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 第227章 猎鹰入洛阳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第227章 猎鹰入洛阳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5:50:48 来源:笔趣阁

河南洛阳,十二辆马车驶向府城,前面两辆是载客的马车,后面十辆都是满载着货物的货车。车队在城门外停下,门口看守城门的绿营清兵见到车队上打出的康山堂的旗号,眼睛都发亮了,双眼冒出恶狼般的绿光。

“盐商啊!发财了!弟兄们,

准备干活!”清军什长吆喝手下士兵准备收城门税。

自从两淮是晋商被锦衣卫打掉以后,徽商就成为大清境内最大的盐商几天,其中以康山堂的实力最强。众所周知,康山堂是横跨南北的著名盐商,就连大清摄政王都得给康山堂的南北贸易予方便。毕竟咱大清的勇士们也要吃盐的啊,人没有足够的盐维持生理盐水浓度,是要死人的。

这个年代可不像后世,

后世的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吃东西要低油脂、低胆固醇、低盐。可是在这个年代,

吃肉要越肥越好,高胆固醇的食物那可是美味!而盐就更重要了,这个年代的盐价很高,可是人也得吃盐啊,否则十天不吃盐的话,将会浑身乏力。长时间不吃盐,新陈代谢就会变差,对有害物质的解毒能力也会下降,废弃物就会积存在血液中,产生淤血,最终会病死。

盐过多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但是没有盐,同样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咱大清的勇士们要吃盐,绿营兵们吃的是普通的海盐,而八旗勇士们吃的是来自陕西的井盐。那些高档货产于李自成的控制区,晋商已经成为过街老鼠,不仅大明境内禁止了晋商,连闯贼的控制区也禁绝晋商出入,

因此只有“中立”的康山堂可以自由进出闯贼控制区,

获得昂贵的井盐,再运到大清控制区,提供给八旗勇士们食用。

当年的达官贵人、八旗勇士、大清贵族用的都是精细的井盐,那些精盐不仅是调味品,还是他们洗漱刷牙的必备品。

而徽商就是来往南北三地的盐商,为三地军民百姓提供了大量食盐,同时也赚了大量银子。

眼珠子发亮的绿营兵们拦下了挂着康山堂旗号的车队,为首的清军什长大喊道:“下车,检查,收城门税!”

车队前面的两辆载客马车停了下来,从第一辆装饰奢华的马车上下来一男一女两人,那男的头戴一顶瓜皮帽,身穿浅青色绸缎宽袖长炮,头戴汉人的儒生帽;那女的身穿一身汉人女子装束,大约十六、七岁的模样,长得肤胜似雪,明眸皓齿,

十分美丽。

当年因为大清一时间无法解决西北的大顺,所以暂时不敢强行推出剃发易服,所以在大清的控制区内无论是汉服束发,

还是长袍马褂,金钱鼠尾,都可以自由行走。

那男人正是王全,他出示了名刺,只见上面写着“康山堂洛阳分号掌柜江福”几个大字,还有洛阳等地的官府大印,之后他又掏出一块腰牌,上面有他的生员身份。

当年很多盐商都有一个捐来的读书人的身份,以方便行走天下做生意。虽然是捐来的士绅身份,但绿营兵还是不敢造次,毕恭毕敬的行礼之后,便开口讨要城门税。尊重读书人,是大清和大明的传统,是必要的,但是城门税必须收的。

王全也没有同绿营兵争执,而是从怀里掏出了一把银元,给每一名绿营兵递上一块。

见那些士兵似乎还不是很满意的样子,王全又转身从车厢内取出几袋精盐,丢给了每一名绿营士兵一包。

那什长却在王全耳边轻声道:“这位兄弟,您一位堂堂盐商,就给俺一两银子,哪里够啊?能不能多给点?”

王全会意的从怀里摸出一块十元的金币,赛到什长手里。

什长的手心紧紧攥着金币,他的手指头还在金币的面上摸了一下,发现是十元金币,于是转身大手一挥:“放行!”

车队进入了城门,什长这才把金币放在眼前,仔细看着这块做工精美的金币,心花怒放:“盐商就是财大气粗,果然有钱啊!如果每天都有盐商来,那多好啊。以前那些盐商都是老西们,老西们可抠门了!简直就是一毛不拔!现在换成了徽商,可比老西们大方多了。”

大明皇家银号发行的金币和银币已经在大江南北自由流通了,不仅是大明和大清都用上了大明皇家银号铸造的金币银币,就连顺军控制区内,也用上了大明皇家银号铸造的钱币。做工精美,使用方便的金币和银币深受人们喜爱。就像后世,美国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不影响人们喜欢美钞。

车队驶入城内,在一家写着“康山堂”的两层楼房前停下,两辆载客马车上下来了两对夫妇,在后面一大群伙计们的簇拥下,走进了商号内。随后商号内出来了一群人,从后面的载货马车上搬下一袋袋货物,搬入商号内。

这家商号,其实就是在洛阳城内的锦衣卫秘密情报站。

商号的地下密室内,灯光摇曳,三十多条壮汉汇集在一起,正在商议什么事情。

“若要杀了洪承畴这老贼倒是容易,等那老贼从衙门出来前往军营的途中,咱们兄弟们一起动手,投掷震天雷炸死一批护卫,再手握双铳冲出来射击,可以清空洪老贼身边的高手,咱们找到那老贼,一刀砍下他人头就是了。”王全说道。

青竹道:“最好是能生擒此贼,押回大明经过审判后凌迟处死,否则就这样一刀砍了他,也太便宜这老贼了!”

王全皱起眉头:“若要生擒此贼倒也不难,咱们震天雷投掷出去,炸翻了鞑子兵,再冲出去,每人两支虎翼铳连续射击,转瞬即可把鞑子兵打光了,那样咱们就能抓住此贼。可是生擒此贼后,又要如何带回南方审判?这可是难事啊。”

“只要王将军能够得手,卑职自然竭尽全力把各位送回南方去。”一名大约四十岁上下,目光更是炯炯有神的商人打扮之人摇着扇子说道。他捏着扇子的手骨节宽大,一看就是长时间习武之人。但是此人却身穿满清的长炮马褂,脑门上前面光秃秃的,后面垂着一根金钱鼠尾辫。

虽然咱大清这时候还没有强令剃发易服,可是在北方的土地上,已经自发剃发易服的人却已经不少了。作为一名锦衣卫情报站站长的李玉柱,在满清地盘上主动剃发易服,对于满清朝廷官兵来讲更有迷惑性,绿营兵也不敢去随便得罪这些剃发易服的商人。

试想一下,当兵吃饭的人们都是被迫才剃发易服的,其实他们心里面都不舒服。可是康山堂在大清的商号那些掌柜们,却主动向咱大清示好,剃发易服表示效忠。虽然他们没能像晋商八大家那样得到一个皇商的花翎顶戴,可是在大清,他们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啊,据说总兵、巡抚、总督都要给他们面子,甚至五省经略洪承畴也得给这些商人面子。

大清境内几乎不产盐,康山堂的盐不是从大明来的,就是从大顺来的。若无康山堂上缴的盐税,大清连一个铜板的盐税都收不到。

不过徽商们的供应链最多也就是到黄河边上,到了洛阳之后,他们的货将会被晋商买下,由晋商送往直隶一带贩卖。

多了一道中间环节,盐价就更贵了。可是多尔衮为了弥补晋商们的损失,强令大清盐业必须经过晋商们的手才能销往北直隶,这就使得北直隶的盐价比洛阳高了一倍都不止。

倘若老百姓自己渡河来洛阳,直接从徽商手中买盐回去,那么一旦被抓住,就是私盐贩子,将会面临大清朝廷的严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