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二百零八章 应对

南国江山 第二百零八章 应对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杨行密本来准备说出口的话被杨渥堵了回去,不禁有些恼火。

他也是一个锐意进取的人,淮南能有今日,靠的不就是这二十年的不断征战吗?这二十年里面,淮南几乎无一日不战,所以才有如今淮南军队士兵骁勇,良将辈出的局面。

实际上如今天下藩镇里面,那些强大的藩镇都是在不断征战中打出来的,朱全忠,李克用,李茂贞,杨行密,王建,这几个藩镇在最开始都不是什么强大势力,是通过锐意进取才取得如今的地位的。

而像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幽州节度使,魏博节度使,这些有过辉煌历史的藩镇,到了如今实力却不如前面这几个藩镇,说到底还是缺少这种进取之意。

不过杨行密虽然进取之心不减,但年纪渐老的他毕竟已经沉稳了许多,不愿再出现动荡;而且田覠之死也让他更加不愿对当年那些老兄弟动手。

所以此时面对对杨渥的强势不禁有些无奈,过了片刻才叹息道:“是啊,锐意进取!为父已经老了,属于我的时代也过去了;你却还年轻,如今是你的时代了!”

杨渥这才察觉自己的话可能触到了杨行密,因此连忙向他道歉,心中却有些惴惴不安,觉得杨行密在田覠死后似乎变得消极了许多,曾经意气风发的他最近却经常叹息起来;而且也比以前更加念旧了,对当年的老兄弟也比以往纵容了许多。

杨行密摇摇头道:“你无需道歉,为父还不至于为这点事情动怒的。”

说到这里,杨行密走到杨渥身前,仔细的打量了片刻,这才继续道:“你明年就十八岁了,也是时候成亲了。周家的那个姑娘为父也见过了,很不错,回头便把婚事定下来吧。”

杨渥不由愣住,他和周梦洁的婚事早就可以定下来了,不过他却不知道杨行密为什么忽然说道他的婚事上去,正想着怎么回答,只见杨行密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重新坐下后沉声道:“军政分离的计划还是按照之前的来,不做任何改变。至于徐温的奏章,暂时先不要回复,不过内容可以宣扬出去,看看大家都有什么反应。”

见到杨行密已经做出决定,众人纷纷躬身应诺,殷文圭问道:“那么李神福、李承嗣两位将军那边要不要派人通知一下,让他们也上书?”

“不必了,只要消息传到他们那里,他们会知道该怎么做的。”杨行密摇摇头,又看向杨渥道,“既然计划不变,那么接下来几天你就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军队整编计划出来,你可能办到?”

“孩儿会在三天之内拿出计划!”杨渥连忙点头。

杨行密点点头,又交代了一些事情,便去议事厅召见淮南群臣公议去了。

不久,徐温的奏章迅速传开,果然在淮南引起巨大的震动。

那些文士们虽然没有喊出来,不过他们心中自然在为徐温的举动而拍掌叫好。自从中唐以来,天下便是武夫当道,他们这些文士仅仅只能作为武将的附庸或者幕僚而存在,自然让他们感到不爽。而徐温的上书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让文官来担任刺史,但话中意思却差不多是。这无疑让他们看到了与武将们平起平坐的希望。是的,此时的他们,在心中的要求也不过是与武将们平起平坐而已。

而武将们却觉得作为武将出身的徐温,却上书要求军政分离,此举分明是在讨好那些文士,这是一种背叛。在他们看来,淮南是他们这些武将一手一脚打出来的,与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何干?那些文士也就知道躲在后方吟诗作词,然后就是对他们这些在前方流血的人指手画脚,一点真本事都没有,凭什么当上刺史?

当然,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实际上都不是什么高层人物;那些真正的淮南高层,除了节度判官周隐在第一时间就站出来支持外,其他人在杨行密表态之前,却没有一个人出来说什么,都选择了静观其变。

他们不知道徐温的上书到底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杨行密或者杨渥的意思,所以在搞清楚之前,都只让下面的官员们打打嘴仗,自己却不插手。

过了几天后,寿州刺史李承嗣上书节度使府,提出辞去刺史之位,只担任军职。当天下午,正在鄂州军前的李神福也送来奏章,其中的意思与徐温、李承嗣二人差不多,但话语却比两人要直接尖锐多了,不仅直言武将担任刺史的各种危害,还公开宣称文武分离,要求武将不得干预民政,文官不得干预军务。

相比于以前一直低调,去年才刚刚担任苏州刺史的徐温,李承嗣、李神福二人的影响力就要大多了,尤其是李神福,这位淮南的常胜将军,在军中的威望极为深厚,他的奏章刚刚递交,那些之前还在反对的将领们便纷纷闭口不言了。

而两人的上书也让那些淮南的高层看清了局面,知道徐温的上书并非是他自己的意思,而是节度使府提前安排好的。

李承嗣作为外来将领,在淮南没有什么根基,之前除了忠于杨行密以外,对淮南的事情也一直保持中立态度;而李神福更不要说,对杨行密忠心耿耿。这两人几乎同时上书,大家如果还不明白这是谁的意思,那就该趁早卷铺盖回家养老了。

不过虽然知道了军政分离是节度使府的意思,但淮南高层依旧风平浪静,没有谁出来表态,连之前公开支持军政分离的周隐也没有之前活跃了。

而吴王杨行密也依旧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对于徐温等人的先后上书既不批准,也没有反对,平日里照常召见臣子,照常召开公议,决断淮南的大小事务,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般。过了两天,杨行密又忽然亲自操办起世子杨渥的定亲之事来,等到定亲之事忙完后,杨行密才忽然宣布,将要亲自巡视淮南各州,而淮南大小事务,由留守的世子杨渥全权处理。

ps:今天还缺一章,不过可能要过十二点才能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