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 第363章 奇袭盛京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第363章 奇袭盛京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5:50:48 来源:笔趣阁

明军取得了八里桥大捷后,通往燕京的道路已经打通,清军再无能力阻拦明军的攻势。

但是赵鹏的大明新军在抵近京城五里外,却放缓了进攻的脚步,而是在距离京师东面的朝阳门外五里处安营扎寨,停止了迈向京城的脚步。

明军大营修筑得十分坚固,兵营内外布置了不少明哨、游动哨和暗哨,以保证大营的安全。赵鹏坐在中军大帐,两边坐着龚小大、陈新元、王全等心腹将领。

“我军人数太少了,无法围困京城,连围三缺一都做不到。现在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是把满清往西域驱赶。若是贸然进攻京城,那么我军无法堵住满清退往东北关外的道路,一旦让福临小儿逃回了东北,我们的计划就失败了一大半。”赵鹏环视一圈说道。.

“主公,咱们可以派遣轻骑兵在京城东北方向巡逻,一旦发现福临小儿想要逃回东北,咱们的轻骑兵就可以截住他们。”王全说道。

赵鹏微微点了下头:“轻骑兵是肯定要派的,但是从燕京要逃出城的路有好几条,福临可以从居庸关跑出去,再从张家口逃上草原;也可以逃到蓟州,从蓟州逃上草原。一旦让他们逃上了草原,我们就抓不住他们了,只能让他们逃回东北。所以最重要的是,同福临谈判,让满清称臣,然后再和他们谈条件,让他们只能往西,不能往东。”

“主公,那还犹豫什么?”龚小大焦急的叫喊起来,“咱们派人去和谈就是了。”

赵鹏笑道:“怎么能让我们派人去和谈?那岂不是成为咱们求和了?应该等鞑子小皇帝自己派人来同咱们谈。”

“可是他们会派人来同咱们谈吗?”王全表示疑惑。

“我已经派遣一支偏师,从辽河口登陆了。这支偏师一旦夺取了沈阳,那么福临没有退路,就只能老老实实地派人同咱们和谈了。”赵鹏笑道。

赵鹏派遣的这支偏师,知情者不多,除了赵鹏、朱慈烺和公主外,没有别的人知道,就连自己军中的将士们,也是今天才知道。

三日之前,一支仅有五千人的大明新军悄悄的从辽河口登陆。此时的关外,地广人稀,五千余人的明军新军上岸之后,立即化整为零,分为二十多支小部队,每一支两百到三百人之间,化装成清兵的样子,朝着沈阳方向行进。

关外已经没有多少清军了,除了宁古塔、辽阳和盛京三地外,广阔的东北平原上几乎看不到一名清兵的人影。

偏师沿途过去,途中遇见的都是废弃的村子,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影。那些废弃的村子原本都是旗人居住的村子。清军入关之前,旗丁居住在这些村子内,每一名旗丁下面都有包衣阿哈给他们干活,在这里耕种土地。

但是清军入关之后,绝大多数的旗丁都带着包衣阿哈进入了关内。入关以后,大部分的旗丁都居住在城市内,而那些原本是当奴隶种地的包衣阿哈们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由原本牛羊一样的奴隶升级为主子的忠犬,彻底告别了体力劳动,变成了狗眼看人低,到处欺男霸女的奴才。

随着旗丁带着包衣进了关内,关外肥沃的黑土地就这样荒废了,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确实令人十分惋惜。

正是因为清军入关以后就把关外当成他们的龙兴之地,禁止汉人出关开荒种地,因此在整个清朝的大部分时期,关外都荒无人烟,就连盛京、辽阳一带都人烟稀少,不要说吉林和黑龙江了,更不要说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以北地区了。

当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黑龙江以北,除了少数生女真居住外,几乎没有八旗军,更不要说有汉人

了,人口十分稀少。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原本的时空里,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所谓的大清和罗刹国的国界划分只是纸面上的文字。

事实上,从库页岛到乌苏里江以东地区,海参崴以及外兴安岭等大片土地都荒无人烟,在清末北京天与签订之前,满清早就已经失去了对这些地方的控制力,导致这些地方事实上落入了罗刹人的手中。但罗刹人也没能完全控制库页岛,库页岛的南部控制在日本人手中。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趁机占领了整个库页岛。二战结束后,苏军又夺回了库页岛,还趁机占领了北方四岛。

但是在这个时空,这些事都不会发生了,因为明军已经在海参崴建立了一座坚固的堡垒,而且沿着乌苏里江和乌苏里江移动的海岸线,修筑了不少堡垒。

辽东一座座荒废的村子,也省去了明军偏师的麻烦,这使得明军千里行军,居然都没有清军发现大明新军的踪迹。

途中,偶尔有几座只有区区几十人居住的小村子,明军也没有接近,只是从边上路过。

明军偏师路过辽阳,凭借着身上披着的八旗军的皮,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城内。

辽阳城内,几乎没有什么居民了,只剩下少数留守关外的八旗军驻守。关外苦寒之地,冬季异常寒冷,清军入关之后,绝大多数旗丁和少数关外谋生的汉人商人都跟着入了关。东北冬季异常寒冷,谁愿意在这苦寒之地多住?

进入城内的明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辽阳,驻守辽阳一个牛录,三百余名八旗军大部分人还没反应过来,就成为明军的俘虏,只有少数顽抗的,被明军一刀砍下头颅。

通过审问俘虏得知,盛京这时候也就是只有三个牛录的八旗兵在那驻守,可以说几乎是一座不设防的空城。

夺取了辽阳后,明军并没有为难这些俘虏和城内的居民,而是破坏了烽火台,然后派遣一支一千人的先遣部队,骑着缴获的战马,朝盛京方向赶去。其余的四千明军在辽阳逗留一日,次日一早再离开辽阳,赶往盛京。

先遣部队一千轻骑只用了一日时间,当他晚上便赶到了盛京城外。

城门大开,门口只有两名八旗兵懒懒散散地站在那抽旱烟,见到一支骑兵接近,他们根本没有怀疑这是明军来袭。

明军轻骑兵借助着马势从两名八旗兵身边冲过,只见刀光一闪,两名八旗兵人头落地。后面大队的骑兵呼哨着冲入城内。

轻骑兵在城内横冲直撞,清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被明军轻骑兵冲得七零八落的。随后这些轻骑兵直接冲入了盛京紫禁城内,斩杀了寥寥无几的清军侍卫之后,控制住了紫禁城。

驻守盛京的清军见明军人数不多,于是三个牛录的清军就向紫禁城发起攻击,企图夺回紫禁城。但明军不仅没有守城,反而是列阵反杀出去。

这些明军骑兵,本来都是一批经过骑马训练的步兵,下马之后就是火枪手。列阵的明军从城内杀了出去,伴随着一排排火枪的轰鸣声,迎面过来的清兵被一片片撂倒在血泊中。

即使是满八旗弓箭手也无济于事,清军的轻箭无法射穿穿着棉甲的明军;直射的重箭射程只有五十步,而明军手中的燧发枪有效射程有七十步,清军弓箭手还未近身射箭,就被明军的燧发枪一排排撂倒,根本无法发起有效的反击。

明军很快就歼灭了大部分清军,只剩下少数清军骑上马逃离了盛京。但明军并没有追赶他们,而是故意把这些清军放走,让他们逃回燕京去报信。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