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讽的野心

南国江山 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讽的野心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危全讽可不是光说大话之人,而是真的打算这么做。

与钟传一样,危全讽也是在当年黄巢起义军进入江西时起家的,他占据抚州后,招怀亡叛,安抚士民,整顿社会秩序,修州衙,筑城墙,创庙学,弘佛教,百废俱兴,使民得以安居,政绩显著,深受百姓拥戴。

内部安靖以后,他便想要对外扩张势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取代钟传成为江西之主。

可惜他与钟传的几次战争都未能取得成功;如今钟传已经死了,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夺取江西的机会。

当然,他也知道淮南实力更加强大,而且他们同样看中了江西这块地盘;危全讽要想从淮南口中虎口夺食,取得江西之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让他觉得自己还有夺取江西的机会的凭仗,乃是南方各州的联盟以及江西复杂的地形。

首先一点,危全讽割据抚州二十多年,其在江西的威望仅次于已经病死的钟传,所以这次江西五州的同盟便共推他做了这个“盟主”,并且约定,将来若是赶走了淮南势力,就由危全讽来做这个江西之主的位置。

这样一来,危全讽就能掌控袁州、吉州、信州、抚州和虔州这五州的兵力,即便不算马殷的兵力,也多达近十万之众。

而淮南一方呢?

或许淮南的总兵力要比他们多得多,但总兵力多并不意味着能够投入到战场上来的兵力也有那么多。

据危全讽所知,淮南的北方防线还需要防备梁王朱全忠,这就意味着大量淮南军将被牵制在北方,剩下来的兵力最多能有五六万人可以投入到江西来。

此外,江西南部本来就多山,许多深山老林之地对外来人来说根本难以摸清道路,若是少量精锐军队还好说,但是大量军队的话,光是后勤补给就很容易出问题。

事实上,当初钟传多次率领大军来讨伐他,就是因为后勤补给往往跟不上,所以每次讨伐最后都只能不了了之。

就像五年前的那一次,在外人看来,似乎是抚州城中失火了,钟传不愿趁人之危,所以撤军回去,并且向上天祈祷不要降罪于百姓;但实际上,那不过是钟传的大军粮草不继,除了撤兵外别无选择的缘故。

而危全讽那时候也知道只要钟传在一日,自己就没有希望成为江西之主,所以这才借着台阶下,向钟传服软。

正是有之前的经验在,所以危全讽觉得淮南军出动十几大军来攻打他的可能性不大。

或许十多万淮南军他对付不了,但五六万淮南军,他还是有信心与之对抗的,并不担心淮南会威胁到他的根本之地抚州。

当然,如果淮南军只打下洪州,然后专心经营洪州的话,危全讽也同样拿淮南没办法,要想夺取江西自然也不可能。

不过他认为淮南军的主力不可能一直驻守在洪州,根据他得到的消息,北方那位梁王对于被淮南击败一直耿耿于怀,危全讽相信,长则三年,短则一年多时间,梁王必然会起兵南下报当初的一箭之仇。

而当梁军南下时,淮南军肯定也要抽调各地的军队去应对梁军的挑战;只要淮南军主力离开后,那便是他出兵夺取江西之时!

“三年之内,只要淮南军主力主力离开,老夫便以十万强军,倾力向北,不信不能击败淮南夺取江西!”危全讽心中傲然。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如果没有杨渥穿越的话,历史上王茂章会因为投靠了梁王朱全忠而从抚州借道北上,准备前往汴州。

而危全讽久闻王茂章的大名,于是邀请他一同检阅抚州军队。

检阅完后,危全讽得意洋洋的向王茂章询问,抚州军队比之淮南军如何。

结果王茂章回答说,淮南军中同样有强有弱,如果将淮南军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的话,那么抚州军队中最为精锐的,也不过是和最下等的淮南军相比而已。

王茂章接着说道,若是危全讽想要夺取江西,至少要有十万这样的军队,才有一点点希望。

这一世的王茂章自然不可能再来点评抚州军队,而危全讽就更不会知道,他心中所谓的十万强军,其实不过是坐井观天的他的一点可笑之见而已。

而此时的广陵,钟传已死的消息传到后,关于如何攻略江西就成了杨渥等人重点讨论的对象。

这段时间,整个淮南的注意力都被一件事所吸引,这便是张崇突然被杨渥以私自向百姓征税的罪名拿下。

张崇毕竟是一个手握重兵的都指挥使,其资历功劳等都摆在那里,前些时日的北伐之战里张崇还刚刚立下功劳,如今杨渥却没有什么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将他拿下,其他将领也要在心中想想,以后杨渥是不是也会突然将他们这些将领拿下?

所以有些不知情的将领在这几天纷纷发来文书向杨渥求情,希望能看在张崇过往的功劳的份上宽免张崇。

但更多的将领却选择了静观其变,这部分将领,并不是说他们就完全不关注此事,而是他们知道这一次是张崇自己违反杨渥的规定在先,所以杨渥突然将张崇拿下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只不过,有理由归有理由,这些将领依旧心中有些芥蒂,毕竟张崇这么一位功臣在没有造反的情况下就突然被拿下,他们心中难免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

所以杨渥一方面让杨廷式务必收集到充足详实,能够让人信服的证据;另一方面又特意下令,在对张崇定罪之前,他都是淮南的都指挥使,不许有任何人对他有任何不敬的行为,更不得骚扰到他的家人,该有的待遇更是一点也不能少了他的。

有了这些措施,那些选择静观的将领心中的芥蒂也少了很多,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攻略江西的大局上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钟传的病故,江西的局势将不可避免走向分裂。

从表面上看,江西如今是钟匡时为主,但实际上,每个州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势力。

所以对于淮南来说,如今就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大举出兵,一次性席卷整个江西;另一个选择就是用小规模的兵力来逐步蚕食。

第一个选择,以如今淮南的兵力,以及如今北方的局势来看,淮南多的兵力不能保证,但出动个八万大军还是可以做到的,也就是驻屯广陵的六万大军中出动四万人,再加上宣州的右武骧军,这就是六万兵力,再从南方各州调集一些州兵,总共就是八万左右。

然而要出动这么多兵力攻打江西,又会带来许多问题。

首先一点就是后勤方面,且不说北伐之战刚刚结束没多久,大军尚未得到充分休整,储备的钱粮也很难供应大军长期作战。

要知道攻打江西可不比北伐之战,北返之战后勤补给基本都是沿着河流进行的,可以通过船只将粮草辎重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前线;而攻略江西的话,如果只攻打洪州、江州与饶州还好说,毕竟距离较近,而且当地的开发程度较高,河运交通比较发达;但要继续往南发动进攻的话,后勤补给就有些难以供应了,许多地方甚至需要用人力来运输!

淮南缺马,这一点不仅表现在缺乏骑兵上,同样的在后勤补给上也是个大问题。以前通过遍布的河流运输后勤,基本不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但现在却不能不考虑了。

一旦离开了发达的船运,需要用人力来将八万大军的后勤补给通过那些深山老林运输到前线去,想一想就让人不放心。

而另一个不适合动用大军的原因则是,杨渥必须留在广陵坐镇!

当初杨行密还在时,有他坐镇广陵,杨渥就可以率领大军东征西讨,而不必担心后方出现问题。

但如今随着杨行密的病故,杨家如今除了杨渥之外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坐镇后方的人!

不管是他的长子,还是他的弟弟们,如今的年纪都还小,远远不足以担负起坐镇后方的任务。在这种局势下,杨渥又如何能够轻易离开广陵去征伐地方呢?

或许杨渥亲自率领大军主力的情况下,即便有人敢于作乱,他也能率领大军回来平定叛乱,不会动摇淮南的根本。

但这其中造成的巨大动荡,却是淮南难以承受的;至少在如今杨行密刚刚病逝,他正式成为吴王还不到三个月的时候,亲自领兵出征不是个好选择。

更何况,如今的他可不是当初的他了,他必须肩负起整个淮南的重任,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亲自领兵出征了;至少在杨家出现一个能够替代他坐镇后方的人之前,他不能随便离开广陵。

这样一来,选择第二种方式,以较小规模的兵力对江西进行逐步蚕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当然,这个所谓的小规模兵力,也只是相对于北伐之战的十多万大军,或者前一种方案的八万大军的兵力而言的,事实上,即便是小规模兵力,其规模比起当年与钱镠交战时来也同样不算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