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 第112章 鲁王朱以海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第112章 鲁王朱以海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5:50:48 来源:笔趣阁

听了夜不收的禀报,朱慈烺大怒道:“山东不是有刘泽清吗?这厮跑哪里去了?竖子不是号称有十万大军吗?一个月前父皇让他进京勤王,推三阻四,如今建奴入关,这厮又不见踪影!”

夜不收道:“太子殿下,卑职们都已经探明了,别说建奴入关了,一个月前闯逆进京,这厮就吓得南渡黄河去了淮安了!这时候这厮说不定正在淮安敲诈盐商发横财呢。”

回想起崇祯下旨让刘泽清进京勤王,这厮推三阻四的,导致父皇惨死,朱慈烺怒气就冲上头顶,他咬牙切齿的说道:“刘泽清!若不杀你,本宫誓不为人!”

从灵山卫往徐州方向,沿路过去,一路上都是处于无人管辖的无政府状态,原本大明在山东的文武官员早就撒丫子跑路了,清军的势力到了济南之后,暂时还未把手伸到这里来。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赵鹏这个幺蛾子扇动的蝴蝶翅膀,赵鹏这个阻碍民族融合的顽固分子,恶毒的放出谣言,污蔑中伤促进民族融合的英雄洪承畴,放出恶毒的谣言,说什么爱国英雄洪承畴要引清军给大家剃头,结果原本历史上清军到了山东,士绅百姓箪食壶浆迎王师的场景就没有出现了。所有的士绅百姓听说清军来了,就像是老鼠嗅到猫的味道一样早就跑光了,留下来的都是一些顽固的抵抗分子。

譬如说任七、张七、李化鲸、范慎行等顽固阻碍民族融合的反动分子,他们利用大片的榆树林为匪巢,并在榆树林下挖掘地道,节节阻击前来促进民族融合的大清王师,使得我大清威武王师寸步难行,同时因为赵鹏的恶毒谣言,使得当地士绅都和这些贼匪站在一起,顽固抵抗大清王师。

要知道洪承畴可是一位极力促进民族融合的大英雄,后世在福建南安还为此建立了英雄洪承畴纪念园,用来纪念这位促进民族融合的大英雄。而顽固的明朝反动分子赵鹏倒行逆施,污蔑中伤洪承畴这位大英雄,实在是罪不可赦。

原本历史上的榆园军反清复明起义,是在顺治二年,多尔衮颁布了全面剃发令之后才开始的。因为赵鹏的蝴蝶翅膀,导致了士绅百姓对剃发的恐惧,结果榆园军起义提前爆发,任七、张七、李化鲸和范慎行等顽固抗拒大清的反动分子勾结鲁王朱以海,在山东等地组建贼军,抗拒大清王师。

贼军成分十分复杂,有朱以海的鲁王府护卫、奴仆和佃户,有当地贫苦农民,有原来的军户,有马贼山匪,也有山东的士绅地主武装,总之是一支乌合之众。

因为榆园军的顽固抵抗,致使清军一时间无法拿下整个山东和河南。所以赵鹏一行人在离开了棱堡群防线之后,一路上畅通无阻。

锦衣新军和四千步兵沿着沂蒙山区南麓的海边丘陵地形一路往西南方向行进。行军至沂州,赵鹏派出的夜不收回来禀报:“启禀太子殿下,公主殿下,驸马爷,前面出现一支军队,打着鲁王朱以海的旗号,观其穿着打扮,却不是我大明军队,反而像是流贼。”

赵鹏问道:“他们都一些什么打扮?”

夜不收回道:“大部分人平民打扮,只有头上包着一块红头巾,还有人身着破破烂烂的鸳鸯战袄,头戴淡黄毡帽;有少数人头戴六瓣尖顶铁盔,身着棉甲或皮甲,更有极少数人头戴六瓣尖顶铁盔,身着铁叶甲。刚刚过去一支两百人的军队,平民打扮的约莫百二十人,军户打扮的六十余人,披挂棉甲的有十八人,铁甲的三人。”

赵鹏想了想后说道:“既然是朱以海旗号,不妨上前问问吧。”

太子朱慈烺却勃然大怒:“大明祖制,藩王不许佣兵!大胆朱以海,这可是诛族之罪!”

“太子殿下息怒,”赵鹏连忙劝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成祖定下此律,乃是和平年间担心地方藩王造反,可是如今已经大不相同了,闯逆进京,建奴入寇,献贼占据四川,已是天下大乱之势,倘若再墨守成规,只能对我军不利。”

朱慈烺还想说什么,坤兴公主却劝道:“太子哥哥,赵郎言之有理,各路藩王皆为我朱家兄弟,大敌当前,当同仇敌忾,倘若兄弟阋墙,只能便宜了外人!太子哥哥不妨变通一下,允许自我大明太祖皇帝以下皇室子孙可组建藩王大军共抗建奴!待到天下平定,再设法削藩不迟。”

“皇妹驸马言之有理,本宫这就令人亮明旗号,去会会鲁王的兵马,看他有何意图。”朱慈烺略微想了下觉得妹妹和妹夫说得很有道理。特别是如今局势,父皇和母后都已经不在了,两个弟弟也不知所踪,身边的亲人只剩下妹妹和妹夫两个。自己倒了南京,可以说是一点势力都没有,所能够依仗的人只剩下妹夫了,于是决定亮明旗号去见鲁王。

太子大军亮出了太子朱慈烺的旗号,往沂州城方向开去。

原本历史上的鲁王朱以海在闯军进京之后,听说李自成准备发兵山东,早就吓得逃去海上了。但是这个时空因为赵鹏的穿越,李自成并未南下山东,逃去海上的朱以海又跑了回来,结果刚好遇见因为赵鹏散布的谣言而组建的当地榆园军,榆园军尊朱以海为监国,因此他就到了沂州。

早有榆园军夜不收见到了太子的旗号,里面回到城里向鲁王朱以海禀报。

“王爷,前方十五里外,出现了一支军队,乃我大明太子旗号,有步卒五千余人,更有锦衣卫两千余人。”夜不收禀报道。

“太子旗号?还有两千锦衣卫?坏了坏了,怕不是来捉拿本王的吧?”朱以海吓出一身冷汗。浑身哆嗦,豆大的汗珠从头上一滴滴的滴落下来。要知道他前面可是有唐王朱聿键的教训,崇祯九年清军入寇,朱聿键发兵北上勤王,谁知道崇祯得知后勃然大怒,派遣锦衣卫拿了朱聿键下狱,废为庶人,并押送至凤阳守陵。

朱以海本来就是一个胆小懦弱之辈,和朱聿键根本就不能相比的。朱聿键有胆魄,后来能够成为隆武帝,可是朱以海胆小懦弱,就算有郑成功、张煌言扶植他,他也不敢和桂王朱由榔争一下,还是乖乖的奉朱由榔为永历帝,自己躲在金门岛上吃了半辈子番薯,被人称之为番薯藩王。

胆小如鼠的朱以海听说太子带着锦衣卫来了,吓得魂飞魄散。两千锦衣卫把他吓出尿来,他也知道自己的这群乌合之众根本就不是两千锦衣卫的对手。其实就算他手握数万精锐,也不敢拦截太子殿下的兵马啊,这个人就是那么胆小。

“王爷,太子殿下快进城了。”又有人进来禀报。

朱以海从座椅上跳起来:“快,摆出依仗,恭迎太子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