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六贼纨绔 > 第653章 沉重负担

六贼纨绔 第653章 沉重负担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3:49:57 来源:笔趣阁

蔡鞗笑道:“对于小子来说,赵匡胤虽是黄袍加身篡位,可也并未大肆杀戮有功武将,即便是那入蜀做了混账事情的王全斌,也还是得了富贵老死于床,远比那赵匡义仁义的多。”

“上梁不正下梁歪,赵匡义能羞辱小周后,能毒杀不抵抗的李煜,他赵佶就能因一块石头砍了小子脑袋,他赵构就能‘莫须有’砍了岳将军,就能如同烤乳猪烧死曲端……”

“所以,当日小子入应天后,就与应天宗室子说过,宋国若丢了开封,小子就支持太祖一系为帝,即便小子起兵造反,砍了那赵构人头也在所不惜!”

蔡鞗摇头叹气道:“可惜,应天宗室只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这么说,可能都有些抬举了他们。”

看着一脸惊骇的宗泽,蔡鞗不置可否笑了笑。

“应天宗室太过废物,金人册立张邦昌为帝时,应天宗室没能第一时间在江南登基,等到小子抢了江南,他们也后悔了。”

“当然了,为了尽可能减少百姓因动荡而死伤无数,小子也答应了他们,小子抢了他们赵氏的江山社稷,答应在海外还他们一个宋国。”

“呵呵……”

“自秦汉以来,改朝换代者无数,取而代之者……几人可容许前朝宗室活命?赵匡胤做了个好榜样,然这一切却被赵匡义转手毁了个干净,但不管怎么说,赵氏还算是善待了柴氏一族,但也仅此而已,难不成赵氏还了柴氏一个‘周’国?”

蔡鞗神色郑重了些,看向默默前行的军卒,冷声说道:“小子是心怀异志谋反作乱者也好,或是为了我汉家儿郎免于五胡乱世两脚羊也罢,老将军都要给予朕应有的尊重,给予俘获又放了你的帝王尊重!”

“赵构想谈……”

“可以!”

“但若他赵构敢与老子耍心机……”

“哼!”

蔡鞗话语说罢,抬步就要大步离去,他厌烦了没实力却总是小手段多多的宋国。

“等等。”

就在蔡鞗带着一干亲随离去时,宗泽突然开口。

“若官家退位,若由太祖一系子孙为帝,可否为了减少些百姓流离失所……”

“老将军,且不言这仅仅只是老将军一人之言,赵构以及长安大臣不可能答应,就算答应了,恐怕老将军也不愿意小子挟天子以令诸侯吧?”

“天下乱了,能够平定天下的只有武人!从古至今,从无一个文人士子能够平定天下,翻看古今中外史书,能够成为开国一帝者,无不是胸怀天下武人!”

“当年小子可以承认宋国太祖一脉为帝,那是因为小子准备培养一些宗室子从武,而不是贱视武人的文人为帝,不是每每在背后捅刀子、扯后腿的文人帝王!”

蔡鞗头也不回道:“老将军能说了这句话语,小子心下颇为欢喜,至少老将军是真的怜悯流离失所百姓,而不只是嘴皮上说说,但老将军说了这话语后……还是归乡养老吧,至少江浙还算安稳些。”

说罢,蔡鞗再也不愿意多言一句,带着一群披甲亲随远去。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蔡鞗不会愚蠢的认为宗泽是想投靠,若真的想加入明**队,当日在南阳时就已经成了明国大将。

不愿成为明国一员,那就只能是作对的敌人,可宋军一败再败,偌大的帝国仅剩下了陕甘一地,身边又无大军相伴,宗泽跑到明军必经之地阻拦,所为何?

除了和谈,又能是什么?

蔡鞗几乎百分百可以肯定,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想,不仅赵构怕了,长安大小官吏、将领们也怕了,若仅仅只是两军生死厮杀,或许与西夏死磕了百年的西军不怕,可蔡鞗使用的手段已经不仅仅只是两军阵前相争了。

蔡鞗可以用低赋税、土地、富贵收买陕甘百姓、兵卒,可以用金银金融手段让关中百姓、官府破产,可以严格控制盐巴,制造难以想象的盐荒,在他与宗泽言应天宗室后,亦可同样手段收买开封一系宗室,甚至再立起一个宋国官家……

明国可用的手段很多,已经不仅仅限于出兵攻打,赵构怕了,文武官吏怕了,急需稳住军心、民心,急需休养生息,这才有了宗泽出使之事。

但宗泽不仅仅如此,老将军阴冷着脸更多的是为了无数拖拉着金银珠宝逃难的富户,恼怒蔡鞗加剧了百姓恐慌,恼怒蔡家小儿的无耻。

只是宗泽也冤枉了蔡鞗,蔡鞗确实用投降了的河南军卒在各州县散播谣言,确实加剧了河南富户们的恐慌,可那也是因为他希望获得更多土地。

明军扩张的比吹气球还要恐怖,仅跑去开封的军卒就有五十万,虽说五十万军卒半数是些老弱厢军、民兵一般的保甲军、义勇军,真正青壮兵卒不足二十万,可……可谁让蔡鞗改募兵为卫所屯田兵呢?

宋国不禁止土地兼并,百十年兼并下,也就成了1%的人占有99%的土地,天下未乱时还好些,多多少少还能做工、贩卖过活,天下大乱后,两淮、河南99%没有田地的百姓就成了贫困户、特困户,而募兵改卫所后,每个兵卒都有三十亩养家田、十五亩养兵田,而且身处乱世,最有保障的不是士绅富户,不是耕种百姓,而是手握刀枪的兵卒。

正因这些原因,明军扩张的比吹气球还要恐怖,短短时间里,明军在籍军卒就有百万。

宋国招募的禁军、厢军超过百万,可若算上民兵性质的保甲军、义勇军、乡军、豪强军……,宋国可用的兵卒近千万。

当然了,数百近千万的民兵、厢军与民夫也差不了多少,是宋国自留免费劳力,战力几乎可以忽略,可即便如此,如此之多军卒也是让人恐惧的事情。

天下太平时,别说宋国百姓不愿意当兵,即便禁军、厢军也是不愿意当兵打仗,但天下大乱后,各州县官吏、将领都在扩充军卒,如同唐末抓人盖大印一般无二,这也是明军极短时间里吹起如此之多兵卒缘故。

手拿杀人刀刃的兵卒不同于耕种百姓,哪怕一日前还只是个老实百姓,可一旦成了配字军后,就再也不是老实的百姓,天下太平时,或是在富裕江南时,蔡鞗还可以让一些军卒转而为民,可在民心未能真正归附的江北,他不敢轻易将兵卒散入民间。

民心未有真正归附,经济遭受重创的江北,一旦将兵卒散入民间,那就几若于亲手制造、培养了无数山匪、打砸乱民,这是蔡鞗不愿意看到的情景。

不能轻易散入民间,就只能自己养着,可田地从何而来?

一人四十五亩,百万卫所兵卒就需要四十五万顷田,若再加上养活无数大小将领的田地,至少需要六十万顷田地。

可是……

蔡鞗有六十万顷肥沃耕田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