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一百九十章 封赏

南国江山 第一百九十章 封赏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六月初,广陵。

吴王杨行密的世子杨渥率军平定叛乱,大获全胜,在返回广陵的第三天,杨行密下诏册封其为淮南节度留后,正式成为淮南的接班人。

而在册封仪式上,杨行密还特意宣布了由杨渥拟定的各有功将士的封赏,其中像陈璠、范思从等人正式提拔为指挥使;而像朱思勍、米志诚、李德诚等将领则或是因为功绩还不够,或是因为资历有所不足,所以没有得到进一步提拔,只是赏赐了一些良田美宅与金银财帛;唯一从指挥使提升为都指挥使的是秦裴。

然而,作为平叛副使的两位大将王茂章与台濛的封赏却没有宣布,让人感到疑惑。

淮南节度使府书房中。

“父亲,对于王茂章、台濛两位将军的封赏,孩儿有些拿不定主意,还请父亲代为决断。”刚刚被册封为节度留后的杨渥恭敬的问着。

对于他来说,之前被册封为世子固然让他身份变得更加尊贵,但其重要性说到底还不如如今的淮南节度留后这个指挥。

毕竟对于杨行密来说,他的吴王爵位是因为他乃是淮南节度使而得到册封的,而不是反过来;同样的,对于杨渥来说,只要他是节度留后,将来继承节度使之位,那么不管他是不是世子,吴王的爵位都跑不了。

“你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说来听听。”杨行密看着身子又长高了许多的长子,欣慰的问道。

“王将军那边还好说,他的资历毕竟还浅,虽然有攻破润州的功劳,但多赏赐一些良田美宅也能说得过去;不过台将军就不好决断了,他的资历太老,多年以前就当过刺史,后来才被贬为涟水制置使的。这一次攻打宣州,以他的功绩和资历,如果赏赐太少,只怕诸将都有些不服啊!”

“更重要的是宣州这个地方,刚刚得到平定,加上地处边疆,周边局势复杂,随时都可能与钱镠发生冲突,所以必须派一员猛将前去镇守,而最好的人选自然是台将军。”

“不过孩儿顾虑的是,台将军到了宣州该担任何职务?若是担任刺史,这与逐步用文士担任地方刺史的方针未免有些不符;若是不担任刺史,那么又该让他担任何职务才能让众将信服?”杨渥虚心请教着。

逐步改用文士担任地方刺史的方针早在去年武勇都之乱后便已决定,那时候戴友规还没有退隐,他主动提出来会去劝说李神福和李承嗣二人在合适的时机主动提出放弃刺史之位。

不过用文士取代武将的过程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用武将担任地方刺史也未必都有问题,比如歙州刺史陶雅,他便是武将出身,但在治理地方上却做得非常不错,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而陶雅本人又是一员不错的将领,加上他为人谦逊,没什么野心,即便让他担任地方刺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此外,一些边疆地区,随时可能打仗,若是用文官担任刺史,只怕不能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战事。

杨行密点了点头,这些问题他也考虑过。任用武将担任刺史的情况在这个时代普遍存在,一方面是习惯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乱世之中战事频繁,让武将担任刺史可以集中全州的力量作军事斗争。

“既然如此,那便让台濛担任宣州刺史便是,宣州需要保持稳定,用一员大将镇守才能让人放心。”

杨渥点了点头,也没有太多在意。他现在的打算,是先让已经变成内部州郡的润州、常州、升州、和州、滁州、庐州等地,用文士取代武将担任刺史,至于边界各州,暂时继续用武将担任刺史,等到淮南开疆拓土,将边疆州郡变为新的内部州郡后再用文士取代。

另外,如今淮南有足够资格担任刺史的文士也有些不足,想要一次性把所有州郡的刺史全部改为文士担任也有些困难。

“那么润州刺史的职务呢?你打算让谁去担任?还有用文士取代武将担任地方刺史的事情你打算如何进行?”杨行密又问道。

“润州刺史的位置,孩儿打算让升州长史王令谋担任。此人在升州长史的位置上已经坐了好几年了,足够提拔为刺史了。”

王令谋这人历史上乃是徐知诰(也就是徐温的养子,后来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谋主,不过他这人老来无耻,年纪一大把了,卧在病榻上好几年都不愿致仕回家养病,说什么要在任上看到徐知诰成功篡位登基才行,结果最后还是没等到,在徐知诰篡位前不久病死了。

“至于用文士取代武将担任地方刺史的事情,孩儿的意思是,过一段时间,对我淮南军队做一次大的整编,借着整编的机会,将内部各州担任刺史的将领调离刺史之位,以后专注于带兵打仗,不再过问地方民政。至于边地各州,可以暂时让武将继续兼任刺史。”杨渥将自己的打算大致说了一下。

“而这个整编军队的事情,可以以李神福、李承嗣二位将军带头,引导其他内部州郡刺史放弃民政之权。”

杨行密沉吟了一下,又问道:“整编军队?你打算如何整编?”

“孩儿以为,目前我淮南军的编制太过混乱,而且级别设置过少,结果就是许多资历、功绩相差较大的将领,级别却是一样的。比如说都指挥使,同样是都指挥使,有的将领只能指挥两三千人,而有的手底下却有上万大军;所以孩儿的想法是将全军整编为几个军,军下可以设立师这个单位,再下面为卫,再往下便是都、营等。这样一来,不仅级别更加清晰,而且有更多的职务可以安排那些如今担任刺史的武将。当然具体如何进行,目前还没想好,等过些天孩儿再给父亲禀报。”

“嗯。”杨行密点点头,他也感觉淮南军队的级别设置过少,这是因为这些年淮南军队规模急速扩大的原因导致的,当年清口大战时,杨行密东拼西凑也不过找出了三万精锐,开赴北方与朱全忠交战;但如今的淮南却可以轻易动用五六万大军,规模比当初几乎翻了一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