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六贼纨绔 > 第8章 没人能动得了老蔡太师的原因

六贼纨绔 第8章 没人能动得了老蔡太师的原因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3:49:57 来源:笔趣阁

花魁卖艺不卖身,个个精通琴棋书画、熟读诗书,否则也无法让素来高傲的士子们趋之若鹭。

仔仔细细,再一次将狼狈顾琴娘打量一番,见她不卑不亢,本能的感觉出,眼前女人并不是个容易屈服的女人,一阵沉默,蔡鞗还是开口说道:“蔡家名声若何,姑娘是极为清楚的,身为花中之魁,如此年岁,如春夏绽放娇艳花朵,姑娘能此时自赎起身,低身操持小民商贾之事,若污泥之洁莲,蔡某不敢玷污姑娘清名,只是……蔡某还是想邀请一二,不为其他,只为蔡某甚为仰慕姑娘品性。”

说着,抱拳深深一礼。

“蔡某不敢稍有逼迫,只希望姑娘可以考虑一二。”

绿桃忙拉着顾琴娘衣袖,急切说道:“顾姐姐,少爷人很好的,成了少爷的先生,那刘秃子绝不敢再欺负了姐姐……”

见顾琴娘脸上依然犹豫,蔡鞗心下一阵失落,拉住绿桃衣袖,笑道:“君子不夺他人之志,换做少爷是顾姑娘,同样会犹豫不决。”

蔡鞗拉住绿桃,向顾琴娘抱拳一礼,又不经意看了她身后弓着背的老儿,终了也没多说什么。

街面依然热闹,与他记忆中的整洁、秩序井然不同,有些吵闹、杂乱,他却很喜欢这种热闹情景,每每被绿桃拉扯挤在人群,有滋有味看着他人吵架情景。

远远看着两个小人挤入人群,顾琴娘眉头一再紧锁,回头看着正在收拾一地残碎的老儿,眼底深处生起一阵厌恶不喜。

蔡鞗、顾琴娘都是聪明人,没人是白痴到连自己都不吃的馕饼还拿出来售卖地步,默默咬了口蔡鞗啃咬过的馕饼,细细品尝,看着眼前老儿的神色更加厌恶、冰冷。

“孙伯,今日琴娘就搬了出去,借与孙伯钱财,就当……不用还了。”

“姑娘……”

“不用说了,琴娘已经决定了。”

“姑娘……”

孙老汉诺诺开口,顾琴娘已经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地破碎。

蔡鞗、绿桃两人衣兜空空,依然逛了大半日,他们却不知,在身后十余米外,一直都有两个青年汉子跟随,更是不知,刘七和几个无赖子正躺在无人角落里哀嚎。

两个小人儿一蹦一跳,刚一脚踏入府门,正见苏氏站在门口等待,绿桃小丫头立即低垂下了小脑袋,见她如此,蔡鞗也不得不低头不语。

“鞗儿想要出去游玩,娘亲不反对,但鞗儿太过年幼,那刘七是河北流落此地无赖子,虽是白日里街上众目睽睽,也有府衙捕头在旁,依然危险无比。”

蔡鞗心下一震,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妥,才发觉此时的他已经不是一米八的大汉,而只是个六七岁孩童……

“孩儿……孩儿知错了……”

蔡鞗没有辩驳,没有询问苏氏是如何知晓街面上发生事情。见他低头认错,蔡氏没有继续责备,看着走入的两名汉子默默抱拳行礼。

“河北麒麟臂杨晟,怀德军虞侯孟费,日后便是我儿亲随,两位都是军中勇士,我儿万万不可轻辱。”

蔡鞗一愣,不由回头去看,正见两人看来。

杨晟身高七尺,枣红方脸,看着颇为威武,只是与此时宋人穿着不大一样,皂衣皂靴没什么不同,关键是上半身,看着如同藏人裸露着整个右臂,可以清晰看清楚右臂上狰狞咆哮麒麟刺身。

孟费粗眉稍短,眉眼有些深陷,挺直的鼻梁和稍卷曲短发,看着更像是个番人,没有杨晟魁梧身材,大手始终反握在腰间刀柄上,更像是危险的豹子随时噬人。

蔡京是帝国太师,招募了几个悍勇兵士为家丁算不了什么,苏氏没有言明杨晟在军中居于何职,对于孟费的“虞侯”一职,蔡鞗心下很是犹豫,认认真真看着冷脸不语两人,突然说道。

“两位将军正当壮年鼎盛之时,进入蔡府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且不提,但两位留在蔡府,想来是想着借助蔡家重起,小子只是蔡府五郎,且父亲年事已高,虽得官家恩宠,乡野名望却不甚很好。”

“一朝天子一朝臣,身居位高之时风光无限,大树倾倒必是猢狲离散,甚至会有更多人落井下石,两位将军留在蔡府成为小子跟随,真的心甘情愿吗?”

苏氏一愣,杨晟、孟费同样诧异低头,看着并未太过重视的病恹小子。

一阵沉默,孟费沉声说道:“如果公子可以三年内将孟某送回怀德军,孟某心甘为公子驱使。”

蔡鞗微微摇头,虽不知孟费犯了何种过错,三年……想也别想,就在孟费一脸失望时……

“小子只是个稚子,一无功名,二无职司,三无产业,想要三年内让费将军官复原职,甚至百尺竿头更进一层,那是想也别想的事情,更何况还是与西夏正面争锋的精锐西军。”

“但是,如果将军可以冒险一试,十年内,小子可以帮助将军成为宋国小军指挥使,或是中军指挥使,至少手下兵卒不会与他们少上半分。”

“……”

孟费一阵无语,杨晟不由笑了,说道:“不是杨某怀疑小衙内,刚刚小衙内也说了,太师年事已高、树倒猕猴散、落井下石之事,小衙内又言十年内一小军、中军指挥使,岂不是自相矛盾?”

蔡鞗咧嘴一笑,说道:“杨将军说的是,小子确实有些自相矛盾,所以才要两位将军自己决定是否冒险一试。”

看了眼怪异神色苏氏,又看向两人,笑道:“若说此时大宋国哪一个最有权势,除了老蔡太师外,天下没人敢说第二人,两位想知道为何吗?”

杨晟、孟费皆是一愣,苏氏神色却猛然一变,至于绿桃则傻傻呼呼看着他,根本不明所以。

蔡鞗看着两人,笑道:“大宋朝两司三衙,掌禁军八十万,掌天下兵一百二十万,前朝大学士蔡襄蔡公曾言《养兵之费》一事,曾言及一百二十万军卒一年所需锦帛,两位将军知道我大宋朝军卒每年需要消耗多少锦帛吗?”

见两人呆愣,蔡鞗伸出嫩白小手,伸出七根手指。

“每年至少需要七百万匹锦帛!”

又是一笑。

“两位将军想知道我大宋朝通过正规税赋,每年可以获得多少锦帛税赋吗?”

“……”

两根手指摆在两人面前。

“王公变法时,我朝最富……至少府库是如此,夏秋锦帛税赋是两百七十六万三千五百九十二匹!”

“一百二十万军卒,需七百四十二万匹,这只是军卒,还有官吏呢,官家所用呢?”

杨晟、孟费傻眼了,苏氏更是一脸惊愕难以置信看着儿子,隐隐约约像是知道他想要说的意思。

蔡鞗挠了挠头,说道:“我朝军卒最盛,所需七百万锦帛,正规征纳锦帛税赋也不过两百余万匹,这还没有算上官吏、官家所需,别的……诸如军饷、兵甲器具所缺不提,仅锦帛所缺就是如此之大缺口,又该从何所得?而这就不得不提及盐钞一事。”

“自前朝,食盐便是官售,即盐工煮盐、晒盐,官方官收、官运、官售。”

“官收、官运、官售,对于河道纵横的江南来说算不得什么,甚至沿着苏杭运河一路向北送入河北,送入辽南京燕京都没有问题,可对于山西、陕西山道漫漫却难了许多,更为困难的是粮食辎重运输,孟将军原为怀德军虞侯,想来是知道辎重运输是如何的困难。”

“所以,仅官方就需要民间辅助,就有了山西、陕西商贾运粮边关,自汴京直接取得银钱,这种法子叫‘入中’法,而未有直接取得银钱,而是凭借边关所与售粮凭借,换取解县盐池凭借,商贾将盐巴运送到山西、陕西各县,交与当地官方盐官,或被官方认可出售盐巴,这叫‘折中’之法。”

“其后,因商贾与边关将领欺骗,或估价过高,于是就有了太常博士范祥改盐法,就有了范祥盐法,也就是山西、陕西商贾运粮西北边关,不再直接给银钱,而是给盐钞,用盐钞到解县盐池提取盐巴,盐巴价格低,粮价高时,官方就拖着商贾,盐巴留在库中,等待粮价变低,或是民间盐巴缺少,盐价上涨时,官方再给与商贾相应盐钞……”

蔡鞗挠了挠头,一脸尴尬道:“虽说商贾和边军将领可能真的存在些蝇营狗苟,但官家这么做,确实损了些,可也减少了商贾为了贪欲而恶意囤积粮食,强迫粮价上涨行为。”

“因有了盐钞‘折中’之法,减轻了官方运盐、运粮压力,也就是说,至少在西北盐巴一事上,成了官收、商运、官售,之后又有了承包‘买扑’,即官收、商运、商售。”

“元祐年间,废弃之前的‘官收、商运、官售’和‘官收、商运、商售’一系列变法,重新回到了最先开始的‘官收、官运、官售’,不仅盐巴如此,其他官营酒、茶……也是一般无二。”

“官收、官运、官售,说不上好坏,因为官方自己运营,没有商贾参与,商贾们肯定是不愿意的,而且,官方售卖,回到起始之时,也就是说,官方强行按照丁户售卖给百姓盐巴,民户五等,三等以上者,一丁一月一斤盐,之下者,一月半斤盐,仁宗时,因铜钱不足和锦帛不足已用,许百姓‘丁绢’,即‘三丁输绢一匹’,其后又成了‘每丁一丈绢、绵一两’,之后有了盐钞后,官家以盐钞换取百姓手中之绢,百姓可用盐钞自盐田取盐自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