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三百二十三章军议

南国江山 第三百二十三章军议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宋州。

听到李思安再次大败而逃的消息,朱全忠差点没气得吐血。

上次以伏兵击败王茂章后,朱全忠还以为李思安的确只是缺乏一点运气,能力并没有问题,再加上他骁勇果敢,当初追随他东征西讨的时候也立下了不少功劳,所以这次才会将这个看上去轻而易举的任务交给他来完成。

然而朱全忠没想到他等来的却是这么个消息,真是让他郁闷至极。

如今李思安的大军兵败无功而返,而魏博军却大肆抢掠周边各县,抢掠一番倒也没什么,但魏博军的驻地下邑距离淮南军控制的最前沿永城只有六十多里路程,史仁遇不可能不召集淮南军前来相助。

想到他或许不得不再一次与淮南军大战一场,朱全忠心中万分愤怒,但也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召集大军,想要赶在淮南军抵达之前就击败史仁遇。

一天后,朱全忠大军集结完毕,准备再次南下;收到消息的魏博叛军不敢抵挡,当即率领大军南逃。

与此同时,宿州城中,关于是不是要北上接应史仁遇却引起了淮南众将的争论。

首先一点就是魏博军叛乱的消息是真是假,这一点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查证。

魏博军作为朱全忠的附庸,这些年几乎参加了朱全忠全部的对外战争,俨然是朱全忠麾下的第一打手。

虽然史仁遇派来的使者不仅带来了魏博叛军将领亲自签押的效忠书,同时又将魏州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们与李思安交战的经过详细说了。

从这些细节来看,似乎魏博军造反的事情应该是真的才对;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史仁遇和朱全忠联手演戏,诈淮南军北上接应,暗中却设下伏兵,到时候淮南军就要吃个大亏了。

要知道朱全忠的狡诈可是天下有名的,而且诈降之计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众将出于谨慎,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先观望一下再作出决定。

“史仁遇造反的真实性大家不需要质疑,诸位只要考虑一下这件事咱们该如何应对就行!”听众人还在争论是否有诈,杨渥连忙出言制止。

他对魏博军造反的事情深信不疑,这是因为史仁遇的使者描述的魏州之变的经过,与杨渥记得的历史上发生的经过是差不多的,所以他才能这么肯定。

众人见他这么确信,都有些狐疑的望了范遇一眼,随即了然,以为杨渥是从范遇这里得到了什么秘密消息。

而范遇被众人的眼神看得莫名其妙,他也搞不懂杨渥为什么这么确信,但他想起杨渥曾经有多次类似这次的情况,不由心中一凛,“难道说殿下还有另外一批人在暗中打探消息?一定是这样!看来我也要谨慎小心点,不然失去了殿下的信任那就不妙了!”

一旁,高勖道:“殿下,虽然能够确定魏博军造反的真实性,不过属下依旧觉得没有必要北上接应他。”

“魏博军可是出了名的反复无常,这么一支桀骜不驯的军队,若是殿下将其接纳,那么将来谁能保证他们会不会出现反噬呢?”

杨渥点点头,魏博军和淮南军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在名义上淮南节度使很早就出现了,淮南军这个名号同样也是很早前就出现的;但在实际上,目前的淮南军却是杨行密一手创建的,时间到现在也不过二十多年,再加上杨行密一贯宽厚待人,所以军队将领对杨氏的忠心比较高,造反的情况比较少,各种不良风气还不算严重。

而魏博军却是一百多面前就出现了,并且延续到现在,军队造反这个“传统”已经“深入人心”了,只要稍微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能毫不犹豫的造反。

这样一支军队接纳过来也可能出事,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接纳。

高勖的想法同样是许多将领的想法,而且出兵北上就必须冒风险,越往北,距离朱全忠的统治中心就越近,而淮南的补给线就越远,出现乱子的可能性就越高,似乎没必要为了史仁遇这么个反复无常之辈去冒险,还不如置身事外,坐看他们如何自相攻伐就是。

杨渥听了不置可否,接着看向郭崇韬,“郭参军怎么看?”

这段时间郭崇韬已经正式向杨渥效忠了,杨渥任命他为参军使,相当于军中的参谋官。

同时,杨渥又将随同他出使淮南的其他几人遣送回河东,另外又派人随同出使河东,向李克用告知自己留下郭崇韬的事情。

当初李承嗣和史俨被淮南留下来,李克用就非常气愤,考虑到要共同对付朱全忠这才忍了,并且双方结为同盟;而这一次杨渥又将他派出去的使者给留下了,可以想象李克用得知后将会多么的愤怒。

不过杨渥可不管李克用的愤怒,他派使者出使河东,一来是解释这件事情,毕竟两家是同盟关系,不能做得太难看,总也要给李克用留一份面子;二来他打算用苏州炮的制造技术交换郭崇韬的家人。

郭崇韬既然已经投靠淮南了,自然不能将他的家人继续留在河东,不然等到将来与河东闹翻之后郭崇韬的家人就可能被河东利用。

此外,苏州炮这种新式投石机的制造技术扩散肯定是不能避免的事情,梁军可以从淮南军这里得到相关技术;等到将来晋军和梁军交战时,晋军肯定也会从梁军手中获得苏州炮。

既然难以避免技术的扩散,还不如趁早用来获得一些好处。

当然如今的淮南能够从河东获得的好处也不多,比如马匹,这是淮南紧缺的,不过因为道路阻隔的原因,即便李克用答应用马匹来交换,淮南也没法将马匹运输回来。

所以杨渥提出的交换条件一个就是郭崇韬的家人,另一个就是河东尽快出兵攻打潞州。

如今淮南与梁军交战激烈,虽然暂时把梁军的进攻击退了,但长久来看,还是需要一个盟友出来分担梁军的压力,这个盟友,自然是晋军最合适。

此外,杨渥记得历史上李克用攻打潞州就十分顺利,潞州的昭义节度使丁会对朱全忠欺凌唐室心怀不满,直接向李克用投降了。

这样一来李克用的声势将会重新振作起来。

对于朱全忠来说,相比于缺乏马匹的淮南,作为朱全忠的老仇家,而且拥有大量骑兵的李克用如果声势复振的话,其带来的威胁肯定比淮南还要大,所以在南北两方面都遇到挑战时,梁军选择先对付李克用的可能性更大。。

这样一来,淮南面临的压力就能大大减少,淮南军的主力也能南下先行统一南方了。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此时听到杨渥的提问后,郭崇韬回答道:“殿下,属下觉得我军应该北上接应魏博军,史仁遇毕竟是主动来投,而且殿下大军就在宿州,距离他们并不远。若是殿下不接纳他的话,那么将来就不会有人再投靠淮南了。”

郭崇韬话音一落,众人便沉思起来。

的确,如今的淮南军主力就在宿州,杨渥本人也在这里,如果他对主动来投的史仁遇的求援置之不理,传出去别人就会觉得杨渥没有担当,怕了朱全忠,到时候其他有心投靠的人心里就会有顾虑了。

杨渥点头道:“你说得不错,那么如果魏博军到了淮南后再次作乱又该如何?”

“殿下放心,魏博军总共只有两万人,如果这次接应他们时,让他们担当主力与梁军交战,相信他们的兵力又会损失一部分,殿下再施加手段,将其军队分割削弱,即便造反也出不了大的乱子。”

杨渥笑了,郭崇韬的想法其实和他差不多,过去对于那些降兵降将他都是采用各种手段将其肢解融入淮南军中,尽量避免那些降军相互抱团的现象。

魏博军作为北方人为主的军队,或许要融入淮南军中比较困难,但杨渥要肢解他们还是没多大难度的。

“那么郭参军觉得我军该如何接应史仁遇呢?若是尽起大军北上,不仅风险太大,而且时间上同样来不及;只派少量兵力北上的话又起不到多少作用。”听了郭崇韬的话后,张训有些意动,站出来询问道。

“在下觉得,殿下可以分兵三路北上,第一路兵力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五千人左右就行了,但一定要精锐,走小路潜行,尽量避开梁军的耳目,这是我军取胜的关键;

第二路兵力大概在两三万左右,最后一路则由殿下亲自统领大军主力。

这两路军队都大张旗鼓而行,以吸引梁军的注意力。”

“然后殿下再派人告诉史仁遇,就说殿下已经尽起大军北上接应他,让他务必坚持到我军抵达为止。”

“这样一来,梁军的关注点都集中在魏博军和我军的后两路上,这就给了第一路我军突袭的机会。只要时机把握得好,定有机会击败敌军!”郭崇韬沉声道。

杨渥默然,郭崇韬的计谋有一定可行性,但同样有很多变数,比如隐藏在暗中的那一路军队被敌军提前发现了怎么办?再比如魏博军不等淮南军赶到就被击溃了怎么办?

“殿下,用兵之道无不是冒险,更何况殿下只要谨慎一些,大军主力就不会有危险,既然如此,何不试一试?”郭崇韬看出杨渥的犹豫,又出言提醒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