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六贼纨绔 > 第693章 听爹爹话

六贼纨绔 第693章 听爹爹话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3:49:57 来源:笔趣阁

郭涣张了张嘴,想要辩驳,一时间却又找不到理由,人丁是会不断增长的,事实上北方确实比南方更容易遭灾。

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的地方,粮仓里就需要确保一年丰收可以吃上三两年的粮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不会发生大饥饿情形。

蔡鞗又说道:“南方富庶,百姓即便没有一寸田地,也能与人做工养活家小,即便寻不到做工活计,也可以前往大明岛,前往海外耕种求活……”

“朕再退一步来说,就算他们真的遭灾了,活不下去了,从南洋调集粮食也容易救助南方,至少要比南洋粮食运入河北、陕甘、并州要容易得多!”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北方安稳关乎着整个天下的安稳,这也是朕因何要把所有田地归入朕的名下,也正因北方安稳关乎着整个天下安危,朕方才将帝都放在燕京!”

“燕京成了帝都,成了天下之心脏,也必然是天下乃至未来海外诸国的政治、文化、科技中心,即便不是宋国开封那般经济中心,也绝不会太差了,而迁富户入京不仅可为整个北方枯竭财流注入水源,让更多北方百姓因此获利,更是加速了帝都为政治、文化、科技、经济中心的进程!这个进程越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诸位才能成为真正天下魁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重臣!”

“而现在呢?你们迁入京城百万苦哈哈又有什么用?真正的富户在外面,影响天下官吏的富户士绅在外面,大明帝国的政治中心散落在外面,你们只不过是一群朕百万大军威压天下下的傀儡而已,想要成为真正执掌天下权柄重臣……不过缘木求鱼罢了。”

蔡鞗轻笑摇头,郭涣、姚仲教、刘一刀……百十大臣面色狂变,不等郭涣颤抖嘴唇开口,孙六大步出列,郑重抱拳一礼。

“陛下圣明,老臣以为当令各江南、两淮、河南、川蜀富户入京以充京都!”

姚仲教、刘一刀等人相视,齐齐上前抱拳。

“臣等附议,当迁家资万贯富户入京!”

“臣等附议……”

即便是内阁首辅的郭涣也不得不与满朝文武一同低头抱拳,原本想着迁数十上百万穷苦百姓入京,如此也能让高高在上的抠门皇帝减少些房价,可现在才发现一切是如此的愚蠢。

南方遭灾不够严重,即便蔡鞗在江南有数十万顷田地,黄河之南还是无以计数百姓无田可种,但蔡鞗并不愿意这些穷哈哈跑到北方,他更愿意南方穷哈哈们全都跑去海外,成为大明帝国向外拓展生存空间,而不是都窝在中原一地。

宋朝是个资本为王的王朝,即便宋朝身上资本特性不够浓厚,历朝历代一地富裕者也是掌控了当地话语权的,而这些富裕者的集合就成了整个国度的政治执掌者。

所有富甲一方的富户士绅都在南方,都在帝都之外,内阁朝臣们也甭想真正执掌天下,也必然会形成南北政治对抗的局面,即便天下兵马都在北方,也一定是这种隐形对抗局面,内阁朝臣也只能依靠蔡鞗的武力而执掌天下,而不是他们自身的威望、权利。

蔡鞗的话语说的不能再清楚了,事关天下权利的争夺,再也没了哪个因为蔡鞗霸占了京都所有房产而置气了,原本有些人是要弹劾赵佶、耶律延禧一干宋辽宗室散播谣言污蔑皇子的,在黄文功再三询问“有本无本”啥的,百十个大臣也没一人开口。

……

看着三三两两大臣摇头叹息离去,孙六不悦道:“老夫早就说了,就算想要劝解也当私下里,现在好了,所有人都丢了老大的脸面,若今日话语被北方百姓得知了,还不知又要闹出怎样的乱子呢!”

姚仲教看了孙六一眼,摇头苦笑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个屁用,还不如严令他人不得胡乱言语呢!”

刘一刀摇头叹气道:“此事就算咱们想堵也很难堵的住,那些宋人官吏是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

三人齐齐看向不远处一人呆立的郭涣,齐齐摇头苦笑。

郭涣虽说是大明岛一系,可他欲要缩减内阁阁老数量,同样也不符合大明岛一系阁老们的利益,姚仲教、刘一刀、孙六等人也与他保持了些距离。

三人摇头苦笑离去,郭涣站在“乾清门”前许久,最后也不得不叹息离去,也正如刘一刀所说,朝议还没过了半日呢,城内已有百姓对郭涣不满话语。

为每田百姓分田耕种,既养活了穷苦百姓,又因耕种田地而增加了赋税,与此同时也能迫使蔡鞗降低京城房价,甚至把正在修建的房舍所有权全部拿到手……

原本是极好的事情,至少没有一个官吏反对的,就是成了无数建造京城劳工一员赵佶,在得知了郭涣请奏时,也认为是忠良之言,可怎么就转眼间成了个臭主意了呢?

泾原军率先造反,继而引起整个西军反叛,赵构、汪伯彦、秦桧、张浚……全死在乱军之中,反倒是赵佶、赵桓……一干赵氏宗室子活了下来。

赵福金前往陕甘安抚民心时,也将这些人一起送来了燕京,当然了,蔡鞗也绝对不会与耶律延禧那般善待了,想活命,自己干活养活自己,尤其是赵佶,既然这么喜欢石头,那就天天与石头打交道好了,他也光荣的成了名盖房子的石匠。

蔡鞗可以善待早早投降的应天宗室,那是因为宋国赵氏治理了天下百十年;可以善待耶律延禧,哪怕这个辽主岳父再如何有着小心思、再如何混账,他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强按着下面官吏、大臣们的不满,那是因为辽国治理百十年的草原,他想要恢复汉唐之时的辽阔疆域,想要根基较浅时,利用些许手段毫不费力获得广阔的草原……

他可以善待应天赵氏宗族,可以善待耶律一族,甚至可以让他们在不属于中原之地立国,但他绝对不会对赵佶、赵桓有任何好脸色!

蔡鞗厌恶赵佶,打心眼里厌恶,不是因为赵佶喜爱石头,不是因为赵佶囚禁或要杀他,任何一个帝王在面对不怎么听话的统兵将领时,都会想方设法将人弄死了,若十七、虎子等大将敢为了私欲领兵自立,或许他比赵佶更狠!

……

看着大臣们一个个离去,蔡鞗坐在高高龙椅,一手扶额,一手无意识轻抚着儿子头顶,紧皱的眉头看着空无一人的大殿,瞳目中却有些涣散无神……

“礼儿……”

过了许久,蔡鞗突然开口,朱万礼不明所以抬头,看向依然默默看着空无一人的大殿的爹爹……

“若礼儿是那赵佶……”

“礼儿会杀爹爹吗?”

弓腰站着的黄文功莫名的身子一震,朱万礼眼中满是疑惑不解。

“爹爹是爹爹!”

……

“呵呵……”

蔡鞗轻抚着儿子头顶,对着空旷的大殿轻声叹息……

“呵呵……”

“攘外必先安内啊……”

蔡鞗叹气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忠’的标准,奸臣、馋臣一切以皇帝的喜好、意志为准就是错的?君王欲要砍杀为国尽忠的良臣、忠将就是错的?爹爹起兵造反就一定是对的?”

……

“娘亲说……娘亲与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蔡鞗低头看着儿子小脸郑重,突然点头一笑,抱着儿子站起,一边走下丹陛台阶,一边点头笑道:“礼儿果然是好孩子,可又如何评定‘民为重’之事呢?”

朱万礼紧皱着淡淡小眉头,想了好一会才说道:“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爹爹说过,民以食为天,让百姓吃饱穿暖,与民以公平公正就是以民为重!”

又说道:“娘亲说,宋国富裕却百姓劳苦,外公内不能缓民生计之急,外不能抵御侵入之胡,是大坏蛋!”

蔡鞗没想到儿子会说了这番话语,很是高兴紧了紧怀里的儿子,嘴里却又说道:“我儿说的是,可谁又能一定保证爹爹是个以‘民为重’的君王?万一爹爹如礼儿外公那般,是个志大才疏,领兵入江南,加剧了天下灾难呢?万一爹爹也是个亡天下者呢?是否有个标准呢?”

朱万礼年仅六七岁,哪里能回答得了这个问题,疑惑道:“爹爹不是已经赶走了女直野人了吗?”

“呵呵……”

蔡鞗低头亲吻了下儿子小额头,一步一步登上城楼,遥望无数忙碌修建帝都百姓……

“登高者……”

“一日一省啊……”

……

每个人心下都有一个“忠”的标准,屁股下都有一个板凳,谁就能确定屁股下板凳上就一定刻着“天下”两字?谁又能保证刻着“天下”板凳上坐着个合适的人?

蔡鞗站在城头,远远看着奋力拖拉石头的百姓,心下竟有了迷茫,可那也仅数息的迷茫,在儿子轻拍他脸颊时,又成了个疏懒混账的小子。

“成王败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那就用战刀来决定对错好了!”

蔡鞗牵着儿子小手,离开城头时,轻拍着儿子小脑袋,一脸的笑意。

“礼儿可要好好努力哦,要是被哪个混账夺了天下,爹爹可是会打屁股呢!”

“嗯嗯,礼儿听话!”

“听阿婆话,听爹爹、娘亲,听……”

……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