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六贼纨绔 > 第627章 第二名杨家大将

六贼纨绔 第627章 第二名杨家大将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3:49:57 来源:笔趣阁

与赵构心思一般无二,蔡鞗同样想要暂稳一下根基,并不想四处出击,这对于仅入主江南一年的他来说太过危险,只是天下真的乱了,不仅百姓心生恐慌,宋国境内的将领、官吏同样惶恐。

在蔡鞗统领十万明军进入襄阳时,京西南路大半成了明国领土,尽管有不少只是名义上的。

或许是迎接的顾琴娘、方金芝、郭涣等人担心梁山贼再次刺杀,不仅仅有三千无舌军迎接,街道上更是因戒严而空荡荡。

顾琴娘知道他不耐寒,拿着一件厚实大衣披在他身上,将襄阳城最近混乱大致说了下,又向他介绍起跟随着的降将……

之前顾琴娘就已经与他去了信件,降将大多都是些军卒选出的低级将领,在岳飞强行抽调河南京西南路各州县十万厢军、保甲军、义勇军后,战力低下的河南军成了送死的决死军存在,河南军底层兵卒的怨气也最是深重,深恨让他们送死的各军指挥使、都指挥使,反叛后,各军将领们也是最先被兵卒砍了脑袋。

河南军、河北军原有将领要么逃入南阳,要么身死乱军之中,而梁山军所领山东兵卒最少,混乱中大多被暴怒的河北、河南兵卒砍杀了个精光。

蔡鞗没怎么在意一些低级将领,但还是有一人引起了他的关注,不是别人,正是后来与岳飞打生打死的曹成、杨再兴。

曹成算不得什么,与唐末天下大乱后的节度使一般无二,关键是后来成为岳飞爱将的杨再兴。

蔡鞗上下打量一遍较为年轻的杨再兴,笑道:“给你一万军夺商洛,可有信心夺下商洛谷地?”

杨再兴眉头微皱,说道:“我杨家世受国恩,小五衙内就不怕小将叛逃宋国?”

曹成心下一惊,忙上前拱手道:“还请陛下恕罪,我这兄弟性子有些耿直,并非……并非……”

蔡鞗只是摆了摆手,看着杨再兴笑道:“杨家本为北汉之将,其后成了宋国之臣,再之后……宋国老将门只剩下折、种、姚三家,杨家身为将门却几若家中豢养之猪羊,如果这样也算是‘世受国恩’的话,朕无话可说。”

话语说罢,蔡鞗看向顾琴娘,说道:“自军中抽调一万卒与他,暂为商州将军,余者诸位将军暂为我军参谋。”

一干降将听了这话语后,心下皆有些失落……

蔡鞗只是用余光扫了一眼,对这些将领并不是太过重视,也不准备打算解释暂不用他们的原因,边打马走向城主府,边与杨再兴笑道:“我军与天下诸军不同,刀枪棍棒拼杀之术虽也训练一些,但我大明军主将更为注重兵卒训练,而不是个人勇武,更为注重军规军纪、听令行事、阵前指挥作战,所以,你武艺再高,对于我军主力军来说,高级将领的个人武艺反而居于最末。”

“只是我大明国立国时间太短,短时间内没法子组建更多以火器为主军队,而且商洛谷地多是山岭,不能真正发挥出我军第一师、第二师真正威力,所以需要选一个勇武且放心的将领。”

蔡鞗向顾琴娘、方金芝等人笑了笑,笑道:“五娘是杨家人,淮南西路总督杨志也是杨家人,若宋国没有丢了半壁江山时,或许还有些自信,可现在不同了,各地将领皆有反叛,赵构又如何还可再信任杨家?所以你们不用太过担心,除非……除非再兴真的愚蠢至极。”

说罢,又笑了笑,看向杨再兴。

“杨家本为北汉之将,北汉国亡时,为了并州百姓安定,杨家自此为宋朝之臣,而今天下大乱,杨家亦当以天下为重。”

杨再兴先跟着曹成造反,后来又成了岳飞的战将,就已经证明了他是个分得清利弊的人,蔡鞗不需要说太多,他自己能够分得清楚,但也要稍微敲打一下,省的自以为武艺高强而目中无人。

蔡鞗的嫡系军队皆以火器为主,与冷兵器军队不同,不需要领兵大将武力值多高,不需要领兵大将阵前斗将鼓舞士气,需要的是排兵布阵智将,需要的是忠诚、听话的人,即便平庸些,即便只是生搬硬套按照《步兵操典》将领,也足以担任中低级将领。

冷兵器下将领,十个有九个是军中武力值靠前武将,更多的是依靠个人武力、威望统领军队,这与热兵器下将领有着很大的不同。

蔡鞗不是太过重视依靠个人武勇的将领,但这不代表他真的不重视、不需要这样的将领,即便后来的明清时期,军中也还有大半兵卒使用刀枪棍棒,在火药无法供应所有兵卒时,军中无可避免需要大量冷兵器下兵卒、将领。

一干将领们陪着他来到府衙门前,这才见到百十个神情紧张的士绅官吏老人,与一路前来时各州县官吏士绅们一般无二,希望可以得到蔡鞗更多的肯定、保证。

天下人心真的乱了,河南、河北、并州不时有将领造反,蔡鞗又强行进入军政期,原本把持一切军政民的文人士绅变成了统兵将领,官吏士绅难免心生恐慌不安,想要从蔡鞗嘴里得到一些安慰、心安保证也再正常不过了。

军人执政是一个特殊时期,是混乱至平和之间的特殊时期,也是必须经历的一个时期,对此蔡鞗有着清醒认知,无论他人如何劝解,蔡鞗都不可能自废武功,当然了,天下太平后,军政势必要回归到宪政道路,所以他又不能让军将太过膨胀而毫无约束。

对待不合作的士绅官吏,该打击的,蔡鞗绝不会手软。愿意合作的,他自然不吝啬表现出足够的善意,该放开禁榷的盐铁酒茶,依然全面放开,该罢置的私设关卡征税的一律罢去,并再一次在襄阳城内张贴大将军府告示、明国皇帝安民诏书。

在觥筹交错下,百姓、士绅官吏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有功将士得到了应该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奖励、抚恤,即便是数万投降的宋军也没让他们太过失望,底层兵卒或返乡为民,或成为屯田卫所兵卒,将领们或成为中低级将领,或加入参谋部。

此次西线之争,除了杨再兴任商州将军外,蔡鞗并未拿出部分州县分配给投降的宋军将领,他知道,这些降将心下肯定有些不满的,只是底下兵卒得到了屯田后,无论他们心下再如何不满意,也只能憋在心里,更何况他们与东线不同,东线宋军更多的是主动投降,而他们是在强攻了襄阳一个月后才低头的,两者本就有着许多区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