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二十八章 逃

南国江山 第二十八章 逃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朱广德从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狼狈的一天。昨晚他随着颜建去攻打任家庄时,一开始局势非常顺利,当时他手舞足蹈的,仿佛已经看到了杨渥跪在自己脚下求饶的情景。

谁知道接下来局势急转直下,不仅庄子内的乱兵被平息了下去,正面进攻也被朱思勍牢牢挡住了。要不是颜建亲自去督战,只怕当时升州军就被击溃了。

后来颜建鼓舞士气,重新发起冲击,杨渥一方岌岌可危,这让朱广德又重新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谁知道接下来局势再一次突变,颜建突然间被敌人给伏杀了,升州军有如土崩瓦解般,迅速崩溃。幸好当时朱广德离战场有短距离,见势不妙就溜之大吉了。

一番狼狈逃跑后,朱广德肥胖的身子在马背上已经颠簸的不行了。

“不行了,我要休息一下…”他气喘吁吁的对身边侍卫道。

在他的身边,原本的六个侍卫此刻已经只剩下两人了,其他四人在一晚上的奔逃后不是失散了,就是被追兵杀死了。

“停不得啊公子,这里还不安全。前面就是大江了,那里有我们的船只停靠在岸边,只有上了船,渡过江去,咱们才能安全的坐下来休息。”侍卫赶紧劝道。

朱广德无奈,只好继续逃亡。他发誓,以后就和杨渥卯上了,只要有机会,一定要让他好看。

******

同一时间的葛山,升州刺史冯弘铎也在狼狈的逃跑。

前些日子他采用颜建、冯晖二人的建议,对外声称要去攻打洪州,暗中却率领军队南下袭击宣州。

可是宣州刺史田覠也不是好惹的。宣州乃是吴王杨行密的根基之地,当年他就是从这里起兵渡江,经过艰苦奋战最终击败了孙儒,得到淮南。在杨行密升为淮南节度使后,为他立下大功的田覠就被留在宣州任刺史,后来又进一步加封为宁**节度使。

此地多年未经过战乱,民众富足,在田覠的经营下,兵强马壮,四处出击。对于夹在宣州和广陵之间的升州,他早就垂涎已久。

前段时间他四处招募工匠,准备打造战船,进攻升州。

有工匠对他说,“当初升州的冯使君到很远的地方去求取坚固的木材来打造战船,所以升州的战船非常坚固而且能使用很久;如今您这里却没有,只怕造出来的战船用不了多久就会损坏。”

田覠笑着回答道,“你尽管造出来,我只需要使用一次就够了。”

他对于自家大军还是很自信的,冯弘铎的水军虽强,但他觉得自己只要一战就能击败冯弘铎,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并非狂妄。

不过也正是这次对话不知怎么让冯弘铎知道了,才让他猜到了田覠的野心,于是决定先发制人。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冯弘铎虽然抢先发动袭击,但当他率领主力在葛山遇到田覠的主力时,仅仅是一上午的战斗,他的军队就溃不成军了。

随他出征的冯晖当场战死,手下两万多人几乎全军覆没,现在还在身边的只有尚公乃统领的两千人的牙军。

“逃,拼命的逃,逃得越远越好!”冯弘铎狼狈的想着,“升州估计回去也守不住了,李神福的大军此刻应该已经到达升州城下了。等我这边战败的消息传过去,只怕升州也要投降了,所以升州去不得。”

一旁的尚公乃问道,“主公,咱们现在去哪里?”

冯弘铎望着身边残留的数千败军,心中惨然,“是啊,去哪里?咱们还能去哪里呢?”

“主公,虽然我军战败了,但两万升州将士并非都被消灭了,大部分人都是被打散了。末将恳请主公重新振作起来,收拢余众,将来定能东山再起。”尚公乃见他神情萎靡,完全不像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主公,赶紧激励他。

冯弘铎勉强打起精神,今天的败仗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多年的筹谋都在今日付之东流。

“不错,我还有本钱,手下大军还有许多残部分散在各处,我要振作起来,收拢败军。尚公乃,你向来多智谋,如今我心中焦虑,难以想出办法,你说说看,我们将来该怎么办?”

“主公,以末将之见,我升州向来水军强大,如今虽然战败,但水军主力还在。末将恳请主公沿途收容败军,然后沿着大江入海。末将听闻海外有海岛无数,岛民也有不少。主公到那里可以休养生息,以图将来东山再起。”尚公乃建议道。

“出海?”冯弘铎有些犹豫。他知道尚公乃说的好听,但海外贫瘠,海上又风高浪急,非常危险,根本不是什么好地方。到了那里想要东山再起,几乎不可能。

更何况,他的手下士兵都是升州本地人,不说他们对家乡的留恋,就说他们的家人朋友都在此地,让他们与自己一起出海,这些部下愿意吗?

“不错,出海。主公,如今这江淮一带,陆地上是吴王杨行密的天下,但海外之地,他杨行密总管不到吧?所以主公只有逃到海外去才能安全。”尚公乃见他还在犹豫,连忙又劝道。

冯弘铎沉默不语。他当年并不是杨行密的部下,只是后来见杨行密势大,这才举州投靠他的。后来冯弘铎依仗自己水军强大,对杨行密多有不服,前些日子都还派尚公乃去求取润州;这一次他起兵攻打宣州之前,杨行密也曾派人来劝阻他,但被他拒绝了,如今兵败,即便再去投靠杨行密,对方又会放过他吗?

他觉得可能性不大,至少如果自己在杨行密的位置上的话,他是绝对不会放过这样一个“逆臣”的。

这样一想,投靠杨行密也不可能了,留给他的选择还真只有沿江出海一条路了。

“好,就依你所言。”冯弘铎最后咬咬牙作出决定。

广陵城淮南节度使府,杨行密接到李神福发来的捷报,大喜过望。

“我杨家后继有人,这是上天庇佑我杨氏啊!”杨行密有些手舞足蹈,激动的道。

“长公子临危不惧,有大将之风。末将等在此恭喜大王后继有人!”众多将领也都纷纷道喜。

杨渥的这次胜利虽然规模并不大,但他毕竟是初次上战场就能有如此表现,自然让诸将高看一眼。

杨行密听了先是非常高兴,但随即脸色一肃道,“虽说渥儿立下了一点小小的功劳,不过毕竟年轻,你们不要过多夸赞,免得让他骄纵起来。”

他脸色虽然严肃,但语气中的那股子得意却怎么都藏不住。此刻他不是什么吴王,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在他人夸赞自家儿子优秀时连连谦逊。

随后不久,杨行密又收到两份新的捷报,一份同样是李神福发来的,说是升州已经不战而下了;另一份消息却是田覠传来的捷报,说他今日上午在葛山击败了冯弘铎的主力,目前正在追击残敌。

收到捷报,杨行密更加高兴,当众对大家宣布了这两个消息。

“如今的情况你们都知道了,现在商议一下该怎么对待冯弘铎的残部。”杨行密话语还是那么简洁。

“大王,末将以为,冯弘铎举兵反叛,应该彻底将他剿灭,以绝后患。”王茂章还是第一个站出来道,其余众将也纷纷赞同。

唯独戴友规站出来道,“诸位将军的意见,在下以为不妥。升州虽败,但水军还在。若是冯弘铎率领水军出海,我军只怕难以彻底剿灭他,到时候必为我淮南的后患。所以在下以为,大王应当派人安抚他,重新将他收为麾下。”

“那若是他不从,执意要出海该怎么办?”有将领问道。

“海外之地太过险恶,我想只要还有别的去路,冯弘铎肯定也不愿逃出海去。就算冯弘铎想要逃出海,他的那些部下也肯定不愿出海。”戴友规一脸自信的答道。

“那如果他重新投靠大王,却暗地蛰伏下来,以后再次背叛大王又该如何?”

“大王,如今冯弘铎已经山穷水尽了,以属下之见,只要不给他兵权,让他担任个虚职就是,如此何愁他再次叛我?”

杨行密点头道,“戴先生所言甚是,如此就请戴先生为使节,去冯弘铎军中犒劳他的残部。”

“属下领命。”

冯弘铎收拢残部,登高而望,只见他当初的数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不到五千人了,一时间悲愤不已。

就在他望着左右残兵欲哭无泪时,手下来报说,有使者从广陵而来,想要拜访他。

“广陵来的使者?”冯弘铎有些疑惑,不知道杨行密在打什么主意。

不久,戴友规入见冯弘铎。

“原来是戴先生,不知吴王派先生来此所为何来?”冯弘铎一眼就认出了戴友规,当下问道。

戴友规拱拱手笑道,“我奉吴王之命,前来劳军。”说完他让随从将礼单递给冯弘铎,只见上面写着“酒若干,布匹若干,钱物若干……”

冯弘铎放下礼单,沉吟一阵,有些疑惑的道,“我乃败军之将,又曾经背叛过吴王。不知吴王为何要派遣先生来劳军?”

戴友规笑了笑,看了看周围冯弘铎的手下将士们,大声道,“吴王让我对你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使君的部下尚且强盛,不过是一战之败罢了,何苦自弃到海外去呢?我的府宅虽然狭小,但也足够容纳使君和您的部下了,让使君的将吏们各得其所,岂不更好?”

冯弘铎顿时一愣,“这,难道大王还愿意接纳我这个叛臣?”

他实在难以相信,至少若他是杨行密的话,即便不将对方赶尽杀绝,但也绝不会再去接纳对方。

“自然愿意!”戴友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大王还说,若是使君想要扬州,那便将扬州让给使君又有何妨?”

“大王真、真这么说?”冯弘铎的声音都有些发颤。虽然知道杨行密说的将扬州让给他的话不足为信,但他还是感动万分。

而旁边众多士兵们先前只以为无路可走,只能逃往海外了。但如今他们听吴王的意思,竟是想要重新接纳他们,顿时众多将士纷纷拜倒在地,嚎嚎大哭起来。

毕竟,没有谁愿意舍弃故土,抛下自己的家人朋友,去往未知的海外。

戴友规又连连安抚众人,最后冯弘铎总算决定不再出海,而是跟着戴友规前往扬州东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