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六贼纨绔 > 第516章 背锅人

六贼纨绔 第516章 背锅人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3:49:57 来源:笔趣阁

“啪!”

愤怒的赵佶拿起茶盏砸向郑居中,幸好准头不够,但也愈发激怒了大宋官家……

“哗啦……”

暴怒的赵佶一把扫落书案上所有物件。

“柱国之礼……上柱国……上柱国大将军……他蔡京想要做什么?想要做那逆贼李渊吗——”

赵佶大怒,宫内宫外跪了一地……

“来人!”

“来人——”

宦官李彦不敢稍有犹豫,低着身子抱拳道:“官家,老奴在。”

赵佶红着眼指着李彦,怒道:“八百里传令廖刚,立即缉拿抓捕杭州那些该死的乱贼,哪个敢造反……灭族——”

郑居中、王黼、高俅等人大惊失色,王黼刚要抱拳劝解……

“闭嘴——”

赵佶指着王黼怒吼,脸上的狰狞、阴森让人畏惧不敢言。

“要挟……逼迫……蔡京还真是知子莫若父!李彦!”

“官家,老奴在!”

“告诉廖刚,无论他做了什么,朕都不予怪罪,但他必须将杭州那些人给朕抓来,必须与第三师、幼军一同押往雄州!”

众人心下一惊,郑居中抬头就要劝解,不料却被王黼一把抓住手臂,本来还要劝解的他,竟然此时阻止了郑居中开口劝解……

没人劝解,也无人称赞,只是言了个“臣等遵命”。

郑居中、王黼、高俅三人刚走出皇宫,郑居中一把拦住王黼,不满道:“王相为何拉住郑某,正值国事艰难之时,若是江南发生变故……”

“郑相!”

王黼猛然开口将郑居中话语打断,又看向紧皱眉头的高俅,叹气道:“官家开口言‘朕’了,心下必是愤怒无比,我等就算劝解又当如何?只会愈发激怒了官家!”

郑居中自是知晓赵佶嘴里的“朕与吾”的区别,身在朝堂几十年的老狐狸,又怎能不知道官家话语里的隐意,只是他更担心一旦惹出大祸端,官家会让他们被黑锅屁事。

上梁不正下梁歪,赵佶这个官家不咋滴,下面的进臣又如何是赤胆忠臣?

王黼低声叹气道:“前有福金帝姬出言警示,今有两次大败,不言你我忧虑日后之事,官家心下又如何真的安稳?”

“唉……”

“你我也是看了江南送来的奏折,若是不将第三师、江南商会拔出,日后若是……若是真如蔡驸马所言,整个江北之地处处烽火,官家又如何可入江南之地?”

高俅心下震惊,郑居中却没有预想中的惊骇,叹气道:“蔡驸马虽然离开了江南,但那些商贾们并不愿意向朝廷低头,郑某心下也是顾虑颇多,可王相当知,若依老太师所言,只要厚恩了蔡驸马,只要朝廷付出一个柱国大将军,天下百姓看到了朝廷的恩宠,朝廷便有八成把握调得动第三师、幼军,没了第三师,杭州那些商贾们就只能向朝廷低头,如此稳妥之事,又如何不好?”

王黼心下叹息,苦笑道:“正如郑相所言,老太师之虑自当最是稳妥,可郑相又想过没,若真的如福金帝姬所言,河北丢了,开封丢了,朝廷被迫迁入江南……一切过错谁来承担?是你郑相,还是王某,或是高太尉来承担罪责?”

高俅大怒,正待理论……

“到了那时,不仅官家要给天下亿万百姓一个交待,你我都要承担罪责!”

王黼叹气道:“可若此时江南稍有动荡,朝廷自可借此转而向南,若日后真的有了天下灾祸,那也是蔡驸马于江南所作所为缘故,也是第三师、杭州商贾所致,与朝廷再无任何关系……”

高俅一脸惊骇,他不是老奸巨猾的蔡京,也不是浮浮沉沉几十年的郑居中、王黼,他只是个陪官家踢球的幸臣,哪里会想到了这些不可言喻之事?

若是北方不是大战在即,蔡鞗或许不会考虑退出江南。大战一触即发,一旦大明岛威胁到了宋国背后,宋国战事顺利还罢,一旦惨败或丧土辱国,蔡鞗绝对相信无耻的宋国文人会把屎盆子扣在他头上!

只是蔡鞗没想到的是,即便退出了江南,赵佶也还是准备把屎盆子扣他脑袋上,若是知晓,或许会后悔退出江南吧。

蔡鞗此时正在倭国,自是不知道赵佶一计不成又来一计,不仅他不知道,躺在床上的蔡京也是不知晓,等他知晓时,江南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宋国再次战败,刘延庆带着十数万残兵退回白沟河南岸,而这一次只是辽国回光返照的一击,当得知女直人完颜习古乃、完颜银术自得胜口、居庸关南下攻辽后,奚王萧干不得不领兵返回残破的燕京城,而一败再败后,赵佶也像是北打断了骨头,不得不同意金国使臣李靖的要求,在原有与辽岁供基础上,再加五万匹绢及五万两银,以此购买整个燕京之地。

几乎与蔡鞗印象里一模一样,宋军不堪一击,一败再败后,最后还是向女直人妥协了,未来百年战乱几乎难以避免……

耶律大石很愤怒,却又无可奈何离开了平州,第二师不听令也就罢了,可为何数万辽人也不愿再听令了呢?

耶律大石想不通,最后只能带着百十人离开了平州,一意返回危在旦夕的燕京。

女直人转而南下,欲要一举灭掉辽国,太后萧普贤女遣使求和,完颜阿骨打不允,无奈之下,奚王萧干领兵一万北上欲以阻敌,结果敌未至,名下兵卒已逃离无数,见此之下,萧干只得领兵返回人心崩散了的燕京城。

宋军偷袭了燕京城,一把火差点把燕京烧成了白地,萧干的未战已败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自平州赶回的耶律大石与萧干发生了激烈冲突,面临此等注定失败的情形,萧干既不愿意臣服女直人,更不愿意与耶律延禧汇合,两人当着数十文武大臣面争吵不休,几乎到了要拔刀动手地步。

面对此等情景,绝望了的太后萧普贤女只得与耶律大石一同,领着数百人投奔耶律延禧,而萧干领兵五千骑欲要返回奚族故地,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就在半路时,大将白得歌突然反叛,是夜,萧干及子嗣、大将死伤数百,白得歌领数千骑转而再入燕京,刀枪逼迫下,领燕京残余十万众转而向东,投靠营州耶律余里衍所部。

所有失落人一一离去,只留下一个绝望了的燕京城,一座仅剩数千老弱孤残城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