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 第165章 大清使团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第165章 大清使团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5:50:48 来源:笔趣阁

被赵鹏抢白一通,史可法老脸有些挂不住了,他气得浑身发抖,手指着赵鹏:“你!你!你……”后面的话气得说不出口。

马士英听到赞美之词,心中得意,趁机举起笏板朝着朱慈烺一躬身:“陛下,史阁老人品确实令人钦佩,可是大是大非上却容易犯糊涂。陛下,还望三思啊!”

眼见史可法被呛得说不出话来,张国维连忙上前:“陛下,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先清内匪,则决无以御外侮!借兵平寇又有何错?”

赵鹏道:“陛下,借建奴兵平寇并非不可,但无需支助建奴,当坐山观虎斗,令建奴与贼寇两败俱伤,我大明方可坐收渔翁之利!”

史可法道:“既是借兵平寇,当同建奴和解,坦诚相待,若处死扎喀纳,建奴一怒之下撤回关外,贼军岂不是趁机南下?我军可抵御闯逆否?”

东林党官员们纷纷下跪:“陛下三思,联虏平寇乃大明国策,千万不可轻易废之!”

赵鹏冷笑一声:“史阁老您想得未免也太天真了!处死了扎喀纳,建奴就会一怒之下撤回关外?虏酋多尔衮已经定都神京了,您见过豺狼会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吗?建奴想要的乃是窃取华夏,并非诚心助我荡寇!那多尔衮又岂会为大明之臣,此人野心膨胀,我大明绝不可联虏!”

马士英那一伙人也纷纷下跪:“陛下三思!建奴狼子野心,绝不可引狼入室!”

就算是东林党中,也有不少下层官员站在赵鹏这边,譬如说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吏科都给事中章正宸、吏科给事中马嘉植、工部观政方以智等年轻人。有了他们的加入,使得原本人数比东林党少的马士英那边人数上同东林党持平了。

陈子龙、方以智、章正宸、马嘉植等年轻人虽然也是东林党人士,可是他们是真正的一身正气,在大是大非上,还是以大局观为重。

两边的人争论不休,一时间相持不下。赵鹏站在台阶前朝着站在朱慈烺身后的韩赞周暗暗递了个眼色,韩赞周会意的俯下身来,在朱慈烺耳边轻声道:“皇爷,两边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还望皇爷您做定夺。”

这时候皇帝就有最后定夺权,两边相持不下,皇帝站在哪边,那边就能胜出。朱慈烺自然是站在赵鹏这边,于是他做了个手势,示意激烈争论的两边安静,随后他开口道:“各位勿争了,朕意已决,暂不处死扎喀纳!”

东林党那边一下来了劲,个个都露出笑容,要不是在朝堂之上需要注意礼仪的话,恐怕东林党人早就欢呼雀跃了。再看马士英等人,脸色都变了。

马士英心中暗暗腹诽:陛下,您可不能这样耍臣啊。

谁知道朱慈烺接下来的一番话就让东林党一下跌入深谷:“待到建奴使团来京,再将虏酋扎喀纳押往太祖陵前,凌迟处死,将其首级令建奴使团带回,以示我大明决心!”

这是要当着大清使团的面处死扎喀纳啊,这也太狠了,直接就断了明清和谈的一切可能性。

史可法已经无法再争辩了,本来他就是很看中君臣之道的传统文人。若是朝臣们大多数都都站在自己这边的话,他会和赵鹏与马士英对抗到底,但双方人数旗鼓相当,而皇帝又站在对面,他也就只能认命了。史可法是一位忠臣,这点毋容置疑。

散朝之后,钱谦益跟上了赵鹏:“忠勇伯,请留步。”

“钱阁部,请问又何事?”赵鹏问道。

钱谦益走上前,责怪道:“忠勇伯,你与我东林党交情甚好,为何今日要在朝堂之上为难史阁老,让史阁老下不来台?”

赵鹏回道:“钱阁部,小子对史阁老向来敬佩其为人,也十分敬重史阁老。更何况,史阁老拥立太子登基,否则也无小子今日。但无论是私交还是敬重,却不能影响小子指正史阁老的错误吧?联虏平寇将会给我大明带来灭顶之灾!钱阁部您难道您忘记了当年宋金,宋蒙的教训了?历史已经给了我们华夏两度教训,难道大明还要第三次重蹈覆辙?”

钱谦益问道:“难道真有那么严重?建奴不过只有区区二十万人的小部落,难道还能吞并我人口亿万之兆的大明不成?”

赵鹏道:“建奴虽为小部落,可是北方武将文官皆已投虏,自吾离开北方之时,建奴总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了,其中精锐八旗便有八万余人,绿营十二万。如今绿营兵力肯定更多了,随着北地投降,建奴总兵力或许已经超过了三十万!拥有如此强大兵力的建奴,灭了闯逆之后,难道他们还会放过我们不成?用脑子想想都不可能吧?”

“也许忠勇伯你说的是对的。”钱谦益并不完全赞同赵鹏的说法,但贪生怕死的他从来都是风吹两边倒,谁强势就投奔哪边。更何况,他和赵鹏之间还有密切的利益往来。

三日后,悬挂着大清使团的船只在下关江边码头上停靠下来,跳板放下,船上走出一名身穿大清官服的中年汉子,接着后面又跟着走出了一群文人士子打扮的家伙,虽然他们身着青衫,头戴方巾,但如果仔细看他们脑袋的话,可以发现方巾下并无鬓角,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把帽子摘掉了,那么露出是是一颗大光头,还有盘在头顶的金钱鼠尾辫。

为首的那名身穿大清官袍的家伙名叫宁完我,和范文程一样都是早期投靠后金的汉奸文人,原本也是大清重臣。但后来先有范文程的加入,再有洪承畴的投降,才能远不及范文程和洪承畴的宁完我在大清那边的地位明显下降了。再后来,满清入关,大批前明文官投降了满清,使得宁完我在大清那边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

要不是看宁完我对曾经咱大清有功,为避免寒了天下士子的心,多尔衮恐怕早就叫这个家伙滚蛋回家了。既然没什么用,那就不去派遣他来南方出使大明。

同来的还有唐起龙、陈洪范等人。

陈洪范本是大明总兵,之前福王执行联虏平寇策略,陈洪范同左懋第、马绍愉等人出使北方,结果去了北方之后,陈洪范和马绍愉就投降了满清。而唐起龙是陈洪范的女婿。而左懋第则被满清扣押在北方失去了自由。

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南明使团出使大清,大清的态度十分强硬,而左懋第不愿投降满清,结果被清廷杀害。

但是在这个时空已经不一样了,大清对李自成的进攻并不顺利,沿着山西汾河谷一路南下的遍地棱堡,使得清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所幸的是他们手中的绿营炮灰多,所以八旗军并未遭受太大的损失。只要八旗军没有损失太大,就没有伤到大清的根本。

可是威武的大清攻击进度太缓慢了,从山西沿着汾河谷往南打这条路子寸步难行,又从河南往西进攻陕西,结果沿着黄河也是遍地棱堡,这令多尔衮气炸了肺。

更令多尔衮震惊的是,胶东半岛上也是遍地棱堡群,而鲁南又有鲁王的榆园军。

“这该死的棱堡群!”躺在大玉儿床上的多尔衮咬牙切齿的说道。

为了让大明能够执行“联虏平寇”的政策支持大清,多尔衮派遣了使团前往南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