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少年荣光 > 第三〇二节 厚积薄发之开端(二)

少年荣光 第三〇二节 厚积薄发之开端(二)

作者:季川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2-22 21:03:09 来源:笔趣阁

在方元书看来,这原本完全不应该是会出现在楚辰希身上的问题。

楚辰希能够收起当时刚入队的傲气和锋芒当然是好的,只是可能因为碰见的高手越来越多,他却有一种收过头的感觉。所以现在遇见真正的一流球员,他打起球来反而有一种束手束脚的感觉,限制住了自己的发挥。

而这一点,是方元书真的没有办法帮助他的地方,这是自己心理的一个瓶颈,如果可以克服的话那么方元书就有信心可以让南川和北阳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来一场真正的巅峰对决。

但是只有最后四天的时间了,楚辰希到底做不做得到方元书一点把握都没有,他也曾和楚辰希谈论过多次,虽然没有直接点题,却也把他能说的已经说了个七七八八。至于最后能做到什么地步就看楚辰希了。

方元书曾给楚辰希的定位是南川最锋锐的刺刀,这把刀现在有些生锈了,或许还是要抢时间打磨一下。纪寒天作为球队的头号核心,就是握刀的人,现在他和欧阳上智的差距并不大,完全可以用其他东西来弥补一下,所以到最后,能否与北阳一战,与北阳一战到底是胜是负,决定这些的重要因素却落到了楚辰希的身上。

看着球场上的楚辰希已经开始第一次面对弋君的进攻了,方元书心里一紧。

然而弋君没有如同方元书想的那样大步加速突破,而是依靠他的经验和与队友的配合以一次精妙的传切为上海南模拿下第一个两分。他的跑位恰到好处,让楚辰希的跟防处处碰壁,最后轻松而惬意的打扮进筐。

比赛才不过刚刚开始,双方一边一次进攻都有收获。而一切的暗潮还在黑夜中慢慢的涌动,上海南洋模范的所有优势都还藏鼓里没有展示出来。

整整五分钟平静的你来我往,没有一点针锋相对的气势,无论是场边落座的观众们,还是在记者席的媒体们都感觉有些无趣了,就像是暴风雨前还在慢慢酝酿的平静。

比分是11:10。这样的差距在一场篮球比赛里几乎算不上是分差,就好像一切都还没有发生,比赛的双方都没有进攻和防守的**,没有激烈的碰撞,没有华丽的个人表演,没有扣篮没有抢投三分。只有不温不火的跑位,卡位,掩护和挡拆。这场比赛好像突然一下变成了一项纯粹的技术活,失去了所有的观赏性。

就在一切好像都在往无聊发展的时候,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的主教练袁平终于有所行动了,在一次死球之后他喊住了控卫秦颖俊做了一个手势。后者很快的会意了过来,去和其他球员说明教练的意图,很快战术意图便下达到了全队每一个人。

袁平满意的坐回了位置上,双手抱胸面带微笑看着球场上。他的意图就像是温水煮青蛙,再一段时间的缓和之后开始加温,一支第一次进入全国大赛的球队能有多少能耐?

怎么可能挡得住他掌控这支上海军团。他相信连续进攻多个点一定可以让这支球队瞬间崩盘,他仔细的研究了南川七中和北阳十二中那一轮的比赛,之所以最后能把分差追到八分,他得出的结论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欧阳上智对这样的对手没有提起兴趣,直到最后才有了一点精神,不然比赛早就应该结束了。事实上他认为那场比赛其实已经提前结束了,南川七中最后的不过是做一些回光返照的垂死挣扎。

而北阳和上海的比赛,从头到尾欧阳上智都是全力以赴,而即便这样上海也不过在最后一节的末端后继无力,本来分差可能还会小一点。这样把事情的真相挖掘出来再比较,这支南川七中强固然强,但是在袁平看来这支球队和上海北阳这个层次还有差距。

穆海和穆江虽然算不上是全国一流的内线,但是他们两个的胜在配合的默契程度上面,他们两个内线的配合完全感觉不到是两个身高两米的大个子做出来的事,似乎完全是如同两个后卫的传切配合一样连贯而流畅。但是他们和其他人的配合就没有互相配合的那么完美了。而他们两个同时站在球场上的作用也远比两个默契程度一般的一流内线效果要好,这完全就是诠释了1 1>2这一个事实。

而现在他们站在内线开始有所企图了,刚刚袁平下达的战术意图便是加大内线的攻击力度,如果那个九号让他们感觉到了压力就传给弋君来完成进攻。

这个战术是上海南洋模范的核心战术,也是袁平深刻的研究了菲尔杰克逊的三角进攻所改造的一个适合于高中生难度不那么高的三角进攻。

禅师的三角进攻是用一个有背打能力的球员做轴,两个具有攻击性的外线和轴心球员形成三角形的站位,这样如果不包夹内线就可以单打,包夹外线就会有机会,而且弱侧还有空切的机会。但是这个战术要求轴心球员的意识相当的好。

可惜袁平手上没有那样超一流的内线球员,倒是北区的队伍比南区的队伍更好组建一支成熟的三角进攻球队,现在北区的锋卫线上同样是人才济济,而他们的内线更是一直霸占着巨大的优势——去年的全国第一中锋身高高达两米零八,和他一比南区的这些两米都有点勉强的内线就已经算不上是内线球员了。

没有出色的内线自然要办法另想,那么核心球员就是弋君,依靠两个大个球员的出色默契以为基础,没有一个球员能单方单阻止弋君的进攻,如果补防,那么内线穆家兄弟二打一则是浑然天成,想不进都不行。

经过了这样的改动袁平的三角进攻优势顿显——战术永远是死的,只有因人而已的存在。

当吴极一脚跨出去要帮助楚辰希阻止突破的弋君时就注定这个球已经落入了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的控制,弋君侧拉让自己和防守自己的两人位置远离里面的穆海。

而下一秒钟穆江反跑把内线剩下的一个魏宁骗了出去,站在禁区外原本应该是吴极防守的穆海几乎心有灵犀一样与穆江一同起步,只是目标是内线而已。

弋君见时机已到,直接高吊进去,穆海探手接过篮球,顺步高高跃起暴扣得分。

13:10。

差距还仅仅在微耗之间,还没有到南川七中的球员警觉的时候。更何况之前也不是没有打内线,至此便似乎没有人在意了。而方元书微微皱起了眉头,作为一个从专业篮球学院毕业教练,篮球界鼎鼎有名的三角进攻他不可能不眼熟,虽然这是变形了的三角进攻。但却始终脱离不了那个模子,从刚刚穆海莫名的拉出来站位他就已经觉得奇怪了——一个中锋不与之前一样和大前锋分别落位油漆区左右,突然一下跑出来拉到侧面算是什么意思。

但是方元书却一眼看出了经过袁平改造过后的这个战术的弱点,他的改变固然让这个三角进攻变得更适合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了,他却完全的忽视了这个三角进攻最原始的意图不是为了那些天赋异禀的球员而做的,恰恰相反的是,禅师的三角进攻是为了起到一个以点带面的作用,让那些普通球员能够更加轻易的发挥出他们的进攻力。

三角进攻原本的轴在高位,在中间,而袁平为了加强弋君个人的威胁性把这个中心轴调到了侧面,那么问题在哪呢——

轴在中心自然可以覆盖整个球场,相当于他有五条线路可以选择——传其他四人,或者自己进攻。

而轴在侧面呢?

很明显,防守球员少的弱侧则完全被孤立了出去,整个球队不是一个叫做“5”的整体,而被拆开成了“3 2”,他把三角进攻真的就打成了三个人的进攻。

实际上呢,三角进攻中,以中心球员为轴,其他任意两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切配合,因此它才被称三角进攻而不是三人进攻。虽然当年把这个三角进攻演绎的淋漓尽致的公牛队的确是以乔丹皮蓬罗德曼这个黄金三角为核心而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