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计

南国江山 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计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如果从兵力上来说,淮南的全部兵力大概有近二十万人,其中田覠、安仁义和朱延寿便拥兵十万,所以从兵力上淮南一方并没有多少优势,唯一的有事便是人心。

而杨行密的个人魅力和威望也为争取人心提供了可能,历史上淮南之所以能安然度过内乱,主要依靠的便是淮南上下的通力支持。所以在讨伐田覠等人时就必须要有足够理由。

“或许可以用计诱使田覠等人起兵?”

高勗开口说道:“如今王师范不是想要大王起兵接应他吗?大王不妨答应他的请求,派遣大军出兵讨伐朱全忠,给田覠他们造成‘广陵兵力空虚’的错觉,这样一来他们觉得时机成熟自然会起兵造反。”

这个计划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而且这也是最能让淮南众将们信服的办法,杨行密并没有做任何对不起他们的事,他们却在野心的驱使下起兵谋反,这种情况下众将自然会选择支持杨行密。

历史上杨行密就是采用的这个办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一方面派李神福西进讨伐杜洪,另一方面又让王茂章率军北上青州援助王师范,同时还派军数万进攻宿州,这一切都是为了诱使田覠等人起兵造反;但结果田覠等人一直到八月份都没有起兵。

于是杨行密开始采取分化逼迫的时段,将田覠麾下大将康儒册封为庐州刺史,这下田覠以为康儒已经投靠了杨行密,他的造反计划也被康儒泄露,于是田覠将康儒全家诛杀,并且立即起兵。

不过杨渥觉得像历史上那样做时间未免拖得太久,中间足足留了七个月的时间给田覠等人做准备。此外,这个计划有些冒险了,虽然历史上李神福和王茂章都大获全胜,但杨渥不知道他的穿越会不会造成影响。

“小子觉得高书记的办法很好,不过除了诱使他们造反外,父亲其实也可以先采取措施使得安仁义首先造反。”杨渥笑着答道,“在田覠、安仁义和朱延寿三人中,实力最弱的是安仁义,最不得人心的也是此人。他在润州为刺史多年,干过很多不法之事,父亲完全可以借机发作,罢免他的官职。”

当初杨渥刚来到这个时代时也曾向杨行密提出过罢免田覠等人官职逼迫他们造反的办法,但那个时候的他还只是毛头小孩一个,说出来的话自然不被杨行密重视;更何况,如今杨渥回想起来也觉得在没有合适的理由的情况下同时罢免这三人未免做得太难看,淮南的众将心中肯定会有不服的,对于争取人心非常不利。

不过相比于田覠和朱延寿二人,杨渥觉得罢免安仁义的刺史之位却是可行的办法。

田覠、朱延寿二人都是淮南的老人,田覠曾经在“三十六英雄”中的地位仅次于杨行密,而朱延寿更是杨行密的小舅子,这两人在淮南的威望深厚,轻易不能动他们。

但安仁义却大有不同,此人乃是沙陀族,而且是一个降将。当初秦宗衡率领蔡州军南下江淮时,安仁义便是秦宗衡的亲信,后来孙儒杀了秦宗衡夺取军权后,安仁义担心自己也会被孙儒杀掉,于是投靠了杨行密。

从资历和威望的角度上说,安仁义远远比不上田覠、朱延寿二人,论建立的功劳也不如田覠他们,而且在淮南众多官员中也不怎么得人心。或许同时对付田覠三人会让淮南上下官员心中不服,但只对付安仁义一人却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这就像当初杨渥对张灏发难时一样,一开始众人对与周隐提出的严惩亲军指挥使感到疑虑,但听说要对付的是张灏时大家便纷纷同意了。如今的情况也是如此。

后世历史上建文帝削藩时,因为燕王朱棣的实力最强,所以他选择了先对付实力较弱的周王和齐王,结果给了朱棣足够的造反准备时间。

但如今的情况和建文帝时期是不同的,历史上的周王、齐王实际上并没有造反的打算,建文帝对付他们其实作用并不大;但安仁义却是田覠的盟友,如果能使得安仁义起兵造反,那么距离田覠的造反也就不远了。

“世子此策可行,安仁义在润州为刺史多年,做过的不法之事不在少数,大王只要暗中找到证人,让他们前来告状,并且把事情闹大一些,大王再公开审理案子,然后借机罢免安仁义刺史之位,将他调往边地。”严可求笑着补充道。

当初大将台濛在海州担任刺史时就曾经因为贪腐而被百姓告发,刚好田覠和台濛不和,借机要求罢免台濛的职务,杨行密只好将他贬为涟水制置使。

台濛的资历威望都远在安仁义之上,既然连他贪腐都被免职了,那么如今再有百姓告安仁义的状,借此免除安仁义的刺史之位谁也不能反对。

接下来安仁义要么选择造反,要么就只能乖乖认命。一旦他选择认命,那他失去了润州后在钱粮上就会受制于淮南,即便手中还有军队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而且,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首先起兵造反的并不是田覠,反而是安仁义;杨渥觉得如果罢免安仁义的刺史之位的话,此人定然不会乖乖认命,而会选择起兵造反。更何况,即便他不造反,淮南也可以进一步采取措施逼迫他,一定让他首先起来造反。

一旦安仁义都起兵了,田覠难道还会继续坐视吗?

如此一来便是安仁义、田覠等人主动造反,而非杨行密对他们不仁了,淮南上下自然也会支持杨行密。

一旁高勗也说道:“不错,而且如今各地刺史都是武将担任,虽然有像歙州陶使君这样为政宽厚待民的,但也有很多残暴不仁之辈;公开审理安仁义横行不法的罪行也能够起到警示其他刺史的效果。”

杨行密这才点了点头,只要能让田覠他们在王师范拖住朱全忠的时间内起兵造反啊,使些手段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安仁义本来就做了不少不法之事,如今要对付他也很容易就能找到理由。

“既然如此,那寻找苦主的事就由严先生去办理吧。记住此事务必要暗中进行,而且最好要撇清节度使府与苦主之间的关系,不要让人觉得是孤故意要对付他安仁义!”

“属下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