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二百五十九章 艰难的决定

南国江山 第二百五十九章 艰难的决定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三月底,杨渥与钟传女儿的婚事刚忙完,各州的科举初选也结束了。

虽然杨渥之前上过要限制考生年龄的奏章,不过那个时候距离地方初选的时间已经不久了,许多年纪不合格的士子已经报名准备参加考试了,如果临时出台规定限制他们只怕会引起太大争议,所以杨行密等人一番讨论后,决定这次初选暂时不限制年龄,等到了复选时,除了成绩的确优秀的士子留下外,其他年龄超过四十岁的都黜落掉。

至于以后的科举就要对年龄作出限制了,不过在具体年龄上限上却还存在一些争议。

三月的最后一天,杨行密接到一份天子诏书,却是当初李晔在被彻底监视起来前发出的,他在诏书中写道:“朕若是到了洛阳,就会被朱全忠彻底幽禁,诏令敕书都出自他的手中,朕的旨意不能再传达到你们这里了。”

诏书言辞恳切,请求杨行密能够纠集南方诸多藩镇一同起兵,讨伐逆贼朱全忠。

宣诏完毕,杨行密嚎啕大哭,哀戚不已,打算立即起兵北伐,救天子于危难之中。淮南众官员虽然感念于杨行密对天子的忠义,不过却认为如今朱全忠势大,不宜与之相争,应当保存实力,缓缓图之。

幕僚严可求更是急忙劝阻说道,诏书中有言,命杨行密召集南方诸藩镇讨伐朱全忠,如今南方各镇中却有湖南马殷不思天子恩义,反而勾结逆贼朱全忠,视天子如无物,不如先行讨伐马殷,等将其打服了再一同发兵北伐不迟。

杨行密不听众人劝阻,执意要发兵北伐,并且声称将亲自率领大军出征。

众臣纷纷苦劝,加上世子杨渥也说道,讨伐朱全忠不是淮南一家之事,河东晋王李克用和蜀中蜀王王建肯定也收到了诏书,所以淮南不应该急着出兵北伐,而是要和李克用、王建约定好了之后再出兵。

杨行密听了之后这才同意,他一边下令派使者前往河东和成都,一边又下令以都指挥使刘存为湖南招讨使,率军一万进攻岳州。

四月初,朱全忠派遣使者到广陵来,请求杨行密与钱镠息兵罢战,他愿意与淮南重归旧好。

杨行密回答道:“等到天子什么时候回到长安了,孤才会考虑你的建议。”

不久,杨行密下令让都指挥使朱思勍率军五千增援杭州,命衢州刺史陈璋率兵五千增援王茂章,准备进攻台州。

接着,升州刺史陈彦谦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考察,最终上书节度使府,提出扩建升州城。

按照他的计划,整个扩建计划在前期由升州单独出力,用一年时间先将原本的升州城进行改造,并且将城中百姓逐渐迁移出去,使其改造完成后成为杨行密的江南行宫。

等到这一阶段的工程完毕后,将进行第二阶段,由升,润,常,和,宣等十余州共同出力,进行第二阶段的城墙修筑,计划用三年时间依托秦淮河,钟山等地修建一道全长四十二里的砖石城墙。

整个工程计划用时四年,完成之后,升州将成为一座真正的江南重镇。

杨行密与众人商量之后,最终同意了这个计划,并且让升州在不耽误农时的前提下开始修建工程。

四月中旬,科举初选的结果开始公布,同时,复试的时间也确定下来,就在下个月月中,距离发榜时间也就一个月时间,一时之间,各地通过了初选的士子们纷纷启程赶赴广陵。

杭州。

江南本就多雨,如今又是梅雨季节,雨水更多,连绵不绝。

王家村是钱塘江边的一个小渔村,位于杭州城东部三十多里的位置,地方偏僻,很少有外人到此。

此时,这个小渔村的宁静却被数千大军的到来而被打破。

经过近两个月时间的准备,越州军队在没有惊动淮南军的情况下成功的将五千大军调集到了这里,准备与杭州城中的守军联合夹击淮南军。

然而,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钱镠却发现了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那就是雨水实在太大,在这种天气下,根本难以出兵征战,即便强行出兵,并且击败了淮南军,也很有可能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难以继续发起追击。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自从连绵大雨之后,附近河流暴涨,淮南军为了安全起见,已经撤出了原本的营地,向北后撤十里,到了一个更加安全,也更利于防守的地方安营。

这样一来,原本做好的内外夹击计划就不得不暂停下来,这让钱镠感到十分焦虑。虽然王家村很偏远,无论是淮南军的后勤补给,还是斥候队伍,都很少到去那里去,但凡是就怕万一,越州大军在王家村停留的时间越久,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大王,看这天气要等到彻底雨停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不如等哪天雨水小了一些就发动吧?而且下着小雨,运气好的话,正好能让淮南军的警惕性下降!”身旁,罗隐同样满脸忧虑。

如今万事俱备,如果在最后环节出了问题,那就太可惜了,而且后果也太可怕了,到时候在淮南军的牵制下,越州军无法返回越州,只怕连越州都有丢失的可能。

想到这里,钱镠不由有些烦躁的道:“这么重要的战事,难道就准备寄希望于运气吗?”

罗隐默然不语,钱镠见状察觉到自己的心乱了,勉强沉静下来道:“去侦查的斥候可有消息了?目前淮南军的情况如何?”

虽然出战的时间还没确定,但城中的斥候却从来都没停过对淮南军的侦查,钱镠可不希望等到要开战了才派出斥候去侦查。

“没什么新的消息。”罗隐摇头道:“大王也知道,这种天气下,斥候的视线都会受阻,而且因为道路泥泞,斥候的马匹行动也受到限制,想要随时打探到敌军情报只怕很难。”

罗隐虽然是钱镠的谋士,不过他本来很少过问这种军事,只是如今杭州危急,他也只能打点精神将这些事情都担负起来。

不过,他终究是老了,今年已经七十一岁了,虽然一直信奉道家的他深得养生之道,但这段时间操劳下来,还是让他感到吃不消。

见罗隐满脸的疲倦之色,钱镠揉了揉额头道:“这段时间辛苦罗老了,你还是先去休息一下吧,让传瑛来代替你一会。”

“多谢大王,老朽还能撑得住。”罗隐道:“对了,说起斥候,还有件事忘了和大王说起,前天晚上有个斥候,据说看见了数千大军进入淮南军的营地,不过当时天色太黑,又下着雨,他也不能肯定,只能通过听声音作出判断。”

“什么?数千大军?这么重要的消息,罗老怎么不早点告诉孤?”钱镠顿时就坐不住了,这种时候增加数千大军可不是一件小事,若是大战打起来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到时候说不定就会吃个大亏。

“这还不是因为消息无法确认吗?那么黑的天气,又是下雨,跟他同去的几个斥候都说无法确认是不是有数千敌军进入了营地,只有那么一个斥候提到了,而且他自己也不能肯定。这样的消息老朽自然要等斥候先确认了再告诉大王。”罗隐解释道。

钱镠理解的点点头,接着又急忙问道:“那么消息后来确认了吗?是不是有大批敌军抵达?”

“还是无法确认。在夜间很难看到什么有用的,到了白天,淮南军的斥候也大批在外面活动,想要靠近敌军营地侦查实在困难。”罗隐摇头道。

一旁,鲍君福、钱传瑛等人纷纷感到失望,同时心中也有些不好的感觉,现在都随时准备开战了,却连敌军的兵力都难以确认,这仗就不好打了。

“曹将军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他有什么建议没有?”

曹将军便是曹圭,多年前曾经以坚守嘉兴,抵抗淮南军长达一年多时间,并且最终等到顾全武出兵解围而出名,如今乃是越州刺史,王家村的那支越州军便是由他亲自率领的。

罗隐正要摇头,这时候,外面忽然有侍卫匆匆跑进来道:“大王,这是曹将军命人火速传来的,说是有万分紧急的情况!”说着,将一份文书呈递上来。

钱镠接过文书,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用非常潦草的字迹写着“情况有变,我军已被敌军斥候发现,望大王速速作出决断!目前我军正在向杭州靠拢。”

钱镠见了不由身子一晃,险些站不稳。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如今的应对之法要么就是趁着敌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立即发动,要么就是将计划取消,让越州军队立即撤退回越州。

一时间,场中众人纷纷看向钱镠,希望他尽快作出决断。

然而,这么重要的决定,钱镠又如何立即做出?若是立即展开行动,似乎有些冒险了。若是将计划就此取消的话,且不说这次难得的机会就此丧失了,杭州之围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解除。而且,敌军有了这次的教训后,下次还会上当吗?

“大王,时间紧急,不能犹豫啊!”罗隐沉声道。

钱镠深呼吸了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道:“传令下去,大军立即出城,准备对淮南军发动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