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三百四十六章审判

南国江山 第三百四十六章审判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出兵耽罗岛的决定很迅速的就做出了,不过统兵的将领人选上众人却有些分歧。

虽然耽罗岛上的土著实力弱小,根本无法威胁到淮南军,不过考虑到那里靠近后百济,当地局势较为复杂。

在此之前耽罗岛还是新罗的属国,如今后百济崛起,说不定同样会对这个有觊觎之心,这样一来淮南军在当地的行动就有可能与后百济发生冲突。

所以众将都主张稳妥一点,派米志诚或者刘信这种大将领兵出征,不过却被杨渥否决了。

“杀鸡焉用牛刀!不过是一个蛮夷小国罢了,就让那些小辈们去完成这个任务吧!”

杨渥口中的小辈,当然是与米志诚、刘信这些人相比的,也就是这些淮南老将们的下一代,比如李承鼎等人。

他这一批从新军“毕业”出来的九个“将二代”,在正式进入军队中后表现都很不错,这些人都是淮南的未来,同样也是杨渥的心腹,自然要大力培养。

尤其是李承鼎,在北伐之战中的表现相当出色,不管是杨渥,还是张训、周本等人都对他赞誉有加,称他继承了其父的智谋,所以杨渥想要进一步培养他。

至于说将来是培养出一个赵括、李景隆,还是培养出一个王贲、蒙恬,那就要看李承鼎自己的了。

除了李承鼎将要作为主将出征外,杨渥又让柴克宏、周邺、何敬洙三人作为副将同往;而为了防止这一帮将二代太过年轻而有失沉稳,杨渥又决定让老将成及来协助他们。

成及等钱镠的降将虽然能力不错,但毕竟是降将,如今的淮南早就走上了正轨,不可能一下子就对这些降将委以重任,所以目前成及等人的职务并不高,一般都是担任其他淮南将领的副将。

这一次杨渥让他去给李承鼎担任副将,成及心里面本来还是有些不满意的,毕竟之前虽然也是给淮南将领担任副将,不过那些淮南将领都是他这一辈的老将,各个功勋卓著,他即便担任这些人的副将也不丢脸。

但李承鼎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小辈而已,给他当副将的话成及实在丢不起那个脸。

所以他以病了为理由死活都不肯去,最后还是杨渥亲自上门劝说这才劝动了他。

这样一来,这支远征海外的队伍除了老将成及外,其他淮南将领却都是些初出茅庐的新人,却是让李神福等人捏了把汗,不知道他们最终将会折腾成什么样子。

虽然出兵耽罗岛的兵力只有五千人,出兵的准备工作相对比较容易,不过耽罗岛毕竟孤悬海外,与淮南的距离较远,这还是淮南第一次派兵进行跨海远征,所以一直到七月底,各项准备才最终完成,五千名水军将士从升州正式出征。

与此同时,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杨廷式已经在广德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对张崇公开违反杨渥禁令的审判也正式在广陵进行。

张崇本来就是资历深厚而且功勋卓著的大将,又是在手握重兵的情况下突然被杨渥以违反他的禁令为由受到拘押审查,所以这次他的受审引起的关注非常之大,各路将领几乎都在看着杨渥最后会如何处置张崇。

对于这个时代的将领来说,一般君主对他们的要求也就是有忠心、不造反而已,若是在忠心的基础上还能力突出,能征善战,这样的将领就是极为不错的了,必须大力拉拢,即便不加封为节度使,那至少也要册封为一州刺史或者防御使等职务。

以前的淮南、两浙都是这么做的,现在的朱全忠、李克用、马殷等藩镇同样是这样做的,他们手下的大将,几乎都是刺史或者节度使的官职。

但淮南经过杨渥的改革之后,武将已经没有被册封为节度使的了,即便目前还有一些将领被册封为刺史,不过这些将领反而不是淮南最受重用的那一部分将领。

真正得到杨渥信任和重用的将领,乃是周本、秦裴等人,这些将领统领着淮南最精锐的军队,有更多的机会建功立业,不过相应的,他们也失去了担任刺史的机会。

所以有些人早就在心中感叹,如今天下诸多藩镇之中只有淮南对武将的防范最为严重,甚至比狡诈多疑的朱全忠还要重。

不过因为杨渥亲自率领淮南军接连取得胜利的原因,使得他能够得到众将的拥戴,许多将领心中担任刺史乃至节度使的野心也化作了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

但这一次杨渥突然以违反禁令为理由将张崇拿下,众将虽然知道这是张崇有错在先的缘故,但在他们心中也未尝没有兔死狐悲的想法。

这种想法或许不会影响到他们对杨渥的忠诚,更不会影响到他们今后在战场上努力奋战,但杨渥却知道,若是不能处理好这次对张崇的审判,那么对淮南将领的军心和凝聚力肯定还是会有一些影响。

毕竟他的目的只是为了用张崇的例子来警示淮南众将,逐渐将他们心中的桀骜想法收敛起来,最终改变这个时代武将多跋扈的不良风气;但若是因此影响到淮南内部的凝聚力那就不是杨渥所愿了。

所以杨渥虽然在下令派人调查张崇的罪行时显得非常果断,但等到实际审判的时候却又非常谨慎。

一方面,为了不让其他将领感到寒心,杨渥特意下令各路官员在给张崇定罪之前都必须对他以礼相待,并且不得骚扰到他的家人。

另一方面,在负责审判的官员中,除了周隐这个出了名的公正之人外,杨渥又派了另外两个人作为复审,其中一个乃是统兵司内平时专门负责军纪的崔肃,另一人则是右武骧军的另一个都指挥使朱虔佑。

之所以让朱虔佑也参与到这次审判之中来,主要是为了让其他将领心服口服。

朱虔佑与张崇乃是多年共事的朋友,有他在,想必审判的公正性能够得到保证,其结果也能够被其他将领信服。

本来按照杨渥之前的想法,应该由王茂章来担任第三个主审官,不过后来考虑到王茂章也涉入此案之中,所以最终决定让朱虔佑来代替。

这次审案与其他审案的过程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多了一个诉讼官的职务,由实际负责收集证据的杨廷式来担任,负责对张崇的罪行进行公诉。

这个职务有点相当于后世的检察官的职务,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侦查和审讯两个过程分开,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因为杨渥宣布了此案公开审理,所以到了审判最终开始的这一天,一大早前来观看的人就多得挤满了整个审案的庭院。

这些人基本都是众多淮南将领派来的,想要尽快得知审判的最终结果。

此时,书房之中杨渥却在与周隐郑重交谈着对这次审案的看法。

“自从天下动荡之后,不经过审判就给人定罪,这几乎已经成了常例;不过孤却认为我淮南要恢复治世,不仅仅是用大军统一天下,同时在其他各个方面都应该恢复到治世的模样。不经过审判就定人之罪,这一点今后务必要改过来。”

“周先生,孤知道你素来为人公正,这一点在我淮南百官之中乃是人人皆知的,这一次让你负责审理张崇的案子,也是希望你能够秉公而行,不要有任何偏颇。”

周隐虽然也是个读了一辈子儒家经典的读书人,不过或许是因为他在担任了淮南节度判官之后长期与审案打交道的缘故,再加上他本来就性格耿直,为人公正,他的想法却是有些与法家的思想类似,极为反对当权之人以自己的权利来强行干涉审案的结果。

他本来见杨渥一大早就把他招来,而且是在审判最终开始之前的这个关键时候,他还以为杨渥是要让他按照他的想法去审判,心里正在想着若是杨渥向他提出自己的要求时该如何回答,没想到最终杨渥却是说出这么一番话,倒是有些意外。

当初张崇突然被杨渥拿下,他还暗地里仔细琢磨过杨渥的目的,若不是杨廷式那边提供了详实的证据,只怕他还会觉得杨渥是不是与这个张崇有过节,或者是觉得王茂章功劳太大,想要削弱他在军中的势力。

不过等到看了杨廷式提供的证据之后,周隐便明白杨渥为什么会突然将张崇拿下了。

“大王放心就是,若是张崇的罪状属实,属下定当依法判决的!”

淮南如今还没有制定自己的法律,好在大唐的法律还是比较健全的,只是在乱世之中没有得到贯彻落实而已。

而杨渥开始执掌淮南大权之后,虽然没有制定新律法,但之前的法律却开始逐渐起到相应的作用。

当然,若是等到杨渥建国之后,他肯定是会派人修订新的律法的,毕竟如今大唐的律法还是一百多年前制定的,许多地方都跟不上如今的形势了。

要想依法治国,首先还得有适当的法律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