淮南的使者即便有错也应该由我淮南来处罚,还轮不到他王审知来指手画脚,更轮不到他来杀人!王审知的举动,必须受到报复!”李神福同样满脸不乐意。

其他将领的意思和周本二人差不多,都是主张不能因为张知远有错在先就放过王审知斩杀使者的过错。

看着这些将领的表现,杨渥反而极为欣慰,这才是一个强大势力应有的气魄;像高勖说的那样,双方都有错的时候首先就检讨自己的错误,这如果是个人的话,倒是一种好品质;不过用在一国对外交流上就完全要不得了。

事实上,杨渥一直就觉得儒家那一套用来作为个人道德休养的教育还是不错的,但用来治国却是不怎么靠谱。

这也是为什么他在确定淮南科举题目时,既保留了一部分儒家学说,同时又增大其他知识的考核的原因。

“可是大王,王审知明显是不愿与我淮南交恶的,若是大王再派个使者前去,就很有可能避免两家的战争啊!”虽然见众将一致反对,杨渥也是一脸不以为然的神色,但高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主张。

能够减少纷争,以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这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杨渥冷笑道:“再派个使者去?怎么,你能保证再派去的使者就能劝动王审知纳土归降吗?不然的话两家交战就不可避免!再说了,如果此事发生后孤再派使者前去,只怕不仅不能交好王审知,反而会让他觉得我淮南好欺负!到时候他非但不会与我淮南交好,反而会进一步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这……”高勖无言以对。

“王审知杀我淮南使者,即便是张知远有错在先,难道他就不知道将张知远驱逐回来,再派人来解释其中原委吗?所以此事不必再议,王审知既然不知好歹,那我淮南也没必要强行贴上去!”杨渥最后说道。

不过虽然确定了对王审知的总体态度,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彻底夺取江西之前,淮南还真没有多少手段去报复福州。

虽说从处州或者温州出动大军能够打击得到王审知的领地,不过那一条路线路途较为遥远,在如今淮南正集中兵力对付江西的时候,显然不是分兵攻打福州的好时机。

“暂时让王审知得意一会儿,等孤收拾了江西之后,再一并将福建给收拾了!”商议了一阵后,杨渥决定暂时忍了这口气,等以后再来报复。

见杨渥已经做出了决定,高勖也只能摇头叹息,却是不好再说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