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 第332章 铁骨造大船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第332章 铁骨造大船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5:50:48 来源:笔趣阁

这批新式火炮运抵胶东之后,胶东前线已经稳固下来了。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江南又陆陆续续送来了新造的鸟铳、斑鸠铳,极大提升了胶东明军的战斗力。

佛山铁业逐渐被大明皇家所控制,赵鹏手中已经有了足够的弹簧钢可以用来生产自生火铳了。可是新造的自生火铳,只能优先保证自己的锦衣卫和南京新军,目前只是火铳产量还不足,在自己的嫡系完全换装之前,给胶东明军提供的只能是老式的火绳枪了。

不过这批鸟铳和斑鸠铳虽是火绳枪,但是质量比胶东守军手中原本用的鸟铳和斑鸠铳要好多了,这批鸟铳和斑鸠铳都是标准化生产的新枪,实用精铁,以水力锻床锻造,口径统一,质量可靠,除了仍然使用火绳击发这一点外,其他方面不比新式的自生火铳差。

而且这批鸟铳中,还夹杂了三十杠刻有膛线的新式鸟铳,可以在三百步外射杀敌军军官,专门提供给老兵使用。

由于胶东守军对新式火炮的使用技巧不熟练,因此赵鹏把自己的这一批炮手们都留在胶东,配合胶东守军抗击清军。

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赵鹏决定返回江南,江南那边还很多事情要做。譬如说建造更大的飞剪船,赵鹏已经想到一个好办法了,就是使用铁龙骨建造大型飞剪船。

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船舶的最大长度受到了树木长度的限制,英国人能够造出像海上君王号这样的战列舰,已经是大船的极限了。因为要造更长的船的话,就没有那么长的树木可以建造。船板可以用一块块的木头拼接,可是龙骨必须用整根的木材。

进入十八世纪后,人们就想到了使用钢铁制造龙骨的办法来造船,结果进入十八世纪后,船舶的吨位很快就突破了三千吨级,后来又增加到了四千吨级,进入十九世纪后,木制风帆战列舰的排水量又增加到了五千吨级。

蒸汽机出现后,也随之出现了铁甲舰。其实铁甲舰仍然是木船,只不过在木船的外面覆盖上一层厚厚的铁甲,因此叫铁甲舰,十九世纪末的铁甲舰已经达到了八千多吨级了。

后面又出现了全钢船舶,船舶的排水量突破了万吨级。

别扯什么大明航母,很多无知的人吹嘘什么郑和宝船吨位有一万五千到两万吨级,比后世一些轻型航母还大,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以明初的技术,根本不可能制造出铁龙骨,只能使用木头龙骨。而木头龙骨根本就没有那么长的木头可以提供建造龙骨的。就算是找到了千年古木建造龙骨,那么大吨位的船舶,船板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力量啊。

根据各方面的数据来推算,郑和宝船的吨位也就是一千五百吨级到两千吨级,这已经是木质龙骨船舶的顶峰了,不可能再更大了。

直到准备返回江南之前,赵鹏也没有搞定沈云英。

这是一个即传统又保守的小寡妇,想要搞定她还真的十分困难。

次日一早,赵鹏就要登上坤兴公主号离开胶东了,这天下午,他带着一份最新版的《大明日报》来到了沈云英在蓬莱的住处。

沈云英居住在蓬莱县城外的一座不大的小院内,她和自己的四名女兵住在一起,这些女兵以前都是她的丫鬟,经过她的调教训练后,成为了女兵。不过和吴小妹的女兵又不一样,吴小妹的女兵已经脱离了奴籍了,沈云英的四位女兵仍然还是奴籍。

其实大明奴籍的兵并不罕见,明末那些名将的家丁基本上都是奴籍。不过奴籍还是良籍,对于这些当兵的已经无所谓了,反正都是卖命,当了家丁,能用上最好的装备,享用最好的伙食,即便是奴籍也比良籍自由身的普通士兵好多了。

普通士兵就是送死的炮灰,两腿一蹬死求了,什么自由身还是奴籍有差别吗?

赵鹏走到沈云英的宅子门口,轻轻敲了敲院门。

过了一会儿,里面传出了脚步声。门开了,一张清秀的小脸出现在门内,是一名小丫鬟。

那小丫鬟见是赵鹏,连忙福了一福:“奴婢参见侯爷。”

“小姑娘,你们家主人在吗?”赵鹏和颜悦色地问道。

小丫鬟乖巧地点了点头:“请侯爷跟婢子来吧。”

赵鹏跟着小丫鬟走进了院子内,这是一座两进的小院子,进入了门内后,是前院和倒坐房,倒坐房内拄着沈云英的二十多名女兵,这些都是自由身的女兵,但也算是沈云英的贴身亲信了。

走过前院,进入垂花门,就进入了带有假山、果树和金鱼池的后院,这座两进的小院子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布置得十分别致,由此可以看出院主人的细心和精致。

后院两边是东西厢房,正前方是一座两层的小楼。小丫鬟引着赵鹏走进小楼内。

进入门内,一楼是一间客厅,两边分别为书房和饭厅,后面还有一条楼梯可以通往二楼。小丫鬟招呼道:“侯爷请稍坐片刻,奴婢这就去叫主人。”

说完,小丫鬟福了一福,便走到屏风后面去了。只听到一阵“登登登”的登楼梯声。赵鹏坐在中间两张椅子的左边那张椅子上,过了不一会儿,又听到一阵有人从楼梯上下来的声音。

沈云英出现在赵鹏的面前,只见她今日穿着一身粉色的衣裙,梳着代表已婚妇人的百合髻。这是赵鹏第一次见她穿女装,看起来令人眼前一亮。

“小女子见过忠勇候!”沈云英盈盈福了一福,看起来不像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将,反而像是一位小户人家的小寡妇。

“沈小娘子今日不像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女将,反而像是一位小家碧玉啊。竟然还有几分书卷气,像是读书人家女子。”赵鹏笑着道。

“小女子略通笔墨,可是文笔粗鄙不堪,只能说是小识得几个字,难登大雅之堂。”沈云英福了一福。在原本的时空里,明亡之后,沈云英就当了一名女先生,开了一家私塾,其实她还是有相当不错的文学底子,她自幼报读诗书,文学水平比赵鹏肯定要强多了。

赵鹏道:“沈小娘子,本候明日要回江南了,特意来向小娘子告辞。”

“哦”沈云英轻轻“哦”了一声,看起来像是漫不经心,其实在心中还是有几分失落感。赵鹏虽是男人,还是权高位重的忠勇候,可是他却主张提高女人的社会地位。

因为纺织业的发展,在纺织厂、制衣厂干活的工人,能用女工的尽可能用女工,这样就能解放出一大批的青壮年男子劳动力来,投入到钢铁、造船、修路、盐业、捕捞、从军等行业中,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加快社会的发展。

女人除了可以从事纺织业和制衣业方面的工作外,造纸、编织、医护人员、车夫、印刷、教书、收税、锦衣卫等行业,都可以用女人。

赵鹏还打算对刑部、监察和大理寺进行改革,把原来的差役制度改成现代化的警察制度,衙役、捕快们变成了警察之后,就不再是贱籍了,而是良民。既然差役制度改成警察制度,那么也容许女警的存在,这就又给一部分女人提供了工作岗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