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 第288章 四轮马车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第288章 四轮马车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5:50:48 来源:笔趣阁

其实滚动轴承根本就不是赵鹏到了这个时代的新发明,轴承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早在八千年前,中国就有了陶瓷的滑动轴承,后来因为轴承使用在车辆上,就直接采取了木头制造的滑动轴承;再后来随着青铜器的出现,又出现了青铜滑动轴承,秦汉时期,车辆使用青铜滑动轴承,再加入油脂润滑;唐朝以后,使用铸铁制造滑动轴承;元朝的时候,又出现了滚动轴承。

可是到了清朝,原本领先于西方的中国轴承技术,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了。清末洋务运动,西方的滚动轴承传入中国,可是大清钢铁技术的落后,使得大清自己生产的滚动轴承使用铸铁制造的珠子承重,其后果就是这种铁珠轴承十分容易损坏。

试想一下,别说火车、马车、汽车了,就算是一辆自行车使用铸铁轴承,用不了多长时间,轴承内的铁珠都会碎成铁粉。

为什么同样是异族统治华夏,大家对清朝的印象要比元朝差得多了?因为一个压制科技,把科学说成奇巧银技,而一个发展科技;一个在西方人眼里是东亚病夫,而一个在西方人眼里是黄祸,元朝继承了南宋的工商业之后,虽然因为色目人的进入给华夏的工商业带来一定的破坏,但是元朝政府并没有压制工商业,而清朝却是直接海禁,闭关锁国,导致华夏从此开始远远落后于西方。

试想一下,假设请和元的时代调换一下,华夏都不会被西方打得那么惨。

明和请都是独尊儒术,而元朝一开始干脆取消了科考,使得读书人只能研究科学,所以元朝的科技并不落后,火枪火炮都是元朝时期诞生的,至今大明的武库中还有元末的盏口铳。

明末虽然在科技上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了,可是毕竟大明是汉人政权,大明也在奋起直追,仿制的火器已经达到了西方水平,其他科技方面,也在奋起直追,已经不会落后西方太多了。可是清军入关,却打断了华夏的进程。

到了清末的洋务运动,尽管在科技方面追赶了一些上来,可是毕竟满清是蛮夷的政权,满清统治者从来就和汉人不是一条心,防汉胜于防夷,有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赔。中法战争,大清胜了,结果还是签订了战败国的条约,更别说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了,甲午战争如果不是满清统治者,日本根本不可能赢的,正是甲午战争的赔款,养肥了日本这条恶狼。

更别说清朝的剃发易服、文字狱等对汉人文化的毁灭了。所以才会有这样一句话: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

虽然元朝时期就出现了滚动轴承,可是后来滚动轴承又退回到滑动轴承了,原因就是早期的滚动轴承很不可靠,滚柱十分容易碎裂,使用滚动轴承的马车跑步了多少路程,轴承就损坏得不能用了,所以又回到使用油脂润滑的滑动轴承的路子上来。

可是几百年前的滚动轴承,因为已经荒废已久,早已失传了,更何况赵鹏带来的滚动轴承采取的是现代式样的滚动轴承,所以若是没有赵鹏的样品,让粱叙自己去造滚动轴承,根本无法造出。

赵鹏带来的滚动轴承,其实是佛山钢铁工业发展的催化剂,粱叙和佛山人看到了滚动轴承潜在的利润,自然会大力去发展钢铁工业,钢铁工业发展上去了,军工业和机械工业自然也就发展上去了,一环扣一环,导致了工业化的发展。

“粱掌柜,此物若是能制造出来,再制造出合格的弹簧钢,本候可以帮你生产一种新式车辆,保证可以热销。”赵鹏给粱叙抛出了一个诱饵。

粱叙起身行礼:“请侯爷放一百个心,草民保证能做出让侯爷满意的物品!”

“咱们可以节省成本,把滚柱轴承改成滚珠轴承,在轴承内放入钢珠,比圆形钢柱便宜多了。”赵鹏最后提出了建议。

载客的四轮马车载重量不是太大,用滚珠轴承即可承受得起马车的重量,而滚柱轴承适合使用更重型的车辆使用,例如今后的火车轴承,就要用滚柱轴承。

制造轴承的优质钢,加上制造车辆悬挂系统的弹簧钢,这就促进了钢铁工业,而优质钢可以用来生产机械和武器,弹簧钢更是燧发枪乃至将来的击发枪关键部件。

而轴承的出现,也使得水利机械的效率变得更高,能够利用水利机械生产出更加先进的机械,有了更加先进的机械,就能促使蒸汽机诞生。

事实上,现在开始引领工业革命,并没有比西方列强早多少年,在原本的时空中,英国已经开始建立大量水力工厂了,而几十年后的一六九八年,蒸汽机也诞生了,一百多年后的瓦特并非是蒸汽机发明者,他只是改良了蒸汽机,早期的蒸汽机只能用来抽水,瓦特改良的往复式蒸汽机,就能把直线运动变成圆周运动,这就使得火车和轮船的诞生。

工业化是一环扣一环的,若是幻想什么都没有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化,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了。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往上面发展,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再在此基础上再往上发展,一层层的积累下来,最终才有可能诞生工业革命。

粱叙保证了下来,他就召集了几名工人,开始冶炼优质钢材了。而赵鹏则带上三名木匠和两名铁匠,开始打造一辆四轮马车。

三名木匠根据赵鹏的设计图打造车厢,而赵鹏则亲自带着那名铁匠打造车架子。四轮马车的车架子是关键,前面两个车轮比较小,负责转向的功能,后面两个车**,负责支撑车厢。

铁匠在赵鹏的指导下,把厚铁皮打弯了,形成了一个“几”字形的框架,再把这些框架焊接,先是做成一个后助车架,一根铁架从主车架往前延伸,到了末端,钻开一个孔,然后把前车架的车轴同后车架之间用这个孔连接起来,前车架可以转动的,后车架则是固定的。

两名铁匠用了两天的时间做好了车架,粱叙那边也带着几名工人造好了四个滚动轴承,十二片弹簧钢片和四副螺旋形弹簧了。

赵鹏拿到了轴承和弹簧钢片,对粱叙工匠的手艺,他还是觉得十分满意的。接下来,他把轴承安装在车轴上,再把三片弹簧钢片合为一片,安装在车轴上,车轴同车架子之间采取了柔性连接,这样车子在行走的时候可以减少车厢内的震动。

随后,车轮被安装在轴承上,然后已经完工的车厢被安放在车架上面。

车厢同车架也不是用螺栓直接固定死,在车架上放上四个螺旋形的弹簧,再把车厢固定在四个弹簧上面。

前后一共用了三日时间,一辆崭新的四轮马车就完工了。

试车的时候到了,粱叙满怀好奇的亲自坐上四轮马车,一名工匠充当车夫,坐在前面,驱赶着两匹马拉着车奔跑。

四轮马车行走起来速度很快,拉车的两匹马拉着这辆四轮马车,明显十分轻松,马匹撒开蹄子欢快地奔跑起来。而坐在车厢内的粱叙,亲眼见马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可是坐在车内的他却感觉车辆并没有多少震动,感觉就好像坐轿子一样平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