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二百九十章调兵遣将

南国江山 第二百九十章调兵遣将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李克用与耶律阿保机约为兄弟,想要共同对付刘仁恭,然而他没想到阿保机转过头来便毁约,而且还把他当做了吸引刘仁恭大军的靶子。

结果契丹人大肆抢掠一番后便回直接逃走了,让李克用留下来顶缸。

所以一向感情用事的李克用便将耶律阿保机也恨上了,将他与朱全忠、刘仁恭二人并列为他的三大仇敌。

不过在口中诅咒了一番后,李克用却丝毫都没有办法,如今他的三大敌人没有一个是弱者。

即便是三人中的刘仁恭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更何况,他在中原的大敌朱全忠如今更是威震天下,以河东如今的实力完全不是他的对手。

想到这,李克用心中刚刚被激发起的一点雄心壮志又开始变得退去。

“难道说孤这一生都没有机会报仇雪恨了吗?”他长长的叹息着。

一旁,李存勖听了连忙劝道:“孩儿听说,事物不到极点就不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罪恶不到极点就不会走向消亡。朱全忠弑杀先帝,又残害忠良,可谓是自取灭亡。我们李家三代尽忠皇室,如今虽然因为势力衰微而无法报效朝廷,但也做到无愧于心了。”

“所以父亲您现在应该隐忍下来,积蓄力量,等待朱全忠势力开始衰弱之时再图谋复兴。怎么能够轻易就灰心丧气呢?”

李克用听了之后这才释然,但对于将来能不能报仇还是感到怀疑。

这时李存勖又道:“这一次耶律阿保机背信弃义,吃了这个教训后咱们以后不再相信他就是了,父亲不必因此而伤神。既然契丹人素来没有信义,父亲为何不去向有信义的盟友求助呢?”

“有信义的盟友?你是说吴王杨行密吗?”

如今天下诸多藩镇里面,还真只有杨行密的信誉好,其他藩镇各个都是说翻脸就翻脸的主。

当然,杨行密也不是没有做过背信弃义的事情,只不过他与其他人相比,他的信誉要好了许多,尤其是这几年杨行密的势力稳固了以后,就很少做翻脸不认人的事情了。

“正是,如今吴王已经消灭了越王钱镠,声威大振,又素来与朱全忠为敌,父亲不如派个使者前去交好。”

因为有朱全忠的从中阻隔,杨渥如今已经正式执掌淮南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晋阳来,毕竟杨渥并没有到处去宣传此事,而李克用也很久没有与淮南互通使者了。

他点点头,正要回答,这时张承业突然进来道:“大王,刚刚得到的消息,如今朱全忠正在各地集结军队,据说得到命令开始调动的军队就有近二十万,目前还不知道朱全忠是准备对谁用兵!”

听说朱全忠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李克用父子顿时紧张起来。

他刚刚经历了一场败仗,若是在这个时候朱全忠又趁机来讨伐他,那他就难以应付了。

“密切关注此事,务必尽快搞清楚朱全忠的动向,速速来报!”李克用连忙下令。

好在,几天后,进一步的消息传来,朱全忠的大军开始向南方开去,很显然,这一次朱全忠将目标选定为淮南。

得到消息后,李克用这才松了口气,淮南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那里有淮河阻隔,不利于北方人用兵。

最好朱全忠在淮南碰个鼻破血流才好。

李克用心中想着,同时又听从自家儿子的建议,派出使者间道前往淮南。

广陵。

得知朱全忠再一次兴兵南下的消息时,杨渥倍感错愕。

去年朱全忠消灭赵匡凝后,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在撤军途中临时起意进攻淮南,而是直接返回了汴州。

这让杨渥还以为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在淮南消灭钱镠后,朱全忠应该是觉得淮南实力大涨,不会再轻易南下了。

谁知道这才一年时间,朱全忠竟然不顾北方尚未平定的局面,再一次兴兵南下。

“看来给朱全忠的教训还不够啊!”杨渥自言自语道。

他本来还想继续休整一段时间,如今已经是天佑二年的九月份了,按照历史的发展,江西钟传应该过不了多久就会病死,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要趁火打劫。

谁知道如今钟传还没病死,朱全忠却率先南下了。

这段时间,杨渥将招募新军的事情交给执掌统兵司的高勖来做,如今两万人的募兵已经到齐了一大半,这就是新赐军号的天武军。

除了招募新兵外,杨渥又根据当初建立新军培养将领的经验,正式成立了广陵武学,他自己亲自担任山长,以原来的新军总教官丁诊为副山长,顾全武为总教授官,尚公乃为总军训官。

而这一次杨渥决定扩大学员的人数,从原来的二十人直接扩大到两百人,而且学员也不再从军中招募,而是直接招募那些年龄在十五岁左右的普通人家的识字少年。

之前那支新军培养的二十个学员,在加入军队中后,杨渥发现那十个从军队中招募的学员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毕竟他们已经成年,思维已经开始固化,学习的能力比不上那些少年。

至于李承鼎等九人,他们的表现自然好了许多,这与他们从小就受到耳濡目染大有关系。

不过这九人的缺点就是出生太高,他们的父辈都是淮南的功勋老臣,加上其中有几人与杨渥还关系匪浅,杨渥自然不好真将他们当做队长、营指挥来使用,所以在他们毕业之后都被授予了至少是副都头的职务。

而这一批的两百名学员,杨渥明确规定了,他们将来毕业之后将会在军队里从队长做起,逐渐升迁提拔。

考虑到他们出来后只担任队长的职务,自然就没必要学习太多高深的东西,只需要教授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就行了,而将重点放在了军训和培养他们的军人气质上。

考虑但目前还有许多军中将领的子嗣尚未担任军职,却又有心走武将之路,杨渥干脆开了一个“进阶班”,学习的内容更多,也更加深奥,出来后至少可以直接当上营指挥的职务,算是专门优待这些功勋将领的子嗣了。

当然,那些普通学员中表现优异的也可以进入这个进阶班,以免将来军中将领被功勋家族把持,其他人失去了进阶之途。

建立了军校,天武军的招募也走上了正轨,没想到此时却传来朱全忠准备南下的消息。

从兵力上看,淮南军显然不能与朱全忠相比,不过差距也并不明显。

如今天武军的大致框架已经组建起来,所以驻守驻守广陵的镇武和镇国两军可以全部出征。

而江西钟传如今病重,加上南方各州的州兵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在防守上并不需要担心,所以驻守宣州的腾骧右军也可以调动。

再加上驻守北方防线的左右武骧军,总机动兵力就有十万人,如果再加上北方各州的州兵,此次战争可以说淮南军的兵力并不比梁军少多少。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十多万人的作战,后勤方面能否担任得起。

要知道淮南军作战从来没有一次性动用这么多的兵力过,每一次往往都是几万兵力,最多的一次也就是杭州围城,动用了十万民夫和十万大军。

不过那一次的作战是在江南,江南水运发达,运输粮草辎重相对要容易一些,而通往寿州前线的辎重却主要是通过大运河来运输。

然而大运河已经很多年没有疏通了,加上如今正是枯水期,许多地方已经不适合大船通行,而用小船的话,其运输量又有限。

三年前,杨行密征宿州就是因为粮草供应不上而只能匆匆撤军。

“殿下放心就是,自从三年前大王征宿州无功而返后,运往北方的后勤辎重如今大部分已经改为小船运输了,而且小船的数量足够,保证十万人以上的大军作战没有问题。”听了杨渥的问题后,执掌后勤的高勖却拍拍胸脯向他保证着。

得了高勖的保证后,杨渥这才松了口气,又转身向骆知祥询问道:“那么以广陵如今的粮仓储备,供应十五万大军作战的话,可以维持多久?”

骆知祥听了不由苦着脸,今年的秋税还没有收上来,如今粮仓里面只有夏税的余粮,虽然足够大军支撑到秋税之后,不过那样一来让将粮仓重新充盈起来的目标又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他直接道:“殿下,若是运输上没什么问题的话,广陵的粮食储备至少能保证半年的供应。不过,那样一来广陵粮仓又要变得空空如也。”

杨渥点点头,对骆知祥埋怨的话却直接忽视了,如今大敌当前,哪里还要考虑什么储备粮食的事情。

有了这两人保证,杨渥也终于放心下来,有十万机动兵力,加上北方各州的州兵,淮南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五万左右。

考虑到淮南是防守的一方,在有十五万大军的情况下,只要不是出现重大失误,淮南军守住淮河防线的问题是不大的。

甚至若是战事顺利,击败朱全忠乃至再打出一场清口大捷来也不是不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